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协与泛协——关于地理实在的性质和人地关系的解释,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性质论文,地理论文,关系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K901 文献标识码:A
1 引言
地理科学的一个基本问题,是解释地理实在的性质和人地关系。引力模型、量子论模型和系统论模型揭示了客观实在的不同属性,建立了相应的解释模式。这些模式中包含着重要的思想方法和概念,将帮助我们考察地理学的实在和人地关系的实质,实现地理学对客观真实性的解释。
地理学的普适性的原理,建立在对地理实在的实质的认识上。客观实在的简单实质始终是科学研究中最受关注的问题,对它的认识水平决定着该门学科的理论的价值和应用前景。但这种问题在地理学中并非有着明确而系统的结论。区域,这个地理学的基础而又核心的概念造就了经典的地理学。在区域性质的认识上,我们走了从区域的现象描述到区域特征再到建立区域空间因素关联模型的逻辑途径。这个线索中,区域特征始终是构成理论和实践的根本,找出差异,描述区域特征,成为地理学的主要任务。然而,这样的工作在性质上更多地属于个性化的经验操作,那些归纳出的用来确定区域特征的若干法则便构成了相关的理论。更深入的理论似乎对确定区域特征已经没有太大必要。这个思维模式或许就是造成地理学理论化成效甚微的一个原因。
为了寻找理论深入的途径,可以选择在某种意义上突破区域特征观念的束缚,但不是丢弃区域特征。让我们在更加开阔的理论背景下讨论地理学的真实的对象和真实的区域,考察地理学的更基本的概念和性质。我们将考察和分析地理学的一些典型的现象和事例,讨论区域地理事物的并协关系和泛协关系,以及两种关系在解释地理实在和人地关系中的意义。
2 对实在的重要理论解释及其地理学意义
地理区域的解释模型告诉我们局部空间的特征和运动,对地理的客观实在的根本解释则是不同的另一回事,是具有普适性的法则问题。实际上,在客观世界的基本法则面前,人们就象捉迷藏一样,很难真正看到本质的东西。杰出的科学家阿·热(Anthony Zee)把自然的规则看作是简单的,但变化是丰富的,各种规则微妙地搅在了一起[1]。可以预见,同一类现象可能会有不同的几个规则在支配着它。复杂地理现象是在多种规则支配下、具有多种运动形式的物质、能量和文化的统一时空体系。下面的讨论展示了几个重要规则,它们也适宜于地理现象的分析,而在这些法则交织的体系背后将引伸出地理实在的客观真实性的考察。
牛顿力学是关于物理世界的科学,它的普适性已使其法则有效地延伸到了其他领域之中。它的原理是,具有质量的物质世界处在相互的引力之中。这种引力与物质的质量的大小和相互之间的距离存在着确定的关系,具有质量的物质世界是统一在牛顿引力之中的。这个力使物质世界在运动中保持着平衡。这个世界的另一个重要的性质是,能量动量保持守恒。万有引力定律和能量守恒定律使这个物质世界成为一个有边界和有确定结构关系的物质系统。
这个基本关系对地理学的研究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一些事物和现象内部的关系有类似万有引力的情形,因此常被解释为“牛顿引力模型”。比如,两个城市之间的空间作用力就符合牛顿引力模型[2];文化信息技术的空间传播的距离衰减律,是符合“引力”的空间作用规律的。牛顿引力模型粗略表达了地理事物之间的空间相互作用关系,这对企图竭力寻找数量模式的地理学来说是一种见效的途径。但这种模型一般的只适用于中小尺度,在开放的地理系统里就会失效。
在量子力学中,一个基本量子现象和事物的客观性受到观测实验方法的不可避免的影响,不同的方法和观测手段必将产生不同的结果。这种原理改变了人们的科学思维,究竟什么是观测,事物的客观性究竟意味着什么?此类问题具有了本质性的意义。由于观测手段对事物的客观性产生了必然的影响,因此所谓的观测就意味着对事物客观性的参与。实在将不再有唯一的标准。摆在我们面前的科学将不再仅仅履行着“解释”的职责,而是还要担当着参与这个世界构成的神圣使命。实在和观测之间具有互补性。对某个观测对象来说,会因为观测方法的差异而形成不同的概念,因而它的客观性发生了变化。按照量子论的这个基本思想,不同的地理背景在解释同一地理事物或现象时有不同意义的客观有效性。
