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整合:新时期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发展趋势_人文精神论文

走向整合:新时期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发展趋势_人文精神论文

走向融合:新时代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发展趋势,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发展趋势论文,新时代论文,人文精神论文,走向论文,精神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C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1698(2002)-05-0060-09

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是人类在认识与改造自然、认识与改造自我的活动中形成的一系 列观念、方法和价值体系。它们是贯串在科学探索和人文研究过程中的精神实质,是展 现科学和人文活动内在意义的东西。(注:肖峰:《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中国人民 大学出版社,1994年10月第一次版,第49页。)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古已有之,它们是 在人的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的不断滋生与满足中逐步成长起来的,延续到近代,二者的 互动互进对近现代社会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在此,本文将以近代启蒙运动作为分水岭, 就启蒙运动之后的发展状况对这两种精神进行相关论述。

科学精神是指人们在科学活动中形成的,体现于科学知识、科学思想、科学方法中的 一种观念、意识和态度。西方文化传统中理性思维的发展以及重视经验和自然的哲学传 统是近代科学精神得以形成的温床。(注:韩文甫,赵红光,成月季:《现代化进程中 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河南社会科学》2002年第3期,第73页。)而所谓科学 ,是指在理性的指导下,用实验与逻辑等手段,不以主观愿望和价值选择为转移,实事 求是地探索自然界的本来面貌,从中得出规律性的结论,并形成系统的知识。(注:李 连科:《发动机与制衡器——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社会作用的不同互补》,《光明日报 》,2002年4月23日,第4版。)由于特殊的文化历史渊源以及科学所具有的这些属性使 得贯串于其中的科学精神有着三个方面的特点:1、以人与自然的对立为前提,以物为 尺度,以客观世界为认识对象,追求客观世界中的真;2、推崇理性至上的原则,往往 借助于逻辑的、数学的和试验的理性手段,以求达到对自然世界的严密把握;3、科学 探索无禁区。科学的根本任务就是要获得关于自然界的真理性的认识,无论在哪个领域 ,科学研究都可以涉足其中并一直深究下去。从总体上讲,科学精神尊重科技的价值和 作用,强调依靠科技来推动社会发展。这种观念注重人的物质生活,强调社会的物质基 础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性,推崇物质力量和物质手段的强大作用,重视掌握科学方法、追 求科学真理的意义。

就现实生活而言,科学精神是人类进行科学探索的不竭的精神动力。只有在科学精神 的指引下,科学研究才能不断地获得突破,科学技术才能取得持续的进步。人类摆脱蒙 昧状态和现代社会物质文明的高度发展,都与科学精神的导向有着密切的关系。事实足 以证明,无论是在昨天、今天还是明天,科学精神都将是人类社会科技发展和物质文明 进步所必不可少的思维指向。

人文精神是指蕴涵于人文社会科学学科中的对人类生存的意义和价值的关怀,是在人 文认识活动中形成的一系列价值观念和态度。(注:韩文甫,赵红光,成月季:《现代 化进程中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河南社会科学》2002年第3期,第73页。)相 对于科学精神而言,人文精神较注重非理性的因素,它的特点主要表现为:以人为尺度 ,追求善和美;在肯定理性作用的前提下,重视人的精神在社会实践活动过程中的作用 ;人文探索有禁区等。总体上讲,人文精神尊重人的价值,注重人的精神生活,追求人 生的真谛,强调社会的精神支柱和文化繁荣的重要性,重视生产的人文效益、产品的文 化含量等。

在现实生活中,人文精神指导着人类文明的走向。如果说科学精神注重于解决“是什 么”的问题,人文精神的侧重点则在于研究“应该怎样”的问题。在科学精神的指引下 ,科学技术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而只有在人文精神的指导下,科学技术才能向着最利于 人类美好发展的方向前进。在某种意义上,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可以说是承载和导引人 类社会前进的两条轨道,缺失了其中的任何一条,社会就无法顺利前进。

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是人类在实践中创造出来的最为宝贵的两种精神。二者之间有着 共生互补的关系。在人类社会的改造建设中,只有将二者并重,才能保证发展实践的正 确取向和成功。

