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服务视域下高校图书馆RFID技术的应用现状与创新研究论文

智慧服务视域下高校图书馆RFID技术的应用现状与创新研究论文

智慧服务视域下高校图书馆 RFID技术的应用现状与创新研究

张聪红

(海南外国语职业学院,海南 文昌 571321)

摘 要: 阐述了RFID智能图书馆系统的功能,分析了RFID技术在图书馆流通服务中的应用现状,提出了应用RFID技术该做的前期准备和对服务产生负面影响的创新措施,以便更好地服务于大众。

关键词: 智慧服务;高校图书馆;RFID技术;创新措施

多年来图书顺架、排架困难,劳动强度高,图书查找、馆藏清点繁琐耗时,音像读物难以流通,自动化程度低,管理缺乏人性化,磁条容易被消磁,防盗效果差等问题一直困扰着图书馆的管理及工作人员。高校图书馆作为学生的“第二课堂”,担当着文献信息资源的收集、整理与传播。图书馆流通服务由传统手工到图书馆自动化,直到现在很多高校引进RFID技术服务。经过几代的变革、升级,图书馆为读者开通各种方便快捷的流通服务在不断地完善、突破和创新,采用RFID图书馆智能管理系统,能有效改进图书管理方式、提高工作效率、降低管理人员劳动强度,实现了图书自动盘点、自助借还、区域定位、自动分拣等管理功能,在服务行业中起到了主导作用。实践表明,在新媒体技术支撑环境下应用RFID图书馆智能管理系统可大大简化读者借还书手续、缩短图书流通周期,提高图书借阅率,提升了图书馆人性化服务水平得到了高校图书馆的青睐。到目前截止,国内共有多家图书馆引进了RFID系统,RFID自助借还模式为图书馆图书流通提供了新的技术条件,解决了传统读者服务的诸多不便。从而使图书馆实现24h不打烊,极大地方便公众,同时提高工作效率在图书馆借还服务系统的历史上是一次巨大的变革。

1 RFID技术概述及在图书馆应用的现状

RFID技术在图书馆界已并不陌生,应用RFID技术诚然成为图书馆人的一种热追。其发展历史将近20年,到目前全世界已经有5 000多所图书馆在使用RFID系统,遍及全球60多个国家,以每年不同程度的快速递增。

1.1 RFID技术概述

RFID技术,即无线视频识别技术(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是一种非接触性的自动识别技术。系统主要由标签、阅读器和天线三部分组成,标签由耦合原件及芯片组成,用于存储信息;读写器负责读取标签信息,解码后实时传入计算机信息处理系统;天线负责标签和读写器之间的信号传递。通过无线电波传递信息与交换信息。利用视频信号和空间耦合的传输型,实现对被识别物体的自动识别,其特征是利用无线电波非接触式识别,无需人工干扰,不受空间限制。图书馆RFID系统是以RFID技术为基础,结合计算机技术、可编程控制器技术和网络通信等技术实现图书馆前台服务和后台管理。随着RFID技术的广泛应用,图书馆应用RFID系统取代传统的基于条形码技术的管理和防盗系统,构建自动化、智能化的新型管理模式,已成为一个必然的发展趋势。

1.2 RFID技术在图书馆中的应用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RFID技术越来越重视,RFID技术在国内图书馆的应用逐渐走上了快车道。2006年2月厦门集美大学诚毅学院图书馆图书馆,作为我国第一家建成具有完善功能模块并进入实用阶段的RFID智能系统的图书馆,正式对外开放。使用的是上海阿法迪智能标签系统技术有限公司设计的该套系统,大大改善了图书馆的繁杂流程,打开了我国图书馆在使用RFID技术的先河。紧接着2006年7月,深圳图书馆新馆正式对外开放。是我国全面使用RFID技术的第一家图书馆,采用了法国TAGSYS公司的技术。从文献采访、加工、流通、典藏到读者借阅卡一条龙服务,RFID标签和阅读器已经完全取代了传统的条形码、磁条等设备。在对图书馆的服务上快速、高效便捷,显著的应用效果,使深圳图书馆从根本上提高了其工作效率和综合服务水平。随后,厦门市少年儿童图书馆、上海市长宁区图书馆、汕头大学图书馆、武汉市图书馆、国家图书馆、三亚市图书馆、广州市图书馆等多家图书馆完成了RFID系统的部署。从总体上看,虽然国内图书馆界在RFID技术的研究和应用上起步较晚,使用的范围与规模还落后于其他发达国家和地区,但使用水平上的差距正在逐渐缩小。RFID技术也必将引发图书馆先有管理和服务模式的巨大变革,必然将给图书馆今后的发展注入新活力。

