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林业的现状及可持续发展战略_林业论文

论我国林业的现状及可持续发展战略_林业论文

论中国林业现状及可持续发展战略,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现状及论文,可持续发展战略论文,中国林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森林是一座多资源的天然宝库,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源泉,是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森林作为陆地上最强大的生物功能系统,在调节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环境、减缓乃至遏制全球环境恶化趋势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森林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是农业生态系统、草地生态系统、水体生态系统和城市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当前全世界所面临的诸如森林资源税减、物种减少甚至灭绝、土地荒漠化、淡水资源短缺以及全球气候变暖等一系列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都与森林植被的大量减少和退化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一、中国林业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中国是一个拥有12亿人口的发展中国家,经济快速发展、工业化不断扩大等,必将导致人们对木材和粮食的需求量不断增加。同时,对森林资源的开发利用、干扰和破坏的强度也不断增大,使得森林采伐量逐年增加,农业边界以及城市群不断向林区扩展;农村住宅超标占地,以及一哄而起的开发区占地、仿古景点和庙宇墓穴占地等,这些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短期经济利益的急功近利行为,致使原始林愈来愈少、天然次生林及人工林的生产力逐年下降、森林功能弱化、物种大幅度减少甚至灭绝、水资源短缺、土地荒漠化加剧、水土流失及泥石流严重等,从而导致各种自然灾害频繁发生、人类生存环境恶化等严重后果。解决我国的林业问题,进而实现社会、经济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是我国生态学家、环境学家、林学家义不容辞的使命。

(一)东北地区林业

东北地区作为我国最大的林区,森林面积占全国森林面积的1/3,每年向国家提供大约1/3以上的商品材,在国民经济建设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东北地区农、牧、副、渔、工各业的发展均离不开林业的发展。就我国东北的“阔叶红松林”和“云冷杉林”而言,它们是东北林区生产力最高的森林类型,同时也是最为丰富的资源宝库,其中红松(Pinus koraiensis)是全世界闻名的珍贵用材树种。据1935年的统计资料,我国东北林区面积为3600万hm[2], 其中绝大部分为阔叶红松林和云冷杉林,经过日本掠夺式的开发及近50年来未加严格保护和不合理的开发,致使原始的阔叶红松林和云冷杉林几乎荡然无存,仅在自然保护区内和偏远的高山陡坡处尚可见到,取而代之的是大量的次生林和人工林。东北现有的65个国有林业局中2/3以上已经无林可采。由于森林大面积破坏而引起的资源短缺、水土流失、土地退化、洪涝灾害等一系列的生态问题,直接威胁区域农业和经济的发展。因此,恢复和重建合理的森林生态系统,并进行科学经营和管理,进而达到森林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和森林资源持续利用的目的,是东北地区林业建设和发展的首要任务。

此外,建国以来东北地区大量发展人工落叶松(Larix spp.)纯林,到目前为止,东北地区人工林主要为落叶松纯林,其已成为东北地区主要的用材林。落叶松(主要为兴安落叶松、长白落叶松、东北落叶松、日本落叶松)是东北有名的速生用材树种,素有“北方杉木”之称,无疑为东北林区森林恢复与重建及促进林区的经济发展起到重要作用。但是,由于片面地强调了木材生产,忽视了针叶林会引起土壤酸化、土壤肥力降低、地力衰退等问题,造成第2、3代落叶松纯林病虫害严重、生产力急剧下降。据研究,长白落叶松2代纯林生长量平均每年下降15 %。总之,东北大面积的人工落叶松纯林引起的土壤肥力和生产力下降、稳定性差等问题,已成为影响东北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另一主要问题。因此,解决第2、3代落叶松人工林的地力衰退、生产力下降的问题,进而建立可持续发展的落叶松人工林生态系统优化模式,是东北地区林业建设和发展的另一重要任务。

(二)南方杉木林分布区

杉木是我国亚热带特有的速生针叶用材林,分布广达16个省区,木材产量占我国商品材的1/4。然而,研究表明,杉木连载后土壤肥力递减、生态条件恶化,导致生产力下降30%。过去普遍认为杉木生长快,10年生蓄积量可达150m[3]/hm[2],并且很少发生病虫害。但一些新的研究资料表明,许多地区杉木林的生产力并不高,7~8年生的杉木林蓄积量不超过60m[3]/hm[2],一些地区甚至仅达30m[3]/hm[2](湘西),而且病虫害也频繁发生。总之,大面积杉木纯林地力衰退和生产力下降是长期以来制约当地经济发展的关键问题,是困扰着科研与生产部门的老大难问题。因此,进一步深入研究杉木纯林地力衰退和生产力下降问题,进而建立可持续发展的杉木人工林生态系统优化模式,是亚热带地区林业建设和发展的首要任务。

