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黄褐斑80例临床案例分析论文_陈宗劼,杨育芬,和艳琴

云南省丽江市人民医院 皮肤科 674100

摘要:目的:探讨女性黄褐斑的临床特点、易感因素和流行病学特点,为其临床治疗和预防提供科学参考。方法:收集我院皮肤科门诊2014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80例黄褐斑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其一般资料、临床特点和易感因素进行总结。结果:①经统计黄褐斑发病年龄在30-50岁段较其他年龄段比较差异显著,P<0.05。②经统计,本组患者有蝶形型1例、面上部型36例,面下部型1例、为泛发型25例。③经统计,精神、物理、内分泌、遗传和化妆品接触均为黄褐斑的易感因素,其中精神因素和内分泌因素为最主要因素。结论:女性黄褐斑主要以面上部型为主,紫外线辐射、内分泌、精神因素、遗传因素以及化妆品都是黄褐斑的易感因素。

关键词:女性;黄褐斑;临床分析

为了探讨女性黄褐斑的临床特点、易感因素和流行病学特点,为其临床治疗和预防提供科学参考,我院对8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研究,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我院皮肤科门诊2014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80例黄褐斑患者的临床资料,入选者均符合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性病专业委员会色素病学组(2003年)制定的黄褐斑诊断标准[1-2],均为女性,年龄为29~58岁,平均为(43.29±10.37)岁;病程为2个月~15年,平均为(8.64±5.23)年。

1.2 研究方法

向本组患者发放调查问卷,主要内容包括3个部分,具体为:①基本资料:包括患者的年龄、婚姻状况、职业、联系方式等;②皮肤破损情况:包括病程长短,疾病的临床分型以及其他皮肤病情况;③易感因素:包括物理、内分泌、遗传、精神、生活习惯和化妆品接触史等[3]。

1.3 分型标准

参照2003年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性病专业委员会色素病学组制定的黄褐斑诊断标准以及疗效评价标准,黄褐斑主要可以分为4种类型:①蝶形型:皮肤破损主要集中在两侧面颊,为蝶形对称分布;②面上部型:皮肤破损的部分主要集中在前额、鼻部、颊部和颞部等部位;③面下部型:颊下部和口部周边是皮肤破损的主要分布区域;④泛发型:主要是指面部的大部分区域都存在皮肤破损。

1.4 统计学分析

采取统计学软件SPSS19.0对上述汇总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计数资料采用(%)表示,组间率对比采取x2检验;对比以P<0.05为有显著性差异和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一般资料分析

经统计,本组黄褐斑的高发年龄阶段为30~50岁,其所占比例为92.50%,显著高于<30岁的1.25%和>50岁的6.25%(P<0.05)。同时,本组患者的病程多为5~10年,约占50%,显著多于<5年的37.50%和>10年的12.50%(P<0.05)。详见表1。

3 讨论

黄褐斑属于皮肤病的范畴,主要病理表现为面部的色素沉着,以青年和中年女性为主要发病群体。目前,学术界对黄褐斑的病因以及发生机制尚未形成统一意见。

紫外线辐射、内分泌、精神因素、遗传因素以及化妆品等因素都是诱发黄褐斑的重要因素。从紫外线辐射来看,有实验室研究证实,紫外线可以让照射部位的黑速细胞增生和繁殖,皮肤中的色素发生沉着。很多女性很注重日光下的皮肤防晒,却忽略了在灯光以及电脑辐射中的紫外线,这也是导致黄褐斑形成的重要因素。

内分泌是导致黄褐斑产生的重要因素。已有研究指出,雌激素可刺激黑素细胞分泌黑素颗粒,孕激素能促使黑素小体转运和扩散促黑素细胞激素与黑素细胞高亲和力的受体结合使黑素细胞功能活跃。而且,还有研究发现,一些慢性疾病如甲状腺疾病、肝脏疾病等均与黄褐斑的发生有一定关系。

综合上述分析可知,女性黄褐斑主要以面上部型为主,紫外线辐射、内分泌、精神因素、遗传因素以及化妆品都是黄褐斑的易感因素。

参考文献:

[1]肖和,杨志强,杨正文,等. Q-开关激光联合强脉冲光治疗黄褐斑临床疗效分析[J]. 海南医学,2010,13(15):15-18.

[2]贝为君. 辉煌360激光与调Q激光综合治疗黄褐斑的临床疗效和分析[J]. 中国医学创新,2013,31(02):83-84.

[3]冯欢. 女性黄褐斑61例临床分析及血清性激素水平检测[J]. 中国医疗美容,2014,04(11):104-105.

论文作者:陈宗劼,杨育芬,和艳琴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6年第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8/30

标签:;  ;  ;  ;  ;  ;  ;  ;  

女性黄褐斑80例临床案例分析论文_陈宗劼,杨育芬,和艳琴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