普利高津(I.Prigogine)的耗散结构理论指出,在开放并远离平衡的情况下,系统在与环境的物质和能量的交换过程中,如果某个参量变化达到一定的阈值,会从无序状态转变为有序状态。哈肯(H.Marken)在协同学中进一步地指出无论在平衡态或者非平衡态,系统通过其内部子系统之间的非线性相互作用,都会在“自组织”中从无序转变为在时间、空间和功能上的有序结构[3]。在这里,系统的内部结构是个非常重要而又关键的问题。不同性质的系统或事物内部有不同的构成的原则,可以使我们把握不同的现象变化的规律。但作为普适性的和根本的事物内部的构成法则又是什么样呢,是什么神奇的力量让一个系统在所谓“非线性”的相互作用中从无序到达有序呢?这背后似乎存在着某种更为基本的法则性的东西。
系统科学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新的解释客观实在的模式。在这个模式里,一切事物都存在于一定的系统中,系统存在于一定的环境中。系统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构筑起物质世界。然而,系统是相对于环境而言具有独立性的部分事物。系统内部与外部的差别是确定的。但来自环境的影响因素只具有“参量”的意义,是个确定的常量,系统内部的变量或叫“状态量”具有决定的意义。随着系统的状态量的改变,系统的性质、功能和整体涌现性便会显现。
系统科学展现了研究事物整体性方法的优势,解释了物质世界的复杂性和有序性。系统科学认为,任何事物的发展都要遵从着“从不对称到对称,从有结构到无结构,从有差别到无差别”的道路的这种思维,是对热力学第二定律的片面认识,认同霍兰(Holland.J.)的“适应性创造复杂性”的思想。这个思想包括,系统由具有适应性的主体构成,主体与主体及主体与环境之间能够进行交互作用。在交互作用的过程中,主体不断地“学习”并积累经验,根据学到的经验改变自身的结构和行为方式。在此基础上逐步派生出复杂性[3]。
适应系统的“学习”行为在事物的广泛联系中起着重要作用,适应和学习把不同的事物联系起来,构成一个共性越来越突出的事物集合——这是一个可能的发展结果。按照这个过程发展,不同的地理事物起初构成一个不太紧密的系统,通过学习而获得一致性,系统便成为人们期望的可用空间原理表达的紧密地理系统了。但是,我们要问,是什么力量或原因让那些关系不太密切的事物开始发生关联?什么力量使不同的事物之间产生了学习的行为?原因在事物的内部还是外部?根据我们对泛协性的研究,事物之间或者主体与环境之间的“学习”行为,似乎不完全象复杂适应系统理论建立的“刺激—反应模型”那样,而是有着更加积极的意义。在霍兰(Holland.J.)模型中,应该是只有较强的刺激源才能使较弱的接受对象反应和学习。
3 并协性与泛协性及其在地理学中的表现
尽管我们可以用上述各种观点解释客观事物或地理现象的性质和结构问题,但就现状而言地理学的理论和解释模式仍然存在着突出的经验性特征,仍然缺乏建立普遍原理的坚实的理论基础。地理学必须在理论方面继续作出努力,坚持哈维(David Harvey)主张的理论化的地理学精神[4]。理论化好象不能决定地理学的根本性质或学科,通常由主题界定各个学科[5],但理论化对学科有着特殊的意义。与之不同的是,以量子观为基础的现代科学在接受着这样一种观点,即理论参与着实在的构成[6],这意味着理论本身将实质性地影响着科学研究的主题。理论思维和理论方法不仅要解释现象,还要参与现象。在此意义上,地理学的理论化又要超出哈维的意义,增添了实质性的内涵。
地理学理论化的核心工作,是找到根本上的事物的关联性,确定其中的基本要素,尔后在必要的时候建立数理模型。根本的关联性决定着数理模型的真实性,决定着地理学相对于其它学科的价值和地位。但它的风险远远大于建立模型的工作。并协性与泛协性问题的讨论就是关于地理学理论化的根本的关联性问题的讨论。
