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中职与高职教育的衔接——兼议高职招生考试制度的改革,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高职论文,试论论文,中职论文,考试制度论文,高职教育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724·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8—228X(2000)01—0049—08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构建与市场经济体制和教育内在规律相适应、不同类型教育相互沟通相互衔接的教育体制,为学校毕业生提供继续学习深造的机会。”李岚清同志在第三次全教会报告中提到:要“构建有利于实施素质教育培养的人才成长的‘立交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教育要求。”这是我国宏观教育结构改革的指导思想,涉及到各级各类教育。职业教育作为终身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有一个与其它教育相互沟通以及自身的相互衔接的问题。如何处理好中等职教与高等职教的衔接,既是贯彻全教会精神的体现,又是当前职教发展中的重要课题。本文从近年来倍受关注的职教招生话题切入,探讨中职与高职(或高职与中职)有机衔接的若干问题,着重对影响“衔接”的关键因素——高职招生考试问题进行剖析。
一、从中职、高职招生表象入手,分析中职与高职衔接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一)中、高职学校招生的两种情况及原因分析
近年来,在北京及其它地区的“中招”和“高招”工作中,职业教育受到严峻挑战。就总体而言,“普高热”和“普通大学热”使中职学校和高职学校的生源普遍不同程度地遇到困难。据北京“中招办”和“高招办”的1999年招生统计资料,中职计划招生9.5万,实际录取9.2万,第一志愿报考中专、职高和技校的5.7万人,职高和中专都没有招满,与去年及前几年相比出现负增长,有许多市重点、国家级重点校也缺额不少。录取后“二次流动”现象令人困扰。高职招生今年首次把高职招生列入高考系列,普通高校的高职(不包括成人高校高职)总共录取9682人,计划是9770人,从普高毕业生中招了6860人,面向中职三校(中专、职高、技校)招生录取2822人(三校生报名4826人),完成招生计划99.10%。据了解, 在普高统招生中“不报到”和“要求退学”现象多有发生。
招生情况滑坡的原因较复杂,社会环境、政策导向、传统观念、区域背景、家庭条件等外部影响,以及教育大气候、职教内部状况等某种倾向或偏差,都可能成为制约因素。就职教自身原因来分析,办学质量和效益的不适应是根本原因,职教体系的层次衔接不够有效,中高职的衔接渠道不够通畅也是一个重要因素。“上职业学校就可能与大学无缘”的想法,驱使着初中毕业生热普高冷职校;中职生想上高职因比例限制求学无门,普高生拥有机会又自愿放弃;高职校愿意招职校生却名额有限,不愿上高职却被录取的普高生问题多多……。中高职衔接不利,困扰着各类毕业生。
但个别来讲,有些地区职业学校(或学院)生源充足且有较大的选择余地。凡是在招生简章中注明“可与高校(含高职)接轨”的中职校,招生情况就较好。北京实用美术学校,每年对口上大学的人数可观(已有600多名毕业生升入高职或普通高校)令考生争相投报; 海淀走读大学是新批的可颁发学历的民办高职,也是对口招生数较多的高职之一,今年有1000名中职生报考该校的38个专业。这些学校除办学水平和信誉较好并具有竞争实力外,中、高职(或高、中职)衔接的条件具备、渠道畅通,也大大增加了吸引力,是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
可见,中职与高职(或高职与中职)的衔接问题(简称“衔接”),影响或改变着中等职教和高等职教的健康发展。扩大中职与高职衔接的领域,拉动中职发展,已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重要方面。招生仅仅是手段问题,反映出“衔接”的必要性只是一个表象。其实,“衔接”的意义远不止此。
