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科学综合能力测验化学测试与高三复习的研究_化学方程式论文

2004年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化学试题研究与高三复习,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能力测试论文,理科综合论文,化学试题论文,高三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概述

2004年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化学试题总分为108分,其中选择题48分,非选择题60分。

┌───┬──────────────────────┐

│ 题号│考查内容│

├───┼──────────────────────┤

│6 │常见离子性质(共存题) │

├───┼──────────────────────┤

│7 │盐类水解、pH等 │

├───┼──────────────────────┤

│8 │热化学方程式│

├───┼──────────────────────┤

│9 │弱电解质电离平衡移动│

├───┼──────────────────────┤

10 │质量、物质的量、气体体积与粒子数的关系 │

├───┼──────────────────────┤

11 │烃的燃烧计算│

├───┼──────────────────────┤

12 │物质空间构型│

├───┼──────────────────────┤

13 │物质的鉴别 │

├───┼──────────────────────┤

│ │铝热反应原理、演示实验,离子方程式书写,化学│

26 ││

│ │计算,有效数字 │

├───┼──────────────────────┤

│ │化学式、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有机推断与有机化 │

27 ││

│ │学方程式和结构简式的书写│

├───┼──────────────────────┤

28 │电解、萃取原理、焰色反应等 │

├───┼──────────────────────┤

│ │化学方程式的配平、中和滴定实验的应用、多步 │

29 ││

│ │反应计算、误差分析等│

└───┴──────────────────────┘

其中化学计算试题与往年特别不同的是分散到多个试题中进行考查。这充分体现了考试大纲化学计算部分第9点:以上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常见元素的单质及其化合物、有机化学基础、化学实验等知识内容中,具有计算因素的各类问题的综合应用。化学实验试题也是分散到多个试题中考查,体现了考试大纲化学实验部分第6点:以上各部分知识与技能的综合应用。

试题研究

6.在pH=1含Ba[2+]离子的溶液中,还能大量存在的离子是()

(A)AlO[,2][-](B)ClO[-]

(C)Cl[-](D)SO[,4][2-]

解题思路:

pH=1的溶液是c(H[+])=0.1mol/L的酸性溶液,AlO[,2][-]、ClO[-]分别与H[+]反应,从而推出(A)、(B)不符合题干要求;Ba[2+]与SO[,4][2-]反应,从而推出(D)也不符合题干要求。所以选(C)。

反思小结:

该题是一道共存题。平时要善于总结:1.注意题干要求:(1)是酸性溶液或是碱性溶液,(2)是大量共存或是不能大量共存,(3)是有色溶液或是五色溶液等。2.熟记溶解性表。3.与H[+]反应的常见离子:HCO[,3][-]、CO[,3][2-]、HSO[,3][-]、SO[,3][2-]、HS[-]、S[2-]、ClO[-]、F[-]、CH[,3]COO[-]等。4.与OH[-]反应的常见离子:HS[-]、HCO[,3][-]、HSO[,3][-]、Cu[2+]、Fe[2+]、Fe[3+]、Al[3+]、Mg[2+]等。5.熟记常见有色离子:Cu[2+]、Fe[2+]、Fe[3+]、MnO[,4][-]。6.生成沉淀的反应。7.生成气体的反应。8.生成弱电解质的反应。9.发生氧化还原反应。10.发生络合反应。

7.物质的量农度相同的下列溶液中,符合按pH由小到大顺序排列的是()

(A)Na[,2]CO[,3] NaHCO[,3] NaCl NH[,4]Cl

(B)Na[,2]CO[,3] NaHCO[,3] NH[,4]Cl NaCl

(C)(NH[,4])[,2]SO[,4] NH[,4]Cl NaNO[,3] Na[,2]S

(D)NH[,4]Cl (NH[,4])[,2]SO[,4] NH[,4]Cl NaNO[,3]

解题思路:

Na[,2]CO[,3]、NaHCO[,3]、NH[,4]Cl都要水解,Na[,2]CO[,3]NaHCO[,3]溶液pH都大于7,Na[,2]CO[,3]溶液pH大于NaHCO[,3]溶液pH,即可推知(A)、(B)都不符合题干要求。(NH[,4])[,2]SO[,4]、NH[,4]Cl、Na[,2]S都要水解,Na[,2]S溶液pH大于7。(NH[,4])[,2]SO[,4]、NH[,4]Cl溶液pH小于7。(NH[,4])[,2]SO[,4]溶液中NH[,4][+]大于NH[,4]Cl溶液中NH[,4][+],由水解平衡移动推知(NH[,4])[,2]SO[,4]溶液pH小于NH[,4]Cl溶液pH,NaNO[,3]不水解,溶液pH=7。由上述分析可知(C)符合题干要求,所以选(C)。

