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南宫研究_东汉皇帝论文

东汉南宫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南宫论文,东汉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东汉南宫问题

(一)问题的提出

东汉、曹魏、西晋以洛阳为都。在西晋灭亡后过了一百多年,北魏孝文帝把都城从平城(大同)迁到洛阳,于是洛阳再一次成为国都。近年来,许多人认为北魏的宫城布局似乎别开生面,开创了中国都城发展的新阶段与新模式。例如曹尔琴说:“北魏洛阳城的布局……不同于以往传统的模式。”(注:曹尔琴:《洛阳从汉魏至隋唐的变迁》,见《中国古都研究》第三辑,浙江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221页。)杨宽说魏晋时期洛阳“大体上还是沿袭旧的布局”,到了北魏才有了根本的变化。他认为:“综观中国古代都城规划的历史,都城布局有三次重大的发展变化。”而北魏就体现这第三次,也就是最后一次的发展变化。“隋唐长安城的布局,正是沿用北魏都城的规模做了更加整齐的调整。”(注:杨宽:《中国古代都城制度史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版,第139、184、188页。)这是一些大家普遍接受的说法,但是却与事实不符。

(二)南宫问题

在东汉时期,洛阳的宫殿主要分布在南宫与北宫,南宫一定比北宫略大一点,《续汉书·百官志》刘昭注引《汉官》的话说:南宫卫士“员吏九十五人,卫士五百三十七人”,而北宫是“员吏七十二人,卫士四百七十一人”(注:《后汉书》,第3579页。(本文所引二十四史均为中华书局点校本))。

《考古学报》1959年第2期发表了《古代洛阳图十四幅》,其中有《后汉京城图》,描绘了东汉洛阳城的布局(见图1)。在那幅图上,北宫及南宫占据了洛阳城整个中间部分。洛阳城几乎成了北宫及南宫的外围墙。南、北宫的交界是雍门—中东门一线(大体上就是北魏西阳门—东阳门一线),因此南宫与北宫的面积差不多一样大。洛阳城内除了南、北宫以外,就只剩下两片地方。一片是在西宫墙与洛阳西城墙之间;另一片是在东宫墙与洛阳东城墙之间。在南宫东门外并排注明“太尉府、司空府、司徒府”,那里已靠近洛阳的西南角了。

这幅图起了极大的误导作用,影响到许多人的看法。例如杨宽说:“南宫和北宫不仅面积很大,而且占据城中主要部位,不仅北宫的北墙靠近北城墙,南宫的南墙也靠近南城墙,南门与平城门相连接。”(注:杨宽:《中国古代都城制度史研究》,第138页。)杨宽又引用了日本尾形勇的洛阳宫室分布图,大体也是这样,不过把南宫的南墙稍微北移,画在广阳门—耗门一线(也就是北魏西明门—青阳门一线)(注:杨宽:《中国古代都城制度史研究》,第136页。)。但是南、北宫界线位置没有变,因此在尾形勇的图中,南宫反倒比北宫小了。

图1 根据《后汉京城图》绘制的东汉洛阳宫城的布局

图2 东汉洛阳宫城布局复原图

在《古代洛阳图十四幅》中,除《后汉京城图》外,还有《魏都城图》、《晋都城图》、《后魏都城图》等。顺便说一下,在上海书店出版的《丛书集成续编》的第54册有《元河南志》,其中附有阮元刊印的《汉晋洛阳宫城图四纸》,包括《后汉东都城图》以及西晋、后魏京城图。还有中华书局1986年出版的《永乐大典》卷九五六一,有好几幅“河南府图”,包括东汉、魏、晋、北魏的洛阳城图。这些图互相有一些区别,但区别不是太大,而且有一些共同的特点,值得注意。

这些古图的第一个共同特点是宫城面积都很大,而且魏晋、北魏的宫城与东汉宫城的面积都相差无几。例如北魏洛阳图中,宫城的南墙位于西明门—青阳门一线,与尾形勇的东汉洛阳宫室分布图几乎一样。如果这些图是对的,那么北魏的宫城也就包含了东汉的南北宫,北魏宫城的面积与东汉南、北宫的总面积差不多相等了。