(二)中、高职(高、中职)衔接的重要性和可行性
1.职业教育具有层次性和衔接性,这是职教现实发展的需要。《职教法》指出:“职业学校教育分为初等、中等、高等职业学校教育”。明确规定了职业教育的初、中、高三个办学层次。就全国的普遍现状来说,中间大,两头小,北京及发达地区未来有向高延伸的趋势。1998年底,全国中等职校17090所,在校生1146万;全国职业初中1500多所, 在校生80多万;据最近资料,国家正式批准的职业技术学院61所,民办高校37所,还有一些新形式、新机制的高职学校,在校生14万人(不包括普通大专生)。北京的学校职业教育基本上是中、高两个梯次,400多所中职学校和几十所高职校(办学点)各自分担了初中和高中两个不同阶段的毕业生升学与就业的培养任务。但长期以来高等职教发展缓慢,中职教育几乎是就业教育和“断挡教育”,中等层次也基本是终结层次。从“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和教育普及程度”这两个依据出发,决定了北京将以“初中后分流”为主逐渐扩大“高中后分流”的比重,必须重视发展高中后教育。高等职教既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形式,又是职业教育的高级阶段,是中职向上延伸的前提。
有层次必然有衔接。邓小平同志早在1958年就曾提出:“任何时候都不要忽视职业中学的质量问题。职业中学的一部分毕业生应该能够升入高等专科学校”。(注:邓小平文选:第1卷[M].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94.)体现了中职不能中止上大学之路的指导方针。1985年的《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也提出:高等职业技术院校要“优先对口招收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以及有本专业实践经验、成绩合格的在职人员入学。”明确了中高职衔接的思想。1987年特别是1993年以后,国家教育行政部门提出试办高职和对口招生的政策,使中高职衔接成为现实。
2.职业教育的层次性和衔接性,是社会经济发展对不同人才层次和规格的多样化需要。社会经济各部门需要不同层次和不同类型的人才。就类型来说,职业教育区别于普通教育的本质特征是其培养人才的规格及类型所强调的应用性和实践型,此类人才正是大量需要却供不应求的,职教是保障经济高速发展的重要支柱,是一种“社会需求约束型”教育。就层次来看,经济发展水平不同,职教发展层次的重点就有所不同。一般认为,经济起步时,需要普及义务教育;工业化进程中,需要加强中等职业教育;而当产业结构转型、产品进入国际市场,则需要发展高等职业教育。(注:树伟.高等职业教育:为我们开通新航线[J].职业技术教育,1999(6):18.)以北京为例,提出实施“三二一”产业发展方针,坚持以知识经济为方向,以高新技术产业为核心,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实现传统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升级优化。实现北京的经济目标,既需要大批量的中等职教培养的高素质技术工人,也需要高等职教培养的高层次、复合型的应用技术及管理人才。目前,前者依然是人才结构和职教结构的主体,后者是需要加强和发展的主要空间。因此,提高中职毕业生的学历层次,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
3.中高职衔接,是健全完善职业教育体系的必然要求,有利于促进中等和高等两个层面职业教育的共同健康发展。只有层次没有自身的衔接和与其它教育的沟通,这个体系就不健全。也不利于各自的发展。中职与高职,两者互相影响,相辅相成。衔接得好,则有利于职教结构和体系的完善;有利于高职培养目标的实现;有利于高职特色的体现和人才规格质量的保证;有利于培养经济社会急需的高层次实用人才;有利于克服中等职教是终结性教育的错误认识,拉动中职教育的发展,引导和促进中职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实现中高职的衔接,为中等职教和高等职教同时提供了机遇和希望,也不同程度地提出挑战和困难。