反思小结:

(1)盐类的水解并联想卤代烃、酯、蔗糖、麦芽糖、多糖、蛋白质水解。

(2)盐类的水解与中和反应的关系。

(3)盐类的水解与水的电离、化学平衡的关系。

(4)盐类的水解与溶液pH的关系。

(5)盐类的水解与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关系。

(6)盐类的水解的应用。

8.已知(1)H[,2](g)+(1/2)O[,2](g)=H[,2]O(g)

ΔH[,1]=akJ·mol[-1]

(2)2H[,2](g)+O[,2](g)=2H[,2]O(g)

ΔH[,2]=bkJ·mol[-1]

(3)H[,2](g)+(1/2)O[,2](g)=H[,2]O(l)

ΔH[,3]=ckJ·mol[-1]

(4)2H[,2](g)+O[,2](g)=2H[,2]O(l)

ΔH[,4]=dkJ·mol[-1]

下列关系式中正确的是()

(A)a<c<0(B)b>d>0

(C)2a=b<0(D)2c=d>0

解题思路:

放热ΔH<0,从而排除(B)、(D)。比较(1)、(2)得:2ΔH[,1]=ΔH[,2],由此可知(C)符合题干要求,所以选(C)。

反思小结:

(1)热化学方程式书写。

(2)热化学方程式意义。

(3)有关反应热的简单计算。

9.将0.1mol·L[-1]醋酸溶液加水稀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溶液中c(H[+])和c(OH[-])都减小

(B)溶液中c(H[+])增大

(C)醋酸电离平衡向左移动

(D)溶液的pH增大

解题思路:

CH[,3]COOHCH[,3]COO[-]+H[+]

加水稀释促进电离,排除(C);稀醋酸溶液稀释虽然电离平衡向右移动,n(H[+])增多但溶液中c(H[+])减小,再结合水的离子积常数可知溶液c(OH[-])增大,同时排除(A)、(B),答案选(D)。

反思小结:

(1)电解质与非电解质、强电解质与弱电解质等相关概念。

(2)弱电解质电离平衡定义、特征、影响因素。

(3)弱电解质电离平衡、水的电离平衡、盐类的水解与化学平衡的关系。

(4)弱电解质电离平衡、水的电离平衡、盐类的水解、K[,w]、c(H[+])、c(OH[-])与pH关系。

(5)搞清向无水醋酸加水稀释过程中导电性、K[,w]、c(H[+])、c(OH[-])、pH等的变化。

1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物质,它们的物质的量必相等

(B)任何条件下,等物质的量的乙烯和一氧化碳所含的分子数必相等

(C)1L一氧化碳气体一定比1L氧气的质量小

(D)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强酸中所含的H[+]数一定相等

解题思路:

由阿伏加德罗定律及其推论可知(A)、(C)不符合题干要求。(D)中强酸不一定都是一元强。酸、二元强酸等,(D)也不符合题干要求。由阿伏加德罗常数定义可知(B)符合题干要求。答案选(B)。

反思小结:

(1)理解摩尔、摩尔质量、阿伏加德罗常数、阿伏加德罗定律及推论、气体摩尔体积等涵义。

(2)理解酸、碱、盐、氧化物等概念及相互关系。

(3)会用PV=nRr公式。

(4)形成质量、物质的量、物质的量浓度、气体体积、粒子数、质量分数、溶解度等知识网络。

11.若1mol某气态烃CxHy完全燃烧,需用3molO[,2],则()

(A)x=2,y=2(B)x=2,y=4

(C)x=3,y=4(D)x=3,y=6

解题思路:

C[,x]H[,y]+(x+(y/4))O[,2]→xC[,2]+(y/2)H[,2]O

1mol3mol

x+(y/4)=3,

将上等式与供选答案比较,答案选(B)。

反思小结:

