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生态环境恶化的现状原因及给西部大开发带来的思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大开发论文,现状论文,生态论文,环境恶化论文,原因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 生态环境恶化的现状
1.1全球气候变暖
温室效应使全球气温上升,极地冰雪融化,海平面上升,对人类的生活、生产、安全造成危害。全球气温迅速变暖,且在地球上这种变化是不均匀的,这会引起大气环流的变化和雨量分布的变化,最终使干旱地区因地表蒸发量增大更加缺少降水,导致沙漠化范围扩大,农业萎缩,而潮湿地区气候变化也会造成水旱灾害频繁。
1.2生物多样性丧失
由于热带雨林的破坏,每年约有近5万种无脊椎动物受到威胁,而趋于灭绝;高等植物每年至少消失一种。种类遗传变种和整个自然生态系统的消失速度比物种灭绝速度更快。全球热带森林,80年代初,每年毁林1140万hm[2],80年代末,每年毁林上升到1700-2000万hm[2],90年代已超过2000万hm[2],拥有全球50%物种的栖息地热带雨林面积比原有面积减少一半,生态系统多样性受到很大破坏。目前的趋势继续下去,到2020年,热带森林物种的损失非洲可达6%-14%,亚洲达7%-17%,拉丁美洲4%-9%。如果毁林速度加倍,物种消失将增加2-2.5倍。
1.3土地沙化迅速蔓延
我国沙漠化土地面积的增长速度,已由六七十年代的1560km[2]·a[-1],增加到80年代的2100km[2]·a[-1],全国在80年代的沙漠(沙漠荒漠)、戈壁和沙漠化土地面积达153.3万km[2],约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15.9%,有11个省区200多个县的3500多万人口、2000多km铁路、392万km[2]农田、493.3万km[2]草场受到沙漠化威胁。现在我国沙漠化的总面积为109万km[2],占国土面积的11.4%;潜在沙漠化土地为15.8万km[2]。
1.4水土流失加剧
目前,全国水土流失面积已达367万km[2],占国土面积的38.2%。其中,水蚀面积已达179万km[2],风蚀面积达188万km[2],全国每年损失耕地上百万亩。长江、黄河上游的水土流失十分严重,以致中下游造成泥沙淤积,抬高河床,致使它们的蓄水和排水能力大大降低,1998年的长江特大洪水以及黄河成为地上“悬河”就是这一重要原因造成的。中国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国家之一,由于各地在开发利用土地资源中存在许多不合理的行为,水土流失面积仍在增加,流失程度也在加剧,这已成为社会公害之一,更是山区人民贫穷的重要原因。
1.5环境污染有增无减
环境污染分为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以及城市污染。随着现代工业兴起和人口的持续增加,这些污染表现出越来越严重的趋势。水污染在我国表现比较突出,我国江河污染情况十分严重,据水利部1986年的水质公告,1986年江河水质比1980年恶化。以氨氮为指标,1980年河流总长的9.2%受污染,到1986年河流污染段已增至14%。例如,淮河,年污水入河量达21亿t,严重污染段的色度近100,氨氮超过饮用水标准10倍,亚硝酸超标10多倍。长江由于水土流失,土壤中氮约650万t、磷430万t、钾160万t全部带入江水。沿江有工业企业10万多个,年排污水130多亿t。长江中已测出的污染物质有40多种,其中,COD43万t,酚、氰化物1800t,汞、铬、镉、铅等金属1630t。长江流域年使用农药60万t,而有效利用率只有10%-30%,其它均进入土壤和水域中。
2 生态环境恶化的原因
2.1人口的持续增长
按照目前的预测,到2025年全世界人口将达到70亿至80亿;到21世纪末,全世界人口将达90亿至100亿。人口急剧增长带来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人类必须向自然索取更多的自然资源,对自然进行过度地开发,以满足人类生活的需要。另一方面,人类在消费大量能源的同时,也不断地向自然排放出废弃物质,这将成为生态环境的主要污染源之一。因此,人口的爆炸性增长既是生态环境破坏的根源又是生态环境污染的根源。
2.2城市化的迅速发展
城市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进程,随村镇变成小城市,小城市变成大城市,造成了城市的人口膨胀,城市工业、交通的密集,人与环境的矛盾与协调问题日益突出,导致城市及其周围区域严重的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
2.3森林的乱砍滥伐
