酶法测定总胆固醇(TC)的方法及临床意义论文_张亚宁

酶法测定总胆固醇(TC)的方法及临床意义论文_张亚宁

空军临潼航空医学鉴定训练中心

摘要:胆固醇升高容易引起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脑血管疾病,但TC测定不能作为诊断指标,只能作为评价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本文旨在探讨酶法测定总胆固醇(TC)的原理、操作及临床意义,即归纳出酶法测定总胆固醇(TC)的相关因素和操作技术,分析影响TC水平的多种因素。

关键词:总胆固醇;TC;测定;方法;临床意义

胆固醇是脂质成分之一,机体中胆固醇80%~90%由肝和肾上腺自身合成,测定总胆固醇有不同的方法,而不同的方法又具有不同的测定实验原理及具体的操作技术要求[1]。本文针对酶法测定总胆固醇(TC)进行如下介绍。

1原理

血清中的胆固醇酯(CE)被胆固醇酯水解酶(CEH)水解成游离胆固醇(Chol),后者被胆固醇氧化酶(CHOD)氧化成△4-胆甾烯酮并产生过氧化氢,再经过氧化物酶(POD)催化4-氨基安替比林与酚(三者合称PAP),生成红色醌亚胺色素(Trinder反应)。醌亚胺的最大吸收在500 nm左右,吸光度与标本中TC 含量成正比。反应式如下:

胆固醇酯+H2O胆固醇+脂肪酸

胆固醇+02△4-胆甾烯酮+H202

2H2O2+4-氨基安替比林+酚醌亚胺+4H20

2试剂

2.1酶试剂

组成因不同商品试剂盒而异,酶用量也因酶制品质量而定。临用前用缓冲液配制成单一试剂。缓冲液用于复溶其他试剂。酶与显色剂可以分装为2管或为单一的,其剂型可以为水溶液、冻干品或干粉。

2.2 Chol标准参考血清

本法TC测定中以准确定值的参考血清为标准,参考血清的Chol浓度最好有高、中、低三种,中浓度血清的Chol含量应在3.8~5.2 mmol/L。

2.3试剂与参考血清的稳定性

未开瓶的试剂4℃存放,至少稳定l年。复溶后的酶试剂在2~8℃至少稳定1周,l5~25%3天,如在此期内出现肉眼可辨的粉红色为不合格。标签上注明出品日期及有效期。液态的Chol参考血清(含有不抑制CHE、CHOD与POD的防腐剂),-20℃保存至少稳定2年,冻干品更稳定。标签上注明出品日期及有效期。

3操作

3.1标本为及时分离的空腹血清、肝素或ED-TA抗凝血浆。

3.2终点法测定时标本管与标准管中分别加入标本与定值血清各l0μl,酶试剂l ml,混匀后在37℃放置5分钟,或20~25℃放置l0分钟后用光度计比色,以试剂空白调零,波长500 nm或520 nm,颜色稳定至少60分钟[2]。

4计算

TC(mmol/L)=A测定/A标准×定标血清TC浓度(mmoL/L)。

速率法测定根据仪器性能及所用试剂的反应速度设计操作程序,一般要求试剂中酶用量较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5技术指标

5.1精密度

终点法批内CV<1.5%,批间CV≤2.5%。

5.2准确性

以参考方法(ALBK法)定值的血清为标准液时,本法测定结果与ALBK法基本一致。以Chol水溶液为标准时,结果往往比AL-BK法低,故不宜采用Chol水溶液。

5.3灵敏度

显色剂用酚时,TC 5.2 mmol/L(200 mg/dl)时的吸光度A500nm0.30~0.35,故A500nm=0.005时的TC浓度约0.08 mmol/L(3 mg/dl)。

5.4测定范围

血清与酶试剂用量之比为l:100时,测定上界为13 mmol/L(500 mg/dl)。

5.5特异性

血清中多种非胆固醇甾醇会不同程度地与本试定时这种影响可以不计。

5.6干扰因素

终点法中血红蛋白高于2 g/L时会引起正干扰。胆红素>0.1 g/L时有明显负干扰。维生素C与甲基多巴血中浓度高于治疗水平时也使结果偏低。上述干扰物在速率法中影响较小。高TG血症(血清浑浊)在本法中(血清与试剂量l:100时)一般无明显影响。

6临床意义

6.1影响TC水平的因素

6.1.1年龄与性别:TC水平往往随年龄上升,但到70岁或80岁后有所下降,中青年期女性低于男性,50岁以后女性高于男性。

6.1.2长期的高胆固醇、高饱和脂肪和高热量饮食可使TC增高。

6.1.3遗传因素。

6.1.4其他:如缺少运动、脑力劳动、精神紧张等可能使TC升高。

6.2高TC血症

是冠心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病理状态下高TC有原发的与继发的两类。原发的如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缺陷)、家族性apoB缺陷症、多源性(polygen-ic)高TC、混合性高脂蛋白血症[3]。继发的见于肾病综合征、甲状腺功能减退、糖尿病、妊娠等。

6.3低TC血症

也有原发的与继发的,前者如家族性的无或低β脂蛋白血症;后者如甲亢、营养不良、慢性消耗性疾病等。低TC者容易发生脑出血。

7小结

TC增高常见于动脉粥样硬化、原发性高脂血症、糖尿病、肾病综合征、总胆管阻塞、甲状腺功能减退、肥大性骨关节炎、老年性白内障和牛皮癣等疾病;TC降低常见于低脂蛋白白血病、贫血、败血症、甲状腺功能亢进、肝脏疾病、严重感染、营养不良、肠道吸收不良和药物治疗工程中的溶血性黄疸及慢性消耗性疾病,如癌症晚期等。影响TC水平的主要因素是年龄、性别、饮食习惯和遗传因素。此外,吸烟、饮酒、紧张也可能致使TC增高;女性月经期则可能出现TC降低。如果作为一项生理指标,TC测定既不够特异,也不够敏感,所以它不能作为诊断指标,只能作为评价某些疾病的危险因素。

参考文献:

[1]张倩.血清总胆固醇检测的影响因素分析[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5,(1):18-19.

[2]欧文华.酶法检测血清总胆固醇[J].中外健康文摘,2010,7(11):70-71.

[3]陈焕文,李志勇,张彧梅.两种不同检测系统测定血清总胆固醇的偏倚评估[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2,9(1).

论文作者:张亚宁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第2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30

标签:;  ;  ;  ;  ;  ;  ;  ;  

酶法测定总胆固醇(TC)的方法及临床意义论文_张亚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