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瑞雪1 胡 浩2 戴建国2(通讯作者)
(1南京中医药大学 经贸管理学院 江苏 南京 210000)
(2基础医学院 江苏 南京 210023)
【摘 要】目的:分析可能诱发妊娠高血压的因素,探讨妊娠期高血压的护理方法并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方法:分析53例妊娠高血压患者发病的影响因素,制定并实施综合护理干预。结果:53例患者中有49例被治愈,4例血压仍高于正常。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对妊娠高血压患者效果显著。
【关键词】妊娠高血压;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3-5028(2015)5-0299-01
妊娠高血压疾病是妊娠期特有的疾病,发病率我国为9.4%[1],国外报道7%~12%。该疾病强调生育年龄妇女发生高血压、蛋白尿等症状与妊娠之间的因果关系。妊娠高血压根据病情可分为妊娠期高血压、子痫前期、子痫、慢性高血压并发子痫前期、妊娠合并慢性高血压[2]。该疾病严重影响母婴健康,是孕产妇和围生儿患病及病死的第二位死因[3]。护理人员对53例妊娠高血压患者进行了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临床护理体会总结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
选取溧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妊娠高血压患者53例,年龄18~40岁,平均年龄28±4岁,小于20岁的患者17例,20~30岁的患者10例,大于30岁的患者26例。高中以下文化程度的患者29例,高中文化程度的患者13例,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患者11例。初产妇42例,经产妇11例。妊娠期高血压患者48例,子痫前期患者3例,子痫患者2例。
2 妊娠高血压发病的影响因素
2.1年龄因素 研究表明,年龄因素是妊娠高血压疾病发生的重要原因。年龄<20岁和年龄≥30岁的孕妇更容易发生妊娠高血压疾病[4]。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社会生活观念也逐渐发生改变,低领产妇和高龄产妇的数量逐年增加,因此妊娠高血压疾病的发生率也在增长。
2.2文化程度 调查显示,文化程度与妊娠高血压疾病的发生有很大的联系。在收治的53例患者中,大部分患者的文化程度较低。由于文化程度不同,孕妇对孕期保健知识的理解能力不同,文化程度高的孕妇能主动通过各种渠道获得孕期保健知识,并且能够定期去医院检查,而文化程度低的孕妇自我保健意识较为薄弱,知识缺乏也会导致孕妇产生焦虑、紧张等情绪。
2.3心理因素 研究显示,心理因素是妊娠高血压疾病发生的重要因素[5]。在收治的53例患者中有42例初产妇,初产妇对妊娠知识缺乏认识,容易产生焦虑、紧张的情绪。情绪的变化会影响体内各种激素的分泌,从而诱发妊娠高血压疾病。
2.4遗传因素 研究发现,家族遗传因素也是妊娠高血压疾病发生的危险因素之一[6]。有高血压家族史的孕妇比其他孕妇更容易患妊娠高血压疾病。在收治的53例患者中大部分患者都有高血压家族史。因此,遗传因素与妊娠高血压疾病的发生有很大关系。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5经济条件 研究表明,经济条件是妊娠高血压疾病发生的促成因素。家庭经济收入高的孕妇患妊娠高血压的概率明显低于家庭收入低的孕妇[7]。家庭经济条件较好的孕妇保健意识也比较强,也有条件定期去医院做孕检,饮食质量也比较高,而家庭贫困的孕妇不太重视围生保健,产妇可能由于受经济条件的限制,不能定期到医院做产检,另外没有及时补充营养导致营养不均衡。因此贫困是一个很重要的危险因素。
3 妊娠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护理体会
3.1饮食护理 护理人员应该为患者合理安排膳食,加强饮食补充营养。孕妇需摄入足够的蛋白质、蔬菜、水果,补充维生素、铁和钙。护理人员可以根据孕妇的个体情况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护理人员为53例患者合理安排了饮食,对其中的3例全身水肿患者限制盐的摄入,患者的血压状况有所改善。同时,护理人员还应该指导患者家属为患者合理安排饮食。