(三)南方低山丘陵地区的林业

南方低山丘陵主要指两大部分:一是热带、南亚热带红壤地区的低山丘陵,二是长江中、下游地区中、北亚热带的低山丘陵。这些低山丘陵地区一直是农业和林业生产的重要基地。近百年来,该地区人口增长迅速,农、林争地矛盾突出,迫使农民向低丘开垦农用地,导致森林植被破坏,引起水土流失、土地生产力下降。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社会对资源的需求量不断增大,加之人们掠夺性地索取资源和短期性的经济活动,致使低丘已经退化的生态系统走上恶性循环,水土流失、地力衰退愈演愈烈,极大地制约着区域农业和经济的发展。因此,如何整治和合理利用低丘岗地,充分发挥土壤资源潜力是这一地区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科学问题,同时也是区域综合治理的重要方面。随着恢复生态学的发展,退化生态系统的恢复与重建是当今生态学研究的一大热点。在这些退化的土地上恢复生态系统的基本功能,使可更新生物资源永续利用是这一地区社会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二、与森林资源破坏相关的生态与环境问题

(一)水土流失

目前全国水土流失面积为367万km[2],占国土总面积的38.2%。40多年来,我国因水土流失减少耕地267多万hm[2]。每年流失的土壤厚度0.2~1.0cm,约为50亿t,流失的养分相当于4亿t的化肥。 流失的土壤造成河道及湖泊淤塞、河床抬高、水体富营养化、洪水泛滥成灾。例如,黑龙江省伊春林区由于森林面积减少,水土流失日益严重,贯穿全境的汤旺河年输沙量不断增加,80年代为70年代的3.8倍。 三江平原的穆棱县,因毁林开荒,导致严重的水土流失,在30年内,致使原来厚为40~50cm的黑土减至10~20cm。

(二)荒漠化

陆地生态系统的荒漠化是一个重要的全球性问题。目前全世界沙漠化面积达40多亿hm[2],而且还以每年600多万hm[2]的速度扩大,30 %~80%的灌溉土地不同程度地受到盐碱化和荒漠化的危害。荒漠化会对土地的休养生息能力会造成严重的和长期的破坏,对于赖以生存的植物群落和动物群落会造成严重的威胁甚至是毁灭性的恶果。中国是世界上荒漠化最严重的国家之一,目前有各类荒漠化土地174.7万km[2],占国土总面积的18.2%。造成土地荒漠化的人为因素中,过度放牧占34.5%,破坏森林占29.8%,不适当的农业用地占28.1%,其它占7.9%。 如我国北方有11个省(区),212个县的33.4万km[2]的土地受到严重沙漠化的影响,危及4200万人口的生活与健康。仅“三北”地区每年约有1333万hm[2]农田受风沙危害。例如,科尔沁左翼后旗由于过度耕种, 使荒漠化土地面积由50年代的13.7%增加到70年代末的30.8%;内蒙古伊克昭盟库布旗沙漠,1950年时宽仅5km,号称“五里明沙”, 而现在已宽达20km,许多居民被迫外迁。海南岛1956年有原始森林86万hm[2],占全岛面积的25.4%,1980年33万hm[2],占9.8%,1994年6.43万hm[2],占1.89 %,森林对雨水调蓄能力下降,河道在枯水期断流,充水期流入大海,地下水位降低,造成沿海平原土地严重荒漠化。

(三)水资源短缺

50年代以来,全世界用水量急剧增长,农业用水量增长了7倍, 工业用水量增长了20倍,生活用水量仅1960~1975年就翻了两番。此外,全世界每年排出的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已超过4000亿m[3],从而造成了55000多亿m[3]的水体污染。据联合国统计,全世界河流稳定量的40 %受到污染,不少国家受污染的地表水达70%。耗水量的增加和水污染的加剧,是导致世界出现水危机的根源之一。目前全世界淡水不足的陆地面积已达60%,40多个国家水资源严重缺乏,约18亿人饮用的是被污染的水。

水资源短缺问题在我国北方十分突出,广大农区普遍缺水,有效灌溉面积下降、地下水超采及水体污染等严重地制约了当地工农业的发展。即使在雨量充沛的南方也出现了水资源危机。森林的大面积减少或质量降低而引起的蓄水功能降低,以及随之而来的水土流失、水域淤塞,是造成水资源短缺甚至枯竭的主要原因之一。1949 年以来, 全国减少了500多个湖泊,因泥沙淤积全国水库容量损失近40%。 云南省有一半水面积在5km[2]以下的湖泊已经消失。黄河从70年代开始出现断流,1996年断流已达150天,断流700余km。1995年断流造成的经济损失达60亿元,严重地影响了流域及其下游地区的经济发展。

(四)生物多样性锐减

由于森林正在大面积地消失,生物物种的减少甚至灭绝在近20年有加速的趋势,人们担心许多野生动植物在尚未发现其利用价值之前就已从地球上消失。森林是最庞大的生态系统,也是最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宝库。根据世界保护监测中心及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NCN)的统计与估计,因原始森林破坏、全球气候变化、荒漠化、环境污染和人口增长等,致使生物灭绝的速度比自然灭绝的速度高达1000倍,并且一种物种的灭绝常常导致10~30种生物的生存危机。我国植物类有27240种, 占世界总数的9.8%,脊椎动物类4166种,占地球动物总数的9.9%,至少有4000~6000种动植物的生存受到威胁或濒于灭绝的边缘。仅就我国受威胁的高等植物而言,其中有许多是在北半球其它地区早已灭绝的古老孑遗植物,它们在发生上多数是古老的和原始的或新生孤立类群。所以,挽救珍稀濒危物种,保护森林资源,改善环境质量是我国乃至世界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五)自然灾害频繁

