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GPS-RTK在地形图测绘规范中得到了广泛应用,该系统是一种高精度和高效率的测量方法,相比传统的测量技术来说具有明显的优势。但同时测绘工程地形图规范的技术也有其实际应用,以及存在很多不足,比如该技术作业周期较长,数据要求内业处理。本文通过对RTK规范技术在地形图测绘中的应用展开分析,希望能给相关工作人员提供帮助。
关键词:测绘工程;地形图;规范;技术;应用;
一、GPS-RTK 技术的概念
作为全球定位系统,GPS是通过卫星导航系统进行全方位和全天候的测量,根据提供的坐标,因变量方式不同都可以分为厘米级和毫米级,动态前、后处理,RTK和RT技术设备以及测量方式,其中RTK技术是通过微小型的计算机通过导入GPS中,从而能够实现在外作业时及时提供厘米级的定量数据,同时在外作业的动态测量过程中,基准站可以通过电台将数据进行观测,并将坐标信息及时传输给基准站,而当基准站获得信息之后进行数据处理,将每个点的海拔高度坐标通过转换参数,实现转换。
二,技术特点
相比传统的地形图测绘技术来说,GPS地形测量具有较高精度,劳动量少,而且成图的时间短,与传统的技术相比,具有较大的优势,而且GPS-RTK技术出现之后传统技术已经逐渐被淘汰。为了能够适应现代测绘技术的发展,开始采用了全数字地形图测绘,同时,这种技术具有以下几个特点:首先打破了内外界作业的条件限制了,缩短了工作周期,同时由于从首级控制到成图控制都能够实现一体化控制,因此能够大大减少成图周期,减少了工作人员的室外作业量。
GPS-RTK技术在一个区域就可以实现一次性整体布网,整体平差控制网也可以进行任意混合,这样能够减少传统地形图测绘过程中所需要的控制点。根据地形图测绘的要求需要进行地形图加密和碎部测量,能够打破分级布网的限制,能够依据逐级控制的原则,简化工作人员在地形图测绘过程中的不必要的环节。在采集数据信息过程中,不需要绘制地形图草图,传统的碎部点的精度要求需要按照一定的格式,同时这种格式规范在储存时有特定的命名方式和编码方式。能够被软件所识别,在地形图绘制过程中图形编辑需要根据绘图规范进行数据分析和处理。在碎部测量过程中相比传统的技术来说,GPS-RTK技术有更强大的优势,能够拜托图幅边界的限制,作业不受分幅作业的影响,由内业成图自动进行分幅和接边处理。除此之外,GPS-RTK技术在实际运用过程中,具有较高的精确度,不仅能够达到1:500的图根控制测量点的需求,同时还能够实现高程精精的要求。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不会产生较大的误差,误差分布均匀,可以实现大比例尺的绘制需求,而RTK技术控制测量方式简单,较高的机动性,能够大大减少工作人员的工作量,还能提高测量速度。
三、GPS-RTK 在地形图测绘规范技术中的应用
首先从房地产和地籍测量中来看,在这些实际测量过程中均采用RTK技术能够准确地测量每一寸土地的坐标,还可以实现准确测定相关界址点和地物点的位置,时期能够达到高精度要求,并将采集到的数据信息经过处理之后录入GPS系统,准确有效地获得房地产和地籍图。同时在建设用地测量中,该技术可以实时运用于界桩位置的测定中,准确计算用地面积和土地使用范围,运用该技术进行边界测定时,不需要对角度,边长换算,而直接通过坐标转换参数就可以直接放样。建设用地勘测的面积算量实际上是通过GPS软件中建筑面积计算进行直接转算,再通过进一步审查从而能够避免传统测绘过程中不必要的工作程序。
此外,利用RTK技术可以实现土地动态监测,相比传统的测绘技术来说采用简易的平板仪器和简易补测,比如可以通过钢尺进行距离测量和直角坐标进行测量,通过变动范围较大的地区可以采用平板仪的方式进行补测,这种方法测量效率较低,而且测量工作量大,而应用GPS-RTK技术可以实现动态监测,能够有效提高工作效率,减少人力,财力的输出,真正实现实时动态监测,保证土地利用情况能够使其准确性和规范性。
四、测绘工程地形图规范在土地整理中的技术应用
