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民工——传统媒体的转型与职业记者的困境突围,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民工论文,传统媒体论文,困境论文,记者论文,职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自从社会化媒体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进入中国后,曾经一度沦为边缘课题的“纸媒消亡论”再次成为整个传媒领域热议的话题。甚至有观察者发出“今天报纸的工作就是让自己变得更难看”的论断。虽然这些论调不免带有悲观的色彩,但传统媒体的悲观气息却越来越浓重,这也波及到传统媒体的新闻从业者。传统媒体以及传统媒体的从业者在新媒体的强势发展面前,如何重拾昔日的辉煌,成为摆在当前所有传统媒体经营者、从业者面前的一个严峻问题。 一、处在十字路口的传统媒体 汽车的普及解救了广播,娱乐化解救了电视,然而谁来拯救纸媒?每天有数以亿计的人通过新媒体获取原本为传统媒体生产的信息,谁为作为幕后最核心的信息生产者埋单?如果说在上个世纪末的“报纸消亡论”还属于奇谈怪论的话,今天,我们不得不承认,曾经一度高声喧哗过的“狼来了”终于变成了现实。 1.信息生产方式的变化:从信息垄断到全民共享 曾几何时,公开的面向公众的言说只是少数精英群体的专享权力。怀揣职业梦想和新闻理想的新闻工作者实践“铁肩担道义”的崇高使命,通过诉诸笔端的方式记录着历史,教育着大众,普及着知识和信仰。传统媒体独掌天下的格局,是以传者所享有的专业技能、职业门槛所赋予的信息生产垄断权而获得的。而今,以传播者为中心的格局渐行渐远,取而代之的是席卷而来的公民新闻和全民记者。 这是一个“用户创造信息”的时代(User Generated Content,简称UGC),更是一个“4A传播”(Anytime、Anywhere、Anybody、Anyway)的时代,数以亿计的网络用户以公民记者和全民新闻的形态共享了信息生产和传播的权力,彻底打破了传统媒体一呼百应的权威。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公布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中统计的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6.32亿”,另据官方公布的数据称,截止到2013年10月24日,“腾讯微信的用户数量已经超过了6亿,每日活跃用户1亿”。新媒体的蓬勃发展直接瓜分了传统媒体的用户资源,而伴随着公民意识的觉醒,普通的公众在被新媒体赋权后,摇身一变成为“公民记者”。因而,有学者指出,“互联网以为全民提供普遍的接近使用权为标志,打破了政治或商业资本对信息发布权力的垄断,并一举获得另类媒体的称号,媒介的民众化转向时代已经来临,以公民为新闻报道主体的全民新闻时代也已经来临”。 2.信息传播平台的转移:从单一平台到多元传播 传统媒体的生存危机从新媒体的诞生开始。新媒体的全民化普及,尤其是社交媒体的兴盛和各类APP客户端的强势发展,彻底打破了传统媒体对信息传播权力的垄断。今天的信息格局几乎是传统媒体生产的信息、网络用户在线生产的信息和由外媒报道引进中国的信息这三者平分天下。 在注意力成为稀缺资源的今天,巨量的信息分别由不同的平台提供,电视、广播、报纸、网络、移动终端……分割了有限的注意力。新媒体的出现,虽然在现行的信息发布和监管机制下,互联网络并没有多大的信息采编和发布权,但新媒体的转载凭借其信息获取及使用的便捷性、互动性、即时性特点,却极大的冲击着传统媒体的市场。一项调查发现,平时主要通过报纸、杂志获取时事新闻的用户占比31.34%,而通过网络获取时事新闻的用户占比84.33%,高出报纸杂志52.99个百分比,而平均每月在报纸上的花费低于3元的人占比70.97%。 诚如《上海传媒发展报告(2014)》中所分析的那样,“时至当下,以微博、微信等为代表的社交媒体在用户数量、传播速度、传播渠道等方面拥有巨大优势,其覆盖率、影响力俨然已经‘主流化”’。