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静脉输注蔗糖铁进行护理干预的效果观察论文_顾艳

顾艳

(南京市妇幼保健院内分泌科 210004)

【摘要】 目的:观察护理干预对静脉输注蔗糖铁的影响。方法:将异常子宫出血合并中重度贫血病人7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所有病人均无意识障碍及穿刺点局部感觉障碍。两组病人性别、年龄、血管情况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 具有可比性。观察组对35例异常子宫出血合并中重度贫血病人静脉应用蔗糖铁采取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对照组35例仅按一般静脉输液流程进行无其它护理干预措施,观察两组患者输液部位疼痛、静脉炎发生率及护理舒适度。结果:观察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异常子宫出血合并中重度贫血病人静脉应用蔗糖铁进行护理干预能有效减轻病人的疼痛感,减少静脉炎的发生。具有可行性好、提高临床疗效等优点,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 蔗糖铁;静脉炎;护理; 异常子宫出血;贫血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26-0213-02

蔗糖铁注射液为一种新型静脉应用的补血补铁药物, 主要适用于口服铁剂不能耐受或吸收不良的患者, 静脉滴注此药可以明显减少口服铁剂对胃肠道的不良反应。但由于蔗糖铁注射液为多核氢氧化铁(Ⅲ)-蔗糖复合物溶液, 浓度较高, 加之铁剂对血管壁有较强的刺激作用,因而静脉滴注时易导致静脉炎的发生。[1]目前科室以蔗糖铁静脉补充铁剂为主,因此,对于静脉输注蔗糖铁过程中有效的护理干预显得非常重要。2014年1月至2015年2月本科对70例异常子宫出血合并中重度贫血需静脉输注蔗糖铁的患者进行了相关护理干预,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1.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选取2014年01月至2015年02月在本科诊治的70例异常子宫出血合并中重度贫血患者,年龄13~58岁,病程15~59d,随机分组:对照组35 例,年龄13~20岁6例,20~40岁14例,40~58岁15例;观察组45例,13~20岁7例,20~40岁15例,40~58岁13例。其中中度贫血42例,重度贫血28例。2组年龄、病情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仅按照一般规范静脉输液流程进行无其它特殊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相关护理干预措施,根据患者血管状况和蔗糖铁治疗用量,做好血管使用计划。选用手背和腕以上的较粗静脉滴注蔗糖铁注射液,输入蔗糖铁选用留置针并且每天更换输注的部位。刺激性强的药物不与蔗糖铁同时输注,输注完蔗糖铁及时输注无刺激性的常规液体,每周输注蔗糖铁不超过三次。在静脉穿刺点上方沿血管方向涂抹多磺酸粘多糖乳膏以预防静脉炎发生,静脉输入蔗糖铁的前半小时予以减慢输液滴速,调节为30d/min,患者无不适主诉后方可调节至正常滴速。输液过程中应加强巡视,注意观察穿刺部位有无红肿渗液,回血是否良好, 倾听患者主诉,并做好记录,严格交接班,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1.3 观察指标 应用疼痛评估量表即采用国际通用的数字分级法(numeric rating scale,NRS),在疼痛评估标尺上选出最能代表病人疼痛程度的数字,0表示无痛,10表示剧痛,以1~3为轻度疼痛,4~6为中度疼痛,7~9为重度疼痛[2]。评估两组患者在输注蔗糖铁过程中静脉有无疼痛感及疼痛的程度,护理舒适度以视觉模拟评分(VAS)分为舒适(0~2分),比较舒适(3~6分)和不舒适(7~10分),蔗糖铁最后一次输注结束后一周,由责任护士对两组患者的护理舒适度进行调查,护理舒适率=(舒适+比较舒适)/总例数×100%[3]。护理舒适率的高低来判断护理干预的影响。静脉炎分级标准。0级:没有症状,1级:输液部位发红伴有或不伴有疼痛;2级:输液部位疼痛伴有发红和(或)水肿;3级:输液部位疼痛伴有发红和(或)水肿;条索状物形成,可触摸到条索状的静脉;4级:输液部位疼痛伴有发红和(或)水肿,条索状物形成,可触及的静脉条索状物>2. 5cm,有脓液流出[4]。以发生静脉炎的概率来判断护理干预的影响,概率=发生静脉炎例数/总例数×%。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17.0 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两组间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组在初入院时所有病人均无意识障碍及穿刺点局部感觉障碍。两组病人性别、年龄、血管情况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而进行护理干预后的两组输液部位疼痛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两组患者护理舒适度相比较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2)。两组患者静脉炎发生率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3)。

2.1 两组患者输液部位疼痛发生严重程度比较

11例患者在输注蔗糖铁过程中发生疼痛,其中观察组输液部位疼痛发生率为5.7%(2/35),其中1级2例,2级0例,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5.7%(9/35),其中1 级5例,2级3例,3级1例,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10例1 ~ 2级疼痛,通过检查输液通路畅,回血好,穿刺点局部无异常,减慢输液速度而完成治疗;1例3级疼痛被迫停止输液,予更换输液部位完成治疗。

表1 两组患者输液部位疼痛比较例(%)

2.讨论 

蔗糖铁注射液进入人体后,被网状内皮系统解离为蔗糖和铁,并且铁剂对局部血管有很强的刺激作用[5],为此,在输注蔗糖铁过程中一定要根据患者血管状况和蔗糖铁治疗用量,做好血管使用计划。倾听患者主诉,并做好记录,严格交接班,发现异常,及时处理。仅仅按照一般的静脉输液流程输注蔗糖铁缺点也很明显,本次调查显示在进行护理干预后的两组在输液部位疼痛,对护理舒适度的表达及静脉炎发生率的差异上来看进行一定的护理干预效果显著。能够显著提高护理质量,大幅度增加患者的满意度,更好的体现了护理内涵。有利于患者早日康复,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宋丽娜,申莹,张丽芬等.蔗糖铁注射液致静脉炎的原因分析及防护[J].总装备部医学学报,2010,12(1):40-41.

[2] 李彩云,朱蓉,方敏,唐世芳.疼痛评估量表在癌症疼痛病人中的应用[J]. 全科护理,2010,10(8):2555

[3] 杨敏,杨智蓉,田昌英,陈绘莉.康惠尔透明贴预防蔗糖铁致静脉炎的效果观察[J].肿瘤预防与治疗,2014,6(27):268.

[4] 王建荣.输液治疗护理实践指南与实施细则[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9:122.

[5]张岚,霍玺珍.蔗糖铁注射液所致静脉的药物防护[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1,8(9):94.

论文作者:顾艳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5年第26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0/29

标签:;  ;  ;  ;  ;  ;  ;  ;  

对静脉输注蔗糖铁进行护理干预的效果观察论文_顾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