在土地开发整理过程中需要开发大比例尺地形图,同时要求具备详细的地理位置信息,因此对于地形图测绘精度和工作量来说有大幅度增加,到由于大多数开发的土地为水田,汗滴和经济用地,地形图测绘要求将这些地形进行分块,然而利用传统的测绘技术来说很难实现这些要求。而采用GPS-RTK技术能够实时采集数据信息,同时由于全站仪的可视性的条件限制,因此在山区进行实际测量时,一般都会搬动多次才能完成较少的任务,而过程中产生的误差也会相应增加。GPS-RTK可以在不通视的情况下实现正常运行,提高工作效率,而其相比全站仪的高程精度来说有大幅度提高。由于全站仪容易受到镜头杆高度的影响,因此,采集的数据信息的高程精度也会大大降低,在进行等高线绘制时常会出现较大误差,使得数据真实性降低,而采用GPS-RTK技术可以自定义间隔资料进行数据采集时,可以实现自动采集,进而减少数据输入的错误,同时也可以避免传统草图绘制错误以及编码对照连线产生的错误。
五、RTK技术规范的主要程序要求
在进行RTK作业之前需要对内部的仪器内存和PC卡容量进行检测,检测器是否能够达到实际工作的需要。由于在工作过程中RTK作业的耗电量较大,在工作之前需要准备好充足的电源。同时,由于RTK通常采用缺省两米的流动杆作业,当处于不同高度作业时应当进行比例的修正,在今后容易受到影响的位置为了能够提高工作效率,可以将仪器移到开阔的地方,或者升高天线进行检测,等到数据链进行锁定之后再移回待测点,还可以进行初始化设置,在树林,灌木从穿越时应当注意避免天线拉断和刮破,保证仪器运行安全,尤其是在RTK碎部数据采集中尤其需要注意这些事项。从地形控制来说,测绘具体的第五是测区碎部,因此也将其称为地形碎部测绘。由于地面上的地貌样多样性,但是形态可以分解为多种几何形体,任何群体都是由不同的面构成的,任何面又是由一些点和线来决定的,因此可以说不同的地貌形态是由点最终实现的。我们将这些地貌形态的点称为地貌特征点,地貌特征点和地物特征点又被统称为碎部点,再在实际碎部测量过程中,测定地物和地貌不点在图上的高程依次描绘出来。首次作业时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从整体到局部,先控制后碎步,由高级到低级,多步审核的原则,每次作业时还需要首先确定基站点,尽可能获得较大的可视区域,因此在实际作业实施过程中,通常会将测试点定在较高的位置,避免多次迁站。
小结
总而言之,GPS-RTK技术是一种全新的数字化地形图测绘,近年来,随着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在,在地形测绘过程中数字化技术将会得到广泛应用。作为一线的测绘人员来说需要加强自身的专业技能培训,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努力学习,吸收,创新先进技术,并将这些技术实际应用于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应当严格遵循测绘要求和规范,不断提升自身业务水平。
参考文献:
[1]张晓泉.浅谈大比例尺地形图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5(11).
[2]林艳红,易延光,李庆斌.浅谈测绘专业地形图数字化——CAD Overlay Release14技术的应用[J].黑龙江水利科技,2003,30(4):45-45.
[3]阿布都那比•麦麦提.浅谈GPS-RTK技术在公路地形图测绘中的应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7(36).
论文作者:刘煜萍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2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1
标签:地形图论文; 技术论文; 作业论文; 测量论文; 过程中论文; 传统论文; 数据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2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