从历史上看,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融合的渊源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宗教、神话与 医学、化学等自然科学是共生于一个知识体系中的,科学知识与人文知识一开始呈现出 的是相互交错、交相发展的融合态势。随着人类认识的发展,科学虽然与神话、宗教渐 渐分离,走上独立发展的道路,但它总难以完全割舍同形而上思辩等人文观念的联系。 就科学的现实形态而言,科学知识也总是以不同的方式包含着人文的意蕴。即使从近代 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形成来看,它们也同是批判宗教神学的有力武器。人文精神首先 呼吁人性的解放,尊重人的价值和权利。科学精神紧随其后,提倡科学实验,反对迷信 。科学精神的弘扬恢复了理性的权威,人文精神的倡导重新树立了人的尊严,二者的紧 密结合为人们推翻宗教神学的统治提供了强有力的精神指向。实际上,科学精神与人文 精神同是人类精神文明中不可或缺的因子。有学者将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关系形象地 比喻成发动机与制衡器:如果将社会比作一辆行进的机车,科学精神及其在研究和生产 中的应用,则起着发动机的作用。如果没有发动机,机车就会停滞不前;但如果光有发 动机而没有制衡器,动力系统非但不能充分发挥作用,而且极易导致灾难性的后果。人 文精神相对于科学精神而言,正是起到了这种制衡器的作用。正是在科学精神与人文精 神的共生互补中,人类社会才一步一步地走向灿烂和辉煌。

但自西方启蒙运动兴起以来,随着宗教神学统治的溃灭,自然科学的振兴,西方社会 的工业化进程以空前的速度在推进。这一时期,作为科学精神外在表现形态的科学技术 所带来的物质生活的变化越来越使人类感到极大地满足和折服。在巨量的物质财富面前 ,人们充分感受到了科学知识所带来的实惠,从而使得人们对科学知识推崇备至。于是 ,科学知识与人文知识的分离倾向便开始滋长。19世纪末,德国思想界掀起了一股将自 然科学与人文科学严格对立起来的强大思潮。时至20世纪二三十年代,逻辑实证主义更 是把这种对立推向了极端。其结果是自然科学逐渐占据了人类思维的中心,而人文科学 的阵地则逐步陷落。这种思潮的影响是广泛而深远的。直到今天,许多国家仍在艰难地 进行着人文学科的重建和弘扬工作。科学与人文的分离不可避免地导致了科学精神与人 文精神的公开对立,进而造成了人的内在精神世界的单向度发展。确切地说,这种对立 直接引发了两种极端思潮的产生:一是科学主义或唯科学主义;一是人本主义。就科学 主义或唯科学主义而言,它大致包含着以下内容:第一,认为自然科学知识是最精确、 最可靠的知识,是其他科学的典范。第二,认为自然科学的方法是人类认识世界唯一正 确和有效的方法,是一切认识方法的楷模,应该应用到人文社会科学的一切研究领域。 第三,认为自然科学知识可以推广至解决人类的一切问题,包括人生问题。(注:杨寿 堪,李建会:《现代科学主义与人本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及其走向》,《学术月刊》, 2001年第11期,第9页。)而就人本主义而言,它主要表现为以非理性主义观察问题:在 人性问题上,以情感欲望、本能冲动、无意识等规定人的本质,认为“人是神秘的”; 在认识上,以直觉、体验、信仰作为把握世界的途径,认为直接体验到的东西,才是最 真实的;在本体论上,以意志、非理性的生命作为世界的本原,认为世界是神秘的“实 在”,等等。

科学主义和人本主义割裂了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互补性和内在联系。科学主义推崇 理性至上和科学的至高无上的地位,贬斥关于人的价值、尊严的所谓空洞口号,片面主 张知识就是力量;而人本主义则鼓吹非理性主义,反对理性和科学进步,主张抽象的个 人价值、个人理想、个人本位和个人中心等。科学主义和人本主义的滋生无疑都对社会 的发展起到了负面的作用。近代科技革命以来,从科学主义延伸出来的对工具理性(科 技理性)极端推崇的态度,使得人类在对科学技术的研究和发展中隐含着深刻的矛盾。 一方面,科技革命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和人类认识与改造自然的能力。科学上的每 一重大理论突破都导致了影响深远的技术发明和新产品的问世,极大地开阔了人们的认 识视野,丰富了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在这个由科技打造的世界中,人们肯定了科学技 术是现代文明进步的强大因素,并且将人类更美好的未来寄希望于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 展。而与此同时,伴随着伟大的科技成就,一种前所未有的危机也悄然来临。工具理性 (科技理性)所倡导的对自然缺少人文价值关怀的征服引发了一系列对人类命运产生不良 甚至致命影响的全球性问题。比如,在人与自然关系方面导致了环境污染、资源枯竭、 气候变异、生态失衡;在人与社会关系方面,导致了贫富分化的悬殊,社会结构的失调 ,个人本位的膨胀等;在人的精神生活领域,导致了拜金主义的盛行和道德滑坡、人性 的扭曲等。

