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联合康复训练对中风后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价值体会论文_郭冠兰 梁丽 曹慧 胡臻妮 黄志东(通讯作者)

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康复科 江苏南通 226001

【摘要】目的:研究针灸联合康复训练对中风后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价值。方法:分析两组患者在进行治疗和康复之后的效果,要想使相关结果更加显著,必须要采用对比分析的手法进行研究,因此我院选择了在2017年8月至2018年8月期间收治的5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都属于中风后偏瘫的病人,为了进行对比分析要将患者进行平均分组,主要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人数为27人,进行单纯的康复训练治疗,观察组人数27人,进行针灸联合康复训练治疗,将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上下肢运动功能评分以及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治疗前后下肢血流参数进行比较。结果:研究数据表明,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效果要高于对照组,治疗后的上下肢运动功能评分以及日常生活能力评分也要高于对照组,治疗后下肢血流参数也要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结论:针灸联合康复训练对中风后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价值显著,值得进一步研究发展。

【关键词】针灸;康复训练;中风后偏瘫;肢体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

脑卒中疾病可以将其简称为中风,主要属于急性脑血管疾病的一种疾病范畴,患者在发生中风之后常常会出现偏瘫等情况,严重影响了患者的正常生活工作,也加大了家庭以及社会的负担和压力[1]。在恢复患者的上下肢运动功能以及日常生活能力方面是改善患者偏瘫现象的重要方式,也是目前临床治疗康复最为关注的问题,经过近几年的研究和临床实践,发现利用针灸和康复训练联合治疗中风后偏瘫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2],本次研究也针对该情况进行了分析讨论,以下为具体结果。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基础资料

研究手法采用对比分析,不仅能够明确表达出研究结果,还能够提高研究的效果和质量。因此本次研究也主要采用了对比分析的方式进行,另外还要保证所有患者都是中风后偏瘫疾病的病人,在此基础上一共选择了54例中风后偏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的收治时间都在2017年8月至2018年8月之间,按照治疗方式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患者人数都为27人。观察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以及偏瘫原发病,发现观察组男性患者16例,女性患者11例,年龄范围在61岁至76岁之间,中位年龄为(65.34±3.41)岁,脑梗塞8例、脑溢血10例、脑血栓9例;对照组男性患者15例,女性患者12例,年龄范围在60岁至77岁之间,中位年龄为(65.29±3.32)岁,脑梗塞9例、脑溢血10例、脑血栓8例,以上患者的数据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对照组进行单纯的康复训练治疗,(1)在患者急性期期间,要指导患者取健侧卧位,并且护理人员要每隔三小时对患者进行翻身和拍背训练,另外,还要给予一些基础的康复训练,包括坐起、翻身、以及床上运动。(2)在患者恢复期期间,可以进一步指导患者做康复训练,包括站立、平衡等动作,也可以根据患者的情况借助一些辅助工具,另外也可以进行进食、洗漱、穿衣等日常生活能力训练。(3)在患者后遗症时期,可以重点训练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每天进行两次训练,每次30分钟。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针灸治疗,针对不同患者的疾病状况,在不同的穴位进行针灸治疗。

两组患者的治疗时间均为5周。

1.3观察指标

观察所有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所有患者的功能评估时间均在治疗半年后进行,所有患者均在治疗半年后进行疗效评定,上下肢运动功能主要通过简化Fugl—Meyer评分法进行评估[3],总分为100分,分值与肢体运动功能之间成正比。利用改良Barthel指数[4]来评估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总分也是100分,分值与日常生活能力成正比。

1.4 统计学分析

将本次涉及的数据均通过SPSS17.0或是SPSS19.0软件进行检验,临床总有效率与不良反应率用率的形式表示,数据用卡方检验,若p<0.05,则证明统计学意义存在。

2.结果

2.1 治疗效果比较

表1数据显示出观察组的治疗效果要远高于对照组,详情见表1。

2.2治疗前后上下肢运动功能评分以及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比较

观察组的治疗后上下肢运动功能评分以及日常生活能力评分与对照组相比差别较大,详情见表2.

2.3 治疗前后下肢血流参数比较

观察组治疗后的下肢血流参数也要优于对照组,详情见表3。

3.讨论

患者中风之后出表现出不省人事以及猝然晕倒的情况,醒来之后容易出现语言功能失常、口眼歪斜以及半身不遂等功能性障碍疾病,都属于脑血液循环障碍性疾病,而且该类疾病具有致死率高、致残率高等特点,已经与冠心病和癌症疾病并列为严重危害人类生命安全的重大疾病[5]。在中医研究中,认为中风主要是由于患者气虚血亏,而且心肝肾等重要器官功能阴阳失调,所以导致中风现象产生[6]。因此需要对中风患者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才能够进一步促进治疗效果和康复情况。

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的治疗效果以及治疗后的上下肢运动功能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下肢血流参数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

总而言之,经过研究可以看出针灸结合康复训练治疗中风后偏瘫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进一步推广研究。

参考文献:

[1]孙娜,郑文成.针灸结合康复训练治疗中风后偏瘫的临床体会[J].内蒙古中医药,2018(3):70-71.

[2]胡鑫.针灸结合康复训练治疗中风后偏瘫的临床研究[J].养生保健指南,2017(35):47.

[3]王继权.针灸辅以康复训练治疗中风后偏瘫60例临床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5(30):196-196.

[4]刘刚翠,阳军,周伟.中药联合康复训练及针灸治疗中风后偏瘫肩痛临床观察[J].陕西中医,2017(7):850-851.

[5]徐磊,华启海,阎兴洲, 等.针灸结合康复训练治疗中风后偏瘫的临床研究[J].中华全科医学,2016(10):1745-1747.

[6]王强.针灸配合功能康复训练治疗中风偏瘫50例临床分析[J].保健文汇,2018(11):197.

论文作者:郭冠兰 梁丽 曹慧 胡臻妮 黄志东(通讯作者)

论文发表刊物:《临床医学教育》2018年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11

标签:;  ;  ;  ;  ;  ;  ;  ;  

针灸联合康复训练对中风后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价值体会论文_郭冠兰 梁丽 曹慧 胡臻妮 黄志东(通讯作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