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管圈活动在提高呼吸内科住院患者痰标本送检率中的应用论文_林晨辰,胡翠荣,吴萍

(上海中冶医院上海 上海 200941)

【摘要】目的:应用品管圈提高痰标本送检率。方法:2016年4月至2016年11月开展以“提高呼吸内科痰标本送检率”为主题的品管圈活动,运用品管圈手法和品管工具对呼吸内科住院患者痰标本送检率低进行调查分析,制定对策并实施。结果:实施品管圈活动后呼吸内科后呼吸内科住院患者痰标本送检率由实施之前的70.37%提高到了83.3%,目标达成率119.05%,进步率28.74%。结论:采用品管圈模式能够有效提升呼吸内科住院患者痰标本的送检率,进而提升送检合格率,提升优质护理服务质量。

【关键词】 品管圈;痰标本;送检率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7)36-0352-03

【Abstract】Objective The application of QCC improve sputum specimen examination rate. Methods From April 2016 to November 2016 to carry out "to improve sputum specimen examination rate of respiration medicine" as the theme of QCC, using QCC methods and tools to low rate of sputum specimens were hospitalized patients with respiratory medicine were investigated and analysis of respiratory medicine, to plan and implement. Results After the implementation of QCC in patients with sputum specimens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rate from 70.37% before increased to 83.3%,target achievement rate was 119.05%,the progress rate was 28.74%. Conclusion The QCC pattern can effectively enhance the hospitalized patients with sputum specimens submission rate, and thus enhance the inspection qualification rate, enhance the quality of nursing service.

【Key words】 QCC; Sputum specimen; Examination rate

品管圈活动(quality control circle,QCC)是指由工作性质相似或相关的人,共同组成一个圈,本着自动自发的精神,运用各种改善方法,启发个人潜能,通过团队力量,结合群体智慧,群策群力,持续从事各种问题的改善,从而使每一成员有参与感、满足感、成就感[1],并体会到工作的意义和目的。近年来品管圈活动逐渐被应用到医院护理工作的许多环节,并取得了一定效果[2]。痰标本是呼吸内科常见的检查项目之一,为了更好改进护理工作方法,提高本科室住院患者痰标本送检率,研究品管圈模式在提高呼吸内科痰标本送检工作当中的应用,遂于2016年4月成立品管圈,探讨品管圈模式对痰标本送检率的影响,具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科室于2016年4月成立QCC小组,由一名专业能力及号召力强的主管护师担任圈长,负责组织、协调、推进工作,圈员8名,3名护师、5名护士组成,平均年资5.78岁,平均年龄33.5岁,所有成员均为自愿参加。每月召开1到2次圈会,根据活动进展利用休息时间在科内办公室开会或进行相关培训。

1.2 方法

1.2.1确定圈名 全体圈员运用头脑风暴法确定圈名为“呼唤圈”,并设立圈徽,圈名意义为:呼唤音同护患,“呼”代表 呼吸科,呼唤护患间同心协力,不畏艰难、挫折,共同为美好的目标努力不懈。

1.2.2选定活动主题 在品管圈会议上,圈员采用头脑风暴法根据工作中常遇到的问题提出多项备选主题,然后再综合所有问题根据“迫切性、可行性、圈能力、上级重视程度”4个方面,采用1、3、5打分标准取总分最高者,最终选定“提高痰标本送检率”为本次品管圈活动的主题。

1.2.3拟定活动计划 依据品管圈十大活动步骤和“5w”原则列出具体的活动计划甘特图。计划活动起止时间为2016年4~11月,4~5月为实施前,6~9月为实施中,10-11月为标准化与检讨改进。

1.2.4现状把握 统计2016年4月25日-2016年5月22日住院患者留取痰标本的情况,统计出一个月时间痰标本检验数为81例,送检验科化验的只有57例,送检率为70.37%。影响本科室痰标本送检率底的原因为①健康教育欠到位;②患者拒绝留痰;③忘记留取;④患者无痰;⑤护士忘记通知;⑥标本盒丢失。并汇总分析制作查检表、柏拉图,根据80/20原则确定改善重点为健康教育欠到位、患者拒绝留痰,改善重点值为83.3%。

1.2.5目标设定及要因分析 圈员依据1.3.5打分法得出圈能力为68%,根据公式 “目标值=现状值+[(1-现状值)×改善重点×圈能力]”计算得出目标值86.90%。全体圈员运用鱼骨图并通过头脑风暴法从“护士、患者、环境、材料、方法”五大方面分析痰标本送检率低之为什么健康宣教欠到位、为什么患者拒绝留痰,查找出要因为:护士培训不到位、夜班护士未再次宣教、宣教资料不完善、未责任到人、标本盒单一、患者多为慢性病、患者多为老年人理解力差。见图1、图2。根据要因进行真因验证,绘制真因验证查检汇总表、真因验证柏拉图确定痰标本留取率低的真因为:宣教资料不完善、标本盒单一、护士培训不到位、未责任到人。

1.2.6对策拟定与实施 圈员运用头脑风暴法提出备选对策方案,然后每一位圈员对每个对策方案的可行性、经济性、效益性进行打分,9名圈员参加,总分为135分,根据80/20原则,108分以上为可行性对策,拟定对策一为完善科室宣教资料、对策二为加强对护理人员痰标本留取的培训、对策三为制作彩色痰标本盒标签、对策四为明确责任人制度。