而与科学主义或唯科学主义相对立,人本主义基于人们对工具理性(科技理性)的失望 又走向了另一个极端。人本主义者将一切危机都归因于科学技术的进步,将斗争的矛头 指向理性和科学精神,大肆宣扬非理性主义,极度夸大人文精神的作用,并不加分析地 将战争的残酷、机械文明的非人性、核武器的恐怖、环境的恶化等完全归罪于科技的发 展。在人本主义的倡导下,甚至出现了一股反科学的极端思潮。人本主义的张扬无疑是 片面和肤浅的,它宣扬“以人为本”,却恰恰没有看到隐藏于科学技术后面的真正主导 因素是人。就历史的发展趋势而言,人本主义的倾向同样是不正确的,受其影响将会导 致人的理性的缺失,科学技术的停滞不前,这样的后果也无疑会给人类社会的进步带来 极为不利的影响。

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之分离所带来的人类普遍的价值危机已引起了人们的反思。实际 上,现代科学危机或现代文明危机的实质是科学丧失了它的人文意义,是科学对人的存 在的忽略,是科学对自己所赖以产生和形成的实践基础的遗忘,是科学观中人文精神的 衰微、科学技术非人化应用和发展的结果。(注:辛继湘:《人文价值-科学课程价值取 向的必然选择》,《教育评论》,1998年第2期,第34页。)因此,为了人和社会的健康 、持续发展,必须在发扬科学精神的同时弘扬人文精神。事实上,正如人类自身既具有 自然属性又具有社会属性一样,人类文化同时包括着科学文化和人文文化,人类精神同 时也包括了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它们相互依存并相互补充,由此构成了人类认识世界 和改造世界的不可或缺的两种基本方法和力量。只有在科学精神的指引下,科学技术才 能获得不断进步,从而也才能在物质上为人类的幸福生活提供保障;而科学技术只有在 人的调控下,在高尚的人文精神的导引下,才会尽可能充分地发挥出积极正面的效应, 缩减负面影响,从而真正造福于人类。因此,在科学精神中充分融入人文精神是决定科 学命运和人类自身命运的关键。总之,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融合是人类真正地认识世 界,全面、合理地把握世界,并达到求真、向善、审美相统一的基础。在人类社会的建 设发展中,任何一种精神的缺失都将会造成人类社会发展的失衡、失序。当前,我们已 跨入了21世纪,审视上一世纪的不足之处,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在新世纪相融合的迫切 性和必要性不容置疑。

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作为人类思想的两个维度,它们的均衡发展是人类社会全面持续 进步的保证。这意味着,现代社会迫切需要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当然,这种融 合并不意味着一种精神对另一种精神的消解,而应当是二者的协调互补,共同发展。要 实现这样的融合,我们必须审时度势,充分把握好影响二者融合的种种因素,从而才能 在实践中扬长避短、趋利避害,为二者的顺利融合创造条件。就现实情况而言,影响科 学精神和人文精神融合的因素大致有以下两个方面:

(一)有利因素

当前,人类社会已普遍意识到了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融合的重要性。当代社会可持续 发展战略的提出,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以及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对话等,正是使科学 精神与人文精神相融合的具体表现。