3.2药物护理 护理人员对其中的5例患者实施了药物护理,主要用硫酸镁预防和控制子痫发作,以达到解痉镇静的效果。但是服用此类药物后,护理人员应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除评估孕妇血压之外还要注意孕妇的膝腱反射是否还存在,以防孕妇出现中毒症状。护理人员对5位患者实施药物护理后效果较好,没有出现中毒症状。只要护理人员加强责任感就能有效的避免中毒症状的发生。
3.3提供良好的修养环境 护理人员应该为患者提供良好的修养环境,将病人安置在安静的房间,避免声、光和不良情绪的刺激,一切治疗活动和护理操作尽量保持动作轻柔,以免干扰患者。尤其对于子痫患者来说,周围环境必须保持绝对安静,避免诱发再次抽搐。
3.4分娩期护理 患有妊娠高血压疾病的孕妇的分娩方式应该根据母婴情况而定。如果决定经阴道分娩,护理人员在产妇分娩过程中应密切关注产妇的血压、脉搏、心率、子宫收缩情况的变化,定时询问产妇有无头晕、头痛、视物不清的状况,并积极帮助产妇分娩,缩短产程,避免产妇过度用力。胎儿娩出后要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尤其是血压,重视患者主诉。
3.5产褥期护理 妊娠高血压患者在产褥期应注意防止发生产后子痫,护理人员在患者产褥期应该给患者提供安静的修养环境,最好是为患者提供单间。护理人员也要定时为患者量血压,观察患者血压的变化情况。另外,护理人员也应该及时与患者家属进行沟通交流,让他们做好产妇产褥期的护理工作。
4 结果
经过一段时间的综合护理干预,49例患者被治愈,治愈率92.5%,4例患者血压仍高于正常,占7.5%。
5 讨论
妊娠高血压疾病是妊娠期特有的疾病,严重威胁母婴健康,是孕产妇和围生儿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本次研究中对53例妊娠高血压患者进行了有针对性的综合护理干预,采取饮食护理、药物护理、提供良好的休养环境、分娩期护理、产褥期护理等的护理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53例患者中有49例患者被治愈,4例患者血压高于正常但也有好转的倾向。妊娠高血压也是可以预防的,通过针对妊娠高血压的发生因素预防妊高症,能够从生理和心理上减轻患者的痛苦,并减轻患者的家庭经济负担。另外,只要护理人员加强责任感,患者积极配合,妊娠高血压疾病也是能够治愈的,针对患者的发病因素以及病情给予正确、科学的评估,制定并实施有效的综合护理干预就能够取得良好的效果。因此,综合护理干预能有效减轻妊娠高血压患者的痛苦,保证母婴生命健康,提高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裴红.妊娠高血压护理之我见[J].中外医学研究,2012,10(14):91.
[2]杨婉鸿.妊娠高血压的疾病分类与临床诊治进展[J].大家健康,2013,7(4):145-146.
[3] 朱云霞,刁仕萍.妊娠高血压疾病的高危因素分析[J].亚太传统医药,2011,7(11):88-89.
[4]林小兵,程丽丽.妊娠高血压疾病发病的影响因素及预防措施[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24):471-472.
[5]翁海霞.妊娠高血压疾病危险因素的临床研究-非条件Logistic模型分析[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20(5):555-556.
[6]黄丽媛,芦文丽,孙忠.我国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相关危险因素Meta分析[J].中国预防医学杂志,2012,13(3):225-227.
[7]张俊.妊娠高血压疾病相关因素的临床分析及预防对策[J].大家健康,2013,7(5):121-122.
论文作者:蔡瑞雪1,胡浩2,戴建国2(通讯作者)
论文发表刊物:《河南中医》2015年5月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0/15
标签:高血压论文; 患者论文; 疾病论文; 孕妇论文; 因素论文; 护理人员论文; 产妇论文; 《河南中医》2015年5月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