这些古图的第二个共同特点是东汉的宫城分为南、北宫,而其他的都城图中都没有南、北宫。许多人很看重这一点,例如刘庆柱说,魏晋时期由此前双宫城发展为单一宫城(注:刘庆柱:《中国古代都城考古学研究的几个问题》,《考古》2000年第7期。)。因此通常都说,魏晋以后只保留了东汉的北宫。

从那些古图来看,情况的确是如此。但是那些古图其实都是很粗糙的示意图,所画的宫城位置与城门位置都不能相配比。例如北魏的那幅古图肯定有很大的误差。考古勘探证明,北魏宫城的南墙是在西阳门—东阳门一线(注:杨育彬:《河南考古》,中州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253页。)。所以那幅古图绘制得很不准确,所画的宫城范围也太大了。而且在魏晋、北魏时期实际上都有南、北宫,但古图上部没有画出来。东汉的南、北宫虽然绘出,但也不准确,最大的毛病是把南宫画到了洛阳城的南部。

本文将说明下列各点:第一,东汉宫城的范围与北魏宫城一样,都在西阳门—东阳门一线的北边。也就是说,东汉的南宫位于洛阳城的北部,远离洛阳城的南墙。第二,东汉时从南宫的南大门到洛阳的平城门也有一条一二千米长的南北大道,这条大道也叫铜驼街,与北魏时一样,大道两侧也有三公府。第三,魏晋、北魏也有南、北宫。第四,南北宫之间不过隔一条马路,东汉也是如此。所以东汉的宫城布局应该如图2所示。

(三)北魏洛阳的布局

在进一步讨论之前,先看一下汉魏洛阳故城的勘探结果。(注:参杨育彬《河南考古》。)由于北魏是最后在洛阳故城建都的,勘探的结果首先反映北魏的情况,所以勘探的遗址通常都加上北魏时期的名称。

北魏洛阳城的城门如下:西墙自北往南是承明门、阊阖门、西阳门、西明门。东墙自北往南是建春门、东阳门、青阳门。北墙自西往东是大夏门、广莫门。南墙已经被洛河冲毁,但是根据文献记载,南墙自西往东是津阳门、宣阳门、平昌门、开阳门。

北魏洛阳城有四条东西大道,不妨自北而南称为1、2、3、4号,它们分别通过西墙的四个城门:1号大道由承明门往东,直通宫城北墙;2号大道由阊阖门直通建春门,它把宫城分为南北两个部分;3号大道由西阳门直通东阳门,它把洛阳城分为大小差不多相等的南北两个部分;4号大道由西明门直通青阳门。南北大道也有四条,不妨自西而东称为5、6、7、8号,它们分别通过南墙的四个城门。最重要的当然是6号南北大道,它由宣阳门通到宫城南大门,就是著名的铜驼街。

北魏宫城是长方形的,南北约1400米,东西660米,面积约90万平方米。2号大道把宫城分为南北两个部分,南部的南北跨度约800米,北部约600米,所以南部比北部大。

二、从北魏、魏晋的宫城看东汉的南北宫

(一)北魏宫城及南北宫

北魏迁都洛阳后,并没有对洛阳做重大改造,没有改变魏晋洛阳的基本布局。

北魏在洛阳的第一代皇帝孝文帝,公元495年迁都洛阳,公元499年去世。第二代宣武帝(公元500-515年),即位时年方十七。第三代孝明帝(公元516-527年),六岁即位,太后临朝,几年后元叉发动政变,太后被幽禁,又过几年后,太后复辟,孝明帝十九岁去世。接着从公元528年到公元533年几年间有前废帝、后废帝、出帝等四五个皇帝递相更替。公元534年北魏亡国。从这一帝王更替状况中可以看出,北魏没有多少修建宫城的时间。

其中最有条件进行修建的是孝文帝,但文献中没有孝文帝在这五六年左右的时间里修建洛阳宫殿的记载。宣武帝时期有一条:

二年春正月……庚戌,帝始亲政……丁巳,引见群臣于大极前殿,告以览政之意……九月丁酉,发畿内夫五万人筑京师三百二十三坊,四旬而罢。(注:《魏书》卷八《世宗纪》,第193页。)

