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忆初创时期的《百科知识》论文

追忆初创时期的《百科知识》

□ 范宝新

《百科知识》1979年创刊。试刊的第一期先于第一版《中国大百科全书·天文学》卷(1980)出版,是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的第一本出版物。今年是《百科知识》创刊40周年,作为《百科知识》创刊编辑成员之一,应约写一篇有关《百科知识》创刊时期的纪念文章,我责无旁贷。岁月匆匆,悠悠往事依然浮现在我脑海。我想以时序的片断式回忆讲述给广大读者以及仍在这个岗位上奋斗的同事们。

初创时期的《百科知识》团队

回忆还要从我调入《百科知识》编辑部时谈起。1979年秋,我经卢鼎霍先生推荐到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工作。时任出版社副社长兼任《百科知识》主编的刘尊棋把我留在了他领导的编辑部,从此开始了我编辑工作的生涯。总社当时没有固定的社址,总部设在史家胡同17号,下属部门分散在市内的东西南北13个地方,被当时编辑们雅称为“十三陵”。出版社借地东总部胡同美术出版社的中院内,设立三个部门:科学技术部、《百科知识》编辑部及图书馆。《百科知识》就在这里创刊。

《百科知识》编辑部设在一间不足30平方米的东厢房内。主编刘尊棋是我国著名的新闻家,1930年开始从事新闻工作,曾任外文局的副局长。副主编顾家熙曾是《人民日报》新闻部主任,编辑部主任符家钦曾为外文出版社编辑,编辑周绍昌曾为《人民画报》社文字编辑。另外,编辑梁从诫(梁思成、林徽因之子)是毕业于清华大学历史系的高材生,编辑易小冶(江姐的儿媳)是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的高材生。科技组长朱新民原为《自然辩证法》报的主编,编辑程育滋原为《世界知识》出版社编辑。再有就是当时不懂编辑工作的我,以及当时还是编务的两个小青年:王昕若和郑季功。从我列出的编辑部初创人员来看,编辑部编辑力量是雄厚的,水平也是一流的。我来编辑部时,《百科知识》已试刊了三期,正酝酿第四期的选题会。这是我第一次参加选题会,但只做旁听,进行学习和体验。选题会由刘老主持,大家报选题,各抒己见,主要是介绍选题的梗概和刊出的意义。会议是平和而有争论的,有时也有否定和批评,但看得出大家都是为了保证杂志质量。我关注选题和作者,如有秦麟征院士撰写的《计算物理学》、许德珩的《在五四运动的激流中》、吴阶平院士的《器官移植》以及周汝昌的《椽笔谁能写雪芹》等。

图注 姜椿芳、刘尊棋与《百科知识》编辑部 部分编辑合影(摄于 1980年)姜椿芳(2排左2,中国现代百科全书奠基人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第一任总编辑)、刘尊棋(2排左3,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副社长、《百科知识》主编)、易小冶(2排右1)、范宝 新(3排右1,本文作者)、梁从诫(3排右2),王昕若(3排左2)、郑季功(1排左1)、关裕伦(1 排正中)、符家钦(2排左1)、程育滋 (最后排右1)

初来《百科知识》编辑部,我没有发稿的任务,经常同技术编辑“下厂”。印制在《人民日报》社印刷厂,我在这里看懂了怎样用活铅字排版,如果排字不当怎样改版,甚至如何“核红”定版工作。有一次我从印厂归来,梁从诫笑眯眯地对我说:“明白了吧!开始我也不知道怎样才能把手写的文章印刷成出版物的,原来是活字码上去的。”也许很多读者不知道,《百科知识》确实是从铅字排版走过来的。

随着燃机技术的不断进步和设备造价的逐步下降,作为调峰和民用供热机组,H级燃机的数量将逐步增加,但尚不会成为主流。与此同时,随着能源结构调整以及结合售电改革,以解决工业园区基础能源供应为目的、以6F级(100MW级)及更小级别的中小型燃机为代表的机型会更受青睐,大型化与小型化相结合的特征趋势会更加突出。此外,随着机组数量增多以及业主对燃机运检工作的逐步熟悉,选择第三方检修的业主将会增多,气电维修成本将会大幅下降。

第一次当编辑:刘老的教诲

过了一个月左右,刘老把我叫到他的办公桌前,说:“宝新啊,我写了一篇散记,请你当责任编辑吧!”我一看是一篇题目叫《斯德哥尔摩图书博览会纪实》的文章。当时,我惊喜交加:一则这是我来编辑部后第一次当编辑;再则这是主编的手稿,明白这是对我驾驭文字能力的“考试”。我暗想要尽最大努力把这项工作做好,交一份合格的答卷。文章通达而流畅,但也有几处标点符号用得不妥和语句尚可推敲的地方(这也许是刘老故意考我的)。其中有一段文字的大意是:“……笔直而整齐的石板路朝向展览厅的大门,石雕塑像分列道路两旁,杂花生树……”。“杂花生树”?我没见过这个词,顺手便改成“石雕像分列两边路旁,相间的树下长满各色野花,散发着特有的芬香……”随后把改完的稿子交给了刘老。下午了,刘老把我叫到他的办公桌前说:“宝新啊!稿子改得不错,达到发稿标准。有一点,‘杂花生树’是成语,简练而易于联想,改成这样也没错,但违反了编辑的改稿原则。编辑不应把‘自我欣赏’加到作者文章之中。”谆谆教导,铭记在心,直到今天。

