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特区建设的经验总结与发展前瞻——“经济特区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讨会综述,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经济特区论文,研讨会论文,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论文,理论论文,经验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为纪念中国经济特区成立20周年,进一步总结经济特区和上海浦东新区改革开放的基本经验,深入探讨如何“增创新优势,更上一层楼,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一系列理论与实践问题,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海南省委省政府,深圳、厦门、珠海、汕头市委市政府和上海浦东新区区委区政府联合主办的“经济特区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讨会9月12~14日在深圳举行。来自全国10多个省、 自治区、直辖市的100多位专家学者参加了研讨。 与会专家就以下几方面的问题进行了充分讨论:
一、邓小平理论与特区建设的关系
1.关于邓小平理论对经济特区、浦东新区实践的指导作用。学者们一致认为,伟大的理论指导着伟大的实践,伟大的实践孕育、验证着伟大的理论,并推动着理论的丰富和发展。深圳等经济特区之所以能够在20年的时间取得骄人的成绩,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邓小平理论的指引。可以说,没有邓小平理论,没有党的政策,就没有特区的存在和发展。特区建设20年的光辉历程,就是努力实践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过程,浦东开发实际上是邓小平特区理论在继深圳等南方沿海经济特区之后进一步付诸实践的结果。同时,经济特区和浦东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巨大成绩,又雄辩地证明了邓小平理论的正确性。
2.关于江泽民对邓小平经济特区理论的丰富和发展。学者们认为,江泽民的特区建设思想是对邓小平特区建设理论的继承和发展,是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智慧的结晶。有学者把江泽民经济特区建设思想的基本内容概括为以下几点:(1)提出“三个不变”, 要把发展经济特区贯穿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整个过程。(2 )指出“特区已经进入提高整体素质,增强特区优势的新阶段”,要求经济特区和浦东新区在“体制创新、产业升级、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等方面增创新优势,发挥对全国的示范、辐射、带动作用,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3 )要求经济特区等沿海发达地区干部群众“致富思源,富而思进”,即要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去认识过去,把握现在,开拓未来。有学者指出,江泽民经济特区建设思想的主要理论特点在于:突出了现代化建设的时代大背景;从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总体战略出发;始终贯穿着“三个代表”的要求。
3.关于经济特区和浦东新区成功实践的意义。有学者认为,经济特区为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做出了两大贡献:一是贡献了一种精神:敢闯的创新精神;二是贡献了一个新体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有的学者提出,特区实践的伟大意义在于:一是为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实践素材;二是为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初步探索出了一条新的道路,这条道路的核心就是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与市场经济的整合以及传统的民族文明成果与当代世界文明成果的整合。有学者认为,特区在我国现代化进程也起到特殊作用,在经济生活的开放性、人口的流动性、社会生活的民主性、可持续发展等方面都为我国的现代化事业树立了新形象,开创了新意境。
