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火电厂运行过程中,安全性至关重要,然而要想实现安全生产和运行,必须从提升施工质量入手。加大施工质量控制,有助于减少火电厂运行过程中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在这种情况下,施工人员必须对火电厂施工过程中的常见质量问题进行充分的掌握,并加大技术研究力度,科学应用技术措施,提高火电厂施工质量。本文对提升火电厂施工质量的技术措施进行了分析,希望对我国相关领域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关键词:火电厂;施工质量;技术;提升
值得注意的是,复杂性较强是火力发电厂构建过程中的一大特点,实际施工过程中会存在多种质量影响因素,如果不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加大对这些质量影响因素的控制,会影响火电厂施工质量,最终导致其在运行过程中发生安全事故。要想减少安全事故,必须在实际施工的过程中,加大质量管理力度,科学的应用技术,在提升火电厂施工质量的基础上,为实现火电厂安全运行奠定良好的基础。
火电厂施工中常见质量问题
(一)基础施工问题
在火电厂厂房施工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就是基础施工,该环节施工质量对工程整体质量具有关键性影响,所有在建设火电厂厂房时,应从基础施工和施工管理两方面入手,提升工程质量[1]。纵观我国的火电厂建设现状,在基础施工中,常常会存在多种客观因素,影响工程质量,例如,蜂窝、基础麻面和施工裂缝在基础施工中是常见的质量问题,这些现象的存在,极大降低了火电厂工程整体质量,特别是基础裂缝的产生,如果存在高于40mm的裂缝宽度,会导致钢筋在基础结构内部彻底暴露出来,这部分钢筋会受到雨水等的侵蚀,在大面积生锈的基础上,会导致耐久性、强度在钢筋混凝土结构中大大降低,对火电厂基础造成严重损坏。同时,火电厂施工过程中,通常拥有较大面积的主厂施工,通常会存在基础施工问题,例如不牢固的主厂上层钢筋网绑扎等,会导致混凝土在后期浇筑的过程中,质量下降,从而产生基础位移现象,最终导致基础塌陷问题产生于火电厂中。
(二)现浇框架施工问题
施工质量问题在火电厂厂房现浇框架中的产生,主要是由于该环节施工中拥有复杂的工艺,施工人员必须综合考虑多种限制性因素,才能够进行施工。然而,当失误现象产生于框架浇筑中时,将直接损害火电厂厂房主体结构,甚至造成厂房倒塌[2]。由此可见,施工人员必须提升火电厂框架现浇质量。通常来讲,在构建储煤仓、主厂房时,必须拥有6m以上的现浇框架高度,同时还必须保证强度在混凝土材料中相对较高,在对钢筋箍筋进行应用的过程中,对其进行加密处理,从而促使稳固性在结构中充分体现出来。然而,这一施工方法,通常需要消耗大量的混凝土,当这些混凝土拥有足够的稠度以后,会阻碍箍筋,不利于混凝土振捣。因此,必须高度重视现浇框架施工,采取有效措施提升施工质量至关重要。
(三)止水带问题
止水带是火电厂施工中的必要设备,在对其进行应用的过程中,如果不注重细节,很容易降低工程质量。例如,如果没有牢固的连接止水带接头,会产生渗漏、开裂问题;如果没有科学设置止水带,会导致其产生外露或偏位现象;如果未将有效的外露保护应用于止水带中,很容易导致其产生裂缝等[3]。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这些现象的存在,不仅不利于止水带功能的充分发挥,还会降低工程质量。
提高火电厂施工质量的技术措施
(一)控制基础施工质量
裂缝是基础施工中最主要的质量问题,这是因为,混凝土是基础施工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混凝土施工中,容易受到各种客观因素的影响而发生裂缝。在浇筑中,应保证24小时以上施工,同时应实现连续浇筑,否则就很容易产生裂缝。因此,实际施工中,施工人员应充分控制大体积混凝土的浇筑操作,确保实现连续浇筑施工,同时科学应用相关质量管理措施,如科学应用搅拌运输车辆设备,保证在现场进行混凝土搅拌的过程中,质量符合标准等。