(1)有机物燃烧是有机物共性,要特别注意总结。

(2)有机物完全燃烧与有机物不完全燃烧。

(3)熟练书写有机物燃烧化学方程式。

(4)有机物完全燃烧中有机物、耗氧气、生成二氧化碳、生成水物质的量之比。

(5)有机物燃烧前后体积变化。

12.下列分子中,所有原子不可能共处在同一平面上的是()

(A)C[,2]H[,2](B)CS[,2]

(C)NH[,3]

(D)C[,6]H[,6]

解题思路:

C[,2]H[,2]、CS[,2]是直线型分子,(A)、(B)不符合题干要求。C[,6]H[,6]。是平面型分子,(D)也不符合题干要求。NH[,3]是三角锥型,(C)符合题干要求。答案选(C)。

反思小结:

(1)熟练书写常见物质的电子式。如:氢气、氮气、氯气、氯化氢、水、二氧化碳、氨气、甲烷、乙烯、乙炔、氯化钠、氧化钠、过氧化钠、氢氧化钠等电子式。

(2)熟记常见分子空间构型。如:水、二氧化碳、氨气、甲烷、乙烯、乙炔、苯等的空间构型。

13.常温下,下列各组物质不能用一种试剂通过化学反应区别的是()

(A)MnO[,2] CuO FeO

(B)(NH[,4])[,2]SO[,4] K[,2]SO[,4] NH[,4]Cl

(C)AgNO[,3] KNO[,2] Na[,2]CO[,3]

(D)Na[,2]CO[,3] NaHCO[,3] K[,2]CO[,3]

解题思路:

(A)用浓盐酸区别,(B)用氢氧化钡溶液区别,(C)用盐酸区别,(A)、(B)、(C)都不符合题干要求。答案选(D)。

反思小结:

(1)注意比较区别(鉴别)与检验、鉴定。

(2)常见阳离子鉴别。如:H[+]、N[+]、K[+]、M[2+]、Al[3+]、Fe[2+]、Fe[3+]、Ba[2+]、Ca[2+]、Cu[2+]、NH[,4][+]等离子鉴别。

(3)常见阴离子鉴别。如:OH[-]、SO[,4][2-]、SO[,3][2-]、CO[,3][2-]、S[2-]、NO[,3][-]等离子鉴别。

(4)常见气体鉴别。如:H[,2]、O[,2]、CO[,2]、CO、SO[,2]、H[,2]S、NO、NO[,2]、CH[,4]、C[,2]H[,4]、C[,2]H[,2]、HCHO等气体鉴别。

(5)常见有机物鉴别。如:烯烃、炔烃、醛、醇、羧酸、蛋白质、苯与苯的同系物等有机物鉴别。

26.粉末状试样A是由等物质的量的MgO和Fe[,2]O[,3],组成的混合物。进行如下实验:

(1)取适量A进行铝热反应,产物中有单质B生成;

(2)另取20gA全部溶于0.15L6.0mol·L[-1]盐酸中,得溶液C;

(3)将(1)中得到的单质B和溶液C反应,放出1.12L(标况)气体,同时生成溶液D,还残留有固体物质B;

(4)用KSCN溶液检验D不变色。

请填空:

(1)中引发铝热反应的实验操作是______,产物中的单质B是____。

(2)中所发生的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

(3)中所发生的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

(4)若溶液D的体积仍视为0.15L,则该溶液中c(Mg[2+])为_____,c(Fe[2+])为______。

解题思路:

(1)MgO、Fe[,2]O[,3]MgO、Al[,2]O[,3]、Fe(B)

(2)MgO、Fe[,2]O[,3]MgCl[,2]、FeCl[,3]MgCl[,2]、FeCl[,2](用KSCN检验不变色)

已知:n(MgO)=n(Fe[,2]O[,3])

40g·mol[-1]n(MgO)+160g·mol[-1]n(Fe[,2]O[,3])=20g

解之得:n(MgO)=n(Fe[,2]O[,3])=0.1mol。

Fe+2Fe[3+]=3Fe[2+]

Fe+2H[+]=Fe[2+]H[,2]↑

由铁守恒得:n(Fe[2+])=2n(Fe[,2]O[,3])+n(Fe[,2]O[,3])+(1.12/(22.4L/mol))=0.35mol。

也可由氯守恒得:n(Fe[2+])=(0.15L×6.0mol·L[-1]-0.1mol×2)÷2=0.35mol。

还可用电荷守恒得:2n(Mg2[+])+2n(Fe[2+])=0.15L×6.Omol·L[-1]。

答案:(1)加少量KClO[,3],插上Mg条并将其点燃,Fe;