4.关于经济特区和浦东新区的历史使命。有学者认为,经济特区一开始就是作为体制改革、对外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试验场而设立的,随着全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经济特区和浦东新区“试验场”的作用逐步发展到对全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示范”作用,试验是探索实践,示范是理性思路的推广,这是一个逻辑发展过程。有学者认为,经济特区为中国的现代化肩负着探路的责任和使命,要在体制、技术和管理、文化和人的现代化方面继续为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探路;但有一种反对意见认为特区就是特殊政策的产物,在全国都建立了市场经济,实行普惠政策后,特区的原有使命在实质上而不是在形式上完结了,除非中央给特区一种新使命,如发展成“贸易区”、“自由港”等国际特区,“示范”作用和“率先实现现代化”则只是一个普通城市的目标,而不是“特区”的目标。
二、经济特区的改革开放
1.关于经济特区改革历程和基本经验。与会学者一致认为,改革开放是经济特区的生命线,也是经济特区实践的主旋律。经济特区冲破传统旧体制,实行市场取向的经济体制改革,为全国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转变起到“试验场”的作用。有学者提出,深圳经济体制改革经历了三个阶段:1980年至1985年为局部改革、单项突破阶段;1986年至1991年为配套改革、全面推进阶段;1992年至1997年为体制创新、建立框架阶段。有学者认为,深圳20年改革的基本经验是敢闯、敢试、敢探索;始终不渝地坚持改革的市场取向;大胆借鉴和利用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有益经验;讲究策略,为改革创造良好环境;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充分运用立法权,用法律手段巩固改革成果;搞好改革规划,使改革协调配套,整体推进。
2.关于经济特区国有企业改革。有学者指出,经济特区国有企业走向市场的道路十分曲折,其成功之处在于解决了产权、股权和债权问题;转换了经营机制;分清主次,逐步推进;处理好了利益关系,维护了社会稳定。有学者认为特区国有企业改革的经验表现在:以产权改革为核心,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完善国有资产管理、营运、监督、约束和激励机制,建立国有资产三级管理体系;“抓大放小”,盘活资产存量,优化资本结构;规范企业内部法人治理结构,转换企业经营机制。
3.关于经济特区的体制创新。不少学者都认为,创新是特区的灵魂和动力之源,也是特区20年风雨历程中最值得研究和总结的宝贵经验。经济特区必须进一步深化体制改革,实现制度创新,包括经济体制的创新和政治、文化体制的创新。就经济体制而言,当前要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为重点,加大国有经济布局调整和国有企业战略性改组的力度,完善国有资产运营和监管体系;深化分配制度改革,形成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继续培育要素市场,完善市场体系;深化医疗卫生和保险制度改革,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优化公共资源配置,转变政府职能,提高政府服务水平。
4.关于经济特区开放实践与经验。学者们一致认为,建立经济特区是邓小平实施全国对外开放的启动点、突破口和战略步骤,而开发开放浦东更是邓小平亲手树立起来的一面对外开放的旗帜。有学者把深圳对外开放的实践分为三个阶段:“三来一补”与转手贸易阶段,“三资”企业与自产产品贸易阶段、“走出去”战略与高新技术产品贸易阶段。有学者认为,特区对外开放的成功经验是发展外向型经济;有序的渐进开放;“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坚持“三个有利于”标准;“排污不排外”。
5.关于开放的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有学者认为,为了回应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新问题,中国对外开放理论应在以下几个方面推进:深化对和平与发展的理解与解释;全面认识知识经济和经济全球化的新作用;认识经济全球化造成的世界秩序变迁和改革的趋向,争取中国在国际组织中的地位;认识经济全球化促成的各种文化相互激荡的新趋势,以文化的开放来回应西方价值观的冲击。同时,经济特区的实践也应当有所飞跃:要大力发展知识经济;要树立新的产业升级观念;要着力于制度创新;要加强文化建设,为中国创立世界经济政治新秩序提供支撑。有学者提出,特区增创对外开放新优势的主要方略是进一步改善投资环境,实施“走出去”、“多元化”、“以质取胜”、“科技兴贸”发展战略。有的学者则提出要注意提高引进技术的先进性和高科技的含量;适时发展特区资本输出,占领海外市场;熟悉国际惯例,造就能参与国际竞争的高素质人才。