节能化,自节能惠民政策结束以后,节能家电在较长的一段时间内处于政策的真空期,处境尴尬,各企业降价抛售低能效产品,市场上甚至一度出现了“开倒车”的局面。近两年来,随着能效“领跑者”制度的退出,冰箱新能效的实施,正合时宜。从短期来看,节能高效的产品研发可能会增加企业的研发成本,但从长远角度看来,有助于使市场竞争更加公平有序,促进优势资源向优势企业集中,进而形成一种良性循环。2018年,家电行业的节能风暴也有望再次升级。

2 RFID技术在图书馆应用中的优势

RFID技术在图书馆图书流通服务中起到了很多效益。RFID开发商针对RFID技术在高校图书馆的应用目前主要体现在日常通用的这些技术支撑。

2.1 新书进馆、上架、顺架快捷便利

RFI的读写器识别不能一机多用,频率不统一,不同频率的电子标签无法识别。不能识别多种电子标签(芯片),只能购买同一生产商的同一系列产品,导致了RFID技术在图书馆使用上的局限性,不与传统手工购置任何牌子的扫描枪都能对不同类型条形码完成扫描;RFID技术不统一,更不利于馆际之间的数据交流与合作。

任何事物的存在都有双面性,都是对立统一的,有利就会有弊,RFID技术也不例外,目前RFID 技术还在发展阶段,为了引进RFID笔者做了很多前期准备工作,阅读了大量前辈们的研究成果,发现RFID在图书馆的应用中同时出现频率高的问题如书库乱架、丢书、污损、技术难掌控、成本大、防盗发射弱、读写器的识别不能一机多用等缺陷。

2.2 简化盘点、降低管理人员的劳动强度

在对图书馆图书进行盘点时,可以使用移动盘点系统或者手持式盘点系统,对所有需要盘点的书架进行扫描,通过无线网络传输即可将数据录入数据库,完成盘点,大幅度提高图书盘点及错架图书整理效率。在对图书馆分检系统可以快速便捷地对图书进行分拣,将图书进行分类。标配分拣口为前、左、右三目的地,可自由增设更多分拣目的地。将RFID技术应用到图书馆,可以大量节省人力、物力,降低管理人员的劳动强度,图书馆工作人员可以腾出时间和精力,用于整理资源馆藏。为读者提供更广、更贴心的服务。

同理,切割电机的反馈信号最大为0.8 V,那么增益大小为3.3V/0.8V=4.125,将增益取整G=4则RG=49.4kΩ/(4-1)=16.497 kΩ。标准电阻值中与16.467kΩ比较接近的有16kΩ和16.5kΩ。若RG选择16kΩ,计算可得:G=49.4kΩ/16kΩ +1=4.0875;若RG选择16.5kΩ,那么计算可得G=3.994。RG选择16kΩ得到的G更接近所需要的增益倍数。因此切割电机反馈信号的增益倍数为4.087 5,外部增益设置电阻RG=16kΩ。

2.3 简化读者借还书手续,延长图书馆服务时间

目前DFID技术在图书馆界的使用上还没有普及。要想突破以上瓶颈,以防在使用上不当,避免带来不必要的风险,有必要做好相关的前期准备工作和应对措施。

2.4 能有效提高查找馆藏书目的准确性

现有的图书馆系统馆藏目录如果出现错误,要进行重新盘点的成本不是一般的大,如果出现了错误也得不到及时排除。在图书馆智能书车中应用RFID技术,可提前获取图书位置信息。使用RFID技术,能够有效的解决图书馆馆藏书目的重新编排,准确率高,从而避免了“馆藏里能查到的文献,但在书库里却找不到”的尴尬。提高了图书管里人员的工作效率,文献资源也能得到很好的利用,增加了读者的满意度和服务水平。

3 RFID技术在图书馆应用中存在的瓶颈

本装置既适用于大型轮对存放库,也可在生产现场安装用于小批量轮对存取,安装灵活,维护方便,还可根据需要进行后期扩展,实用性强,对于提高生产现场场地利用率、方便操作有显著的效果,经安装应用验证,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3.1 在使用上的局限性

首先为书籍粘贴RFID电子标签,利用标签转换装置将数据信息写入电子标签。这个过程就是在给每本书配上一个独一无二的身份证。粘贴了电子标签的新书,利用推车式移动盘点系统,扫描书籍,系统会自动在地图上定位该书应存放的书架,用推车载书籍到指定书架上架即可。利用推车式移动盘点系统,可以对书架逐个扫描,系统会自动挑出错架书籍,并且标明正确位置。使错架图书的查找变得更为快捷便利,进一步挖掘出潜在的图书资源,提高图书资料利用率。