这一次修建的是坊,不是宫城,而且工程量很小,只五万人修筑一个多月。这里提到宣武帝亲政时在太极前殿引见群臣,这个太极前殿应该是孝文帝时期修建的。太极殿是魏晋的主要宫殿。在迁都洛阳之前,孝文帝曾经“幸洛阳,周巡故宫基址。帝顾谓侍臣曰:‘晋德不修,早倾宗祀,荒毁至此,用伤朕怀。’”(注:《魏书》卷七下《高祖纪下》,第173页。)因观故景阳山,郭祚对他说:“愿陛下修之。”高祖曰:“魏明以奢失于前,朕何为袭之!”(注:《魏书》卷六四《郭祚传》,第1422页。)孝文帝以魏明帝为鉴,没有进行重大的修建,所以北魏的太极前殿应该是沿自魏晋。当然魏晋时代的宫殿建筑会受到损坏,但是基础还在(注:在西晋以后,洛阳并没有完全废弃,例如:“后赵石虎建武十一年,司豫荆兖二十六万人城洛阳宫。至后魏门有三道。孝文帝太和十七年幸洛阳,周巡故宫基迹……乃定迁都。”(《元河南志》卷三,第71页,见《丛书集成续编》,第54册)石虎建武十一年是公元345年。),可以在原地进行工程不太大的修建,所以北魏的宫殿恐怕基本上是承袭魏晋的。

孝文帝在太和十七年计划迁都洛阳。他从这时起到去世前在洛阳有下列活动:十八年春,“幸洛阳西宫”。十九年,“金墉宫成。甲子,引群臣历宴殿堂。九月庚午,六宫及文武尽迁洛阳……十有二月乙未朔,引见群臣于光极堂”。二十年,“帝幸华林,听讼于都亭……八月壬辰朔,幸华林园,亲录囚徒”。二十一年秋,“帝亲为群臣讲丧服于清徽堂。八月……讲武于华林园”。二十三年春“以帝疾瘳上寿,大飨于澄鸾殿”(注:《魏书》卷七下《高祖纪下》,第174、178、179、180、182、184页。)。当年孝文帝去世。这里一开始就提到西宫,东汉时南宫中有西宫(在《后汉京城图》中也可见到),也许就是同一个地方。迁都初年就提到金墉、华林,那也是汉魏时期就有的,可见当时基本上还在。《洛阳伽蓝记》说:“金墉城,即魏氏所筑。晋永康中,惠帝幽于金墉城。东有洛阳小城,永嘉中所筑。城东北角有魏文帝百尺楼,年虽久远,形制如初。”“华林园中有大海,即魏天渊池,池中犹有文帝九华台……柰林南有石碑一所,魏明帝所立也。”(注:范祥雍:《洛阳伽蓝记校释·城内》,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第47、65页。)

《洛阳伽蓝记》又说:“千秋门内道北有西游园,园中有凌云台,即是魏文帝所筑者……台东有宣慈观……观东有灵芝钓台……钓台南有宣光殿,北有嘉福殿,西有九龙殿。”(注:范祥雍:《洛阳伽蓝记校释·城内》,第46页。)宣光殿、嘉福殿、九龙殿都是曹魏的宫殿,魏文帝、魏明帝都死在嘉福殿(注:《三国志·魏书》,第86、114页。)。注意,西游园在2号大道以北,凌云台当然也是。宣慈观、灵芝钓台都在凌云台以东,所以灵芝钓台也在2号大道以北。宣光殿、嘉福殿、九龙殿是围绕钓台建的,这些殿也应该都在2号大道以北。

所以北魏的金墉城、华林园,还有太极前殿、凌云台、宣光殿、嘉福殿、九龙殿等等,都是魏晋时期已经有的。特别是北魏的主要宫殿太极殿,主要宫门阊阖门,它们的名字与曹魏相同,应该就在魏晋的同一个地方。它们应该都是在2号大道以南。

北魏也应有南、北宫。虽然文献中没有非常明确的记载,但也不是完全没有踪迹可寻。北魏孝明帝时,太后临朝称制,后来发生政变,“幽皇太后于北宫”(注:《魏书》卷九《肃宗纪》,第230页。)。这件事在《魏书》中提到过多次。又说政变后“还闭太后于宣光殿”(注:《魏书》卷九四《阉官列传·刘腾传》,第2029页。)。所以宣光殿是在北宫。