4.中等职教和高等职教作为同一类型的教育,其共性特点使得中职与高职的衔接具有了可行性。如办学目标的一致性、教学内容的联系性、教学特点的同一性、教学对象的多样性,这些是中高职衔接最内在的条件。此外,二次大战后,欧美及较发达的国家相继创办了与中职相衔接的高职院校,有些还在中等学校中实施高等职教,取得了许多成果和经验。我国的普通教育发展时间长,中小学之间、初高中之间、普高与普通高校之间的教育衔接也有许多经验值得参考。这些为中职与高职的衔接提供了良好的借鉴条件。
二、中高职衔接的内容及形式
所谓中高职衔接,约定俗成的理解是中职毕业生可以直接上高职(或高职学校直接招收中职毕业生)。笔者试着做一个概念性定义:指中职学校与高职学校两个教育层次之间构成有机联系,在内容和方法上,形成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形式。二者互相渗透,互为条件。
(一)中高职衔接的内容
中高职在哪些方面有内在联系?回答这个问题实际上就是讨论中高职衔接的内容。至少有几个主要因素:
1.培养目标的衔接。中等或高等职业教育本质上都是对人的职业(专业)技术能力的培养,培养目标主要是从行业的职业岗位不同要求及相应规范中去确定。二者的区别主要是对职业能力和综合职业素质的要求在程度上有所不同,体现专业技术人才的不同层次。国际上较为公认的“职业带”理论,是职业教育可以借鉴的人才结构及其分类理论。它把社会的人才结构简化为“技术工人——技术员——工程师”三个层次。中等职业教育主要培养技术工人和部分技术员,高等职教主要培养较高层次的技术员和部分工程师(高职不局限于专科层次)。中高职衔接,首先是培养的专业技术人才层次的衔接,重要的不是知识的衔接而是职业技能的衔接,即高层次专业人才要在同类教育培养的较低层次的基础上培养。专业技术能力既可从学校直接获得,又可以在工作岗位通过实践获得。因此职业教育层次的衔接有直接和间接两种。(注:孟广平.再论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内涵及实施[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1994(10):30—31.)直接衔接既有利于延缓就业,又方便于学生连续学习,是尽早提高人才层次的捷径。今后中等职教在培养任务上,既要考虑直接就业,又应重视毕业生的升学深造走向,打好再学习的基础。
2.专业设置的衔接。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主要依据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及行业和市场的需求。所谓中职对口上高职,主要是指“对上”专业这个“接口”。目前,从国家到地方,从中职各类学校到高职各类学校,其专业建设如专业分类、名称、范围、要求等不很规范,随意性较大,宽窄不一。中职学校尤其是职业高中,专业种类繁多且覆盖面较窄,使其许多专业的毕业生找不到对口的高职专业,针对这种情况应适当扩大专业面。北京市从原来的27个专业大类、748个专业名称,调整到 10个大类60多个名称,作为职业高中的专业建设的参考性意见;教育部也正在编制修订中等职业学校的专业目录。中职所设的专业是否完全能在高职学校找到“接点”?回答是不可能也大可不必。因为有些职业岗位不一定需要较高层次的人员,他们完成中等(职业)专业教育即可顶岗,比如服务类、操作类较强的专业就不一定在高职设立,也不一定中高职接轨。目前高职在行政管理上归口高教部门而非职教部门,高职学校的专业设置规范尚未形成,操作起来难度较大。许多学校设什么专业主要看本校条件而非市场和人才品种需求,也难以考虑中职向上延伸的需要。建议有关部门在论证的基础上,对高职专业、特别是中高职可能衔接的专业提出意见,分类指导。因为中高职能否有机衔接,其所设专业是否合理,是否一致或相近,是一个重要因素。
