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技术在建筑施工中的应用研究论文_董兴萌

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技术在建筑施工中的应用研究论文_董兴萌

浙江德邻联合工程有限公司 浙江省杭州市 311200

摘要:随着城市化建设的发展,房屋建筑的施工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其中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同时对于应用工艺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应加强对施工技术应用的重视,充分保障应用的有效性和质量,浇灌技术是,施工环节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实际应用中因外在因素或施工不当等,会出现裂缝,从而影响混凝土的质量。本文就此进行了相关的分析以及具体应用研究。

关键词: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技术;应用研究

引言:在现代的建筑施工中,混凝土技术作为最常见的技术,具有使用量大、施工复杂等特点,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过程需要进行持续性浇筑,在浇筑过程中,水泥产生的水化热因受体积的影响,无法及时排出,使结构内部温度不断上升,内外温度形成温度差时,极容易造成裂缝的产生,直接影响着建筑施工的整体质量,这也是浇筑技术应用中需要注意的关键问题,只有对施工技术进行不断的改进和完善,才能有效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

一、概述

大体积混凝土是一种大体量结构,易受温度影响的混凝土,因其体积较大,结构厚实的,在现代城市的施工建设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1]。和其他普通混凝土不同之处除了体积外观之外,因水泥水化热所产生的热量,使结构内外的温度形成较大的温差,也可以此来区分。

二、具体应用

(一)施工前期准备工作

在施工前,相关专业人士要遵循便利性和经济性原则,对施工图纸进行详细的审核和检查,审核通过之后在制定相关的施工方案,并将设计方案交给生产厂,生产厂根据设计方案中制定的标准和要求生产出钢模板并进行拼装。

根据制定的施工方案,对混凝土的材料进行科学合理的选择,并制定出合理的配合比,其中针对这类混凝土需要注意的有:设计的配合比必须满足施工设计的强度要求;水泥水化产生的水化热应尽量减少,混凝土的和易性因增强,对混凝土结构的各项要求、建筑的耐久性以及强度的要求、砂石颗粒大小以及水泥品种的要求、构件尺寸要求等进行充分的了解和熟悉;施工中气温对混凝土造成的影响应予以充分的考虑;水泥的使用量进行合理的减少。根据配比设计,再通过搅拌设备进行物料的搅拌,形成混合拌料,为浇筑施工做好准备。另外还应尽量节约造价成本,并对技术进行不断优化和创新[2]。

(二)浇筑

在浇筑施工中需要对此类混凝土的特点予以充分的考虑,在浇筑前,需要仔细检验此类混凝土的样品,对混凝土材料是否合格,配合比是否合理等进行确认,样品合格之后再进行正式的施工操作,可以有效避免出现更大的失误。同时对于模板钢筋也要进行验收检查,确保其加固到位,表面平整光洁。

在进行浇筑施工时,避免出现骨料分离的情况,要注意灌注的方法,有效提高浇捣的质量,另外打击振动棒操作也要注意动作要点,保持匀速前进,漏振情况予以减少,快插慢出,针对同一部位应避免长时间的进行作业,以表面泛浆的程度为佳;为了有效避免水化热过于集中的情况,可以采取分层分段的救助办法,避免因内外温差过大而产生裂缝;通过对混凝土拌料的多次充分搅拌,可以使离析现象得以减少。在浇筑过程中应充分考虑浇筑的平面尺寸、气候温度等影响因素。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测量及养护

由于混凝土浇筑质量受到温度较大的影响,温降的速度和温降值对混凝土的收缩程度造成直接的影响,因此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对温度进行实时检测,并根据测量结果对混凝土进行养护;为了减少混凝土在浇筑完成后出现裂缝的几率,需要在其表面覆盖合适的遮挡物进行养护,一般以塑料或麻袋为宜,同时通过二次振动将多余的水分排除,表面通过反复涂抹使其更为密实。另外还需要保证其湿润度,可以通过浇水的方式,用水桶或水管进行反复浇淋。对混凝土内外部的温度应进行定时检测,一般不得超过12小时,然后根据凝固的情况和实际的气温条件等选择覆盖的材料[3]。

三、浇筑技术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一)选择材料

在建筑施工中,首先需要重视的就是材料的选择。建筑施工的质量直接受到材料的品质、性能等的影响,因根据建筑施工的实际情况、施工方案的具体要求,以及预算等,并和材料的特性一起进行综合考虑,进行合理地选择,应保证其满足工程施工需要,满足成本适度、性价比高,以及维护简便等条件。另外需要对施工材料进行严格管理,进场时需要对其性能和质量进行检查,确认其质量符合施工标准,性能达到工程需求,并选择科学有效的管理方式对材料进行保管,对其品质予以保障。

(二)裂缝

在浇注过程中,因为内外温差过大的原因,致使裂缝产生的几率增加,使工程质量受到影响,存在的安全隐患甚至会造成安全事故。针对此问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解决措施。

在浇注过程中往往会因为施工人员操作不当,导致裂缝的出现。在保证混凝土的厚实和均匀,保证作业必须达到相应的标准,使混凝土的离析密度符合施工要求,这时混凝土的整体强度才能达标,如果强度低于标准限度时,因为外力而产生裂缝的几率会大大提高。可以通过多次整顿强化的方式,对还未形成初凝的混凝土的离析密适度进行强化,同时多次震动也可以避免因残余的气泡或水分上升,对表面的平整度造成影响[4]。

因为内外温差过大而导致裂缝产生时,需要根据外界温度以及水泥的水热化温度之间的变化,采取相关的有效措施进行调解。首先需要注意选择原材料,在保证不超出预算的情况下,选择中砂和连续级配的粗骨料,以及凝结时间长、水化热低的水泥,对配比要进行合理设计,加入减水剂、缓凝剂等矿渣粉和外加剂。在进行浇筑时,对混凝土中心温度和表面温度应予以严格的控制,将其控制在25℃的范围内,外界温度和表面温度应控制在20℃以内,养护时间至少要进行14天,通过测温以及后期科学的养护可以使裂缝产生的几率大幅降低。

结束语

在现在的施工建设项目中,以及混凝土因其具备的无可替代的优势和特性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其结构和施工的复杂性、特殊性,对相关施工人员的施工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对材料的选择、配合比、具体的施工环境、天气温度,以及浇筑后的养护等,都要予以重视,根据施工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材料和相应的解决措施,使施工质量得以切实的提高,使建筑技术体系得以不断的完善和创新。

参考文献:

[1]郑永堂.对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技术在建筑施工中的应用研究[J].建筑知识:学术刊,2014(B03):383-383.

[2]唐坚.对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技术在建筑施工中的应用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8,No.533(24):13-14.

[3]陈志春.建筑施工中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的应用探析[J].江西建材,2014(2):44-44.

[4]王志刚.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技术在建筑施工中的应用[J].科技创业家,2012,09(23):50-50.

论文作者:董兴萌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19

标签:;  ;  ;  ;  ;  ;  ;  ;  

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技术在建筑施工中的应用研究论文_董兴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