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生态保护措施的创新一种新型树木保护支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支架论文,树木论文,保护措施论文,园林论文,生态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0.引言
园林树木栽植后的第一年是其能否成活的关键。对新植的树木来说,抗逆风力很弱,容易遭受外界风力的干扰而损坏,重则导致死亡,为此,必须加强养护管理,采用技术保护措施。
为了提高树木的机械强度,有利于根系发育,增强树体的抗风能力,有效防止树木在风力作用下遭受损坏,本人以生态园林建设理念,对传统式的树体保护措施进行了改革创新,研制了一种新型的树木保护支架,并已获得发明专利申请号:200610155845.3,实用新型专利申请号;200620168755.3。
1.项目水平
本项目已经过辽宁省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进行国内外查新检索。
经国内文献检索后,查出相关文献3篇,但文献中均未提及树木保护支架项目。
经国外文献检索后,查出相关文献2篇,均不属树木保护支架项目。
查新检索结论如下:以本课题查新点为技术特征的树木保护支架,国内外未见文献报道。
2.支架结构型式
2.1塑料结构斜撑式(见图1)
采用长度(1.5-2.0m)的三根支撑杆,以树体基部为中心,由外向内斜撑于树干1.5m高的地方,分别与夹箍相连接,组成一个正三棱锥型的三角架进行支撑,三根支撑杆的下端为尖园锥角形支撑于土壤表面。
型式Ⅰ
图1
2.2钢丝牵索式支撑(见图2)
采用三根钢丝绳拉住加固。从树干高度约1/2的地方拉向地面,与地面夹角为45°,钢丝绳上端与夹在树干上的夹箍连接,下端固定在地脚螺钉上。
型式Ⅱ
图2
3.支架的优良特性
△支架外貌美观,安装轻便。
△可美化园林环境,提升城市形象品位。
△提高树木成活率和存活率,降低园林质量成本。
△采用新型木塑材料,可节省大量木材。
△运输、搬运方便。
△价格便宜,可降低园林绿化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4.理论支持
4.1风对树木的机械损害
空气的水平流动称为风,用风向、风速表示风的特征。风速是指空气在单位时间内移动的水平距离,单位是m/s,风力分成13个等级(风速大小不等)。
风对树木的机械损害是折断树枝、拔根等,其危害程度主要决定于风速、风的阵发性和树木抗风性。
当风速超过10m/s时,可对树木产生强烈的破坏作用;当风速达到13-16m/s时,可使树冠表面受到15-20kg/m的压力。
4.2树体受力分析
4.3支架关键件受力设计计算
4.3.1树木保护支架在风力作用下,关键件“夹箍”基本上是承受压力。“支撑杆”因处于三点支撑状态,既承受拉力、又承受压力。
4.3.2分别计算“夹箍”、“支撑杆”在风力作用下的断面强度值。
4.3.3按树木保护支架企业标准Q/THS04-2007中3.7条款规定,即树木保护支架构件中的夹箍、支撑杆经破碎后加工成标准试样进行拉力试验,其拉断强度以5.5牛/毫米为标准进行对照分析,验证构件断面强度可否保证使用要求。
4.3.4支架受力计算书1)夹箍受力计算
夹箍断面面积计算:
图4 夹箍断面示意图
表1 夹箍断面强度值
2)支撑杆受力计算
支撑杆断面面积计算:
图5 支撑杆断面示意图
表2 支撑杆断面强度值
3)通过对树木保护支架进行关键件受力计算,其构件断面强度值能达到相应设计标准规定要求,可有效防止园林树木遭受风力破坏,提高树木的成活率和存活率,降低园林管理成本。
5.结论
由于该种新型树木保护支架外形美观,具有科学性和艺术性,并以经济学为指导,强调质—本—利一体化,直接经济效益间接经济效益并重,所以推广采用这种新型树木保护支架已成为走生态园林建设道路的一个切入点。
通过实践,促进我们林业专业人员树立生态园林是园林生态化的理性思维,今后要在科研、施工、管理工作中努力做到科学与艺术相统一,生态与美学相结合,技术与效益一体化,凸显建设生态园林是今后的必然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