3.2 技术不完善

查找相关资料时有些图书馆在使用RFID技术图书馆自助借还时,发现防盗发射性能弱和对图书盘点难以实现。由于RFID电子标签很容易被金属或水的阻断,即使一张很薄的锡铂纸或人体汗水都能阻断视频信号,图书不经借阅就能轻松带出图书馆,导致丢失。如深圳市图书馆和广东机电技术职业学院图书馆,在对使用RFID超高频技术一段时间后对图书清点,都有不同程度的丢失。可想而知,如不采取相关安全措施,时间长丢失也会逐渐增加。这与笔者的图书馆现在使用的安全门禁有类似缺陷,距离、位置不到位、磁条敏度不高也感应不到,能把图书轻松带出图书馆。在对图书盘点时受金属书架干扰,无法识别,其次对电子标签的灵敏度感应有差异,识别的图书先后顺序混乱,不易工作人员辨别。

3.3 成本高

通过以上对比分析,认为杨头村与双溪村茶园立地条件差异较明显,分析结果(表1)显示杨头村茶叶品质明显优于后者。

资金问题一直是困扰图书馆发展的关键之一。也是图书馆是否应用RFID借还系统必须重点考虑的问题。如果应用RFID技术就得给每本图书加上一条RFID电子标签,但每条电子标签的价格在1元人民币左右,相当于现在使用的条形码高出数倍的价格,而且高频电子标签比超高频还要贵些,大多数图书馆都有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历史,可想而知图书馆的藏书量少则几十上百万册,把这些成年累月积淀下来的文献统一加工,不仅工程量大,对于这么一个庞大的数据经费图书馆是难以接受的。还要考虑电子标签的保质期会可保多长时间,后续的翻修工作更是无法统计。有些学校的决策部门认为应用RFID如此昂贵的费用,不如用该经费购买文献资源。目前来看,RFID适合小型或刚成立的图书馆,要想在图书馆里普及,商家必须对RFID技术改进,成本上让大众接受。

3.4 图书污损严重

图书馆员作为知识导航员,在服务上要更新理念。RFID技术在图书馆的应用取代了以往人工借还繁琐工作程序,使得工作人员可为读者提供更深层的特色服务。由于广东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由于受追捧,使用该技术使用两年后,在技术的使用问题等相关原因被迫停止。因此,对于使用新技术实行岗前培训相当重要。对图书馆工作人员有必要做好相关RFID技术的岗前技术培训,能够熟练的操作,并通过相关考试成绩合格者发放上岗证,在该技术出现故障时能很快的得以解决,对于不熟悉该技术的不能盲目操作和使用。在培训该技术时尽可能简化流程、降低工作强度。这样才能使工作人员乐于使用、易于使用,确保RFID系统的正常运转。

4智慧服务视域下应用 RFID技术的创新策略

借还便捷,24h自助还书,方便读者随时还书。即使是节假日读者也可自助还书,避免了图书超期要交滞纳金的困扰。读者借书时,只需要将借书卡在自助借还机上扫描,再将所借书籍一起放在借还机的扫描区域,通过扫描,确认所借书籍。系统即可录入借书信息完成借书。并且利用热敏打印机打印票据。完全读者自助,方便快捷。还书操作更简单,只需要扫描书籍,即可完成还书操作,打印还书票据。当没有办理借书手续的图书经过安全门时,系统会自动进行声光报警,防止图书被带出。安全门禁支持在线、离线两种工作模式,系统更安全、更可靠。简化读者借还书手续,延长了图书馆服务时间,图书馆服务不再受时间与空间的限制,缩短图书流通周期,提高图书借阅率。

4.1 应用RFID技术要适合图书馆馆情

首先,应用前要考虑好使用RFID技术的目的。要使高校图书馆的知识贮存与知识传播得以传承,得慎重考虑其技术优点和缺陷,一定要保持清醒的头脑,随着RFID市场的扩张,高校图书馆是他们的供应目标,不要让其优点忽悠,必须多调查了解,认真分析本馆的需求和特点,全面评估RFID技术是否适合本馆的馆情,为节省人力,对于相当大的、贮存量多的图书馆可考虑部分先实行RFID技术自助借还,因为每年的文献量在不断的递增;小馆可考虑整馆使用。总之,要决策好再做决定应用RFID技术。

4.2 加强岗前培训,熟练操作技能

千百年来,图书是学者智慧的结晶与传承,是一种文化文明的遗产。如果不爱护就会影响收藏与传承。由于不通过前台工作人员检查把关操作进行借阅,由读者自助借还,读者们在使用上多出现圈点批注,污损十分严重,这不便于图书的保存。