6.关于经济特区经贸体制与世界贸易组织规则接轨问题。学者们认为,经济特区本身是世界经济的一个普遍现象,现在就有许多WTO 成员国开辟着各种类型的经济特区,所以中国经济特区并不违反世贸组织规则。有学者指出,中国经济特区经贸运行应率先与世界贸易组织规则接轨,其有利条件是思想观念先行、体制改革先行、对外开放先行;先行原则、主权原则、发展原则、规范原则、创新原则是经济特区率先与世界贸易组织规则接轨的基本原则。
三、经济特区的经济发展战略
1.关于“入世”对特区经济发展的影响。有学者提出,随着中国加入WTO,特区经济将会更广泛地融入国际分工体系, 面临着分享经济全球化益处的巨大机遇,同时这也对特区经济能否在国际市场的“大比拼”中保持胜势提出了严峻挑战。从机遇来看,一是为特区的“请进来”战略增强了吸引力,对从国际市场上引进资金、技术、人才提供了更好的外部环境;另一方面为特区“走出去”战略提供了直接的推动力,对特区企业进行对外直接投资,开拓新兴国际市场提供了广阔的舞台。从挑战来看,主要来自经贸制度适应性、产业竞争全球化、特区政策一体化、人才流动国际化等方面的挑战。面对机遇和挑战,经济特区的对策应是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抓住国际产业结构调整的机遇,提高支柱产业的国际竞争力;继续大力改善投资综合环境,把引进外资和产业结构、科技进步有机结合起来,进一步提高引进外资的质量、水平和规模;积极主动地实施“走出去”战略,积极分享国际分工中资源禀赋不同所带来的好处,争取在经济全球化的竞争中赢得主动权。
2.关于特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有学者认为,一般而言,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路径选择有两条:资源节约路径和资源替代路径。前者是将有限的资源禀赋进行精心规划、分配,通过控制资源的开发、使用,维持经济与环境之间的协调性,保持资源基础,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其主要内容是减少对资源的使用量,这种模式对于高速增长的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而言是难以接受的;后者则赋予资源的有限性以经济的含义,认为自然资源基础的有限性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当某种资源的稀缺性增强时,其价格会上扬,人们将由此减少资源的使用量并致力于寻找新的资源,新资源对稀缺资源的替代将释放原有资源的供给压力,因此,资源的制约实质上并非自然资源本身的制约,而是人们寻找新的替代资源的知识、技术和能力存在局限。问题的实质是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因此,这种可持续发展的模式,不仅可以带来经济的繁荣,还能有效地保护资源,真正实现经济、人口、资源、环境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这一模式也正是特区应该选取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模式。
3.关于经济特区在西部大开发中的意义。不少学者都提出,经济特区与西部地区在经济发展中具有较强的互补性,经济特区可以而且应该在西部开发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从总体上看,经济特区是我国经济发展水平最高、发展基础最好的地区,在资本、技术、人才、管理、装备、营销、品牌、质量等方面都有明显的比较优势。与此同时,经济特区正处于产业结构变动和调整幅度较大的时期,面临着发展空间不足、地价上涨、劳动力成本上扬、资源紧缺等方面的竞争压力。西部地区是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和开发强度都较低的地区,有着丰富的水能资源、生物资源、矿产资源、劳动力资源和土地资源,具备接纳特区产业转移的条件,而且还有一些新的领域尚待开发,投资的边际收益较高,是特区相对丰裕的资本寻求较高投资回报的理想场所。东部与西部这种资源的互补特征决定二者必须协调发展。经济特区与西部地区合作的重点可以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展开:依靠利益和市场的推动力,大力促进企业间的合作;加快特区技术优势向西部的转移;加快特区与西部地区人员的交流与合作;加快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建设步伐;加强经济特区与西部中心城市的联动与合作;继续推进特区与西部地区的对口支援等等。展望新的世纪,经济特区和浦东新区只有把自身的建设与国家西部大开发的战略任务紧密地结合起来才有其光辉的前途。
四、经济特区的社会发展
