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院患者输血不良反应的研究分析论文_何章勇 皮兰敢 廖代琳

湖南省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中心医院 湖南郴州 423000

【摘 要】目的探究住院患者输血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且对其发生原因进行分析。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8月到2015年8月于本院发生输血不良反应患者60例作为观察组,同期进行输血治疗且均未发生输血不良反应的患者60例为对照组,探究患者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以及发生原因等情况。结果各种血液制品引起输血不良反应结果比较非溶血性发热反应发生率为45.0%(27/60),过敏反应为55%(33/60),未见溶血性输血反应及其他不良反应发生。输血类型、输血次数和发血至开始输血时间间隔等与患者输血不良反应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合理选择血液成分,严格掌握输血适应证,加强各个输血环节的质量控制,严格临床输血操作,以降低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患者输血安全性。

【关键词】输血;不良反应;原因分析

[Abstract]Objective:in order to further improve the clinical treatment effect of bronchial asthma patients,to explore and study the role of Mycoplasma pneumoniae(MP)infection in the pathogenesis of the disease. Methods 140 cases of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 in our hospital from August 2013 to August in our hospital 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divided into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with 70 cases in each. All patients were examined by serum,and the clinical effect of EOS(IgM)on the serum levels of eosinophils(T)and total immunoglobulin M(IgE - E)was observed in all the children. Results the clinical treatment of the two groups of children,control group mycoplasma pneumonia IgM positive rate was 27.1%,total efficiency was 82.9%;observation group mycoplasma pneumonia IgM positive rate was 47.1%,total effective rate was 95.7%,the IgM positive group T - IgE and EOS significantly than IgM negative group much higher,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has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P < 0.05). Conclusion pneumonia mycoplasma infection is easy to induce the acute attack of bronchial asthma in children,early detection of Mycoplasma pneumoniae antibody,it is helpful to guide the early diagnosis,improve the clinical treatment effect,it is worth promoting.

[keyword]:bronchial asthma;children;Mycoplasma pneumoniae infection;curative effect

临床上出现输血不良反应事件发生率并不低,尽管各种血制品在使用前都经过严格的筛查和相应的检测,但是仍然会出现输血传播疾病和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1]。输血不良反应分为急性和迟发性两种,前者通常发生在患者输血后的24h,而后者通常发生在输血后24h以后[2]。目前我国对于临床输血不良反应尚无准确评估报告系统,普遍认为我国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0%之间,准确度不够[3]。所以在本次研究中对我院收治的需要进行输血的住院患者的临床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探究患者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以及发生原因。现将资料结果示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3年8月到2015年8月于本院发生输血不良反应患者60例作为观察组,其中男28例,女22例;年龄l9~78岁,平均(56.38±7.46)岁。选择同期进行输血治疗且均未发生输血不良反应的患者60例为对照组,其中男33例,女37例;年龄19~79岁,平均(56.51±7.70)岁。两组在性别、年龄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输血治疗

对需要进行输血的患者进行输注血液制品,其中主要为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洗涤红细胞、新鲜冰冻血浆、普通冰冻血浆、手工浓缩血小板以及冷沉淀。

1.3诊断标准

①发热性非溶血输血反应。在输血时或输血后,患者体温升高大于1℃,并且具有发热、寒战等临床表现。此外患者体温升高能够排除溶血、细菌感染引发。②变态反应。在临床上可见单纯荨麻疹,病症较轻的患者仅可见荨麻疹,病症严重者出现过敏性休克,甚至死亡。③急性溶血性输血反应。患者在输血后几小时内出现燥热、发热以及胸背疼痛等临床表现,并且能够看见酱油色尿或手术患者出现手术区渗血不止或不明原因血压降低。④输血相关性急性肺损伤。患者在输血后6h内突然出现发热,体温升高1-2℃,并且伴有寒战、呼吸困难、气喘以及血压降低等临床表现[4]。

1.4输血不良反应的监测和记录

如果发现患者需要进行输血治疗,在血液制品进入病房时就需要进行跟踪记录,并且对输血过程中患者进行跟踪记录和监测。如果患者在输血过程中,出现各类输血不良情况就需要立即停止输血,并且上报给医生。之后进行调查、采样和会诊。患者的输血反应报告单、血袋和输血后样本等送回到输血科,重新进行检验和分析,从而查明患者出现输血不良反应的原因。