网络媒体的主流化、新闻记者的全民化、新闻报道的即时性、信息传播的海量化……都不断加大了传统媒体中新闻从业人员的生存压力。与此对应,传统媒体的平台优势、内容优势、专业优势都在慢慢消解。 3.用户信息习惯的转变:从散射传播到个性定制 从某种意义上说,传播学中最具有洞察力的研究成果就是对受众主体性的发现——评价任何一条信息的传播是否成功,总要以受众是否获取该信息作为重要依据。传统媒体以大众传播作为主要方式,面对的是分散、匿名、异质、孤立、海量的受众。在信息匮乏的时代,一张报纸可以反复阅读,众人传阅;在信息过载的时代,巨量信息铺天盖地,席卷而来。在无尽的选择可能性面前,除了少部分读者沿袭着旧有的阅读习惯之外,更多的用户以求新、求异、求特、求便利的方式奔向了新媒体。相比于一张纸写满天下事的报纸而言,新媒体具有的优势几乎不胜枚举,便捷、互动、开放、即时、全天候、易检索、多媒体、全方位、立体化……这些特殊的优势,让报纸顿时相形见绌。社交媒体、移动APP的大量出现,开启了一个全民移动互联网时代,尽可能地满足了过快生活节奏中用户对伴随性阅读、碎片化阅读和即时交流观感的需求。 新媒体以“挖掘用户需求一推送特定信息”的方式取代了传统媒体的“散射式”的传播。这种方式的转变,重构了以传统媒体为中心的信息生产及消费生态。一直以来,媒介组织都极力倡导“内容为王”、“渠道致胜”和“用户至上”的信息经营理念,新旧媒体相较而言,传统媒体以其自身的团队专业优势无可争议的赢得了专业性、权威性、深度性的美誉,但在渠道和用户体验方面却捉襟见肘,难以与新媒体匹敌。 以上种种因素交互作用,使传统媒体逐渐变得边缘化,而作为候补性的社交媒体逐渐开始变得主流化。这种地位的转换,让传统媒体昔日的风光逐渐暗淡,在传统媒体普遍的焦虑之下,其曾经有过无上光荣的职业记者也面临着再度转型的困境。 二、职业记者面临的尴尬处境 在上个世纪末及本世纪初,中国的记者还带有一种无上的荣耀感和使命感,他们肩负的是“耳目喉舌”、“平台阵地”的重要使命。受西方“专业主义”的影响,中国的学术界也普遍认可将新闻从业者所具有的、专属于本领域的道德、情操、使命感内化成其自身职业原则的观念。传统媒体领域中的“报纸消亡论”也逐渐影响到与纸媒相关的一些职业,甚至遭遇了前所未有的生存危机,如近期在社交媒体上出现的一则短文将记者和印刷业工人列入“全球十大即将消失的职业”。 1.职业光环的陨落 新闻从业者的尴尬处境是处处逞强的新媒体和日渐式微的传统媒体交互作用的结果。最近一个极为典型的案例就是“今日头条”上市之争。据媒体公开的报道介绍,“今日头条”采用一种“基于数据化挖掘的个性化信息推荐引擎”搭建起用户需求和信息聚合的渠道,这一做法使得其客户端在不到两年的时间内获得了“超过1.2亿激活用户,4000万月度活跃用户”。从某种意义上说,“今日头条”凭借技术优势实现了精准信息聚合与用户信息需求之间的无缝对接,这是在碎片化阅读时代和信息海量化时代,信息的供给以市场为导向,以技术为依托的典型运作方式。尽管我们知道,如果没有丰富的传统媒体的信息供给,以“今日头条”为代表的新闻资讯类客户端不可能获得如此巨大的成功。但在传统媒体发展状态堪忧,新闻记者地位日渐沦为“新闻民工”的语境下,新媒体平台虽然不直接生产高质量的新闻信息,但凭借技术优势即可实现天文数字的融资,对于传统媒体的从业者来说,这是一件相当尴尬的事情——原本属于自身的成果,却不能为自己所服务的平台获得荣耀和利益。 与“今日头条”的风光形成鲜明对比的是2013年的《新快报》记者陈永洲事件。作为资深的传统媒体工作者,陈永洲应当知道自己“捏造并散布虚伪事实”、“连续发表针对中联重科的大量失实报道”,将有可能产生“伤害商业信誉罪”的严重后果;作为事件的当事人,陈永洲更应当知道自己所获得的“数十万元人民币和数千元港币”的“酬劳”和中联重科减少的高达“13.69亿余元人民币”的股价市值之间的不对等关系,尽管如此,陈永洲顶着承担伤害商业信誉罪的可能,以身试险,仅为获取不成比例的“酬劳”。陈永洲事件过后,我们需要反思的,除了媒介监管制度、新闻从业者的责任意识和媒介经营管理者的把关意识之外,传统媒体及其从业者的生存困境是一个绝对不能避之不谈的话题。