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图书馆参与竞争情报的问题_图书馆论文

论图书馆参与竞争情报的问题_图书馆论文

图书馆参与竞争情报问题的探讨,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图书馆论文,竞争情报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251;G35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7634(2005)01-0034-04

“竞争情报”是竞争的产物。这一概念源于英文“Competitive intelligence”一词。一般指竞争主体为保持优势所需要的一切有关竞争对手和竞争环境的情报,广义上也包含相关的情报活动。因此,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析,竞争情报具有不同的内涵。它既可以是一种情报产品,又是一个情报活动过程。如果强调其情报需求性,可以看成满足企业竞争活动中的情报需求,为决策服务的情报产品;如果将竞争情报看成情报活动,它包括情报的收集、整理、分析、研究、利用等种种活动。

在经济全球一体化态势冲击下,企业的一切活动都围绕在市场上占据竞争优势而展开,这逼迫企业不得不重视竞争情报工作,竞争情报在企业求生存求发展过程中所占据的地位将越来越显著。图书馆作为获取、传播信息的重要渠道,以强化对一切企事业活动的服务意识,在“竞争情报”活动中担负着重要角色。笔者认为,图书馆参与竞争情报工作,既有利于国民经济的发展,又有利于图书馆自身走出低谷持续发展。

1 图书馆参与竞争情报的必要性

(1)参与竞争情报是图书馆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随着运行速度每秒数万亿次的超级计算机、无所不能的数字技术、无线传送技术、存储技术、高配置PC机等的出现、应用与普及,网络资源的不断丰富,成千上万个网络的开通,全球上网人数成倍增长(仅中国2000年网民就达到了8000万,全世界网民更高达几亿),网络信息已是无所不在、无所不容;信息用户无论置身何处,都可利用商务通、手机、掌上电脑、带上电视等随意获取所需的信息。因此,社会对图书馆的需求、依赖程度大大降低。近年来,我国的教育水平在不断提高,受教育人群在不断扩大,但整个公共图书馆系统的服务人次却呈现出整体下降的趋势。就全国公共图书馆系统而言,在1991年,其总流通人次为20496万人次,1995年则降至18298万人次,1998年更降到 17058万人次[1]。就连国家图书馆、上海市图书馆以及各省公共图书馆系统也基本上呈现了相同的趋势。近20年出生并成长起来的一代人,美国称之为“网上一代”,他们对传统的图书馆已不感兴趣,他们对信息的需求将主要来源于网络,网络成为他们终身受教育的学校。所有这一切将对21世纪的图书馆产生强有力的冲击,图书馆的生存与发展受到前所未有的威胁。

图书馆是否能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和需要,是否能在有实力的网络信息传播公司的冲击下生存,现在还不能下结论。但必须强调的是,未来图书馆的生存方式必将改变,生存权将面临着雨后春笋般涌现的其他信息服务行业的强有力挑战。图书馆如果不改变传统观念,把深化信息服务工作作为第一要务,它将很难在群雄并起的信息产业中立足。因此,图书馆想要力保自己在20世纪曾有的地位,就应努力适应社会的发展和满足社会的需求,成为数字化时代、网络信息时代国家信息基础设施的重要工程,数字地球重要信息集散、加工、再生、补给基地,网络信息传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利用自身的优势,不断拓宽服务领域,争取更多的用户。用户是图书馆生存和发展的重要保证。竞争情报的出现,为发展图书馆信息服务业务提供了契机。如此看来,图书馆参与竞争情报,的确是拓宽服务领域、争取用户的重要举措,是图书馆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2)参与竞争情报是图书馆解决经费短缺问题的良策。由于我国是发展中国家,国家每年对图书情报事业的经费投入是有限的,图书馆的购书经费比较紧缺,用于研究开发、拓展服务领域及购置现代化设备的经费较少。如我国大中型公共图书馆,经费由政府财政定额划拔,经费虽然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国内生产总值的增加在不断地增长,但是由于文献单价的上涨和购书经费占图书馆总经费比例的下降,不少图书馆文献的实际购买力正在连年下降。河南省图书馆1985年购书费为35万元,购买中外文图书6.5万册,1999年其购书费增至200万元,而年进新书只有1.2万册,只是1985年的 18.46%。因此,经费投入除了国家拨款、社会捐款外,开辟多种渠道筹集资金是当务之急。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图书馆应该依靠丰富的文献资源、优秀的情报工作人员、先进的现代化通讯网络设施、深厚的信息服务经验广开财路。图书馆应该克服“与世无争”、“坐等用户”的旧观念,主动走出馆门,到信息市场去寻找服务项目和研究课题,向市场要效益。

