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国IP产业发展中的高校人才培养模式转变
谭铭,王玥然,孙中荟,薄红昕(指导老师)
(东北林业大学 外国语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摘 要: 全媒体 时代的发展,使中国的IP热始终呈现热烈且繁荣的势头。在IP繁荣之时,给中国的文化产业带来了不可低估的价值,而在IP产业的兴起和发展中,人才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对当今IP产业发展中人才的重要性与当今高校IP相关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对人才培养模式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探讨与建议,旨在通过对人才的开发使中国IP产业朝向更好的方向发展。
关键词: 人才培养;IP产业;ACG产业创新
IP实际上是对于“Intellectual property(知识产权)”的缩写,而这种缩写形式也代表了我们对于IP中版权与创新的重视性。中国的IP 热于2014年发端于影视圈,具有代表性的作品有《致青春》《小时代》等,在之后的发展中逐渐转向网络文学。如今IP产业发展最典型的模式为“网络文学+影视授权”模式。除此之外,游戏,动漫,周边等都是IP作品重要的呈现方式。
在完成单音符训练后,使用了几个接收器来训练单词内部和单词之间的音素。尽管单词内部音素参数是默认设置,但是单词之间的音素参数是HDecode解码器所必需的,并可作为Julius的选项进行测试。对于捆绑和合成看不见的音素状态,使用基于决策树的集群。将隐马尔可夫模型与高斯混合的训练分离,首先在两个步骤中完成,之后是预先设定的步骤。
一 IP产业的繁荣主要得益于以下几个方面
(一) 全媒体时代提供了广阔的机会与需求
世界性的技术革新,网络时代的兴盛使单一的作品可以以更多元化的方式呈现。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于2019年2月最新发布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当今我国互联网普及率接近六成,且新兴技术领域保持良好发展势头。互联网的普及为IP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载体,发挥着最基础的作用[1]。
从已有的研究成果可以发现,最低工资标准的就业效应往往受到企业特征、地区特征和劳动力特征的影响,对于劳动密集型企业、经济发展水平低的地区以及低技能劳动者来说,最低工资标准往往会带来消极的就业效应。这说明在研究最低工资标准对于企业的影响时,应该充分考虑企业特征、地区特征以及劳动力特征等因素。只有这样,才能得到较为准确的研究结论。
(二) 文化产业的发展
以我国IP发展的主要依托载体网络文学为例。截至 2018 年 12 月,网络文学用户规模达 4.32 亿,较 2017 年底增加 5427 万,占网民总体的 52.1%。手机网络文学用户规模达 4.10 亿,较 2017 年底增加 6666 万,占手机网民的 50.2%。网络文学行业在2018 年持续健康发展。
但我国当今的人才培养却并没有跟上IP产业发展的步伐。尽管有国家政策和资金的支持,国内的动画也曾一度被红牌警告。因为我们的动画产业却并不缺乏资金与技术,缺的是好的产品的创造者,缺的是能够把IP产品做大做强做出品牌的人才。在IP产业中我们稀缺的主要是两种人才。
从技术型人才角度来看,需要技术的环节主要在动漫和游戏等开发性环节。作为技术性人才,除了要具备基本的艺术素养和制作能力之外,还需要具备一定的创新能力,策划与营销能力,与基本的产品意识。同创作适型人才相仿,技术型人才在高校中学习时更多的学习技术能力与开发能力,不能实时了解市场的动向,在就业时不能很好的应对法市场的需要。一定程度上来讲,是高校的培养模式与社会需求脱轨的表现。
一是原创型作者,不论是文学,音频,动漫还是游戏。都存在人才的稀缺问题。网络文学市场蓬勃发展,但网文作者的水平与素质参差不齐。极易出现好的IP竞相争抢却开发不当,不好的作品或抄袭现象过度开发扰乱市场。要想解决这种市场乱象,根源上要提供能够创造出更多提供好的作品的人才。网络游戏与动漫亦是如此,其次是IP产品的技术开发人员,上游的原创作品需要通过相关产业进行进一步潜力的挖掘,而这些产业的技术人员掌握着每一个作品的命运。一个好的技术人员能够将作品的价值深度的挖掘并制造最大化的价值。现实是,中国当今并没有形成成熟的产业链,中国IP市场过多依赖于外部资源,缺乏自主核心技术研发人员。
在评价方式上,采用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在过程性评价上,使用评分量规等科学规范的教学评价方法评估学生学习效果,分别从参与程度、合作情况、创新意识、学习态度、自主探究、学习评价几个方面对学生进行评价,使评价标准更加细化,更具可操作性。具体评分量规标准如表5所示。
假定孤石为完整块体,内部无节理裂隙,只考虑重力作用,孤石相对于周围残积土刚度足够大,相互作用过程中可以不考虑变形作用,与孤石接触的周围土体,为均质、各向同性体,不考虑作用过程中土体各向异性和非线性作用对孤石与土体相互作用的影响。孤石重力作用的稳定计算考虑叠石、完全出露、部分出露、完全埋入4种情况。
在日本的ACG人才培养中,有一个很鲜明的特点,就是“重技更重道”的多元化人才培养理念,认为学习是学生逐步形成个人艺术思想的时期,在这一时期给予人才充分的自由发展空间很重要。这与中国艺术高校只给学生提供有限的专业必修课程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可以说日本ACG的人才培养是从根本上培养人才的创作创新理念和创新人格。另一方面,日本ACG人才培养注重实践性,即通过企业实习等方式强化学校内的学习成果并接受市场得各类最新信息与技术的考验。日本高校很早就意识到单一的课程化学习无法应对企业对于人才的要求,因此会通过聘请产业从业人士对学生进行指导和学生进入企业实习的方式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机会,实现真正的产学研相结合[4]。