建国以来,由于不适当的砍伐,全国森林覆盖面积从1949年的13%减少到80年代的11.5%,平均每年砍伐约1342hm[2]。其中,东北林区森林覆盖率从1949年的82.5%减少到80年代的14.2%。西双版纳也砍掉了近一半的森林。随着森林的进一步破坏,地表径流量和冲刷量增大,土壤水分减少,土壤有机质和养分丧失,还直接导致大量生物物种的消失,并加速了水土流失。
2.4草地的过度放牧和垦殖
干旱草原和荒漠地区,过度放牧特别是不合理的草地开垦,使得大量的原生植被遭到破坏,沙漠化和盐碱化面积不断扩展,导致许多野生物种灭绝。况且干旱地区环境一旦遭到破坏,极难恢复,致使物种灭绝的速度要比其他地区快得多。
3 西部大开发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3.1西部地区生态环境现状
我国西部地区的气候、地理、地质条件比较特殊,西北地区位于内陆而远离海洋,西南地区山势陡峭,河谷纵横,地质条件不稳定。号称地球“第三极”的青藏高原,阻断了印度洋暖湿气流北上,东南季风进不来,西伯利亚干冷气流的影响却很强烈,塔里木盆地、阿拉善西部和河西走廊西部干旱少雨,生态环境十分脆弱,一旦遭到人为破坏,恢复起来十分困难。目前西部一些地区土地的盐碱化、荒漠化和水土流失问题十分严重。
西北地区挖甘草、发菜,把固沙的红柳、沙棘连根刨掉,造成大片草原荒漠化。西南地区,由于高坡地的过度开发,导致植被破坏、表土冲刷、岩石裸露,耕地质量下降,江河泥沙含量大幅度增加。虽然近年来我国在水土流失防治和荒漠化治理工作上取得了较大成绩,但荒漠化的土地面积仍以每年2 640km[2]的速度增加。
总之,西部地区的环境条件恶劣,生存条件较差,经济技术水平不高,可持续发展的总体能力较弱。因此,西部大开发不能盲目仿效东部经济发展的模式;也不能走浪费资源、破坏生态环境的老路,否则会给生态环境带来灾难性后果。
3.2西部大开发应走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相结合之路
3.2.1将生态建设放在首要位置
生态建设的重点在植被恢复。西部地区恢复林草植被、治理水土流失,可以减轻长江、黄河流域的洪水灾害。因此,要通过多种途径,实施中央确定的“退耕还林(草)、封山绿化、以粮代赈、个体承包”的政策措施,积极探索不用水浇灌植被就能成活的办法。在有条件的地方积极发展“山上种树、山腰种果、山脚种作物”的经济沟,把以粮食换林草同生物多样性保护、扶贫脱困结合起来,使当地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明显提高。在西部大开发中,要结合流域综合整治,以大流域重点治理为骨干,小流域治理为单元,采取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相结合的办法,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
3.2.2培育特色产业与生态环境保护相结合
西部地区资源开发的潜力巨大。探明煤炭储量最丰富的省区主要在西北,陕西、内蒙古、新疆都名列前茅。青海钾盐储量占全国的97%。云南、贵州的磷占全国产量的51%。水能的70%在西南地区。为了保护生态环境,必须坚持“谁开发谁保护”、“谁破坏谁恢复”、“谁利用谁补偿”、“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加强对资源开发利用的管理,防止乱采滥挖。此外,西部地区旅游资源丰富,许多景点列入了世界和国家保护名录,是发展旅游产业的优势所在。因此,要重视开发西部的特色产品,如生物资源产品、民族特色产品等,并通过增加投入提高科技含量,增强竞争力。
3.2.3加快城镇化建设,减轻对生态环境的压力
从西部地区生态建设的需要出发,在有条件的地区,要发展太阳能、风能、沼气等可再生能源,减轻农民对薪材需求的压力。同时要加快城镇化建设。西部地区有自己的环境、资源特点,可以根据本地特点围绕农牧业产品的加工流通或边境贸易形成新城镇;也可以通过培育优势资源产业形成工矿业城市。这些城市的中心区、资源开发区、边境商贸区,必将成为西部大开发的增长“点”或增长“极”。西北地区则需要注意处理好城镇用水和农牧业用水的关系。长远来看,人口只有从农业中退出来,才能节约大量的农业用水,减轻水资源的紧张程度。有限的水资源用于工矿业和城市生活,能够产生更好的经济效益,又有利于生态建设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3.2.4提高人口素质,增强环境保护意识
西部大开发,科技要先行。只有大力发展教育,开发人力资源,培养各类人才,重视民族干部的培养,提高他们的素质,增强他们环境保护意识,才能实现西部跨越式发展,缩短与东部地区的差距。
开发建设西部地区决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并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社会的长期稳定。只有坚持节约资源,保护环境,趋利避害,才能实现西部地区的可持续发展,营造出一个山川秀美的半壁河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