现阶段,伴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进一步融合更有了令人 乐观的前景。首先,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人的全面发展将成为时代的主题,这就在客 观上为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创造了条件。“知识经济”的实质不仅是经济的知识 化,更重要的是人的知识化。知识经济时代所追求的发展不仅仅是经济的发展,它更意 味着包括思想、道德、文化、观念等等在内的社会的全面进步。一个社会只有在拥有无 数高素质的专门人才,并使得劳动者普遍知识化之后,才能实现国家的“知识经济”化 。这里所说的知识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不仅包括了科学技术知识,还包括了人文社会 科学知识以及实践的经验、技艺和能力等。可以这样说,知识经济时代所重视的不仅是 “智商”,“情商”也应是这个时代的重点。其次,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科技的发展 为文化的繁荣提供了物质条件和技术手段。随着通讯技术、网络技术的成熟与普及,不 同地区和国家的人们可以跨越时空的阻隔进行自由的交流与合作。而东西方文化的交流 不仅可以丰富各自的文化内涵,还可以促成崇尚科学精神的西方文化与崇尚人文精神的 东方文化的有机结合,从而为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融合拓宽了渠道。不仅如此,科学 技术的不断进步还带来了大量的科研课题,这些课题提出了大量人文社会方面的问题, 推动着科技工作者自觉不自觉地关注科技发展所带来的人文问题,从而在科技活动中接 受人文精神的指引,使得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交融在了一起。最后,知识经济时代从总 体上讲倡导的是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就是对科学技术的发 展佐以合理和必要的人文关怀。可见,知识经济时代,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不仅 成为可能,还将成为必然。

(二)不利因素

从历史的渊源来看,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并不是从来就分离的。它们的分离抑或对立 有着历史和现实的原因。为了使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再度融合,我们应当找出影响二者 融合的不利因素,以做到有的放矢,为二者的融合扫清障碍。经过分析可以发现,影响 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融合的不利因素大致可以归结为以下四点:

1、科学主义仍然盛行。可以说,从启蒙运动至今,科学主义或唯科学主义一直是社会 思潮的主流。尽管在20世纪的一段时间里人文主义的思潮也十分强劲,但无论是人文 主义还是后现代主义思潮,它们对科学的理解不但没有超出科学主义的视野,反而从根 本上否定了科学的人文意义和价值,从而进一步加深了对科学的片面理解。这使得科学 主义更加巩固了自己的阵地。占主导地位的科学主义的科学观将人类文化区分为两个对 立的世界:科学世界和人文世界。科学主义者强调自然科学的“客观性”和科学方法的 独特性,否认人文学科的科学性并宣布其在认识上的无意义,这就为科学精神与人文精 神的融合设置了壁垒。

2、物质生活条件不够充裕。现代社会的物质生活条件尚未达到普遍富足的程度。尽管 科技的发展带来了生产力的进步,但直到20世纪末,整个人类社会中的大多数人依然在 为解决吃、喝、穿、住等基本的生存问题而奋斗,许多人甚至远未脱离贫困。瞻前顾后 ,在科学精神指导下获取物质财富依然是人类首要的追逐目标。在这样的情况下,注重 人的物质生活,强调社会的物质基础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强调物质力量和物质手段作 用的科学精神成为了人们首先推崇的对象。而看似只能带来“精神食粮”的人文知识及 其精神则自然地被置于非常次要的地位。

3、社会制度存在弊病。现阶段,人类社会中的许多制度尚不完备甚至存在着严重的弊 端。特别是在资本主义社会,社会制度呈“单向度”的发展趋势,始终是围绕追逐和保 护垄断阶层或资本家的利益来制定的。在这样的制度体系下,人们所做的一切都以最大 化实现资本家的利润为目标,一切都以利润的赚取为中心。在这样的社会体制下,对物 质利益的无限追逐成为了人们工作的唯一目标,能够比较立竿见影地引导科技进步并最 终带来物质利益的科学精神无疑成为了人们追求的首要对象。而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体现 得比较含蓄的人文精神则被科学精神的大潮吞噬的了无踪影。现实生活中,社会制度存 在着弊病,它导致了科学精神对人文精神的消解,并使得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问 题被束之高阁。