为了能使IP文化产业能够持续良好发展,国家越发重视IP相关人才的培养。因为IP发展中最重要的是“人”。IP作品的创造者是人,受众是人,开发和衍生者是人。人才,是IP能够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人才的培养能够解决现今IP产业出现的大部分问题。
二 人才出现这些问题,主要还是要从人才的培养方案与模式中寻找原因
中国的IP文化产业人才高校培养模式的转变可以从以下几点进行。
在内容创作方面,跨界融合趋势更加明显。网络文学与网络视频领域占据领先地位的企业开始涉足对方领域的内容创作业务,进一步完善自己的内容生态。可以看出,企业越来越多的看到了网络文学的的发展潜力,并不断发掘其潜力,文化产业的发展势头迅猛,收益可观。根据《报告》显示,网络文学通过游戏动漫视频等方式被开发,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的关注,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了解IP,中国的IP发展正在逐步向产业链转变,并逐渐发展为一种典型的文化产业发展模式。这是中国文化产业适应当今全媒体时代,为中国文化产品寻找出路并做大做强的机会[2]。
三 如何解决人才发展问题为IP产业发展提供更稳定的保障是当今高校应该关注的重要问题
根据η的特性,若使η>0且足够小,可以通过迭代使三角函数神经网络的权重收敛于最优权重,其特性服从以下定理。
从原创型人才角度来看,作品的原创需要具备的最重要的两种能力是,创意与文采。好的创意是作品能够捉住粉丝的根本,而作者的写作水平则关乎受众群体与影响。通过对网络文学网站的关注研究发现,网络文学市场中出现为了迎合粉丝而特意将内容简单化或低俗化的现象。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在于,出身高校系统教育的人才在校时接受关于文学创作的知识,提高自身素养,但学校的传统教育模式与社会脱轨,课程结构缺乏严谨性与创新性,并没有将创作能力的变现和商业价值发挥作用的方式教给学生。传统的文学专业出身人才对于门槛低内容混杂的网络文学存在一定的偏见,而很多没有接受专业素质培养或没有创作素养的人使网络文学内容越发单调化,网文平台很多好的人才也因此受到牵连。一味的迎合市场或排斥市场都是不利于人才自身的发展与网文环境的发展的。所以根本上,需要高校转变创作人才培养方式,使知识与市场能够更加契合,为IP发展提供更多更好的原创作品[3]。
1.实行高校人才培养计划。深化教学方法改革,改变原有的单一的教育模式,使教学方式多样化。在培养学生专业能力与素养方面要着力于培养景精品化的创意型人才,鼓励学生创作性思维的发展。
2.高校与企业建立密切联系。时刻关心市场需求的变化,校企联合为市场培养最合适的人才。聘请企业专家与权威人士进入高校指导。为高校学生提供实践性学习机会,为学生提供实地实习机会。使学生能够学习到最新的专业知识并了解企业需求,以此对自己的职业生涯作出合适的规划与调整。
3.建立多元考核评价体系。从企业需要和员工角度思考,注重实习过程中的学习过程。考核评价不仅要包括分数考核结果,也要有实践操作评价等多元化方式,并从企业领导,企业员工和高校多角度进行全面评价。
4.鼓励学生创业创新。与企业合作共建,校内建立IP研究基地或商业工作室,鼓励学生进行商业创作的尝试。为人才的培养建立基地,高校与企业在原创环节,开发环节,实践环节灯建立广泛的合作,推动IP产品精品化过程中。建立IP孵化模拟实践项目,为IP在人才的创业创新提供良好的孵化器[5]。
四 结语
中国的IP产业前景辽阔,想要将这一文化产业做大做强,需要各个环节的完善和学习,应对各种机遇与挑战。而人才的发展是IP产业能够稳步前进得重要基础,通过对与IP产业相似的日本ACG产业的学习与借鉴并结合我国国情,对人才提出了越来越多新的要求。依托于高校合理的培养模式,人才需求的产业结构定能跟得上IP文化产业本身的产业链发展,并为此创造出越来越多的价值,提供更多的原创作品与精品技术产品。这必将成为是一个任重道远的过程。
参考文献
[1] 金韶,黄翀.日本动漫产业的IP运营模式和经验启示[J].传媒,2018(24):53-56.
[2] 喻鹏.互联网时代IP授权产业视阈下的高校动漫人才培养初探[J].美术教育研究,2018(24):114+116.
[3] 周悦陈.中国游戏产业的IP困境与破局路径探讨[J].新闻研究导刊,2018,9(21):251-252.
[4] 何德民.IP时代下我国纪录片产业的发展研究[J].电影文学,2018(21):27-29.
[5] 郭新茹,王洪涛.创新融合视角下中国高校文化产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以南京师范大学为例[J].传播与版权,2016(11):164-166.
本文引用格式: 谭铭,王玥然,孙中荟,等.浅析中国IP产业发展中的高校人才培养模式转变[J].教育现代化,2019,6(50):3-4.
DOI: 10.16541/j.cnki.2095-8420.2019.50.002
基金项目: 本文系东北林业大学全国大学生创业创新训练项目支持(项目编号:201810225157)
作者简介: 谭铭,女,汉族,山东潍坊人,本科在读,研究方向:日本文化研究。
标签:人才培养论文; IP产业论文; ACG产业创新论文; 东北林业大学外国语学院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