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口腔医院 山东潍坊 261021
摘要:近年来,由于患者自身因素以及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刺激因素影响,越来越多的患者在口腔外科进行就诊的过程中发生突发医疗紧急事件,我科现今通过现代干预措施对在口腔外科就诊的患者进行术前、术中干预性处理,以达到减少口腔外科突发医疗紧急事件的目的。本实验总结回顾运用现代干预措施后自2009年7月至2015年3月期间在潍坊市口腔医院及市区各医院口腔科就诊患者中出现突发医疗紧急事件的病例,并与干预前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现代干预措施应用前后突发医疗紧急事件发生情况的变化并评估其效果,拟探讨能否通过现代干预手段降低口腔外科突发医疗紧急事件的发生。
关键词:现代干预;口腔外科;突发事件;应急
1材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收集潍坊市口腔医院及市区各医院口腔科自有统计数据以来至2013年6月发生的突发医疗紧急事件的病例共计95例。从2009年7月陆续开始应用现代干预技术,其中2009年7月至2015年3月间就诊患者共计93210人次,发生突发医疗紧急事件共计25例,包括患者20例,患者陪人2例,医护人员3例。
1.2干预方法
潍坊市从2009年7月开始逐步引入针对突发医疗紧急事件的预防应用现代干预措施。在治疗前首先对患者进行全身状况评估,根据ASA分级的评估结果,预测患者的潜在风险,分为高危人群和普通人群,并针对高危人群采取相应的干预和预防措施。干预和预防措施包括以下内容:
对患者做好充分的术前思想准备,通过宣教以及医患交流,缓解患者术前的紧张情绪。采取标准的局部麻醉技术,进行无痛麻醉,必要时采取行为镇静、笑气镇静或静脉镇静技术。对ASAⅡ级和ASAⅢ级患者进行术前预防性用药。针对治疗的难易程度和患者的风险选择合适的口腔医师为其进行诊治,必要时可以进行必要的术中监护和镇静技术。对于一些全身情况复杂、治疗难度较大、治疗时间较长的患者,我们可以改变治疗计划,缩短治疗时间,并正在镇静及监护下由高年资医生实施治疗。术后观察待患者情况稳定后再让其离院。应用微创化手术器械,应用标准化口腔外科操作技术,减少手术创伤和手术操作时间。
1.3统计学分析
用统计软件SPSS13.0和MicrosoftExcel2007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患者突发医疗紧急事件发生率与口腔外科门诊量的关系
自2009年7月应用现代干预措施后患者突发医疗紧急事件的发生率发生了很大的变化,2009年7月之前患者突发医疗紧急事件的发生率随门诊量的增加而呈上升趋势,在我科应用现代干预措施以后,虽然口腔外科门诊量在逐年上升,但患者突发医疗紧急事件的发生率却逐年降低。
2.2现代干预措施的应用对就诊患者口腔外科突发医疗事件的影响
应用现代干预措施后就诊患者各类常见口腔外科突发医疗紧急事件的发生数量有了明显的下降。通过Poisson分布对应用干预措施前后的口腔外科各类常见突发医疗紧急事件的例数分别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表明突发医疗紧急事件的发生情况在实施干预前后存在差异。
2.3现代干预措施的应用对患者突发医疗紧急事件发生率的影响
应用Poisson分布对患者突发医疗紧急事件的发生率进行统计分析,表明现代干预措施对患者突发医疗紧急事件发生率有明显的影响,应用现代干预措施后患者突发医疗紧急事件的发生率明显降低。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4现代干预措施对口腔外科突发医疗紧急事件人员分布的影响
应用Poisson分布对口腔外科突发医疗紧急事件的人员分布进行统计分析,表明现代干预措施对突发医疗紧急事件人员分布的影响没有明显的影响。
3讨论
3.1口腔外科突发医疗紧急事件发生相关因素