同时,在振捣混凝土的过程中,应保证振捣密实度,并保证混凝土拥有30~40cm的浇筑层厚度,快插慢拔是振捣中的技术应用要领,浮浆在混凝土表层的产生可以作为振捣时间控制的重要依据。这样一来,就能够预防分层离析现象在混凝土的上层和下层中产生[4]。并且,在完成振捣以后,需要抽出振动棒,措施很容易导致空洞现象产生于混凝土中,必须预防这一问题,并严禁气泡产生于砼基础中,从而提升工程质量。
在基础浇筑施工中,要想避免钢筋垫块被压碎的问题,并防止局部塌陷现象产生于地板钢筋中,必须加大钢筋保护力度。在这一过程中,施工人员必须加大对施工现场的考察力度,科学采取措施预防以上问题的产生。例如,可以对部分垫块进行预制,预制中需要对高标号砂浆进行应用,这些垫块同碎石垫块相比,拥有较强的稳定性,因此在对其进行踩踏的过程中不容易引起偏移,也不会造成下沉现象产生于下层钢筋中。
(二)现浇框架施工控制
框架柱在主厂房中,通常拥有6m的一次性浇筑高度,同时拥有较小的箍筋间距,在对混凝土进行应用的过程中,其呈现出较高的强度等级,在大量应用砼的基础上,很容易导致较高的稠度产生于混凝土中,那么箍筋很容易挂满混凝土,阻碍振捣棒运行。因此,在设计混凝土级配时,应从提升其流动性入手,确保振捣棒可以稳定运行[5]。部分配管在结构层上需要后敷设,露面表层存在于两管交叉位置,应及时清除这一层中的混凝土,并促使局部弯曲现象产生于上下管道中,同时在找平施工中,应将钢板网面放置于楼面上,严禁裂缝产生在楼面中。
(三)止水带施工质量控制
在火电厂施工过程中应用的止水带材质包含两种类型,分别为橡塑混合材质或橡胶材质。无论哪种类型的止水带,都应当将粘接、热熔工艺应用于接头位置。如果使用冷粘接法,应科学选择粘接材料,提升粘接强度。止水带在循环水管沟槽、电缆隧道等位置的施工,应在沟槽顶端放置接头[6]。要想杜绝偏移现象产生于止水带中,应对止水带带边应用模板上下端面进行压紧处理,同时肋圈在止水带中也应当通过上下压条被模板外侧压住,从而杜绝浇筑混凝土时产生外侧偏移问题。实际浇筑施工中,要想避免多大的压力被作用于止水带带边,应科学设置钢支架,两支架之间应用拥有300mm的间距,从而预防坍陷现象产生于止水带中。
结束语:
综上所述,火电厂运行具有特殊性,一旦发生安全事故,将严重威胁人民的生命以及财产安全。而要想提升火电厂运行安全性,应从提升火电厂建设施工质量入手。值得注意的是,影响火电厂施工质量的因素较多,施工人员必须对这些施工质量问题进行全面的掌握,并熟悉各种施工技术的特点以及优势,才能够在实际施工过程中,通过合理的施工,提升工程质量,减少安全隐患,最终为火电厂的长期稳定运行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梁建.火电厂建设初期的风险分析与管理--基于广东惠来电厂1、2期工程建设的实践分析[J].管理观察,2014(21):25-25.
[2] 张松涛.火电厂主厂房建设施工的技术问题探讨[J].科技传播,2015,7(24):162-163.
[3] 王平.施工技术中火电厂桩基施工的质量控制浅谈[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6(11):22-22.
[4] 贺朝铸,杨家俊,张之琛等.火电厂功能性玻璃钢防腐施工质量问题及对策[J].中国环保产业,2015(11):47-51.
[5] 唐俊辉.火电厂主厂房土建施工中出现问题及解决[J].低碳世界,2016(16):38-39.
[6] 曹建伟,张永升.高温季节火电厂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研究[J].科学之友,2014(21):23-24.
论文作者:郑保虎
论文发表刊物:《科技中国》2016年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6
标签:火电厂论文; 混凝土论文; 过程中论文; 基础论文; 施工质量论文; 止水带论文; 现象论文; 《科技中国》2016年1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