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建业工程科技有限公司 山东临沂 276000
摘要:随着经济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本文主要基于BIM应用的工程质量管理为重点进行阐述,结合当下在工程质量管理中BIM技术的应用优势为主要依据,从复杂节点可视化、整合设计变更,及时发现存在问题对BIM模型碰撞检查、模拟进度、实时提供工程量和材料管控等方面进行深入探索与研究。其目的在于提升工程质量管理水平和质量,从而为企业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促进建筑企业长期稳定发展。
关键词:BIM;工程质量;质量管理
引言
在新时代背景下,我国建筑行业得到了良好的发展,其对我国国民经济中有着重要的带动作用。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迅猛发展,在项目工程质量管理方面的要求也随之提升,在传统工程质量管理中,由于企业过于注重成本管理与进度管理,从而忽略了工程质量管理,以至于影响到了项目质量管理的质量与水平,在工程质量管理中,应用BIM技术可以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在信息时代背景下,在工程质量管理中,BIM技术是重要的管理手段,不仅可以提升工程质量管理效率,还可以为各个参建方提供有用的信息。本文针对基于BIM应用的工程质量管理进行深入研究。
1BIM技术的概述
BIM为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InformationModeling)的英文简称,其从一般意义上讲依托于3D技术,同时结合建筑工程项目运行所涉及的全部信息,在此基础上建立起的一种具有数字信息仿真功能的现代化工程项目数据模型。BIM技术以最大限度的满足建筑工程集成化与信息化发展需求为主要目的,同时在具体应用过程中表现出高度优化性、协调性与仿真性等特点。除此之外,BIM技术在房建工程施工管理中的实时应用还可有效促进施工技术与管理水平的提升与发展,避免质量管理过程中出现信息孤岛或信息断层问题,进而实现建筑施工企业管理水平与生产能力(施工质量)的综合提升。
2BIM技术的应用优势
2.1交互共享的信息模式
传统模式下,建筑工程对于质量资料的管理一般多为图纸记录形式,其不仅使保存与查询过程变得繁琐,同时也因工作量较大而降低了管理效率。基于建筑工程专业化要求较高与业主参与程度较低等特征的分析,BIM技术的应用可对工程项目信息实现直观、简洁的表达,其不仅包含了工程项目的整体信息,同时也形成了局部与各层次间具有相互联系、信息交换功能且信息量庞大的数字模型,以此有效避免了“信息孤岛”现象的发生,促使工程项目参与各方均可参与到施工质量控制任务中,使管理过程更加全面。
2.2项目集成管理
IPD项目集成交付模式为BIM技术项目管理的主要模式,该模式的应用可使工程项目相关方对工程设计与管理做到协同管控,进而对各个阶段的质量控制要点实现更好的把握。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全面信息记录
在对施工材料、施工人员与机械设备等项目信息进行存储与管理后,BIM模型可对现场产品的合格性以市场信息为结合进行综合判定,表现出极高的可视化程度和方便快捷的信息查询与核对过程,使管理效率得到大幅提升。
2.4(4D)虚拟施工
基于3D模拟技术的应用与施工时间等信息参数的融入,促使BIM技术对施工过程实现了4D虚拟功能,进而可模拟施工顺序与施工组织,分析与识别施工过程质量控制要点与薄弱环节(易发生质量问题处),以此具有针对性的做好事先防范与控制措施,减小质量风险概率,对施工质量实现事前控制。
3在工程质量管理中BIM技术的具体应用
3.1复杂节点可视化
在工程复杂节点中,可以通过BIM技术进行三维可视化,绘制工程复杂节点的平面图与剖面图,对三维构造进行提前预知。在监理方面,通过三维模型进行技术交底,整合图纸中复杂的信息,辅助监理进行现场的验收。
3.2整合设计变更,及时发现存在问题
在构建BIM模型时和构建后,通过碰撞可以及时发现设计图纸中存在的问题。管线的碰撞、洞口的预留、结构层高等可以利用BIM模型与图纸以及现场实际勘察,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并通过碰撞检查报告,可以有效防止施工现场发生返工的情况。在整合大量信息时,主要是针对图纸信息辅助三维模型来进行,使设计变更和BIM模型保持一致。
3.3信息互用
BIM技术的核心是建筑工程3D或者多D信息模型,工程管理单位可以通过BIM技术构建的信息共享平台控制工程施工质量,获取工程各环节各施工阶段的情况,提高工程质量管理部门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BIM技术在工程质量管理中运用的核心价值是信息互用,它是指工程施工过程中不同部门、各利益方和不同系统之间信息的共享。因为工程施工项目信息量比较大、种类比较多且繁杂、信息来源比较广、信息系统不相互兼容共享,这导致工程各参与方之间信息交流困难,阻碍工程进度和工程质量管理。而且工程质量管理信息在交换、交流的过程中容易流失,使工程施工单位不得不反复重复一个工作,影响施工质量管理的效率。BIM技术构建的信息共享功能统一工程数据交换的格式,工程所有参与方和信息系统统一采用IFC格式,实现了工程各软件、各信息系统之间的兼容、共享。工程技术人员、质量管理人员等可在该BIM构建的信息系统中快速搜索需要的信息,且搜索到的信息真实、客观、全面。根据BIM系统平台共享的信息保质保量完成工作后,工程各参与人员可在BIM共享系统中更新信息,输入施工环节相关信息,向其它成员真实、客观、全面反映该环节施工的具体情况,这彻底解决了信息交换流失的问题,避免工程施工中出现重复施工的情况,提高了工程施工效率和工程质量管理效率。
3.4多D信息模型
目前我国BIM技术建立的多D模型主要有3D、4D、5D、6D,其中3D和4D应用较为广泛,5D和6D相对比较常见。BIM多D信息模型的建立主要是由专业工程师或者工程参与方利用BIM核心软件建立多D信息模型,并整合工程各项目、各阶段的模型形成工程质量管理的信息基础以及相关功能运用基础。BIM技术建立的多D信息模型与传统模型相比,它为工程各项目、各阶段预留较大空间,可方便工程后期的修改、更新。它统一各项目、各阶段的信息交换格式,可以实现信息共享,为工程各项目、各阶段质量管理的信息交流提供方便,且它不仅仅是具有静态的物理属性,它可实现工程质量管理信息的实时监督、更新、修改、提取,是一个动态管理系统。BIM将工程各阶段、各项目建立的模型有机结合在一起形成整体模型,各模型系统相互兼容共享,具有同步、关联、协调、可视、模拟、优化、可出图等多种优点。如果工程其中一个阶段的信息进行了修改、更新,其它与之相关的阶段也会相应变更。2D模型是只有长和宽的坐标,3D模型在2D的基础上增加了高的坐标,4D是在3D的基础上加上时间,5D是在4D的基础上增加成本维度,6D是在5D的基础上增加质量维度。
结语
总之,在新时代背景下,基于BIM应用的工程质量管理非常重要,是时代发展的需求,也是保证建筑工程质量的关键。但是,目前我国在工程质量管理中应用BIM技术的案例较少,没有得到全面推广,并且在推广和应用的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问题。随着我国对BIM技术的研究不断深入,在未来,BIM技术在工程质量管理中将会得到广泛的应用和普及,为企业带来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薛山.基于BIM技术的项目工程质量控制[D].郑州:郑州大学,2016.
[2]王春涛,陈留兵.BIM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J].南通职业大学学报,2015(02):81-85.
论文作者:宋亚群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6
标签:工程论文; 质量管理论文; 信息论文; 模型论文; 技术论文; 阶段论文; 工程项目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