3.课程标准的衔接。中高职衔接的核心问题是课程的衔接。普通教育从小学、初中、高中,直到大学都注意到了知识和学科的衔接性,职业教育作为定向教育,专业理论和操作技能的衔接更为重要。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97年公布的《国际教育标准分类》(ISCED)中, 大学教育作为教育的第5层次分为两种类型, 学术型(学科型)和实践型(技术型,职业专门化的高教类型)。高等职教属于5B类,是作为高等教育结构的一个类型而非一个层次存在。中等职教也属于B类,属于第3层次,即3B类。规定中职3B能直接进入高职5B,非 3B的其它高中段,需经第4层次补充学习再入高职。只有在两种课程方向一致时,其教学时数的向量之和最大。(注:严雪怡.刍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标准分类[J].机械职业教育,1996(10):2—4.严雪怡.有关中职与高职衔接的若干问题[J].职业技术教育,1998(23):20—22.)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有一个由浅入深、从低到高、由简入繁的教学顺序,中高职两种阶段的课程标准不同,但相互之间应该衔接。英国的职业教育采取把教学单元分层的办法实现中高职课程的衔接。每门课程分解成无数个单元,每个教学单元设有五个层次,中职学习1—3个层次,高职学习3—5个层次,基础和提高兼顾。法国的中等职教有统一的设置标准,如技术高中有17类,高职则在中职课程的基础上,按专业对口设计课程。我国的高职因起步晚,体制、学制及生员也较复杂,在课程上如何与中职衔接还是未决的难题。
4.学制的衔接。国外的学制衔接主要有独立单一学制和复合学制两种。前者是中职与高职独立建制,直接或间接衔接。如德国的实科中学(一般3年)的毕业生,经过一两年的预科,进入2—3 年的高等专科学校;后者是中职与高职混合学制,直接衔接。如日本、台湾的五年制专科,法国设在中学里的高等职业教育机构STS,(注:郑亚.法国中学里的高等职业教育[J].教育与职业,1999(4).)都是中学职业技术教育的自然延伸。我国这两种模式都有,更多的是独立学制。
5.教学模式的衔接。无论是中职还是高职,在培养模式上都应突出操作性、实践性的职教特色,避免普教、高教的知识性、学术性的定势。如职业能力为中心的教学计划、综合性实用性强的教材、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双师型”的师资标准、“双证书或多证书”的毕业要求、与行业企业的密切联系、实训基地的建设及实习教学的强化,等等,都是共性特点,哪个阶段缺少哪个环节都会使衔接出现障碍。
(二)中高职衔接的形式
实现中高职的有机衔接,需要适当的方法和途径。借鉴国外的经验,结合我国的实际,主要有两种衔接方式:一是以课程为中介的培训课程计划的衔接;一是以学校为中心的办学机构的衔接。前者是近几年办学体制和管理体制改革的产物,后者是比较传统而又普遍实施的模式。
1.以课程为中心的衔接。高职或者中职学校,视自身条件开设某专业类全部课程或几种课程,并实施其教学。行政主管部门只需抓住办学条件的评估、课程标准的制定、教育及培训质量的考核这几个环节。比如高职的课程,无论哪层哪类的办学机构,只要符合实施标准,保证办学质量,都可以开办,好处是可以利用一切资源,调动各方力量实施职业教育及培训,便于在一所学校里考虑中高不同层次课程的衔接。英国采用“国家职业资格”(NVQ)制度来培养技术员、 工程师等不同层次的人才。1—3级的中职课程和3—5级的高职课程,有条件的学校(包括中职学校和高职学校)或培训机构都可以向主管部门申请开设1—5级的课程。这种模式的优点是开放、灵活,有利于打破“条块分割”、“各自封闭”的格局。目前,在我国实行起来尚不成熟。中职与高职,在教育外部是分散领导、条块管理,在教育行政内部也是多头管理,谁来制定审批和检查评估中、高两个层次的职业教育课程计划,不好统筹。但这有可能成为一种发展方向。近两年实行的高等职业教育自学考试制度,允许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报考,我认为就是以课程为中心的一种中高职的衔接方式(当然不是全部意义上的),也是中职生取得高职学历的一个渠道。