仅具有文史哲的知识储备与实践经验二者,还不足以成为优秀的评论家,优秀的评论家还需要一个优良的品质——激进的美学锋芒,即要敢说真话。所以,成为一个优秀的批评家是很难的。我喜欢读画家、书法家的随笔,寥寥几句,甚至有语法错误也没关系,全是一些“活色生香”的句子,生动极了,也深刻极了。

水产品在冷冻冷藏过程中会出现结构破坏、营养流失以及风味物质消失等情况,主要原因是由于水产品含水量较多,在以较慢的速度冻结水产品过程中形成量少而大的冰晶体,冰晶体呈六角形结晶单元或者不规则树枝状。这样的冰晶体会对水产品的细胞结构造成破坏以及对水产品组织产生挤压磋动[2]。在以较快的速度冻结水产品过程中,水产品中的水形成球状晶体。当在液态氮极低温度下急速冻结时,水产品中的水呈细微球粒结晶,这一结晶过程称为“玻璃化”[2-3]。水产品中的水在冻结过程中的玻璃化不会对水产品的细胞结构造成破坏。因此,急速冻结技术是保证水产品营养和风味的关键。

4.3 实时监控,倡导读者文明借阅

对于一些读者不文明的行为,图书馆应安装高清摄像头实时监控,发现问题及时说服教育;工作时间安排工作人员在自助借还机前站岗,在自助借还机前画上一米距离线,提醒后面读者站在线外等候,避免错识别、多识别;在机上方张贴借还注意事项和图书馆有关处理条例;并纳入到读者培训课,指导读者如何在利用RFID系统借还图书。为避免文献污损,图书馆应在显眼的地方张贴图书使用规则,如自助借还机上张贴,馆员在导读服务时提示读者爱护图书馆文献资源等。流通工作虽简单但不平凡,它不仅仅是简单的借还,读者在实现借还的过程中更需要工作人员的引导和关怀。让读者们自觉遵守图书馆自助借还规则,规范读者良好的借阅行为,创造和谐的学习环境,确保文献资料的再利用。

4.4 注重保护好读者的隐私

隐私的保护需要在技术、管理上相互协调解决。重要的个人信息必须加密处理,设定相对安全的工作区域,并且需要对服务系统及时更新。RFID标签也必须加入信息加密的功能,防止伪造、篡改,确保信息的机密性、完整性。RFID标签要求在一个有限的距离内才能够阅读和扫描识别,在一定程度上保证存储在RFID标签中的信息不被泄露,维护读者的切身利益。

4.5 注重RFID与现有系统的有效整合

RFID借还技术受到图书馆界越来越多的关注,图书馆作为未来RFID系统开发公司的重要客源。图书馆可要求RFID与现有图书馆自动化集成(ILAS)有效整合。以图书馆自动化集成(ILAS)条形码和磁条与RFID 的标签技术为基础,二者在通信协议、接口、数据格式等方面进行有效的整合。要求RFID开发商有完整的解决方案,从根本上解决两个系统的整合。RFID技术发展很快,用户在选择方案时要充分考虑与原有使用的自动化管理系统的兼容性,以及该系统的兼容性和未来的发展性。

5结束语

尽管目前还存在种种不足,诚然对新技术的步伐是无人能阻挡的。RFID系统的应用对图书馆产生的影响,不仅有业务上的影响,也有战略性的影响。其结果的不确定性和风险性是十分巨大的。只有未雨绸缪,在应用之前对各方面情况都周全考虑,再做出决策,才能够在后续使用上顺利,实现图书馆的与时俱进、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彭美玲.高校图书馆应用RFID系统图书定位方式的选择——以内蒙古大学图书馆为例[J].图书馆学刊,2018,40(01):41~47.

[2] 柯强,刘小兵.RFID服务系统在图书馆大流通模式下引发的管理问题及探讨[J].四川图书馆学报,2015-02-15.

[3] 冯小桓.图书馆RFID技术的应用现状及思考[J].图书馆,2011,(5).

[4] 宋岩.RFID技术在高校图书馆应用的反思[J].图书馆杂志,2016,(8).

中图分类号: G258.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6921(2019)22—0142—03

收稿日期: 2019-08-13

作者简介: 张聪红(1976—),女,湖南郴州人,大学本科,馆员,现就职海南外国语职业学院图书馆,主要研究方向:图书馆管理与读者服务工作。

标签:;  ;  ;  ;  ;  

智慧服务视域下高校图书馆RFID技术的应用现状与创新研究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