国外研究认为老年患者的增加,医疗技术的革新使得为高危病人进行口腔治疗成为可能,预约等候治疗周期变长和在口腔治疗中使用药物辅助治疗是增加突发医疗紧急事件发生几率的重要因素,这个问题在我国也日益突出。McCarthy认为90%的突发医疗紧急事件是可以预防和避免的,恐惧、焦虑和疼痛、手术时间、创伤等可导致人体的动态平衡发生剧烈变化,引发口腔科突发医疗紧急事件。我们通过研究发现全身系统疾病和高龄可能是口腔外科突发医疗紧急事件的重要内在因素,而紧张焦虑、疼痛、麻药注射、手术操作等不良刺激可能是其诱发因素。突发医疗紧急事件可能发生在治疗的任何过程中,但主要集中在麻醉后(占26.45%)、治疗中(占51.38%)和麻醉前(占11.05%)。
3.2非患者人群门诊突发医疗紧急事件变化情况
通过研究结果我们看出,医生和患者陪人的突发医疗紧急事件的发生率基本没有变化,分析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医生和患者家属不属于口腔外科治疗环节中的对象,因而对他们的发病我们无法进行现代干预和预防。患者陪人出现突发医疗紧急事件可能还是由于口腔诊室的不良刺激因素所造成的,而导致医护人员出现的突发医疗紧急事件的因素则在于低血糖,早晨和中午不能按时进餐是引起医护人员出现低血糖症状的主要原因。对于预防此类人群突发医疗紧急事件的发生,我们没有进行系统的研究,但是我们建议:应该将患者陪人与口腔外科诊室环境完全隔离,这样可以有效避免诊室中环境、声音等不良刺激对患者陪人造成的负面影响;另外,对于医护人员我们建议应该按时就餐,避免过度劳累,通过调休的方式缓解医生的工作压力。也许通过以上方法,可以有效地避免此类人群突发医疗紧急事件的发生。
3.3口腔外科突发医疗紧急事件的处理
尽管通过应用以上现代化干预技术能够有效地降低口腔外科突发医疗紧急事件的发生率,但是还不能彻底避免此类突发医疗紧急事件的发生。因此,我们需要对这类突发医疗紧急事件做好充分的应急处理准备。我们科提出了一系列针对口腔外科常见突发医疗紧急事件的应急预案,并每年对我科的医护人员进行定期的急救知识培训和演练。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对发生在口腔外科中的突发医疗紧急事件进行处理:1.对发生在我科的突发医疗紧急事件患者进行基本生命支持(BLS)或心肺复苏术(CPR)。2.为了及时应对口腔外科诊室中突发医疗紧急事件的发生,我科诊室中准备了常用的急救设备和药物。3.我科成立了口腔外科应急小组,并且明确分工,随时为口腔突发紧急事件的发生做好准备。
4小结
综上所述,现代干预措施对于预防口腔外科突发医疗紧急事件的发生是十分重要和有效的,这种方法能够针对发病机理的每个环节,在患者术前、术中和术后全程对突发医疗紧急事件进行有效地预防。此外,非患者人群口腔外科突发医疗紧急事件也应引起我们足够地重视。
参考文献:
[1]王文清.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心电监护下拔牙的安全性.医学临床研究,2009,26(4):702-703.
[2]王莉,侯锐,胡开进.ASA分级系统在口腔外科门诊治疗中的应用.实用口腔医学杂志,2012,28(1):51-54.
[3]陈伟,李军.口腔门诊舒适环境的心理效应评估.医学信息,2008,21(4):528-530.
[4]张国良,朱伟,闫维.笑气镇静配合椅位视频系统在牙科畏惧症患者拔牙术中的应用.实用口腔医学杂志,2010,26(1):94-95.
[5]薛振恂.心电、血压监护拔牙.实用口腔医学杂志,1999,15(4):3l7-318.
[6]祁劲松,白志伟,陈雨霞,等.老年心血管患者拔牙术的多参数监测结果分析.中华老年口腔医学杂志,2004,2(1):19-20.
论文作者:丁宝刚,王兆林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10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1/19
标签:医疗论文; 事件论文; 紧急论文; 口腔论文; 患者论文; 外科论文; 发生论文; 《健康世界》2015年10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