并协性是现代量子论的基本概念,指观测对事件的必然影响,观测与事件之间具有互补性。这种观念对现代科学发展有重要意义,它使得理论本身更加重要,因为事物不仅仅象人们从前认为的具有自身可以展示的一面,还有着受理论及观测手段影响的一面。但现代并协观有强调观测者“优势”作用的意味,客观上悬念是由观测者引起的。
在中国并协性曾是一种古老的自然思想,表达不同的或性质相反的事物之间的相互依赖、交往和联系的状态。例如,我国古代的阴阳五行家和周易中就用这种辨证唯物思想解释事物的分布和变化,建立了世界的时空图式。所谓“阴阳关系”、“天地关系”和“人地关系”等存在着传统意义上的并协性,阴阳是宇宙事物形成演变的主要范畴。我国古典的地理学思想就与古朴的并协的自然观有渊源关系。在易传中,物质世界的阳之极至就是天,阴之极至就是地。司马迁在《史记·天官书》中讲;“仰则观象于天,俯则法类于地。天则有日月,地则有阴阳。天有五星,地有五行。天则有列宿,地则有州域。”水,火、木、金、土既是天上的“五星”,也是地上的“五行”的范畴。东方为木,南方为火,中央为土,西方为金,北方为水。这五行的盛衰引起四时环境的变化。在五行家这里,中国被推演为由九州[7]构成,是全世界的八十一分之一[8]。现代的并协思想和传统的阴阳五行思想有重要相通之处。
现代地理学研究的主题中有着明确的并协特征。例如,一些地区存在着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互补的二元关系,这在我国一些城市里尤其突出。北京、西安、洛阳等城市在空间构成上既有现代文明的中心区,也有传统文明的生活区。习惯于传统生活的人和崇尚现代文明的人会分别融入相应的时空过程,更为重要的是,在整体上城市人的群体会表现出传统的和现代的两个不同的时空过程的交叉并行:传统的人际关系与现代生产方式的并行;传统的生活节奏与现代生产生活管理的要求的并行等。这些特征在不同的地区都有不同的表现,成了各具特色的混合性的区域性文明体。这些文明体在同一区域会表现出完全不同的特性,如传统文明的保守性和现代文明的开放性,并相应地产生交叉显现的不同的时空特征。这种地方或区域性质的可变性是与经典地理学的法则要求有所不同的。在经典地理学中,一个区域具有稳定的和区别于其它区域的唯一特征。
人地关系是地理学的主题,地理环境和人文要素之间构成一个系统,这个系统从构成和联系看是非常复杂的,但它的性质具有并协特征。从整体上看,两大类因素是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的,其中人类因素的性质对系统性质有着关键的作用。人类的关键技术和观念直接决定着人将如何对待地理环境,决定着地理环境对人类的意义。因此,完全离开人类意识的和不受人类技术、观念影响的地理环境的概念事实上是行不通的。人类的一个主体意识将排斥另一个主体意识,这会导致环境将随人类主体意识而变化。在文化决定论意识下,人类将不顾一切的开发环境;在或然论意识下,人类将在环境的一定制约中开发自然;在狭隘的生态论意识下,人类将放弃合理发展的利益而依赖着环境的制约法则;在可持续发展论的意识下,环境和人类将共同存在和发展。问题是在同一个大或中等尺度的人地系统中(小尺度的系统例外),不同层次、不同职业或不同群体的人类,事实上有着几乎完全不同的观念,致使这样的人地系统在整体上会时常表现出不同的人地关系的特性,人类的意识对人地关系产生了不可避免的影响。受不同人类群体意识的影响,人地系统的性质会发生交替性的改变,在短期内不易把握,因此对大中尺度的人地系统来说,理论上应该更加注重“时空过程”和“时空的框架”性研究,而不应一味倾注于系统中具体的人类意识。这些不同的意识在相互影响中会表现出过程的特性,研究者通过过程特性可以看到并把握那些不同意识及其时空效果。
泛协是指事物和事物、事物和观测者之间,在优势的和非优势的条件下都能发生的相互影响和联系的特性,强调非优势关联,事物和事物之间、事物和观测者之间保持着平等的关系。非优势关联(non-prevalence relation),是指事物没有突出的互补倾向和强势,也能同其它事物发生联系的性质,是没有界限的介入,是更高水平的平等关系,体现了更高水平的不确定性。理论上存在着更高水平的不可预见性,它超越于通常和量子理论相关的不确定性之上[9]。但它不只是理论上称谓的特殊宇宙状态,也是我们所处的客观环境的普遍性质。优势表现为有较大可能性,对未来产生趋势性影响,如人择原理中讨论的意识的选择优势[10]。