政变后,孝明帝居显阳殿。一次他到北宫朝见太后,太后趁机想把他留下住,车骑大将军侯刚(元叉的党羽)不许,说:“至尊已朝讫,嫔御在南,何劳留宿?”(注:《魏书》卷七三《奚康生列传》,第1632页。)所以显阳殿在南。当初孝明帝即位时是“入自万岁门,至显阳殿……御太极前殿”(注:《魏书》卷一○八之四《礼志四》,第2806页。)。所以显阳殿大概离太极前殿不远。

那么北魏的北宫在哪里?前边说过,北魏宫城被2号大道分为南、北两部分,我认为这南、北两部分就是北魏的南、北宫,宫城的北部是北宫、宫城的南部是南宫。前边说过,北魏的宣光殿、嘉福殿、凌云台等在北魏宫城的北部,而且宣光殿是在北宫,因此北魏宫城的北部应该就是北魏的北宫。另一方面,北魏太极殿、阊阖门等都在宫城南部,因此它们就在北魏的南宫。

(二)魏晋没有改变东汉洛阳的布局

曹魏、西晋在洛阳建都,但是没有改变东汉洛阳城的基本布局。西晋是通过禅让从曹魏取得政权的,政权更替时洛阳没有受到破坏,西晋也没有对都城做重大的改建,所以西晋与曹魏的洛阳应该是一样的。下边来看曹魏与东汉是否一样。

曹魏洛阳城墙与东汉洛阳城墙基本相同,其宫城分为南、北两宫。《元河南志》记曹操修复北宫事引《魏略》曰:“董卓烧南、北二宫,魏武帝更于夏门内立北宫。”(注:《元河南志》卷二,第64页。见《丛书集成续编》,第54册,上海书店1994年版。)曹魏北宫位于大夏门内,而大夏门是洛阳城的北城门,所以曹魏的北宫应在洛阳城的北部。

魏文帝(公元220-226年)也主要应在北宫活动。黄初元年初营洛阳宫。裴松之注《三国志》云:“诸书记是时帝居北宫,以建始殿朝群臣,门曰承明。”(注:《三国志·魏书·文帝纪》,第76页。)文献记载魏文帝对洛阳城的修缮主要是修建苑囿。例如黄初二年,“筑陵云台”;三年,“穿灵芝池”;五年,“穿天渊池”;七年“三月,筑九华台”,五月,“帝崩于嘉福殿”。(注:《三国志·魏书·文帝纪》,第78、82、84、86页。)从《洛阳伽蓝记》中可以看到,他所修建的苑囿,天渊池、九华台在华林园,而凌云台、灵芝池在西游园,所有这些都在2号大道以北。(注:范祥雍:《洛阳伽蓝记校释》,第46、65页及其注释。)所以魏文帝与东汉南宫没有多大的关系。

曹魏修建宫殿的主要是魏明帝(公元227-239年)。青龙三年(公元235年),“大治洛阳宫,起昭阳、太极殿,筑总章观”。(注:《三国志·魏书·明帝纪》,第104页。)裴松之在《三国志》注中更明确说:“至明帝时,始于汉南宫崇德殿处起太极、昭阳诸殿。”(注:《三国志·魏书·文帝纪》裴注,第76页。)《水经注》也说:“魏明帝上法太极于洛阳南宫,起太极殿于汉崇德殿之故处,改雉门为阊阖门……北宫牓题,咸是鹄笔,南宫既建……”(注:杨守敬、熊会贞:《水经注疏·穀水》,江苏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第1408页。)这里说得很清楚,曹魏有北宫、南宫,先修北宫,后来魏明帝修建了南宫。(注:其实魏明帝所修建的主要还是苑囿。《魏略》载董寻的谏书说:“黄龙、凤皇、九龙、承露盘、土山、渊池……其功参倍于殿舍。”(《三国志·魏书·明帝纪》注,第111页))《水经注》还说阊阖门就在东汉的雉门,唐孔颖达释雉门曰:“《明堂位》云:‘库门,天子门;雉门,天子应门。’是鲁之雉门,公宫南门之中门也。”(注:《春秋左传正义》定二年,中华书局标点本《十三经注疏》,第2132页。)雉门是宫城的南大门,那么曹魏宫城的阊阖门就是东汉宫城的南大门。