曾经头页着无上荣耀的新闻记者,在传统媒体的失落和新兴媒体的崛起面前,其专业主义的理想正在被挤压,甚至在个别极端的案例中,那些经过专业训练和长期积累而形成的特殊技能已经沦为金钱的仆从。 2.从“内容为王”到“为人作嫁” 用传统俗语“酒香也怕巷子深”来形容今天信息过载时代优质内容的传播再也形象不过。以目前的信息生态来看,传统媒体所生产的信息尽管在“内容为王”的路上越走越深,但媒介融合的路径并没有彻底扭转纸媒这一载体日渐衰减的影响力。 传统媒体的运作规范往往以采编和广告两大板块为中心,广告的减少和用户的分流使传统媒体的内容影响力急速衰减,虽然在舆论引导、深度报道层面依然借助新媒体平台得到拓展,但受制于当前的著作权意识薄弱等因素的影响,传统媒体的付出和其所获得的报酬显然不成正比。换而言之,高质量的信息由传统媒体生产出来,但大部分的点击率及点击率的变现都是通过新媒体平台来完成。传统媒体的付出和收益之间存在的严重不对等问题,这必将导致另一个后果:传媒领域的核心竞争力变成了对用户需求的挖掘和精准信息的搬运,而不是高质量内容的生产。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在新的传播生态下,内容生产的重要性已被忽视,而是在用户媒介使用习惯和信息获取习惯发生变化的背景下,在新媒体和传统媒体之间的博弈关系中,传统记者成为真正有价值却难以立刻“变现”的重要信息的幕后生产者——真正有价值的信息往往都是被认为已经逐步丧失其地位和影响力的“新闻民工”通过复杂的调研、采访、撰写和修改后生产出来的,也是因为这一复杂过程的存在,才使得各种基于最新传播手段的推送平台、渠道、技术得以施展。虽然许多新兴的基于互联网信息技术的传播平台没有自主的新闻采访和发布权,但却掌握一种打通生产者和用户需求的渠道,他们放大了技术的贡献,放大了信息搬运的价值,进而也或多或少的忽视了对信息最初的生产者应有的重视。 3.是坚守阵地还是一走了之? 在新媒体面前,传统媒体的时效优势和信息量优势不再明显;在信息挖掘技术面前,传统媒体聚合公众兴趣方面的能力相形见绌;在互动性和便携性的移动互联网面前,传统媒体的平台优势不再风光;在人人都有麦克风的时代,专业记者的视野面和行动力与全民记者相去甚远。于是,对于传统媒体的职业记者而言,去与留的问题就成为头等大事。最近的一项调查显示,“媒体从业人员存在大量流失现象,11.44%的媒体从业人员后来脱离媒体从事其他行业。其中,传统媒体从业人员流失率为13.85%,其中2.41%从传统媒体流入新媒体。” 在全民狂欢的时代,传播有价值的信息始终是媒体人的使命。以践行新闻理想为使命的媒体人,在报业进入寒冬的时刻更需要一种坚守。或许,职业记者的逃离可以在另一个舞台获得凤凰涅槃般的再生,但是,我们应该看到,传统的主流媒体在今天急速转型的大背景下,尤其是众生喧哗、价值多元、百家争鸣的时代,更需要清醒、理智、客观的声音,需要新闻理想和信念的坚守。用逃离传统媒体的方式实现记者的转型,虽然在较短的时间内能够解决记者自身的生存问题,但却加速了传统媒体的人才流失,“一走了之”的态度,势必让作为思想舆论阵地和价值导向平台的纸媒逐步沦陷。 三、传统媒体人的困境突围 这是一个急速变革的时代,更是一个在变革中考验每一位新闻人信念的时代。以《人民日报》为代表的传统媒体的媒介融合之路,以“澎湃新闻”为代表的报业改革实践成果,都在重新激发传统媒体人重塑新闻理想的探索精神。或许,对于传统媒体及职业记者而言,用顺应潮流的方式探索跨平台的运营战略,培育其独特核心的专业优势,已经为摆在面前的必然选择。 1.以媒介融合为路径,构建现代传播体系 传播学者麦克卢汉曾经说过,任何一种新媒体的诞生都从来不会停止对旧有媒体的挤压,直到为其找到了新的生存路径。时至今日,以报纸为代表的传统媒体不再局限于走报网融合的老路,而是立足于新媒体的最新发展动向,寻求跨平台的资源整合——学界和业界纷纷将加速媒介融合作为首要的转型路径不断的被提出和实践,并且也已经诞生了许多倍受好评的典型案例。例如《人民日报》整合资源优势,拓展跨平台、跨形态的运营思路,已经由“过去的一张报纸发展到报纸、杂志、网站、微博、微信、客户端、手机报、手机网、网络电视、电子阅报栏等10种载体,基本覆盖了现有各类传播形态平台”,在此基础上实现了“一次采集、多种生成、多元传播”的模式。 