信息经济学理论认为,现实中存在完全信息下的市场,经济行为者是在不确定的条件下进行决策,在市场经济中,信息具有不均匀分布的特征,即信息的不对称性。在这种状况下,总是掌握信息更多的一方占据市场竞争的优势,这就使信息具有相应的经济价值,经济行为者愿意为信息支付成本。如摩托罗拉公司,由于长期重视竞争情报的搜集、分析和利用,使企业能够及时应对各种变化的市场环境和竞争对手,在国际市场竞争中有效地抓住了商机,赢得了竞争的主动权,使企业进入全球 100强企业行列。要成功必须付出代价,摩托罗拉公司每年用于竞争情报活动的经费投入高达数百万美元。竞争情报能够给经济行为者带来如此巨大的经济效益,因此经济行为者乐于为竞争情报支付巨额报酬。

图书馆参与竞争情报是其解决经费短缺问题的良策,由此可以获得可观的经济效益。竞争情报是市场竞争的产物,竞争对手与竞争者,双方为了自己的市场利益,相互对立各不相让,竞争情报的收集,一般都是在对方不协作,甚至反对的情况下秘密进行的,收集难度很大,有时还要冒风险。对所获的竞争情报需要分析研究,竞争情报运用得当,能给经济行为者带来丰厚的利润。如果将竞争情报的竞争性、对抗性、高价值性、高增值性运用得当,无疑将会给图书馆增加不菲的收益,从而促进其自身的生存与发展。

(3)图书馆参与竞争情报是稳定专业队伍、吸收优秀人才的良方。21世纪是高科技时代、知识经济时代,各行各业对人才的需求将十分迫切。现在人们已越来越认识到人才资源是人类的第一大资源,资产工人是最大的、最根本的生产力。美国著名的管理学专家加里·德斯勒就提出“人高于一切”的价值观,世界上很多大公司总裁十分赞同这一主张。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美国经济学家西奥多·舒尔茨研究发现:生产的决定因素已不是空间、能源和耕地,决定因素是人口质量的改善。本世纪最伟大的人类天才比尔·盖茨的创业就很好地证实了这一点。他奠基了软件帝国大厦,创造了令人难以置信的电脑操作系统匹配软件,推进了人类迈进网络时代的步伐。人才能拯救公司,人才能创造财富,人才更能促进社会的发展、人类的进步,拥有人才就拥有一切。

21世纪,对人才的争夺将更加激烈。图书馆对人才的引进将面临着众多行业的竞争,其引进人才的举措如不进行重大调整和独出心裁,将很难在竞争市场立足。目前,图书馆不要说引进优秀人才,就连稳定工作队伍也很难做到。图书馆多年来培养的情报专业人员不断跳槽、外流。员工为什么会跳槽?从心理学角度分析来看,作为高级动物的人所追求的一方面是物质待遇,另一个更高的层次是对自我发展的确认和对自身能力的认可。调查结果也证明了这个分析。据一份调查显示,北京地区约47.3%的跳槽者跳槽的原因是不满意薪水,而 56.2%的人是因为“个人能力得不到发挥”。人力资源专家指出,管理者可以用企业文化、发展空间和适当提高薪酬来化解员工的跳槽欲望。如果图书馆工作仅限于做一些很平庸的而且是重复性的借借还还的工作,有些工作人员,特别是年轻人就会觉得这个工作是乏味的,会选择离开这个行业;如果图书馆的工作是一种很有创意的,富于挑战性的,能够使人不断发展、不断成熟、不断提高的工作,同时,它文不断开辟财路,提高工作人员薪酬,那么,图书馆不仅能把最好的人才留下来,而且还能把一些最优秀的人才吸引进来。而图书馆参与竞争情报,既能为其创造财富,使高薪吸引人才有物质基础,又给工作人员提供发展空间,这对新型人才应该是具有很大的吸引力的。