一方面,任何事物,无论相关的或者不相关的,都有对其它事物产生影响的权利和可能。事物间的联系会超越种类的限制,也会超越系统的制约。在这里,“物以类聚”的意义被降低:同类者相聚,非同类者也相聚,后者具有特殊的意义。实际上,根据泡利原理现实事物中存在着“同轨不相容”的普遍性[11]。这成为不同轨者和不同类者相结合的客观条件。这种情形类似于现实中的“杂货店”,杂货店里的任何商品都有平等存在的权利,不同商品之间的关系没有必然性却又相互影响,构成一个整体。这个整体没有确定的种类界限,没有确定的结构,没有明确的边界。这种介入是无界介入。任何一种商品的介入都会自然地对这个没有特殊构成规则的事物集合产生某种影响,差异增强或者减弱。这种变化会不可避免地影响到顾客,顾客相当于并协中的观测者。
另一方面,在泛协关系中观测者对观测的对象产生影响,反过来观测对象又会必然地影响到观测者。当你决定采取某种方法实施具体的观测时,观测对象的某种性质和变化已经使你的方法有了某种针对性,而且性质的变化会使你的观测目标发生偏离。你在选定方法时不能不考虑它,必须对观测方法进行调整,而你的观测却会有“意料之外”的结果。改变观测方法及观测结果的这种意料之外的性质体现着泛协性的精神,它与人们习惯的必须根据“规律”的必然性预测事物变化的“必然结果”的观念有根本区别。规律也会经常碰到例外情形。这种特征也是并协性所不能表达的。你在观测之前不可能完全掌握“非优势关联”的情形和因素,观测对象永远都不会有一个包容全部联系的稳定结构,从而产生“意料之外”的观测结果。并协原理中的或然性的观测结果由观测手段所致。
物种与地理的生态关系包含着泛协性。我们已知的大多数物种都有自己的地理的生态环境,不同的生态环境对一定的物种起着严格的制约和决定的作用。但是物种的地理扩散告诉我们,有许多原生地或原产地的地理环境与生态环境所造就出来的生物种类可以扩散至一些不同或者有较大差异的环境中,在失去了优势环境后仍可很好地生存于非优势环境中。长期以来使人类受惠的植物种类一直都在从原生地向世界的各个方向扩散,这种现象证明了这些物种本身包含着比适应原生地更多的信息。一个物种内部除了含有十分确定的适应原生地的信息外,还含有不确定的具有广泛适应性的信息,所以能够实现无界介人。换句话说,一个物种的适应性信息由确定的和不确定的两方面构成。不确定的适应性信息使该物种产生了泛协性。泛协性使物种与某些不同的生态环境发生非优势关联,这种超出原生环境所能够给予的适应性有一个重要的作用,即当原生环境被破坏后也能异地保存物种。泛协性是一个物种为了继续生存而应具备的适应空间演变的必要条件。物种与生境对应的泛协性证明了地理环境对物种具有相对意义而没有绝对意义,所谓“特定的”环境的绝对意义只对事物内部确定性的这一面有效,而对包含着泛协性的事物的整体无效。泛协性的存在是环境结构不稳定性的一个根源。如果是这样,那么在理论上甚至技术上将导致“环境决定论”的根本性的破产。
人类与地理环境之间也存在着泛协关系。许多地方文化的产生与原初的环境作用直接相关,但历史事实证明它们是可以扩散到各种不同的地理环境之中的,如宗教信仰、民族文化等都可以在不同地理环境条件下延续并仍保存个性特征。生活在不同地理环境下的人类会使用不同的语言,语言的扩散使得同一地理区可以在不同情形下使用两种以上的语言。这样,宗教、语言、艺术和技术等都会突破它与原初地理环境的“确定的”关系,以不确定的方式与各种地理环境发生联系。同时,各个地理环境下的人类也会修正自己的判断标准,并用这个新标准“观测”这个环境和其中的事物。在人地关系中,环境不是决定地理事件或事实的因素,当然人类也不是决定的因素,地理事件或事实是环境和人类也是自然和文化共同参与的结果。
因为一个地理事物包含着优势关联和非优势关联,两方面共同决定事物的实质,所以以往的那种用某一个确定属性对该事物做出唯一定义的模式存在着片面性。泛协性将参与事物的定义,一个事物将由某种相对确定的一面和非优势关联的性状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