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住宅建筑设计的发展方向论文_居寿宏, 沈玲

1广东博意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南京分公司 南京市 210019

2北京清水爱派建筑设计股份有限公司南京分公司 南京市 210019

【摘 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与进步,人们的生活质量在日益改善,对居住建筑的设计要求也逐渐提高。如今居住在都市里的人们都渴望能回归自然,希望获得更多与大自然接触的机会,但现有住宅建筑的设计,准确的说还不具有原生态性,住宅的生态型是以低碳绿色为基础,涵盖生态环保,可持续发展等多种理念。住宅由传统高消耗型发展模式转向高效生态型发展模式是必由之路,是当今世界建筑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分析了我国现代建筑设计的趋势,并进一步提出了未来住宅建筑设计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未来住宅、建筑设计、发展方向

1、前言

随着我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不断地推进,现代人在选择住房时会更加关注居住环境的生态环保。生态建筑住宅设计理念成为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不仅为购房者提供现代化的居住环境,更促进了我国建筑行业的可持续的发展。设计在满足物质功能的基础上,进一步需要满足精神功能的要求,具有较高的实用性及经济性,并且科学技术含量较高,有助于我国建筑行业的前进。拥有使用超耐久型的高质量住宅,这是现代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下,人们对住宅建筑设计发展方向上的梦想。

2、未来住宅建筑设计的发展方向

2.1走可持续发展的建筑设计道路

对住宅所处的地方性及地域性的理解,重视本土文脉并建立公众参与的意识;结合住宅功能性及多样性的要求,采用简单适用的技术;树立建筑材料蕴含能量和循环使用的意识,在最大范围内使用可再生的地方性建筑材料,避免使用高产能,破坏环境,产生废物以及带有放射性的建筑材料,探寻可重新利用旧的建筑材料和构件;针对当地的气候条件,采用被动式能源策略,尽量应用可再生能源;完善住宅空间使用的灵活性,以便减少建筑体量。将建设所需的资源降至最少;减少建筑过程中对环境损害,避免环境的破坏,资源的浪费以及建材的浪费。

2.2住宅建筑的舒适性

住宅建筑的本质就是为人服务,首先就要讲舒适性,也就是说住宅建筑要寻求一种在符合购买面积,户型的基础上,使得各功能空间有着合理有效的安排,各得其所,分区明确,并使各功能的空间有诗意的尺度、比例,方便家具的布置和人的活动,同时要保证各功能空间的相对私密性。为满足室内环境质量,各功能空间要采光充足,通风良好,使用率高,并体现一定的艺术性和超前性。对于外部空间的环境,居民邻里交往的空间创建也是居住舒适性的重要体现,应力求把原有生活面貌纳入进来,作为居民邻里生存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规划要结构明朗,形象纲举目张,群体设计要多种围合,变化多变的私密,半私密的空间,配合如一,广场、绿地、小品、通透环廊等构成统一景观,做到安全宁静,温馨而利于交往。

2.3建筑时空的延续性

关怀自然就是关怀人类本身,真正意义上的“以人为本”就在于此。因此,“以人为本”的住宅建筑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就是强调其自然和行为方面的因素,由建筑本身的自然性引发出使用者的感受并延伸至其在时空中的循环延续,使得自然性的建筑与使用的行为成为一个整体,使得建筑设计工作在建筑全生命周期中成为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住宅建筑设计在遵循“以人为本”的前提下,从传统居住形态中汲收精华,特点,利用现代建筑的语言创造性的再现,其再现可以是局部或全部,有形的或无形的,亦可兼而有之,总之创新的目的就在于给传统居住形式一个延续和生存的空间,并使之与时代同步。

2.4住宅建筑的适应性

主要表现在多样性和可变性两方面。多样性:由于住宅市场需求的多样性,住宅开发建设单位要避免“贫富皆宜”的单一项目而要有一定的特殊,适合多种目标群体,赋予个性化的项目,来满足日益多样的市场需求,可变性:由于功能的多样性和技术的可行性,使居住空间的灵活可变得以实现,其可变性一般是以“户”为设计单位,按基本间定型的厨卫等定型设计,居室部分采用活动式隔断灵活分隔,即每户的平面围护结构不变,管道基本固定不动,厅室隔断按一定模数灵活不止,分户墙可以固定,也可采取取消分户墙而根据实际购买需求取舍的售楼方式,据此,住户的室内布置就可以各尽其能,各取所需,设计布置一个温馨而有个性的家,如此自然提高了居住建筑的使用效率,使住宅建筑易于改造而拥有更长的使用寿命。