森林覆盖率及森林功能的降低是加重自然灾害的重要因素。水土流失、泥石流、山洪爆发等山地灾害都与森林的破坏有直接的关系。各种自然灾害给农业发展和经济建设带来了巨大损失。据统计,全国每年农作物受灾面积2000万~4000万hm[2],减产粮食200亿kg,直接经济损失高达500亿~600亿元。80年代平均受灾面积是50年代的2.1倍,是70 年代的1.7倍。

三、林业可持续发展的构想

林业可持续发展是全国性和全局性的问题,因而要以政府和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为前提。首先,必须有与国际接轨并符合国情的政策和法规体系作保障;其次,国家决策部门与科研主导部门必须高度重视林业可持续发展与基本国策的关系,要认识林业在可持续发展事业中的重要地位、不可取代性及其先导性;再次,要在政策和法律的保障下,制定科学的总体发展战略规划。

(一)林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1)在当今人类对森林资源要求日益提高的情况下, 要最大限度地保证子孙后代持续利用森林资源的权利以及选择理想生存环境的自由,以充分发挥森林的社会效益。

(2)要通过实现森林资源和森林环境成本内在化, 使森林资源和森林环境因素在经济活动全过程中都得到充分考虑,在经营安排和开发过程中注意实现增加森林资源储存,开发的价值要与负面影响的代价相结合,从而限制对森林资源和森林环境的破坏,进而持续发挥森林的经济效益。

(3)设立并维持森林资源和森林环境的临界标准, 防治一切不可逆性破坏过程的发生,从而维护森林的健康和活力,维护生态系统的平衡,保护森林资源库,保护生物多样性,达到持续发挥森林生态效益的目的。

(4)保证林区人民合理的生活和环境质量, 尽可能地逐渐缩小林区生活和环境质量与发达的城区生活质量的差别。

(5)保证森林资源的持续利用,促进林区经济可持续发展, 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最终实现资源、环境、经济、社会和谐共进的人地文明关系。

(二)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准则

1.能源准则

依赖矿物燃料或依靠采伐森林来获取燃料和木材而得到的经济发展对环境是有极大的破坏性的,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将重点以太阳能作为主要能源,太阳能的直接转换将构成可持续发展的世界能源体系的基石。

2.生态平衡准则

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在利用土地和森林发展经济的同时,必须遵循生态平衡的基本原则,即保持土壤养分、保持碳平衡、防治水土流失、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并恢复植被以整治和防治土地荒漠化,保护原始森林以达到全球环境趋于稳定,注意科学地经营管理天然次生林和人工林以满足国家经济建设的需要、保证子孙后代的需求。

3.粮食稳定供应准则

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将广泛采用多种形式的农林复合系统作为生产的模式。这种农、林、牧、副、渔、工各业合理配置的综合经营体系,是实现最大限度地发挥潜在生产力、持续利用土地资源、维持生态系统平衡和稳定供应粮食的基础。

(三)林业可持续发展的策略

(1)围绕人类与自然协调发展的主题, 结合我国经济发展与自然资源保护所面临的问题,把森林的保护、经营管理、开发利用和林业的生产、消费、再循环、森林产品深加工等有机地结合起来,科学地协调行业间的关系,从而作出可持续发展的规划。

(2)综合考虑森林产品的数量、质量、效益、 环境等因素的同时,充分考虑满足当代利益、不损害后代利益的前提;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出发,建立森林资源利用的“限制线”,控制对森林资源的开发利用量;建立“森林可持续发展”管理系统,实现森林资源的供需平衡和持续利用,充分发挥森林的经济效益,促进林区社会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创造代际间公平发展的机会。

(3)科学的保护、经营、管理能使森林生态系统实现自我更新、 自我维护和自我调控,充分发挥森林的巨大生态效益和调控功能,充分体现森林对人类社会的保障作用。这是寻求森林与环境协调发展的最佳途径,这样可以建设人类与自然和谐进步的现代文明。

(4)建立有效的绿色核算机制,完善税收制度, 引导人们进行绿色消费和环保投入,促进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高收入和发展是以占用高份额资源和干扰或污染环境为代价而实现的,因此,高收入者必须交纳高额税金和提供高额环境补偿金。

(5)重视教育和科研。 环境意识以及绿色教育必须从幼儿园开始,各阶段教学都要开设以可持续发展为主题的专门课程;从“森林可持续业”或环保所得税金中设定专门基金,支持有关的科研与教育。

(6)完善相关法律并严格执法。

收稿日期:1997-06-09

标签:;  ;  ;  ;  ;  ;  ;  ;  ;  

论我国林业的现状及可持续发展战略_林业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