2.以学校为中心的衔接。是指同一类型、不同层次的学校与学校之间的连接,或者是一个学校套办两个阶段的教育。目前我国的高职学校(更确切地说是高职办学点),基本是执行“三改一补”政策的结果,是借鉴国外的短期高职教育模式的产物。1999年,国家试行按新的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举办高等职业教育的作法,大体上有五类:一是国家先后批准的职业技术学院(或职业大学);二是普通高等专科学校;三是普通高校设立的高等技术学院(二级学院);四是成人高等学校转制成的高职学院;五是少数国家级的重点中专与同行业的成人成人高校合并试办的高职班,再加上国家先后批准的职业技术学院(或职业大学)。这些学校的兴办与国外较发达国家的短期高等教育的发展背景有相似之处。如美国的社区学院、德国的专科大学和职业学院、法国技术高中里的高级技术员班及技术学院、日本的5年制高专及短期大学等等, 他们的办学模式特别是与中职教育相衔接的经验,都值得我们学习参考。北京市这类学校允许今年招生的共有37所,其中直接从中职学校招生的高职学校有20所。这些学校的学制除中专高职班外,基本上是三年,培养的是大专层次。关于高职教育的内部层次问题,我国比较单一,几乎没有本科、研究生的层次,因此很容易形成高职教育就是专科教育的误解。对此暂不讨论。
中职与高职学校衔接的类型大体有四:第一,相同或相近专业的“三校生”对口上学、对口招生,这是最主要的形式;第二,中高职学校联合办学,采取“3+2”模式中“2+3”模式,三年(或二年)中职,两年(或三年)高职,北京的中专与职高有几十所与十几所院校联合举办高职班;第三,中职学校套办,包括初中后五年制高职,教育部曾批准北京煤炭工业学校等22所中专最早试办,北京市也曾在一些中专学校试点,颇受欢迎,但有关部门对此控制较严;第四,中职与高职之间有一个过渡阶段,即高职预科班,多数在高职来办。受多种因素影响,高职的学制较为复杂,各类学校教学计划不尽相同,中高职衔接的形式也不拘一格。有了这些载体,才可能使中高职的衔接成为现实。
总之,中职与高职的衔接,既有丰富的内涵,又有多样化的形式;既是理论课题,又是实践问题。其中,影响“衔接”质量的最直接、最外在、最关键的环节,是中职到高职的“入口”问题,换句话说,就是高职对口招生问题,有必要认真研究。
三、高职招生考试制度的现状与改革
高职的招生和考试,具有“指挥棒”的导向作用,具有选拔合格人才的筛选功能。目前在政策、理念、手段和方法上,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各种争议。这与我国的高职教育起步晚、时间短、制度不尽完善有关。特别是今年首次将高职招生纳入“高考”之中,更引起社会广泛关注,也自然成为普教(普通高中和普通大学)与职教(中职和高职)的共同焦点。笔者仍围绕与中高职衔接有关的、高职招生和考试中的几个重要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建议。
1.关于对口单独招生。
1987年,原国家教委发布《普通高等学校招收少数职业学校应届毕业生的暂行规定》,此后开始了中职毕业生直接上大学(普通高校)的探索。当时北京职技师等学校主要采取“定向培养”(主要是师资)、“免试保送”、对口“推荐加考试”等办法,但数量不多。1993年,国家教育行政部门提出在北京等四个省市施行从中等职业学校选拔部分学生直接上高职的试点,北京录取了50名;1997年试点扩大到10个省市,北京对口招了1417人;据统计,从1993—1998的六年间,北京共对口招生3201名。(注:北京考试院高招办.1999 年北京市高等学校高职班招生情况.)1999年,教育部推出高教扩招政策,专门有10万指标给高职,在北京等14个省市试点,北京、上海、广东、江苏等地都计划高职招生近万人。北京有46所普通高校的200多个专业试办高职班, 对中职三校生实行单考单招的有24所学校,对口招生2822人。可见,近几年来从试办高职的地区数,到高职的学校数;从高职的招生规模,到对口升学的数量,都呈递增趋势。这些为中职与高职的直接衔接提供了有利条件。
