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著作与畅销书——读《苏菲的世界》,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畅销书论文,著作论文,哲学论文,世界论文,苏菲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苏菲的世界》是一本关于哲学的著作,同时也是一部风靡全球的超级畅销书。集哲学著作与畅销书于一身,《苏菲的世界》确是令人难以置信的现象。
哲学是睿智,是深奥,是玄虚,是形而上的东西。哲学是关乎终极问题的,它与人们当下关怀的社会生活相去甚远。以至哲学家通常也被人们视为古怪。康德当年在哥尼斯堡的林荫道散步时,他的邻人是用着怎样不解的目光看着这个古怪的人啊。他的《纯粹理性批判》初版的二百册,相当一部分是被摆放在贵族的书橱里当摆设,以表明其主人志趣之高雅。到了我们这个时代,人们以更大的努力投身于创造和获取物质财富的活动中,少有人有闲读哲学书。但是《苏菲的世界》的畅销,再次使我们看到人类心灵中那永恒的问题是那么的固执:“我是谁?”、“世界从何而来?”无论处于怎样低下的生产力水平,人们在谋生之余总是要仰望天空、扪心自问那永恒的问题。这样哲学就从遥远的形而上被拉回到生活着的每个人心中。于是哲学著作与畅销书之间就有了一条天然的纽带。《奥义书》不可言传只可意会,《纯粹理性批判》艰深晦涩得令许多哲学系学生也望而却步,非专业的一般读者很难读它们,充其量如笔者一样买一本摆在书橱里求得内心满足。一方面是人内心的永恒问题,需要哲学,另一方面是哲学著作远离普通读者,这是一个矛盾。《苏菲的世界》的作者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切入这个矛盾中,在哲学著作与畅销书之间打了个漂亮的蝴蝶结。令读者欣悦,令出版商惊羡。
《苏菲的世界》用小说的手法讲解了人类三千年来探求“我是谁”、“世界从何而来”答案的伟大历程。一部人类哲学史在这里变得极为生动,脉络清晰可辨。这位挪威作者乔斯坦·贾德曾在中学教授哲学,他一定深感把深奥枯燥的哲学教给十四五岁的少男少女们是件多么令人头痛的事。然而,人正是在这个年龄开始萌生终极关切的。作者在他的“侦探小说”一开头,便用很神秘的方法把“你是谁?”、“世界从何而来?”的问题摆在主人公——14岁的女孩苏菲面前(Sophie就是智慧的意思,而哲学正是智慧之学)。从这两个根本问题出发,作者带着他的主人公苏菲从古希腊经过中世纪、文艺复兴、巴洛克时期……一直来到我们这个时代。经过三千年的历程,问题并没有最终解决,每个哲学家的每种哲学都不能完全解答这两个永恒的问题。然而,正是这三千年不懈的追寻,人类才更多地认识了自己,认识了自然,人类才变得更加智慧了,人类才拥有如此灿烂的文明。哲学也许永远不能给人类带来最终的答案,它的意义在于永恒的怀疑,无尽的探索。
读《苏菲的世界》,你会被作者精心设计的故事结构深深吸引。书中的苏菲与艾伯特之间的故事并非直接由作者讲述,而是作者假借书中另一层次人物——驻黎巴嫩维和部队少校写给其女儿席德作为生日礼物的哲学讲义而叙述出来的。这是个由两个层次构成的“戏中戏”结构。这不能说是作者的首创,而作者的独特之处在于,这两个层次是两个独立的时空,但有时彼此相互介入对方的世界。例如,里层次的人物经常莫名其妙地被外层次人物捉弄,苏菲经常发现一个她的世界并不存在的女孩席德的影子。这确实很能吊读者的胃口。结尾处真相大白了,可是少校和席德竟被自己笔下的人物苏菲和艾伯特捉弄了一番。这当然是作者乔斯坦·贾德干的事。如果说作者设计的这两层世界(加上作者本人所处的世界应是三层)对于营造神秘气氛,增加本书可读性是个不坏的“伎俩”的话,那么它的深层意义却在于给了读者一个提示:在我们所置身的世界之外,也许存在另外的时间和空间,我们应跳出这个实在的世界去思维。这种结构本身也很有哲学意义。
另外,作者透过书中神秘有趣的故事讲解哲学史时,经常用人物对话的形式,极为生动亲切。例如,书中谈到笛卡尔时就是用对话的形式。艾伯特在讲解笛卡尔,苏菲不时插话、提问,师生二人一来一往,把个笛卡尔讲得那么明白,那么亲切。篇幅不长就把笛卡尔哲学的主线刻画清晰了。这是以往任何其他形式的哲学著作做不到的。
读完《苏菲的世界》,也许它并不能给你一部完整和精当的哲学史,也许有些观点不能令学者和一般读者满意。但是,黑格尔和罗索等可以在自己的哲学史著作中大发一家之言,我们又怎能苛求一部通俗哲学读物的作者呢?这本书也许缺少学术味,可它很有哲学味,它更贴近普通人的心灵。这大概是它之所以如此畅销的根本原因吧!前一时期以来,文人们大谈终极关怀,极力推行人文精神,而这一切都要有深厚的社会文化基础,这个基础来自于亿万普通人心底的终极关怀和人文精神的被唤醒。学者们和有卓见的出版家们有责任共同来营造一种书香氛围,以一种较低的姿态来实施文化基础工程。
令人欣慰的是出版界同仁对《苏菲的世界》现象给予了较大的关注,此前也开始在通俗读物方面下了不少功夫。一种观点认为,通俗化与高品位是一对矛盾,不可兼容。其实,高品位(高雅)的对立面是低俗,通俗的对面是高深,而不是高雅(高品位)。就是说,高品位与通俗化并不矛盾,是可兼容的。《苏菲的世界》是谈哲学的,品位不能说不高,但同时也是通俗的、印量惊人的畅销书。这里还应看到这本书上表现的出版者颇费心机的商业操作(包装)手段,这也是不可忽视的成功因素之一。总之,这部畅销书应能给我们的出版界以一些有益的启示。人们期待着更多的高品位畅销书展现在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