既然曹魏的主殿太极殿就在东汉南宫崇德殿的位置,曹魏宫城的南大门就在东汉宫城南大门的位置,那么曹魏所修建的南、北宫与东汉的南、北宫应该基本上是在同一地方。前边说过,北魏与曹魏的宫城布局应当基本相同,所以北魏与东汉的布局也应该基本上一样。

东汉时嘉福殿、凌云台在北宫,北魏时在宫城的北部;东汉时崇德殿、雉门在南宫,北魏时太极殿、阊阖门在宫城的南部。这正好说明北魏宫城的南、北部就是东汉南、北宫所在的地方。本来《水经注》所云魏明帝“起太极殿于汉崇德殿之故处,改雉门为阊阖门”,已经清楚地表明了曹魏的南宫就在东汉南宫的位置,可是大家却并不这样看待这一问题,其原因是通常认为只有东汉才有南、北两宫,南宫位于洛阳城南部,而北魏宫城却位于洛阳城的北部。所以大家便认为东汉的南宫后来已被废弃,例如杨宽说:“省去了南宫……在原来南宫的基址上,建设有一系列的中央官署。”(注:杨宽:《中国古代都城制度史研究》,第139页。)段鹏琦则说:“汉魏洛阳城南宫,在曹魏都洛时期,即使不一定全部废弃,也已经大大衰落,至少不能同以前一样以与北宫抗衡的地位发挥作用了。”(注:段鹏琦:《汉魏洛阳城的几个问题》,见《汉魏洛阳故城研究》,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467页。)

如果我们承认北魏也有南、北宫,东汉的南宫位于洛阳城的北部,那么一切也就豁然贯通了。为了进一步说明东汉的北宫位于2号大道的北侧,而南宫位于2号大道与3号大道之间,我们下边再从两个方面加以考察,即东汉的宫门和南宫大门与平城门(洛阳城南门)之间的通道。

三、从宫门看东汉南、北宫的位置

东汉时候,在卫尉的属宫中有掌管宫门的司马,《续汉书·百官志》记载:“宫掖门,每门司马一人”,注释云:

南宫南屯司马,主平城门北宫门;苍龙司马,主东门;玄武司马,主玄武门;北屯司马,主北门。北宫朱爵司马,主南掖门;东明司马,主东门;朔平司马,主北门。凡七门。(注:《续汉书·百官二》,第3580页。)

分析上文可知,第一,南宫的宫门有四个,即“平城门北宫门”、“东门”、“玄武门”以及“北门”;北宫的宫门有三个,即“南掖门”、“东门”、“北门”。问题最大的是“玄武司马,主玄武门”这一句。其他几个门都没有讲门的名字,这里却讲“玄武门”。玄武门应该是北门,例如邓衍“迁玄武司马”,章怀太子注:“玄武,宫之北门也。”(注:《后汉书》卷三三《朱冯虞郑周列传》,第1153页。)又如“铸铜人四列于仓龙、玄武阙”,章怀太子注:“仓龙,东阙。玄武,北阙。”(注:《后汉书》卷七八《宦者列传》,第2537页。)可是这里所说的“玄武门”不可能是北门,因为南宫、北宫已经各有一个北门,它们由北屯司马及朔平司马分别掌管,朔代表北方,也是合理的。宫墙东西宽度只有六百多米,所以不可能再有一个北门叫“玄武门”。而且那七个门中已经有东、南、北,惟独没有西。估计这里一定有错字,也许原来说的是西门。

第二,这里所说的“平城门北宫门”应该是宫城的南门。今中华书局点校本《后汉书》读作“南宫南屯司马,主平城门;(北)宫门苍龙司马,主东门……”点校者的理解显然有误。“平城门北宫门”,意思就是平城门北边的宫门,那个宫门与平城门相对而在北边。

如果南、北宫的范围几乎从洛阳北城墙伸展到南城墙,那么南宫、北宫在南北方向上的跨度都有一千多米,这样也就都需要在东、西两侧设门,即南、北宫各有东、南、西、北四座宫门,整个宫城至少要有八座宫门,不可能如《续汉书·百官志》所记只有七个。与此相类似的如北京的紫禁城南北960米,在东、西墙上就都有一座宫门,即东华门和西华门。要是东汉的南、北宫都在洛阳城的北部,即基本上就在北魏宫城的南、北部分,那么南宫的南北跨度有八百来米,所以需要在东、西两侧的宫墙上开门;而北宫的南北跨度只有六百来米,只开一个东门,没有西门是完全可以的。所以从宫门来看,南北宫不会从洛阳北城墙一直延伸到南城墙。

