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化视阈下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现状与展望论文_何登科

人性化视阈下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现状与展望论文_何登科

(岳阳职业技术学院,湖南 岳阳 414000)

摘要:改革开放之后,我国各领域迎来新发展,表现在教育领域,就是形成综合素质教育全面实施局面,在强调学生学习之外,更强调学生的身体健康。这就为高校体育教学提出了更高要求。为此,高校体育教学着手进行改革,不仅完善体育硬件设施,还关注人性化理念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双管齐下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从而取得良好实效。然而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是一条边摸索边前进的道路,因此也暴露出诸多新问题。未来高校体育教学改革该如何走,取决于能否解决这些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打造更人性化的教育模式。

关键词:人性化;高校体育;教学改革

1 目前我国高校体育改革现状

1.1 从思想上重视以人为本

经过改革的高校体育,教学过程首先彰显出以人为本的教学思想,传统的忽视学生主动性的内容逐渐被摒弃,同时与时俱进,结合学生和教学实际,将每个时代涌现的新知识点加入其中,使高校体育充分尊重学生的意愿和权利,真正做到以人为本。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就是将教学重点由教师、教材转移到学生身上,在体育中融进人文元素,调动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进而主动参与和配合体育教学。

1.2 教学体系更加全面、完善

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是一场全面而彻底的运动,不管是课程结构、课程功能、课程内容还是教学模式与评价体系,都得到调整和完善,针对当前大学生的特点,构建了特色明显的科学思想与教学体系[1],使教学实现传统与时代结合,理性与人性兼具,成为新时代高校体育教学的典范,也更有利于增强学生的人文素质和身体素质。

1.3 创新应用学术观点来促进高校体育教学改革

但凡改革都会对传统做出一定程度的扬弃,高校体育教学改革也是如此。改革之前,高校体育教学是为了应对最终测评,而改革之后,因为强调教学人性化,所以教学是为了落实体质论思想。这是学界关于体育教学的新观点,目的在于从高校时期就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理念。即高校体育教学改革从关注竞技变为关注学科教学,从而更加灵活和全面。

2 我国高校体育改革目前存在的问题

2.1 实施效果不明显

随着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深入,大部分体育教师已经认识到人性化教学理念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然而,真正在教学过程中贯穿人性化教学理念的教师仍比较有限。这是因为教师在理解和具体实施人性化教学理念时,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偏差。长期以来,高校教师始终在高等教育中扮演着绝对的权威者角色,主导着教学整个过程,而学生只能放弃关于教学的个人观点,被动地接受教师的“传道受业解惑”。再加上很多高校教师资源有限,时常出现一个教师服务众多学生的现象,难免会在教学中带有个人情绪,这是消极人性化体现,会严重影响教学实效性的提高。

2.2 教育者素质有待提高

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是一次新的尝试,因此包括人性化理念在内,都没有蓝本可参考。高校体育教师在实践人性化理念之前,也仅是接受了较低程度的培训,不仅不完善,而且缺乏新意,所以很难体现在教学过程中。另外,目前高校关于教师的考核并不严谨,导致教师在思想和行为上都未引起足够重视。一方面仍延续传统,教学模式陈旧,自身知识也不更新,缺乏学习和实施人性化教学的动力;另一方面,需要一定时间将教育的主动地位“让”给学生,从学生的角度开展体育教学,这是人性化理念实施的前提。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体育教学改革首先离不开教师的组织实施,所以人性化理念要先在教师方面打开缺口,结合国外教育成功经验,通过系统培训,增强教师人性化意识,提升教师素质,进而寻找新时代开展人性化体育教学的有效模式。

2.3 教学评价体系缺乏灵活性

教育教学中,学生如何评价,主要取决于高校体育教学的划分以及体育教师是否具有科学合理的教学理念。在改革之前,高校体育教学关于学生的评价,主要看期末考试分数,僵化且单一,使得学生将分数、学分作为学习的目标,忽视了体育的直接目的是锻炼身心,更不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学习变成了无形的“被迫”。学生与教师之间也只是单纯且机械的教与学关系,不管是教学评价体系还是师生关系,都难以体现人性化理念,对学生的评价也有失客观性和公平性。

3 人性化视阈下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建议

3.1 应督促教师积极通过学习和培训强化能力、提升素养

一方面,高校体育教师应自主树立不断学习的理念,主动学习、参与培训,全方位提升自己,这是实现个人职业价值的必由之路,更是对学生负责的体现;另一方面,在职的高校体育教师应配合学校的安排,定期参加在职培训,学习人文知识和专业知识,找准自己在教学中的定位,明白师生之间的互动是平等且热烈的,可以从课堂延伸到课下,从学习延伸到生活,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教师放下“高于学生”的偏见,主动走近学生,充分了解学生体育课程中的学习需求,吸引学生配合教学改革与实践[2]。

3.2 软硬环境齐抓,让人性化教学成为常态

高校体育教学的环境分为软硬两种,硬环境一般指体育设备和资源,即教学条件。高校应结合体育课程的设置和学生实际需求,投入相应人力、物力、财力来不断完善教学硬环境;软环境是指由师生共同营造的人文环境。人文环境的优化,依赖于师生之间的平等、和谐交流。虽然教育组织和实施都需要教师完成,但学生更了解自身需求,因此可从自身实际出发提出合理的教学建议,丰富、创新教学理论和实践。师生相互配合,再加上完善的教学环境,才能被称为合格的人性化教学。

3.3 建立科学的课程评价体系

改革中的高校体育教学应融入学生、教师双向评价,即学生在学期末也可对教师进行评价[3]。评价过程要处处体现人性化理念,打破单方面以期末成绩为标准的局面,综合考虑学生的学习情况(如进步程度、方式内容等)。另外,体育课程设计和评价也应从学生的不同情况出发,不以基础厚薄、成绩好坏来区别对待。而对教师进行评价,则能够使教师发现教学中的不足以及学生的真实想法,从而以更贴近学生实际的教学方式来开展体育教学。

4 人性化视阈下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未来走向

社会文明越是发展,就越是凸显出人的主体地位的重要性,在各个领域,“以人为本”成为基础宗旨,以此激发人实施行为的积极性。在教育行业,“以人为本”更加重要,一方面是因为人群比较集中,另一方面是因为大学生群体正处于塑造期。所以包括体育教学在内的高等教育改革,应将精力从理论研究与实践实施的全过程,理论研究过程又分为理念形成与理念贯彻[4],以理念为指导开展教学,从而将人性化理念普及到教学的各个环节。

参考文献

[1]周遵琴.人性化视野下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现状与展望[J].体育世界(学术),2018(4):5-6.

[2]邸亚军.人性化视野下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现状与展望[J].体育大视野,2015(18):242-243.

[3]陈昌盛,吴家荣.素质教育理念下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现状与对策[J].成功(教育),2011(21):14-15.

[4]]杨阳,袁玲玲.基于教学环境视野下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探究[J].少林与太极(中州体育),2014(12):21-24.

论文作者:何登科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3月中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

标签:;  ;  ;  ;  ;  ;  ;  ;  

人性化视阈下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现状与展望论文_何登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