但是,这几方面的数量依然偏少,还须适当增加。其原因一是高层次实用人才供给不足,急需发展高职来培养;二是高教大众化的趋势使然,高职是最大生长点;三是中职生面临多种困扰需要继续上高职深造;四是高职与中职直接衔接符合职教内在规律;五是与中职毕业生的基数相比,比例小得可怜(这些年不到1%,99年约占3%),与社会需求、家长期望、学生意愿相距太远。建议今后应继续较大幅度地发展。一要采取多种形式增办高职教育,如民办高职、高教和成教改制、中职套办、联合举办高职班等;二是增加高职招生数量,既有利于高等教育的形式及结构趋于合理,又有利于职教高等层次的发展;三要增加对口招生的比例。适当地扩大从中职对口招生的数量,既体现职教在培养目标、专业及学制等方面的中、高两个层次的有机衔接,又加宽了中职毕业生继续深造的路径。
2.高职生源问题。
按现行政策,高职生源有三个方面:一是普通高中毕业生(一度曾流行高考“落榜生”的说法,很有害);二是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三校生”);三是同等学历的在职人员。三类生源的比重:普高占绝大多数,中职生较少,在职人员更少。前一类为主,后两类是补充。据北京1999年的统计分析,在高职招生的9682人中,有普高毕业生6860人(应届5559人,往届1310人),占70.85%;中职毕业生录取2822人, 占29.51%。(在职人员的报考及录取情况难以统计)。
高职究竟应该以谁为主?说法不一,见仁见智。“职校生是高职的理想生源”、“中职毕业生是高职生源的主体”等,这些与政策相佐的观点纷纷见诸报端,且引起职教领域的广泛认同。笔者认为,目前生源以谁为主的思辩和确定大多是从外在的、计划的逻辑出发,而非根据事物内在的、客观的逻辑出发提出的,比如出于解决高考落榜生问题、延缓就业压力、维持社会稳定等因素的考虑多于职教内部的有机衔接和体系完整。笔者认为,选择高职的生源,一要考虑整体的“准入条件或标准”,二要考虑不同专业的“起点水平或要求”(包括文化基础和技能水平)的要求。从本质上说,更应重视职业技能的基础和衔接。因此,当前把职校对口招生只是作为补充形式,录取率限定在省属(市属)院校录取3%,这个比例太小,明显不合理,对中职和高职都非常不利。职校录取率限制过死却对普高生完全放开,这个反差太大,容易形成高职“是高考落榜生的无奈归宿”、“是中职生欲往难达的地方”这一巨大失衡,鄙薄职业教育的旧观念非但减弱反而更加强化……。在高职生源的问题上,建议不要人为地绝对化地控制比例,即便有比例规定,也应较大地提高职校生的比例。德国高校有1/3的职校生源,日本的商业高中、工业高中毕业生有60%上大学;我国的中职学生上高职的比例如此之少,上普通大学更是凤毛麟角;扩大职校生源的意义是多方面的。应尽快研究高职的“准入标准”,按专业目标分类指导,使三类生源竞争的机会均等。有些技能性较强的专业更应向中职校的毕业生敞开大门。
3.关于高职考试。
高职入学考什么?怎样考?这关系到中等教育(特别是中职)在课程和教学模式等方面如何与高职衔接的问题。现行的高职考试和招生以各省(市)为单位进行。一般都按生源不同分统考和单独考试两类。一类是普高生,参加全国统一高考,尚未完全摆脱普通高校的模式,职教特色不明显。个别省市如上海市,除语、数、外参加高校统一考试外,又增加了对普高生的技能课(劳动课、计算机操作、物理、化学、生物课的实验操作等综合技能)的统一考试。(注:沪数万学子参加高职技能考[N].文汇报,1999—5—24.)这种“3+技能”的做法值得借鉴。
另一类是对职教“三校生”,采取“3+2”模式。以北京为例,数学、语文、外语三门文化课由全市统考(考试院负责组织),另两门(专业理论、职业技能)由招生学校命题主考。职业技术等级证书可作为职业技能考试的参考成绩,有的可免试。这种既考文化知识,又考动手能力的考试方法受到考生及社会的认可。存在的问题是,三门文化课考试缺少客观的统一的课程及考试标准,与三类学校的教学大纲难以衔接,致使“三校生”一进门就彼此程度参差不齐。这个问题很复杂,中专、职高和技校虽都属中等职教,但学制、教学计划、教材差异较大,很难确定通用的标准。解决的办法需要中职与高职共同努力。在考试的时间及方式上,与高考、毕业考试、就业分配时间交叉,互相影响;对高职学校来说,每年组织各专业的两门考试,负担较重。