四、从平城门看东汉南宫的位置

(一)东汉的平城门

平城门的用法有些含混,有两种用法,一种是指宫城南门,一种是指洛阳城南门,如《续汉书》刘昭注引述前人对平城门的解释说:“《汉官秩》曰:‘平城门为宫门,不置候,置屯司马,秩千石。’李尤铭曰:‘平城司午,厥位处中。’《古今注》曰:‘建武十四年九月开平城门。’”(注:《续汉书·百官志》刘昭注,第3611页。)这里《汉官秩》讲的平城门是宫门,而李尤所讲的平城门应该是城门,因为十二个城门对应十二个天干,这才能说“司午”。刘昭注又云:“永康元年十月壬戌,南宫平城门内屋自坏……灵帝光和元年,南宫平城门内屋、武库屋及外东垣屋前后顿坏。蔡邕对曰:‘平城门,正阳之门,与宫连,郊祀法驾所由从出,门之最尊者……此皆小人显位乱法之咎也。’”(注:《续汉书·五行志》刘昭注,第3274页。《后汉书·孝灵帝纪》李贤注(第339页)的确认定“平城门,洛阳城南门也”。)这一段话里边讲到“南宫平城门内”,那么平城门应该是宫门,但是蔡邕话中的平城门应该是指洛阳城门。总之,“平城门”就是洛阳的南城门,与其相对的那个宫门被称作“平城门北宫门”,但有时也被省称为“平城门”。

《续汉书·百官志》记城门校尉“掌雒阳城门十二所”,“每门候一人”。可知洛阳有十二座城门,每座城门设有一候,由城门校尉统管。《续汉书·百官志》所记十二个城门名如下:

雒阳城十二门,其正南一门曰平城门,北宫门属卫尉,其余上西门,雍门,广阳门,津门,小苑门,开阳门,秏门,中东门,上东门,穀门,夏门。凡十二门。(注:《续汉书·百官志》第3610页。)

这段话中的“北宫门属卫尉”是一个补充性的插入,表示“平城门北宫门”与城门不一样,它由卫尉管,而平城门等十二座城门由城门校尉管辖。中华书局点校本《后汉书》读作“雒阳城十二门,其正南一门曰平城门,北宫门,属卫尉。其余上西门……”在“平城门北宫门”中间逗断,“卫尉”后边又加了一个句号,这样一来究竟哪里属于卫尉统管?是不是说平城门属卫尉?点校者可能就是这样理解,杨宽即由此推衍说:“除平城门外,其余十一门属城门校尉管辖。”(注:杨宽:《中国古代都城制度史研究》注,第155页。)这与《续汉书·百官志》的记载直接抵触,因为《续汉书·百官志》明确说城门校尉“掌雒阳城门十二所”,而不是十一所。又杨宽既然把平城门看作宫城的门,那当然只能是南宫的门,所以他又说:《续汉书·百官志》“北宫门”之“北宫,当为南宫之误”。(注:杨宽:《中国古代都城制度史研究》注,第155页。)其实如前所述,这里所谓“北宫门”是平城门北边宫门的意思,不是指北宫的门。

平城门本名应该叫平门。例如《洛阳伽蓝记·自序》中说:“次西曰平昌门,汉曰平门。”但是《续汉书·百官志》所列举的十二城门中,并没有平门,只有平城门,所以平门就是平城门。当然,在《后汉书》中也提到平门,例如:“又铸天禄虾蟆,吐水于平门外桥东,转水入宫。”(注:《后汉书》卷七八《宦者列传》,第2537页。)所以平门应该是正式的名称,不过为了表达它是洛阳城的门,所以加一个“城”字,成为平城门。《元河南志》说:“正南曰平门,一作平城门。”(注:《元河南志》卷二,第57页。)同样,夏门可以叫夏城门:“《东观记》曰:……入夏城门中。”(注:《后汉书》卷二九《申屠刚鲍永郅恽列传》注,第1020页。)