虽然一两家成功案例的出现并不能代表纸媒的寒冬已经过去,但以《人民日报》为代表的传统媒体在媒介融合的实践中,却呈现出诸多可供借鉴的宝贵经验:整合资源优势,以受众的信息需求为导向,实现跨媒体、跨平台的传播,注重信息形态的多样性、传播渠道的多元化、传播方式的立体化、传播内容的差异性、传受关系的交互性,兼顾了不同层面、不同需求和不同信息使用习惯的用户,从而将不同的平台和媒体所分散的用户群体重新聚合。 2.以专业主义为指引,培育专家型的记者 当新闻生产变成一种全民皆可参与的现象时,普通记者的专业优势已经不再是区分全民记者和职业记者的标准,取而代之的是,职业记者是否有更能拿得出手的“看家本领”。从某种意义上说,全民新闻或公民记者在新闻的生产和传播中,所能够发挥出的核心优势仅在于第一现场的“记录员”优势和即时上传的速度优势,相比较而言,在今天决定传播广度和影响深度的依然是那些经过记者深思熟虑、精心采访后完成的内容。因此,以业界的实践来看,强化新闻事件的深度分析能力,由注重新闻采写能力的普通型记者向专家型记者过渡已经成为一个趋势。普通的新闻记者将面临被淘汰的命运,取而代之的必然是专业型的记者,这种专业表现在对某一特殊的领域有非常扎实的专业知识,能够基于本专业的知识和海量的数据信息,对新闻背后的原因、机理、动向、趋势、规律、历史、现状和未来做深度的剖析,以立体化的方式呈现具有差异性的新闻。 与此同时,强化海量信息的处理能力,由文字型记者向技术型记者转变也是在数字化时代一个必然的转型路径。常规性的新闻报道将由数量庞大、异质分散的公民记者和部分专业记者采编完成。而传统的记者将整合信息资源优势,在海量信息的处理与呈现、关联事件的聚类报道、常规性新闻的自动化处理、数据新闻的可视化层面进行拓展,从而强化自身不可替代的专业优势。因此,一些老牌的新闻传播院校,不断探索一专多能的复合型记者,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所采用的“2+2”模式将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纳入新闻专业人才的培养,致力于复合型人才和专家型记者的培养,华东政法大学人文学院依托法学资源优势,培养具有法学知识背景的复合型、应用型、创新型人才,都是非常典型的人才培养模式。 3.以新闻理想为导向:坚守转型期的阵地 媒介是引发社会变革的引擎,新闻是再现历史的镜鉴,记者是社会进步的号手。转型时期的媒体人正在面临着一个前所未有的历史使命:让报纸在坚守新闻理想的基础上实现浴火重生,在不屈从于市场的前提下重拾昔日的荣耀。 尽管微博、微信、移动客户端如潮水般的涌来,改变着传统的信息传播生态,但从根本上讲,社交媒体、自媒体就目前而言,仍然算不上一个严格的媒体,而只能算作一个“平台”,一个时政话题、社会热点的放大器和扩音台,这既与当前我国的传媒管理制度、机制有关,又与现行新闻生产流通的运作规范有关。新闻媒体具有不可替代的公共性和公益性,更是转型时期凝聚思想、文化、观念的重要平台,作为替代性媒体(alternative media)的自媒体,受制于消费主义思潮的影响,在当前一段时间内很难成为新闻理想的坚定践行者,因而,以传统媒体为依托,新闻理想在真理和商业面前依然有广阔的生存空间。换而言之,在当前及今后一段时间内传统媒体仍然是最有价值的信息的提供者,职业的新闻记者仍然是新媒体放大和聚焦的信息的最初生产者,以新闻理想为导向,坚守转型期的舆论和思想文化阵地,就是从信息的生产源头上掌控事实的定义权、价值的阐释权,这是传统媒体及其职业记者所应有的信念。 诚如有学者所指出的,“新媒介通常不会消灭旧媒介,而只是将旧媒介推到它们具有相对优势的领域”,同样,基于自媒体而涌现出的公民新闻和公民记者也不会取代传统新闻和职业记者,而是以一种倒逼的姿态,迫使职业记者在新的挑战面前重塑自我,寻找出路,实现新的涅槃。传统媒体的转型与职业记者困境的突破_传统媒体论文
传统媒体的转型与职业记者困境的突破_传统媒体论文
下载Doc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