2.5建筑形体的几何化及简约化和空间的纯粹化

住宅的设计也要克服旧的范畴所带来的惯性的作用,即在设计当中不要只局限于保证吃饭、睡觉、休息等的基本生活需要,也应当注重有学习、工作的空间的设计,伴随着现代的通讯技术和计算机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大面积的普及,一些办公用品作为消费品不断的进入到了千家万户,这种变革也会给我们以后的住宅设计带来非常深刻的影响。所以,住宅的空间结构也在设计当中需要作比较大的调整,设计的主要目的还应以满足现代的生活变化和需求服务。

现代化的通讯手段与办公条件,在智能建筑内,人们可以通过国际直播电话,可视电话,电子邮件,声音邮件,电视会议,信息检索等手段,获得全球性情报,信息,以空前的高速度与世界各地的人们进行商贸活动。

2.6住宅的生态型

越来越多的都市人都渴望回归自然和拥有洁净的天空,因此我们需要更生态的建筑不是一种口号。住宅的生态型是以绿色为基础涵盖生态环保,可持续发展等多种理念。生态的建筑设计应该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尊重设计地段内的土地、环境及植被的特点,因地制宜;整体、全面的考虑设计区域内部与外部环境关系;强调人与环境的和谐共存,设计过程的多学科综合性。

人类生存离不开洁净的空气、充足的阳光和浓郁的绿丛。但随着工业发展与经济增长却造成环境的污染与自然生态的恶化。在建造住宅时往往忽略了原有地形,有意无意地破坏了地形地貌,对基地的地物诸如树丛、植被、水面等也未加爱惜,致使水土流失,绿地减少,同时也缺乏对空气污染、噪声污染、水质污染、辐射污染、垃圾污染的重视,最终使环境遭受严重污染,影响居住生存质量。

碧桂园森林城市位于马来西亚新山市,是一次大胆创新的智慧生态大城。所有建筑外墙长满绿色植物,小区地面采用立体城市规划设计理念。分上中下三层体系,上层为缤纷公园地面,无汽车穿梭,打造快来休闲生活空间,中层为城市交通层,下层为小区静态停车和水榭区。创造一个人人向往的生态之城。

2.7住宅的寿命将要大大的延长,超耐久性住宅将要大量出现

目前,住宅的使用寿命按其设计图纸来说一般是在50年左右,人们用几十年以至终身的积蓄来购买一栋房屋,在使用之后就要报废,这种现实的现象实在是有点不符合中国国情,所以人们很迫切的要求提高住宅的耐久性,现在超耐久型混凝土的研究正在兴起,在不远的将来有望使混凝土的耐久性达到几百年以至上千年,当住宅采用框架结构之后,就可以采用超耐久型混凝土从而大大的提高住宅的耐久性,实现我们拥有超耐久型住宅的梦想,其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是不言而喻的。

2.8开发地下空间解决城市用地紧张的现状

开发利用地下空间具有无法比拟的优势,节省土地资源,减少对城市土壤的破坏,减轻地面上住宅,交通生产和生活服务,社会活动的相互干扰;节约能源,土壤具有隔热和蓄热的双重功效。据测地下建筑比地上建筑可节省热能25%~80%;有利于生态平衡,不破坏植被,不侵占农田,有利于美化环境,净化空气,改善小气候;防尘,防毒,地下空间无大气污染;利于储存蔬菜,水果,粮食,地下环境相对湿度适宜,避免鼠害虫害;抗震性能好,维护费用低。

3、结语

未来的新世纪是一个注重生态,环保,追求人与自然科学整体协调发展的社会。住宅建筑的设计方向,要求更加适用、更加安全、更加经济与美观,在建筑住宅的设计中,要以人为本,以环保为本,满足不同阶层经济收入、不同类型的生活模式和家庭需求为主,随着生态意识的普及和可持续发展的深入人心,住宅建筑的主流将以生态建筑为主。

参考文献:

[1] 饶明龙.论生态建筑中住宅设计的发展趋势[J].广东建材,2009(08).

[2] 黄海燕.未来住宅建筑设计的发展方向[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12).

[3] 胡友艺.《浅析我国建筑设计发展趋势》.民营科技,2011(10).

论文作者:居寿宏, 沈玲

论文发表刊物:《低碳地产》2016年8月第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1/11

标签:;  ;  ;  ;  ;  ;  ;  ;  

未来住宅建筑设计的发展方向论文_居寿宏, 沈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