1.5统计学方法

统计学软件SPSS17.0对数据进行处理,计数资料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若P<0.05,表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患者输血出现不良反应

各种血液制品引起输血不良反应结果比较非溶血性发热反应发生率为45.0%(27/60),过敏反应为55%(33/60),未见溶血性输血反应及其他不良反应发生。见表1。

3讨论

临床研究证明:输血治疗是抢救患者生命的重要途径之一,同时也是艾滋病、乙肝、丙肝等传染性疾病传播的途径之一[5]。在输血治疗中,若不合理控制血液质量,那么可能导致血液中隐藏的病毒进入患者体内,对患者造成不良影响。在临床治疗中,必须加强输血相关流程的质量控制,有效降低输血风险。

临床输血不良反应可分为发热反应、过敏反应、溶血反应等。不同类别的输血不良反应发生机制及影响因素有所不同[6]。发热反应主要是指非溶血性发热反应,其发生机制主要为输入的血液制品中含有致热原。这些致热原主要包括药物及其他各种有机或无机的杂质,细菌性或病毒性致热原,以及患者机体免疫反应中白细胞破裂释放的内源性致热原等。血液制品中的致热原可使患者在短时间内即可发生体温升高、寒战、出汗、皮肤潮红以及恶心呕吐等症状。当出现发热性输血不良反应时,应立即停止输血,给予抗组胺药物、物理降温等对症治疗。本文研究结果显示,60例发生输血反应的患者中27例发生发热反应,其中以新鲜(普通)冰冻血浆者多见。该结果提示发热反应可能与血液贮存过程中产生的细胞因子有关。临床上可通过严格遵循无菌操作以减少外源性致热原的污染。

过敏反应属免疫性反应。过敏体质患者以及体内具有血小板相关抗体(IgA)的患者属高危人群[3]。过敏反应的发生主要是由于血液制品在制备和冷冻贮存的过程中,血液中白细胞活化产生白三烯、组胺、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以及髓细胞过氧化物酶等炎性因子,当患者体内发生免疫反应,白细胞破坏,致敏因子释放,从而导致过敏反应。过敏反应临床表现主要为风疹、荨麻疹、血管神经水肿等,严重可引发呼吸困难、哮喘,甚至休克。本研究结果显示,60例发生输血反应的患者中33例发生过敏反应,其中以输入新鲜(普通)冰冻血浆者多见。该结果提示输入的血浆蛋白及其衍生物或患者过敏体质是输血过敏反应发生的影响因素。选择缺乏IgA血液或洗涤红细胞可预防过敏反应的发生。

针对上述结果,本研究提出以下预防输血反应发生的措施:①严格保证血液来源的安全性及质量,并做好血液离库后的管理工作,以保证血液质量;②严格把握输血适应证和禁忌证,对于过敏体质、多次输血史、妊娠期女性以及老年人等高危人群应给予特别关注,并可预防服用抗过敏药物;③加强对患者的心理护理,使患者放松紧张情绪,避免神经功能紊乱,也可有效降低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

综上所述,合理选择血液成分,严格掌握输血适应证,加强各个输血环节的质量控制,严格临床输血操作,以降低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患者输血安全性。

参考文献:

[1]王婧,胡慧颖,朱明,等.基于SCOR模型的血液安全一体化管理流程设计[J].中国卫生质量管理,2015,22(01):112-114

[2]罗虎成,高烽华,于艳文,等.创伤患者输血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J].医学综述,2015,21(02):361--362.

[3]武杨屏,戚少兰,王有芬,等.61例输血不良反应病例的回顾性分析[J].临床输血与检验,2014,16(2):166--167.

[4]黄慧萍.某院输血不良反应的回顾分析[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3,34(11):1455--1457.

[5]侯海波.临床分析输血检验流程的环节质量控制[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4):2--2.

[6]刘赴平,何子毅,祁妙华,等.单采血小板输注引发输血不良反应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2013,26(5):701—704.

论文作者:何章勇 皮兰敢 廖代琳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6年第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6/6

标签:;  ;  ;  ;  ;  ;  ;  ;  

住院患者输血不良反应的研究分析论文_何章勇 皮兰敢 廖代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