4、教育学科设置、教育方式以及教育资金投入的偏颇。近代以来,教育在其进程中深 受科学主义的影响。随着自然科学和技术愈演愈烈的学科分化和扩张,人文学科的领地 日渐狭窄,不仅在学科规模方面人文学科的地位越来越低,而且在教育资金投入方面, 对人文学科的扶持力也越来越弱。此外,教学方式上,也多采用“唯理性教学模式”。 这种模式偏重智力教育,推崇能力主义,重视培养训练记忆、理解、概括、抽象等智力 因素,重视逻辑思维能力,而较忽视情感、态度、意志、兴趣等非智力因素;重视学科 知识的系统性、理论性,而较忽视沟通不同学科的知识,以及建立科学、技术与社会、 文化、伦理的联系;重视知识的传授,而较忽视个性的充分发展。这种“重理轻文”的 现状使得科学学科与人文学科之间的鸿沟日益加深,最终导致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走向 了背离。

在新的世纪,对于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融合而言,既充满了机遇,又面临着挑战。 一方面,对上一世纪科学危机的反思使人们认识到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的必要性 ,从而为二者的再度融合提供了有力的理论依据;而延续上一世纪的科技成就,人类社 会迎来了倡导协调、持续发展的知识经济时代,这就更使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再度融 合成为了可能。但另一方面,人类社会迄今仍然存在着诸多不利于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 融合的主、客观因素,这些因素在当前科技发展迈向纵深的时代背景下极有可能发挥越 来越大的干扰作用。因此,站在新世纪的门槛上,冷静分析问题,思考在机遇与挑战中 怎样为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创造条件就成为了我们这个时代的重要任务。在当前 的形势下,促进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

发展社会生产力是人类的一项长期任务。只有社会生产力的全面提高,才能将人们从 物质匮乏的窘境中解放出来,从而也才能为人的全面发展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并为科 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创造前提条件。毫无疑问,现代社会中“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 力”。而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也就意味着大力发展科学技术。但必须注意的是,现阶段 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应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人类应加强科技领域的研究,力求在 更尖端的科技领域获得突破,从而进一步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并从中谋求解决全球性 问题的技术方案;另一方面,人类在加强科技领域的研究的同时,应吸取以往的教训, 将人文精神介入到科学研究中,在实践中使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有机融合,为科学研究 指引正确的方向。

(二)改革和完善不合理的社会制度

不合理的社会制度导致了人和社会的“单向度”发展。只有改革现有不合理的社会制 度,将“单向度社会”纳入平衡发展的轨道,人们才有可能在合理社会制度的规范和指 引下,充分关注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问题。在具体措施方面,政府应该采取强有 力的经济和行政手段,将宏观指导与微观调控相结合,对本国的发展用可持续发展的思 想来加以引导,完善监督机构,并以严格的行政执法为强制性保障,严厉打击和控制违 规行为。在这样的情况中,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带有强制性的意味,但这至少是 较为可行有效的方法。

(三)改革现有不合理的学科设置和教育方式,加大人文学科的资金投入,倡导人的均 衡发展

现有不合理的学科设置、教育方式和教育资金投入,使得科学学科与人文学科相对立 ,这是导致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互相背离的重要因素。在已经意识到学科设置不合理的 情况下,有关部门应努力调整学科配置,学科设置不仅要适应科学技术知识的传播,还 要顺应人的精神完善的需要。教育课程不应仅仅被当作是训练和灌输的工具,更应该被 当成发展学生对伦理道德、文化精神和美学价值的认识,以及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价值 观念的手段。此外,在加大人文学科的教育份额的同时要加大人文学科建设的资金投入 ,为人文学科缔造较好的学习条件。最后,在教育方式上,应该在全社会范围内提倡素 质教育。针对这个问题,中国人的传统思想给世界起到了一个很好的导向作用。中国人 自古以来讲究“和谐”,提倡“和谐”之道,这在今天看来,极具时代意义。美国著名 科学家A.彭齐亚斯1995年出版的一本书就叫《和谐:信息时代的商业、技术和生活》, 他认为目前人类正在由质量时代走向和谐时代,它所指的和谐与我国传统思想中的“和 谐”是一致的。在现代社会,素质教育提倡的正是一种和谐发展的教育方式。因此,应 该尽快实施素质教育,使教育成为连接科学文化和人文文化的桥梁,从而在人的思想根 源上实现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融合。

标签:;  ;  ;  ;  ;  ;  ;  ;  ;  ;  ;  

走向整合:新时期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发展趋势_人文精神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