李春艳
(射洪县太乙中心卫生院 四川遂宁 629200)
【摘要】目的:分析血常规检验在贫血鉴别诊断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0月至2018年10月间收治的贫血患者20名,按照贫血情况的不同,将其分为两组,一组为缺铁性贫血(1组)、一组为巨幼贫血(2组),每组各10名,另外再选取我院同一时间段收治的体检结果为健康的对象10名为3组。三组研究对象均进行血常规检验,并对三组对象的血常规检验结果进行分析。结果:三组对象的血红蛋白(Hb)、红细胞计数(RBC)、平均红细胞体积(MCV)、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MCH)、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以及红细胞分布宽度(RDW)等各项血常规检验指标在进行对比后,均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血常规检验在贫血鉴别诊断中具有显著疗效,值得推广。
【关键词】血常规;检验;贫血;诊断;分析
【中图分类号】R446.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9)05-0137-02
贫血是由于人体内的红细胞低于正常的范围而引起,是人们生活当中常见的一种病症,常以头晕为主要临床症状,致病原因通常是由于多种原因导致的失血过多引起的贫血,还有的患者是由于自身机能异常,导致体内的红细胞不正常产生[1],患有贫血的患者,轻度可以通过合理的饮食和休息自动调节,严重的患者则需要进行相关性治疗干预,而在治疗前,需要明确患者的贫血类型,再进行相关的治疗,本文就以探究血常规检验在贫血鉴别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为主要研究目的,用我院的20名贫血患者和10名正常患者进行研究,研究过程如下。
1.一般材料与方法
1.1 一般材料
本次研究对象是我院2015年10月至2018年10月间收治的贫血患者20名,按照贫血情况的不同,将其分为两组,一组为缺铁性贫血(1组)、一组为巨幼贫血(2组),每组各10名,另外再选取我院同一时间段收治的体检结果为健康的对象10名为3组。1组中,男性患者5名,女性患者5名,年龄最小39岁,最大50岁,平均年龄为(46.67±2.01)岁,最短贫血时间为半个月,最长的贫血时间为3个月,平均(1.07±0.26)个月;2组中,男性患者4名,女性患者6名,年龄最小38岁,最大51岁,平均年龄为(45.76±1.02)岁,最短贫血时间1个月,最长的贫血时间为半年,平均(2.66±0.41)个月;3组中,男性患者6名,女性患者4名,年龄最小40岁,最大52岁,平均年龄为(43.56±3.02)岁,均不贫血。运用统计学软件包对三组研究对象的基本资料进行整理比较,结果P>0.05,无显著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可继续进行对比分析。
1.2 方法
3组研究对象均进行血常规检验,检验的过程为:(1)对患者的贫血情况进行记录,详细询问患者的感受,除了第三组患者,其他两组需要排除无明显贫血症状的对象。(2)在血常规检验的前12个小时之内[2],对患者进行禁食禁水的处理,之后采取患者的血液当做样本,各组采集量均为2ml,采用抗凝剂为EDTA-K2的真空采血管装置血液样本,采集后颠倒混匀7~8次,使得血液均匀混合。之后利用迈瑞-5000全自动三分类血液分析仪对血液样本进行血常规检测。
1.3 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采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所得计量资料比较采取t检验,以(x-±s)表示,当结果为P<0.05时,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1.4 观察指标
对三组研究对象的血红蛋白、红细胞计数、平均红细胞体积、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以及红细胞分布宽度等进行对比分析。
2.结果
Hb、RBC、MCV、MCH、MCHC以及RDW比较 三组患者的Hb、RBC、MCV、MCH、MCHC以及RDW等各项血常规检验指标进行组间比较后,均存有显著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如表1。
3.讨论
贫血可以分为缺铁性贫血(主要是由于体内缺乏铁元素)、地中海贫血(主要是由于体内缺失珠蛋白基因,使血红蛋白结构发生变化)[3]、再生障碍性贫血(主要是指由于某种原因导致的体内骨髓造血功能衰退)、溶血性贫血(主要是指红细胞破坏速度超过骨髓造血的代偿能力)、巨幼红细胞贫血(主要是指体内缺乏维生素B12或者叶酸)。贫血会导致患者出现失眠、头痛、耳鸣等神经系统情况,还会影响患者的注意力,导致不集中,还会造成患者出现皮肤、黏膜颜色变淡等皮肤情况。严重时会导致患者呼吸困难、心率不齐等情况。长期处于贫血状态会使人的免疫力下降,造成营养不良,影响人体自身的机体功能衰竭,较小的患者还会影响其智商的发育,所以需要及时的诊断和治疗[4-5]。在本次研究中,缺铁性贫血患者红细胞和血红蛋白会出现下降,另一特点是小细胞性和红细胞体积大小不等,因此MCV会出现明显降低,而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会有明显升高;巨幼红细胞性贫血为大细胞性贫血,红细胞大小不均,MCV和MCH大于正常而MCHC大多正常。在临床上血常规是检验贫血的一种常用方式,很多研究均指出血常规检验可以清楚的分辨出患者的贫血类型,可以为患者的贫血诊断提供可靠的价值,并且也有利于医生根据患者的诊断情况进行有效的治疗。本文研究结果为:三组患者的Hb、RBC、MCV、MCH、MCHC以及RDW等各项血常规检验指标进行组间比较后,均存有显著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血常规检验在贫血鉴别诊断中具有显著效果,可以为贫血的诊断提供准确的诊断依据,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任宏怡.评价血常规检验在贫血鉴别诊断中的临床应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17(37):122-123.
[2]叶文娟.血常规检验在贫血鉴别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9(19):54-56.
[3]王岩.血常规检验在贫血鉴别诊断中的临床应用[J].中国医药指南,2016,14(24):65-65.
[4]马晨阳.血常规检测在诊断缺铁性贫血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5,12(10):142-143.
[5]李明风.血常规诊断与鉴别缺铁性贫血、缺铁性贫血及合并感染的意义[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15,17(12):105-106.
论文作者:李春艳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9年第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27
标签:红细胞论文; 患者论文; 血常规论文; 血红蛋白论文; 平均论文; 统计学论文; 性贫血论文; 《心理医生》2019年第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