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人民医院中西医结合科 410016
【摘 要】目的:研究慢性胃炎病人的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效果。方法:抽取我院特定时段内收诊的78例慢性胃炎患者作为基线资料,依据护理措施的差异按奇偶顺序将其以1:1比例分为2组,实施常规西医护理措施的是对照组,观察组则给予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对比护理效果、临床症状缓解时间、疼痛评分。结果:观察组护理效果为97.4%,临床症状缓解时间和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慢性胃炎患者的临床护理中实施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关键词】慢性胃炎;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应用观察
慢性胃炎属于消化内科常见疾病,致病因素来自各方面,其中绝大多数患者是由于感染幽门螺杆菌所致;极少数患者是由于长期服用长期非甾体类消炎药所致;不仅如此,该病与患者的不良生活饮食习惯也密不可分,例如长期吸烟、饮酒、浓茶、咖啡等;进食辛辣刺激等食物。
1.一般资料
1.1基线资料
抽取2016年1月-2018年5月内我院收诊的78例慢性胃炎患者作为基线资料,依据护理措施的差异按奇偶顺序将其以1:1比例分为2组,对照组:男女比例为25:14,年龄58-70岁,平均(66.36±1.45)岁;观察组:男女比例为30:9,年龄59-70岁,平均(66.25±1.25)岁;对比分析78例患者的基线资料,无明显差异,可以支持下文中的统计学研究。
1.2方法
对照组:西医常规护理:(1)基础护理;密切观察生命体征,保证每30 min观察1次,保持病房安静及患者充足睡眠,给予抗生素预防感染。(2)健康宣教:利用现有硬件设备加强患者的对慢性胃炎感性认知,例如提前制作健康宣传教育单,包括疾病详细介绍、发病因素、具体病症等,消除患者恐惧心理,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可以在大厅和病房内张贴相关近期治疗慢性胃炎成功的病例,利用病房里的音视频设备播放健康宣教片,转移患者注意力,减轻恐惧心理。(3)心理护理:病人入院后可以先对其展开焦虑抑郁评分,然后根据患者实际评分展开针对性护理,充分了解患者家庭情况等详细资料,然后根据患者性格、自身素质等开展心理护理措施。(3)饮食护理:严格控制患者一日三餐,营养搭配要合理,增加纤维量食物摄入量,在护理期间要禁烟禁酒。向患者详细介绍药物种类、服用方式、服药时间、副作用、服药剂量等,密切关注患者服药后生命体征[1]。
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结合中医辨证护理措施;(1)饮食停滞型:以消食、和胃止痛为主,其一要禁食,待病情稳定且有所缓解后进流质、半流质食物,多食山楂、萝卜等;如若患者胃脘胀疼痛较严重,则可对足三里针灸。保持大便通畅,便秘者则可饮番泻叶茶水。(2)寒邪犯胃型:以温胃散寒、理气止痛为主,可服食生姜红糖汤、热水袋热敷、拔火罐等,亦可通过针灸中脘、内关等穴位来缓解症状。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此类患者禁止用温热法等护理措施来止痛。(3)脾胃虚寒型:以温中健脾为主,饮食汤药一定要热服,胃部保暖,可以针灸脾腧、胃腧、中脘等穴位,多食山药、茯苓。(4)肝胃气滞型:以疏肝理气为主,可以按压患者中脘、内关等穴位,亦可热水袋热敷,多食萝卜、柑橘等[2]食物。
1.3效果评价标准
1.3.1对比护理效果;经护理,复诊时患者恶性呕吐、胃脘痛、嗳气反酸等临床症状消失为护理显效;经护理后患者上述临床症状患者改善程度在60%左右为护理有效;上述无明显改善,且极少数患者出现症状加重现象为护理无效。现阶段临床将护理总有效率定义为(显效+有效)/总例数x100%。
1.3.2对比临床症状缓解时间;
1.3.3对比疼痛评分;视觉模拟评分表VAS评分;分值为0-10分,评分越高,表示患者疼痛越明显。
1.4统计学方法
此次研究SPSS23.0计算,计量资料(症状缓解时间、疼痛评分)用t值检验以表示,计数资料(护理效果)用X2值检验以%表示,若组间对比P<0.05,则为差异显著,此次研究成立。
2.结果
2.1对比护理效果
观察组97.4%,对照组84.6%,观察组>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见表1。
2.2对比临床症状缓解时间
观察组临床症状缓解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见表2。
表1:护理效果比较
3.讨论
慢性胃炎发病机理主要是由于胃动力障碍,胃酸分泌过多或过少,导致胃排空迟缓;该病主要临床表现则为腹部疼痛、上腹部不适、消化不良、泛酸、恶心呕吐、嗳气等。
慢性胃炎在传统中国医学中属于“胃脘痛、嘈杂、痞满”范畴,中医认为该病主要是由于长期不合理的饮食以及心理积郁造成导致气机不利所引起的;病变部位为胃部,病机则在肝脾。中医认为胃部为水谷之海,具有“受纳、腐熟”[3]作用,进食后食物经胃部腐熟;脾脏进行运化;长此以往,食物进入后被机体化热,结合食、水、痰,最终导致出现寒热互见、虚实夹杂之症;导致食欲减退、泛酸、嗳气、恶心呕吐、口臭、上腹疼痛。
在实际临床护理工作中紧靠西医护理并不能完全缓解慢性胃炎患者临床症状,因此就需要根据患者实际病情发病,在西医护理的基础上结合我国传统中医的基本理论;在实际护理中按照按照审证求因,审因施护、三因制宜等三部曲原则对慢性胃炎患者实施全面辨证护理干预措施。且护理干预要跟以往常规护理区分开来,大量临床研究证明:护理干预在慢性胃炎临床护理中至关重要,针对患者展开具体、实际性的护理措施,对其进行科学药物指导,根据其自身素质进行健康教育、饮食指导,更有助于提高临床护理效果;且中西医结合护理模式还可以对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做出适当调节,树立起战神疾病的自信心和积极性,同时利用中医手法能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提高其护理依从性。
参考文献:
[1]高晓旭.中西医结合护理在慢性胃炎患者中的应用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8,5(18):117+119.
[2]冯小丽.中西医结合治疗肝胃郁热型慢性胃炎的临床观察及护理探讨[J].光明中医,2017,32(09):1340-1341.
[3]李琳.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胃炎的观察与护理[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5,3(24):84-85.
论文作者:刘慧敏
论文发表刊物:《兰大学报(医学版)》2018年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21
标签:患者论文; 慢性胃炎论文; 症状论文; 中西医结合论文; 效果论文; 评分论文; 对照组论文; 《兰大学报(医学版)》2018年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