(2)Fe[,2]O[,3]+6HCl=2FeCl[,3]+3H[,2]O

MgO+2HCl=MgCl[,2]+H[,2]O

(3)Fe+2Fe[3+]=3Fe[2+]

Fe+2H[+]=Fe[2+]+H[,2]↑

(4)c(Mg[2+])=0.67mol·L[-1]

c(Fe[2+])=2.3mol·L[-1]

反思小结:

(1)该题涉及七个化学反应。

(2)熟练书写化学方程式和离子方程式。

(3)氧化性、还原性比较。

(4)化学计算、化学实验与元素及其化合物综合考查,学生必须联系、发展、网络学习。

(5)该题以一个演示实验为背景延伸进行考查,这告诉学生:学习不要机械,要原理、为什么这样操作、现象、得出什么规律或结论等全方位思考研究。

(6)在化学计算中要充分利用电子守恒、原子守恒、质量守恒、电荷守恒等方法技巧,还要注意有效数字.如该题(4)中答案c(Ms[2+])=0.67mol·L[-1]只能这样写,而不能写在成c(M[2+])=(2/3)mol·L[-1]。

27.科学家发现某药物M能治疗心血管疾病是因为它在人体内能释放出一种“信使分子”D,并阐明了D在人体内的作用原理。为此他们荣获了1998年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M的分子量为227,由C、H、O、N四种元素组成,C、H、N的质量分数依次为15.86%、2.20%和18.50%。则M的分子式是______。D是双原子分子,分子量为30,则D的分子式为。

(2)油脂A经过下列途径可得到M。

图中反应的提示:

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

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

(3)C是B和乙酸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的化合物,分子量为134,写出C所有可能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

(4)若将0.1molB与足量的金属钠反应,则需消耗________g金属钠。

解题思路:

(1)分子式可按两种方法求得:

(2)油脂的酸性水解(化学方程式略)

甘油与硝酸的酯化反应(化学方程式略)

(3)甘油与乙酸的酯化反应,结合生成的化合物分子量为134,推出一个甘油分子只有一个羟基(1位或2位)酯化,即有两种可能的结构。

(4)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耗6.9g钠。

反思小结:

(1)总结确定分子量、分子式的各种方法,以便灵活运用。

(2)有机物要注意官能团的衍变、键的断裂与形成。

(3)掌握有机物相关概念。

(4)熟练书写有机物结构简式和有机化学方程式。

(5)会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

28题综合考查了电解原理、电极反应的书写、卤素单质分别在水和有机溶剂中的颜色、萃取原理、物质的检验、推断等。

29题与2004年春季高考题31题都是以过氧乙酸为背景进行考查,只是角度不同。这次综合考查了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中和滴定的应用、指示剂的选择、多步反应计算、误差分析等。

高三复习

通过对2004年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化学试题研究,结合作者的三十年教学经验,高三复习建议如下:

一、认真做2004年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化学试题

学生通过做2004年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化学试题,对高考试题有感性认识,找出自己差距,从而确定复习计划。

二、制定复习计划

教师要有复习计划,学生也要有复习计划.学生的复习计划不仅要与教师复习计划同步,而且要有自己特点。

三、研究考试大纲

考试大纲一般四月左右才到手。这没关系,以上一届考试大纲为标准进行研究,对照每一点研究,对每个样题进行研究:一题多想、一题多联、一题多变等方法研究。新考试大纲一到手就与旧考试大纲进行比较研究,尤其要找到新处。

四、立足教材

原理在教材,材料在课外。2004年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化学试题不仅原理在教材,而且材料很多都在教材。在高三复习中不要机械用教材,要站在更高角度灵活用教材,要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复习使用教材,要思考为什么?例如对演示实验复习,不要机械按教材叙述复习,而要从原理、为什么这样操作、可不可以改进、有什么现象、得出什么结论等多角度复习思考。2003年、2004年两年都有一道大题以演示实验为背景的题。

五、关注社会

学习的目的在于应用。关注社会利己利人利社会。高考肯定要关注社会。

六、总结方法

在复习过程中,要不断总结方法,结合自身特点采用比较法、讨论法、网络法、列表法、联想法等方法进行复习,培养自己综合能力。

标签:;  ;  ;  

2004年科学综合能力测验化学测试与高三复习的研究_化学方程式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