这里再作一点说明。《洛阳伽蓝记·自序》说“次西曰平昌门,汉曰平门”,这话的意思是北魏的平昌门及东汉的平门都是南城墙自东往西的第二个城门,这话并不表示它们一定在同一个位置。正如《洛阳伽蓝记·自序》所说的“西面有四门……次北曰西阳门,汉曰雍门”,这话的意思是北魏的西阳门及东汉的雍门都是西城墙自南往北的第二个城门,但考古勘探已经发现,二者不在同一个位置。(注:杨育彬:《河南考古》,第250页。)

(二)铜驼街

北魏有一条铜驼街,它从南宫门往南通到宣阳门。这一段路相当长,考古发现它残长一千六百多米。

从文献记载来看,东汉及魏晋时期也有铜驼街。晋陆机《洛阳记》说:“洛阳有铜驼街。汉铸铜驼二枚,在宫南四会道相对。俗语曰:金马门外集众贤,铜驼陌上集少年。”(注:《太平御览》卷一五八,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770页。)华延俊的《洛阳记》说:“两铜驼在宫之南街,东西相对,高九尺,汉时所谓铜驼街。”(注:《太平御览》卷一九五,第943页。)

东汉的铜驼在哪里?铜驼街在哪里?陆机说两铜驼在“宫南”,华延俊说“宫之南街”,应该都是指南宫的南边。如果像《后汉京城图》那样,把铜驼画在南宫、北宫之间,那么它是北宫之南、南宫之北,怎么能说是“宫南”或“宫之南街”呢?而且铜驼如果在南、北宫之间,所谓铜驼街只能是一条东西大道,那怎么是“四会道”呢?所以铜驼应该是在南宫的南边。我认为东汉的铜驼街与北魏的铜驼街类似,是从南宫门到平城门的大道。所以说它是在宫南。铜驼街是南北方向的,铜驼在它的两侧自然是“东西相对”。铜驼所在的地方是丁字口,连宫内的道路来看,那就是“四会道”。

《后汉书》关于大傩的记载,也可以说明东汉南宫外有一条相当长的南北大道。东汉南宫的南门也叫端门。《续汉书·礼仪志》记大傩仪式云:“因作方相与十二兽舞。嚾呼,周遍前后省三过,持炬火送疫出端门,门外驺骑传炬出宫司马阙门,门外五营骑士传火弃雒水中。”(注:《续汉书·礼仪志》,第3128页。)刘昭注引《东京赋》注:“卫士千人在端门外,五营千骑在卫土外,为三部,更送至雒水,凡三辈,逐鬼投雒水中。”火炬传到端门,再由卫士传送到“宫司马阙门”,然后再由骑士传送到雒水。从端门到“宫司马阙门”路比较近,卫士传送即可。但从“宫司马阙门”到雒水需要由骑士分三班来传送,就不会很近了,估计至少两三千米。这应该是从宫司马阙门到平城门,再到雒水的距离。当时洛水北岸离开洛阳城大约一公里(注:可参考洛阳汉魏城工作队《北魏洛阳外郭城和水道的勘查》,见《考古》1993年第7期。)。所以从宫司马阙门到平城门大约一二公里。这应该是东汉铜驼街的长度。实际上这正是北魏铜驼街的长度。

东汉时期平城门内的铜驼街也有驰道,《水经注》在讲到北魏铜驼街的驰道时说:“渠水自铜驼街东,迳司马门南……自此南直宣阳门,经纬通达,皆列驰道,往来之禁,一同两汉。曹子建尝行御街,犯门禁,以此见薄。”(注:杨守敬、熊会贞:《水经注疏·穀水》,第1415页。)谓铜驼街的往来之禁,“一同两汉”,就说明在东汉的时候,也有铜驼街那样的驰道。平城门及与其相对的“平城门北宫门”应该是东汉驰道的两端,正如宣阳门及阊阖门是北魏铜驼街的两端一样。

(三)东汉的太尉、司徒、司空府

北魏时铜驼街两侧是中央官署,设有太尉、司徒和司空府。那么东汉的太尉、司徒和司空府设在哪里呢?《后汉京城图》把这三个官署画在南宫的东门外,已接近洛阳城的东南角。但是文献有与此不同的记载:

