漯河万安医院 462000
摘要:对比艾灸治疗和口服药物治疗失眠症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6年8月-2017年8月期间收治的82例失眠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1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口服药物治疗方式,观察组采用艾灸治疗方式,对比两组患者艾灸治疗和口服药物治疗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7%,两组患者临床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使用艾灸治疗失眠症,临床效果显著,对于失眠症患者而言,具有重要意义,值得在临床上广泛应用和推广。
关键词:艾灸;失眠症;临床意义
在中医角度分析,失眠张属于“不寐”范畴,主要是指因为各种心理、社会等因素导致非器质性睡眠和极觉醒障碍。出现失眠症状,临床症状便是难以入睡以及睡眠维持困难等,也有睡眠质量和数量达不到正常需求的一种主观体验。现代生活促使社会化节奏不断加快,竞争不断加剧,导致失眠成为一种相对普遍的症状。本研究为分析艾灸治疗失眠症的应用及临床意义,选取2016年8月-2017年8月期间收治的82例失眠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比两组患者艾灸治疗和口服药物治疗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8月-2017年8月期间收治的82例失眠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1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口服药物治疗方式,观察组采用艾灸治疗方式。患者中,男性42例,女性40例,患者年林在16-7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5±5.2)岁。量组患者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为患者口服安定片,2.5mg,tid.po.同时为患者使用谷维素片,用法用量为20mg,tid.po.。每10d 为一个疗程,一共治疗两个疗程。
观察组,采用艾灸治疗方式,取穴:百会穴、涌泉穴。帮助患者取仰卧位,百会穴要暴露在外,同时还需暴露双足。此时将艾条点燃,先在百会穴处针灸,时间为15min,此后再对涌泉穴进行针灸,时间为15min。也可使用雀啄灸和回旋灸等手法。每天为患者实施一次艾灸治疗,10次为一个疗程,一共为患者治疗两个疗程。
1.3评价指标
痊愈:患者睡眠时间恢复到正常状态,或者夜间的睡眠时间在6h以上,患者睡眠比较深沉、当患者清醒之后,经历充沛。有效:患者临床症状减轻,睡眠时间增加3h左右,睡眠深度有所增加。无效:治疗后患者失眠症状无明显改善,部分缓和失眠症状加重。
1.4统计学分析
研究数据利用 SPSS19.0 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x²检验,计量采用t检验,计量指标用均数± 标准差()表示,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显示,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7%,两组患者临床差异显著,具体情况如表1所示: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差异
3讨论
失眠症属于一种比较普遍的复杂性疾病,该病的发生和发展和患者情绪和心理、生理等方面的因素均存在一定联系。在临床上,对失眠进行治疗的方式较多,主要有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两种方式。其中药物治疗方式有西药和中药两种方式,而非药物治疗主要是看采用心理治疗方式,或者催眠术等[1]。在临床上,西药对失眠症进行治疗,属于一种常规治疗方式,使用药物治疗起效较快,效果相对明显。因此在对失眠症早期治疗中,备受关注[2]。但是长期使用药物治疗,容易在精神上对药物产生依赖性,同时对于精神运动也带来一定损害,导致患者出现记忆障碍等并发症,同时还有可能会出现反跳性失眠等一系列不良反应,因此对西药的治疗,让患者有所顾忌。和西药治疗进行对比发现,采用中药治疗方式,能够调节患者身体脏腑气血阴阳功能,从而实现治本效果,因此备受认可。这种情况下,人们开始尝试通过中药对失眠症进行治疗[3]。
站在中医角度进行分析,涌泉穴是足少阴肾经的井穴,该穴位的针灸,能够宁神苏厥的作用,同时也是阴肾经经气的出处,能够交通阴阳,启闭开窍等功能。根据《名医别录》的记载,艾味苦,性质温和,无毒,灸主要起到的是温热经脉、活血通络等功效,同时还能够对人的精神系统进行进一步调节,起到镇静作用[4]。因此,采用艾灸治疗方式,下取涌泉穴,使用点燃艾草,起到温通的作用,促使任脉、督脉足够协调。起到生髓健脑等作用,帮助患者安定心神,提高阴阳平衡度,从而逐渐改善患者睡眠质量,睡眠有序。临床上,针对失眠症患者,采用药物治疗方式,对于涌泉穴起到一定的刺激作用,起到激发经气、疏通经络,对患者气血起到较高的调和作用,最终实现治疗目的[5]。
临床显示,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7%,两组患者临床差异显著,(p<0.05)。这就证明,采用艾灸方式对失眠症患者进行治疗,能够有效治疗失眠症状,安神,镇定,促使患者形成一个规律的睡眠。因此,采用西药对失眠症患者进行治疗,虽然起效快,但是患者对药物有一定依赖性,同时对患者神经功能也带来一定危害,采用艾灸方式对失眠症患者进行治疗,临床疗效显著,能够从根源上帮助患者改善睡眠,值得在临床上广泛应用和推广。
参考文献:
[1]周方圆,陈璇,孙龙,吴静.艾灸治疗失眠症临床随机对照试验的系统评价[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7,29(06):870-874.
[2]郝晓博.三黄安神汤联合艾灸治疗脑梗塞后痰热内扰型失眠症临床效果观察[J].内蒙古中医药,2016,35(16):1-2.
[3]单保敏.艾灸法治疗失眠症的应用与护理[J].泰山医学院学报,2014,35(09):911-912.
[4]邓明其,容健成.印堂穴持续贴敷法结合艾灸神阙穴治疗失眠症临床研究[J].当代医学,2014,20(11):156-157.
[5]宋宇芬.艾灸配合头部穴位按摩治疗失眠症疗效观察[J].华夏医学,2013,26(03):555-557.
论文作者:张茹华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8年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7/4
标签:患者论文; 艾灸论文; 失眠症论文; 方式论文; 药物治疗论文; 两组论文; 对照组论文; 《健康世界》2018年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