1.关于经济特区的社会发展趋势。有代表认为,随着经济特区和浦东的发展走向成熟,其作为“点状”发展对全国发生影响的特点会逐步被以“面状”发展的影响所替代,经济特区的发展以区域社会发展作为中介,发挥整体的、综合的功能对全国社会发展产生影响的辐射领域会逐步增强。经济特区社会发展有五大趋势:从封闭向开放发展;从行政主导型向市场主导型发展;从单一经济型向社会协调发展型发展;从注重城市外在形态开发走向功能开发、提高区域内在素质发展;从孤立的特区、开发区视野向区域视野、经济全球化视野转变;从以经济增长为中心走向以人为中心的社会全面进步。有代表认为,在新的形势下,经济特区需要探寻新的发展范式,城市化代表着中国经济特区新世纪的走向。为此,必须确立城市发展的新理念,提高可持续发展的综合能力和社会各界的满意度,将生态文明提高到更新的建设高度,注重包括城市生态结构质量、环境质量、建筑质量和文化质量在内的整体质量的提高;必须把握城市规划的社会经纬,提高城市建设的文化含量和艺术品味,注重城市形象及其情态语义的设计,把规划的着力点放在城市性质、城市功能、城市结构的梳理、协调和正确定位上,加大改革力度,建构城市规划评审体系;必须探索城市经营和管理的新路,将经营城市纳入城市建设与发展的工作体系,通过抓体制、抓综合、抓市场、抓导向、抓规范、抓机制、抓目标、抓窗口、抓市容、抓环卫、抓自动化,走出一条城市管理的新路。有代表指出,过去20年里,经济特区形成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观念创新、体制创新和技术创新为主题的发展观,高举改革开放大旗;在迷茫、争论和摸索中勇于创新,坚持发展经济,构成了经济特区过去20年发展的基本线索;在新世纪里,经济特区应拓宽创新领域,增强创新活力,树立为中国的现代化发展进行全方位探索的发展观。
2.关于经济特区立法权和依法治市。有代表认为,经济特区立法已事实上成为我国立法体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以经济特区所在市人大常委会制定的法规为主要标志的经济特区法规体系正在逐步形成,在依法治国的整体进程中起到了不可忽视的重大作用。经济特区立法从立法的资格与环境看具有表面合法性,从立法的精神与内涵看具有内在合法性。有代表认为,经济特区立法是我国宪法规定的立法体制中的一个特殊形式,它与中央立法、地方立法、特别行政区立法一起构成我国的立法体系;经济特区立法权超越了一般地方立法权,具有较强的自主性和自由度,但经济特区立法权限圃于本特区改革开放开发建设的实际,既有“性”的限定又有“度”的约束;行使特区立法权应注意与中央立法、地方立法、特别行政区立法的关系。有代表认为,正确处理与依法治国、依法治省的关系是经济特区依法治市的前提;正确处理与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的关系是经济特区依法治市的关键;正确处理法治与人治的关系是经济特区依法治市的基础;正确处理与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是经济特区依法治市的保障。此外,还有代表就依法治市目标的定量管理、教育立法、社会治安及预防和治理腐败等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3.关于经济特区的文化发展。有代表认为,在国际范围各种精神文化力量的相互激荡和影响中,我国文化建设正面临严峻的考验。面对挑战,经济特区需要文化创新,其重要任务在于,适时转换以两极对抗为标志的文化价值观,更新文化价值观念;调整文化形态结构,对主导文化、大众文化、精英文化等相异文化形态进行分类指导和理性运作。文化创新的重要突破口一方面在于塑造文化生产群体和文化消费群体的新形象,另一方面在于率先推进社会主义法治进程。有代表通过对深圳华侨城旅游业的个案分析,认为华侨城以文化旅游为突破口,把潜在的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创造“新文化资源”,坚持“规划就是财富”、“结构就是效率”,合理配置并良性开发文化资源,在遵循市场经济规律与文化艺术规律中追求协调统一,走出了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文化生产企业化运作的道路,为中国文化改革提供了有益的启示。有代表认为,文化互动是全球化语境中的文化发展典范,经过20年发展,深圳和香港之间的文化交流正在形成符合文化互动的基本要素,呈文化互动之势。深港文化互动为如何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文化以及如何实现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宿愿做出了有益的探索,并将当代中国文化的发展问题领入全球化语境,引发全新的思考。
此外,有代表就经济特区现代化建设的外来性与本土化策略、深圳社区建设发展思路与运行机制、深圳南岭村发展道路、特区管理线等问题发表了自己的意见。
标签:经济特区论文; 中国改革开放论文; 经济论文; 经济建设论文; 立法原则论文; 中国资源论文; 深圳特区论文; 社会改革论文; 社会主义社会论文; 社会体制论文; 创新理论论文; 经济学论文; 时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