《汉官仪》曰:“张衡云:‘明帝以为司马、司空府已荣,欲更治太尉府。时公赵熹也。西曹掾安众郑均,素好名节,以为朝廷新造北宫,整饬官寺,旱魃为虐,民不堪命……今府本馆陶公主第舍,员职既少,自足相受。熹表陈之,即见听许。其冬,帝临辟雍,历二府,光观壮丽,而大尉府独卑陋。显宗东顾叹息曰:……’”《古今注》曰:“永平十五年,更作太尉、司徒、司空府开阳城门内。”与此不同。(注:《续汉书·百官志》刘昭注,第3558页。)

这里关于三公府有两种不同的说法。《古今注》谓太尉、司徒、司空府在开阳城门内。依此,这三个府的确是接近洛阳城东南角。可是《汉官仪》的说法不同。汉明帝去辟雍的时候经过太尉、司徒、司空府。辟雍在什么地方?唐李贤说:“《汉官仪》曰:‘……明堂去平城门二里所,天子出,从平城门,先历明堂,乃至郊祀。’又曰:‘辟雍去明堂三百步,车驾临辟雍,从北门入。’”(注:《后汉书》卷一下《光武帝纪下》注,第84页。)这里说“天子出,从平城门,先历明堂”,所以东汉皇帝是通过平城门出洛阳城,先到明堂,再到其他地方。蔡邕也说:“平城门……郊祀法驾所从出,门之最尊者。”那么三公府应该是在南宫门到平城门大道的东侧,所以“显宗东顾叹息”。

《续汉书·百官志》刘昭注又谓:

蔡质《汉仪》曰:“司徒府与苍龙阙对,厌于尊者,不敢号府。”应劭曰:“此不然。丞相旧位在长安时,府有四出门,随时听事。明帝本欲依之,迫于大尉、司空,但为东西门耳。国每有大议,天子车驾亲幸其殿。”……《周礼》有外朝,干宝注曰:“《礼》,司徒府中有百官朝会殿,天子与丞相决大事,是外朝之存者。”(注:《续汉书·百官志》刘昭注,第3560页。)

这里也有两种不同的说法。蔡质《汉仪》的说法与《古今注》的说法有共同之处,所说“司徒府与苍龙阙对”恐怕并不准确。太尉、司徒、司空府应该是自北往南排列在宫城通向平城门的大道一侧。司徒府夹在中间,所以应劭说司徒府只有东西两个出口,没有南北通道。而且那里不会是偏僻的地方,干宝说那里是某种外朝的处所,天子也会驾临。所以司徒府的规模一定相当大,位置也不会偏在城角。总的来说,东汉的太尉、司徒、司空府应该是在乎城门内大街的东侧,它们自北向南依次排列。(注:这些府一定相当大,可能占一个坊里,所以往往称之为坊,例如:“迳太尉、司徒两坊间”,“脊出太尉坊者也”(《水经注疏·穀水》,第1413页)。如果这些府在平城门大街的东侧,其后门就可能在开阳门大街的西侧。《古今注》说这三个府设在开阳门大街上,也许就是由于这个原因。)这就说明在南宫的南边还有比较开阔的地段,南宫决不会逼近洛阳南城墙。

最后不妨再看一看东晋的都城建康。建康城周围二十里。有一条东西大道从西明门直达建春门,把建康城分为南北两个部分,而宫城在北部。宫城周围八里。主殿是太极殿。从宫城的南门有一条御道直达建康城的南大门宣阳门,御道两侧是中央官署。御道出宣阳门再往南一直到达秦淮河边。这条御道城内二里,城外五里。(注:杨宽:《中国古代都城制度史研究》,第163页。)这种布局形式与北魏洛阳几乎完全一样。前边说过,北魏洛阳城与西晋洛阳城的平面布局完全相同,所以东晋建康城与西晋洛阳城的布局也应该基本一样,也就是说,东晋建康城直接继承了西晋洛阳城的布局形式,从而也就是继承了东汉洛阳城的布局形式。建康城是晋成帝(公元326-342年)修建的,比北魏洛阳城早一百五十年。所以北魏洛阳的宫城布局继承了东汉及西晋的洛阳城,并不是独立的创造。

标签:;  ;  ;  ;  ;  ;  ;  ;  

东汉南宫研究_东汉皇帝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