1.2.6.1制作内容详细、完整的宣教资料,定期播放宣教视频 实施此对策前,本病区的健康教育资料内容简单,不够详细。全体圈员讨论制作入院痰标本宣教单、宣传卡片、温馨提示牌,贴于病房显眼墙壁上、挂于患者及家属易取之处;责任护士发放给需留痰标本的患者时进行宣教;圈长组织患者及家属观看相关内容的视频录像,1次/周,并进行讲解,听取反馈意见,使患者及家属从真正意义上认识到留取痰培养的重要性,使宣传工作落到实处。

1.2.6.2加强护理人员知识培训 科室组织培训制定培训计划。培训内容包括:咳嗽、咳痰的正确方法、病重无力咳痰及昏迷患者如何留痰、翻身扣背方法、雾化吸入等等。通过授课使护士从思想上引起重视,加强对痰标本留取重要性的认识。轮转及新近护士由专人负责,采取“一对一”带教方法进行讲解、示范,确保人人掌握。

1.2.6.3明确责任人制度 建立痰标本留取交接班制度,主要重视夜班制度的制定。白班护士负责将当日需留存的痰标本医嘱打印出来,粘贴在夜班痰标本核对本上,由责任护士对患者进行留痰宣教,再在核对本上签字。夜班护士清晨对已留取痰标本的患者进行逐一核对登记,对未留取痰标本的患者进行宣教敦促其留痰,如患者仍未留取则在夜班护士核对本上做原因说明并与其责任护士进行交班,督促其完成留痰工作。

1.2.6.4制作痰杯专属标签 针对本科室病人多为老年人,视力、听力、理解力相对有限,科室组织购买了彩色标签打印机,彩色标签上统一打印:呼吸内科、痰标本、X床XXX、X日X月。这样色彩艳丽,字迹清晰明了更易老年患者接受。标签统一贴在痰杯上,方便查看。

1.2.7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分析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论

2.1 有形成果

统计2016年4月25日至2016年5月22日住院病人痰标本送检率为70.37%,活动后2016年8月29日至2016年9月25日品管圈活动后住院患者痰标本送检率为86.58%,目标达成率119.05%,活动前后痰标本送检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讨论

3.1 品管圈活动提高痰标本的送检率。

痰标本检查是呼吸内科常见的重要检查项目之一,通过痰涂片经特殊染色检查细菌、虫卵以及癌细胞等,也可以通过痰细菌培养检查出相应的致病菌,以利于医生及时作出正确的病原学诊断和选用有效的抗生素[3]。由于护理人员、患者、宣教等多种原因导致痰标本送检率低已成为护理工作中必须要解决的问题之一,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笔者所在的科室开展了品管圈活动,提高了痰标本的送检率,使送检率由之前的70.37%提高到了86.58%,目标达成率119.05%,更好的为疾病的诊断提供了依据,而且提高了疾病诊断的正确率以及治疗的及时有效率,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提升了优质护理服务质量。

3.2 品管圈活动提高了护士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了护士的科研意识。

品管圈是由日本石川馨于1962年所创,在国内多被称为质量管理小组。品管圈是一种运用群体智慧、集体力量、团队精神的改进程序,是从尊重人性、以人为本出发,通过轻松愉悦的现场管理方式,使员工自发地参与管理活动而提升护理品质[4]。品管圈改变了传统的自上而下的管理模式,它是一种自下而上,强调人人参与的一种管理模式,它重视并鼓励每一个圈员的管理意识,不批评和惩罚任何一名圈员,有利于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从以往的被动执行变身为主动参与管理,起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5]。在本期品管圈活动中,科室全体护理人员能够克服倒夜班、占用休息时间等困难,每次品管圈会议到会率均为 100%,会上大家能够积极思考,运用头脑风暴法寻找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学会了众多的品管手法和品管工具如头脑风暴法、甘特图、鱼骨图、柏拉图等的绘制,大大提升了护理人员解决问题的能力。另外开展品管圈提升了护士的科研意识,品管圈活动需要圈员积极主动查阅文献、翻看教科书等渠道寻找相关知识,并对护理科研和论文的撰写奠定了理论与思维框架。

【参考文献】

[1]林瑞英,主编.品质管理[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10:146.

[2]蔡贤黎,王萍,徐健鸣,等.品管圈活动减少患者内镜等候时间[J].护理学杂志,2013,28(13):1-4.

[3]汤春梅,张仕梅,王玉梅 影响呼吸内科病人痰标本留取的原因分析及对策[J].中国医药导报,2007,4(36):173

[4]王爱娣 .“品管圈”在持续改进护理品质中的作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27(14):73-74.

[5]李月美,张玉清,罗明琴,等.品管圈活动降低ICU非计划性拔管 [J].护理学杂志,2014,29(16):61-64.

论文作者:林晨辰,胡翠荣,吴萍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7年3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2/7

标签:;  ;  ;  ;  ;  ;  ;  ;  

品管圈活动在提高呼吸内科住院患者痰标本送检率中的应用论文_林晨辰,胡翠荣,吴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