70年代末:搬到史家胡同17号

1985年,总社任命我为《百科知识》副主任,负责全面工作。这时《百科知识》的办刊方针是:宣传当代最新知识,介绍最新的科研成果,设定读者为高中以上文化水平。文章要求权威性、科学性、准确性、可读性。编辑们在四性上是下了功夫的,刊物在社会上也有一定影响,征订数一直稳定在20万册左右。作者们和广大读者把《百科知识》定位为“高级科普”,特色为文理合编,这在当时是全国独一无二的。

那时,《百科知识》有名的作者数不胜数:有著名学者季羡林、张岱年、冯友兰、周有光、俞平伯、汤一介等,以及著名科学家钱学森、钱伟长、华罗庚、吴文俊、苏步青、李国平、谈家桢、贝时璋、张文裕、朱洪元……

2015年之后,虽然中央政府提出了降杠杆的要求,但是2016年的实体经济杠杆率仍然保持增长,实体经济杠杆率达到了239.8%,“去杠杆”并没有达到理性的效果。2017年中央政府加大了监管力度,杠杆率上升速度明显下降,“去杠杆”达到一定效果,但是实体经济杠杆率依然上升了。

2.2.3 体位摆放 取截石位,两下肢尽量分开并妥善固定,便于手术操作。摆放体位时,注意将患者双腿同时缓慢抬起,以避免背部紧绷或髋关节脱位。腿架高度应参考患者股骨长度适当调整,脚架底部铺衬垫防止压疮和周围神经损伤,避免过度外展膝、髋关节而造成损伤。

1984年,《百科知识》人事变动,刘老已到总社领导《不列颠百科全书(简明版)》的翻译工作。梁从诫调总社任文学艺术编辑部副主任,顾家熙调到总社审读室,易小冶出国深造,符家钦已被任命为知识出版社的主任。留守的只有包括我、王昕若在内的几个人,人员空缺,只好重新组建编辑团队。此时,《百科知识》编辑部迁到外馆东街总社。不久,北京大学天体物理专业毕业生蔡中和李颖到科技组任编辑。从外地支教回来的林知恩调到科技组任编辑。地震出版社副主任杜述胜来《百科知识》任社科组组长。此外,社科组除了王昕若外,还有北大哲学系毕业生王琰。

1980年,我组的最值得纪念的一篇文章是王选院士撰写的《印刷技术的光电时代》,这是他领导的激光照排系统的前期研制工作,这项技术研制成功后推广至世界,沿用至今。

80年代中期:从史家胡同迁往外馆东街总社

1983年,“特异功能”风潮席卷全国。国内有科研单位和高校都对这个“课题”开展了研究,甚至钱学森院士在《自然杂志》上也发文将其列为“神经科学”。《百科知识》编辑经常参加全国各种学科的学术研讨会,届时很多与会作者建议《百科知识》刊登他们对特异功能的研究成果,《百科知识》编辑都婉言谢绝。《中国大百科全书》总编委会副主任、时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的于光远先生撰文批判特异功能,认为它是伪科学,希望《百科知识》刊登。《百科知识》编辑部认为,特异功能存在争论,当代科学不能证明它是科学的,也不能证明它是伪科学,《百科知识》应该对此保持中立。不久国家科委发文指示:停止特异功能的宣传,准许研究,有成果只能在学报上发表,有关特异功能的争论才告一段落。从这件事可以看出,《百科知识》当时的办刊原则是不跟风,不追热点,只登有明确科学定论的知识,从而在科普刊物中确立了它科学性、权威性的地位。

《百科知识》创刊号

1979年冬,《百科知识》编辑部搬到了史家胡同17号。

小院位于史家胡同深处,不通公共交通,上班的交通工具都是骑车代步,就连69岁的刘老也是如此。没有食堂,大家都自带饭盒,到中午11点左右在西厢房内的煤气灶大蒸锅内加热。此时期刊已由试刊改为正式出版。文理各占一半。科技组组长朱新民分管哲学和技术科学,易小冶负责数学、物理、化学,我负责天文、地理、生物。由此,我开始了真正的编辑工作。1979年年底征订数下来,《百科知识》月发行40万册,在全国各类期刊发行量中名列前茅。编辑们欢呼雀跃,欣喜之情无以言表。

在企业产品营销方面,要建立数字化营销,建立针对消费者的数据库,深度挖掘用户的需求,对产品进行属性分析,帮助消费者进行决策,将产品与消费者群体结合起来,提高消费者的满意度。

“863”计划的倡导者王大衍、王淦昌、杨嘉墀、陈芳允也不只一次为《百科知识》撰文。

“两弹元勋”于敏、彭桓武、钱三强、周光召、朱光亚、陈能宽……也为《百科知识》留下了他们的墨迹。

岁月如梭,往事如昨。今天《百科知识》已走过四十年。《百科知识》的创刊老人刘尊棋、顾家熙、符家钦、梁从诫已经仙逝,关裕伦、易小冶、李颖、郑季功已远在他国。我已步入耄耋之年,仍时常阅读《百科知识》。在这个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的时代,《百科知识》已焕然一新,祝愿年轻的编辑将《百科知识》越办越好!

【责任编辑】蒲 晖

puhui0601@163.com

标签:;  ;  ;  ;  ;  ;  ;  

追忆初创时期的《百科知识》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