建议之一,把中职对口考试分成两段,采取“既分离,又结合”的办法。在中职学校(中专和职高)已实施的“文化课水平统测”趋于完善的前提下,利用这次机会(一般在二年级期末进行)把统测成绩作为高职升学的参考或入学成绩;专业课则在三年级期末考,或参考有关部门组织的技能等级考试结果。将高职考试与中职的教学及考证结合起来,把学业成绩和学能考试成绩结合起来,这也体现中高职之间突出职业技能衔接的思想。美国的社区学院一般不需要入学考试,采取“宽进严出”的办法,对我们有启发。之二,如果坚持采取升学选拔考试的办法,语、数、外三科考试命题应以中职的教学大纲(目前三类校不尽一致,较有难度)为参考,兼顾三类学校的教材,制定出一个较为详细的指导性的考试说明,使学生有本可依;之三,命题部门及人员最好吸收中职教学人员参与,以保证在衔接的基础上选拔。之四,在时间安排上,将对口招生录取工作提前操作,与高考和毕业分配错开。这样既避免了因事情过于集中而冲击中职和高职的正常秩序,又可以选拔出一些因求到工作职位而放弃深造的优秀毕业生。
4.几个招生政策问题。
一是报考条件。今年对口招生的报名条件是,凡应届毕业生均可报考。以北京为例:从报名情况看,1999年三校毕业生报名数为4826人,约占毕业生的5%;数量及热度依次为职高(3874人)、中专(721人)、技校(231人);从录取情况看,录取率占报名人数的58.47%。录取占报名的比重由高到低依次是职高(2414,占62.31%)、中专(320,占44.38%)、技校(88,占38.10%);三类学校录取人数所占的比例依次为职高85.54%;中专11.34%、技校3.12%。从考试成绩看,语、数、外三科的平均分和及格率由高向低依次为职高、技校、中专(具体数略)(注:1999年北京市高等学校高职班招生情况.)。
上述几组数据不禁使人疑惑:技校生因文化基础条件所限报考人少,成绩较低可以理解,但中专生缺乏报考热情,且成绩最差不可思议,应引起重视。原因也不复杂,报考政策对中专生吸引力不大,较好的学生对高职敬而远之。中职三年、四年学制不等,四年制的中专生不愿等同于三年制学生,多增加一年的负担;有些毕业生上学期间准备高自考,毕业时已经基本拿下“大专文凭”。建议放宽报名条件,允许中专生三年级报考,或者凭实际水平自愿报名,不限制必须是应届毕业生。
二是“三不一高”政策。今年对高职推出“三不一高”政策:不发统一毕业证、不转户口、不给派遣,几乎高于或等同于普通高校的收费1.5—2倍。这个政策让办高职的学校在高考录取竞争中处于劣势,生源大大不如普通高校。也令许多家长和考生望而生畏,更令农村的中专生却步。客观上形成高职招生面向主要是城区,农村及乡镇地区较少(远郊区县录取784人,农业户仅473人)的偏移现象。高职作为新生高教形式,原本就有被轻视和误解的倾向,层次低于普通高校(多是专科层次),在毕业、转户口、就业等条件和政策上远不如普通大学优越,收费却又大大高于普通高校,难怪已被高职录取的要求退学,明年再进军“正规大学”。这种情况对高职的发展很不利。建议之一,改变将高职打入另册的做法,在上述有关政策上将高职与普通高校放在同等竞争地位,鼓励动态竞争,对民办高职加大自主权,实行按质论价,优质优价,优胜劣汰。第二,适当减少高职收费标准。高职作为未来高等教育普及化的主渠道,收费应低于普通大学,以增加社会吸引力,美国社区学院低廉的收费制度值得借鉴。第三,有针对性地引导高职招生适当向农村地区倾斜,拓宽为农村培养高层次技术人才的通道,解决农村高级实用人才匮乏的问题。
三是管理问题。在管理上,中职与高职、教育与考试、计划与管理、行政与业务等多种层面,管理机构不一,部门分散,形成条块分割、多头管理的局面,容易造成各自为战、互相分离、沟通不畅、配合不够的矛盾,这也是目前中职与高职直接衔接不利的重要原因。建议加强对高职招生工作的统筹和协调,有关方面要统一认识,互通信息,密切协作,理顺管理的责权利关系。高职招生应坚持有利于中高职教育相衔接的原则,引导和促进中职教育的改革和发展。
综上,中职教育和高职教育作为职业教育的两个重要层次,彼此有机衔接是必然现象;职业教育作为区别于其它教育的一种类型,必须坚持走特色发展之路;做好高职对口招生的工作,有利于促进中等职教和高等职教以及二者的相互衔接。
收稿日期:1999—12—03
标签:职教论文; 德国职业教育论文; 对口高考论文; 高职高考论文; 对口招生论文; 大学论文; 高职大专论文; 高考论文; 三校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