2 图书馆参与竞争情报的可行性

(1)竞争情报是企业制胜的法宝,然而,企业缺少情报资源,缺少高水平的专业人员,缺少设备、缺少经验,这就为图书馆参与竞争情报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目前,我国已加入WTO,WTO的多边互惠贸易机制为我国提供了市场准入条件,为我国企业参与国际竞争提供了契机。我国经济与国际经济市场接轨,可以促进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和资源的合理配置,增强企业活力和竞争力,在公平的竞争中求得发展。但是,国际市场的经济竞争,有机遇,也有风险。国际市场的经济竞争,公平与非公平、正规与非正规、诚实与欺诈、经济与政治的混杂交易并行,不了解交易者和竞争对手的情况,难免上当受骗。为避免和减少在世界经济竞争中的失误,企业应加强竞争情报研究,建立完善、系统的情报机构和信息网络,加强对世界竞争情报的搜集、研究分析,并及时传递给用户和决策部门,增强决策的准确性与科学性。新技术、新产品的开发引进,同样需要竞争情报的指导。由于信息滞后,国外已有的研究成果我们不知道,还投入相当的人力、财力、物力当作尖端去搞,结果搞出来了也早已落后了许多年,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如果重视情报工作,信息灵通,即可避免重复研究,少走弯路,减少失误。引进技术,既要选择最适合自己的世界最新技术,又要分析这一技术的生命周期和可能淘汰的时间,还要考察是否最先进、最有价值,价格是否合理,以及所带来的经济效益等等。这些艰巨的任务,没有竞争情报工作的追踪,是难以完成的。在瞬息万变的国际市场上,谁能抢先一步获得市场变化趋势和竞争对手准确可靠的信息,并能当机立断做出应变的正确措施,谁才能成为大赢家。美国的摩托罗拉公司就是凭借竞争情报取胜的典范。

企业对竞争情报的需求越来越迫切,对竞争情报的依赖性越来越强,然而迄今为止,我国企业竞争情报的收集、分析、整理、加工、存贮、处理能力却依然十分低下。有资料表明,目前大量企业情报获取渠道十分狭窄,如:上海港龙吴港务公司 2/3以上的信息来自于政策文件、上级机构和内部文件,来自于专业技术企业、技术市场、各类信息网络的信息只占很小的比例,除少量几条信息是通过计算机网络传递以外,其余信息的交流包括内部信息的传递及外部信息的收集等均是通过陈旧的文献形式,费时费事,工作效率低下[2]。从浙江省企业的调查情况看,没有任何藏书的企业有119家,占58.91%,没有外文期刊的企业172家,占 85.15%,没有标准文献的企业166家,占 82.18%;情报系统建设落后,设备陈旧,没有计算机的企业8家,没有介入Internet的企业53家,占26.24%[3]。

类似这样的情况,在我国企业中是相当普遍的。即便已启动信息情报工作的单位,也存在着现有信息工作人员知识面较窄,信息意识薄弱,人员结构、知识结构严重不合理的状况。企业需要竞争情报,却缺乏竞争情报能力,这就给图书馆参与竞争情报提供了用武之地。因此企业所无,恰恰是图书馆所长,这无疑为其提供了难得的发展空间。

(2)竞争情报方面,图书馆具备资源优势、设备优势、人员优势、技术优势、经验优势,这就使图书馆参与竞争情报具备了充分的条件。

①资源优势、设备优势。竞争情报主要是通过公开、合法的渠道获得。正如美国情报专家伊恩·戈登所指出的,搜集竞争情报是一个获取和分析公开资料的过程。美国海军高级情报分析员埃利斯·扎卡利亚斯说,情报的95%来自公开资料,4%来自半公开资料,仅1%或更少来自机密材料[4]。情报收集主要是文献收集,最重要的文献来源是公开发行的报刊杂志。国外竞争情报的经验证明,最高效省时的收集公开信息的两种方法之一是订阅专题简报。关于竞争情报的收集,国外是如此,那么国内又是怎样的呢?据社科院新闻所调查,我国企业所需经济信息中,68%来自报刊[5]。由此可见,不管是国外还是国内,竞争情报的收集,绝大部分来自文献资源,而图书馆是文献信息的最大收藏家。图书馆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为收集竞争情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现代信息技术,尤其是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广泛应用,使得传统图书馆开始向电子化、网络化和数字化图书馆转化,涌现出各种各样的电子文献,既有书目型、阅读型,也有视听结合型和多媒体对话型产品。随着图书馆向电子化进程迈进,图书馆也建立了自己的站点,编写制作了网页,可以通过因特网24小时向全球开放,实行网上服务。这极大地便利用户,提高服务效率,扩大服务范围。图书馆可以通过自己的网页进行网上交流、网上出版,可以通过对国内外相关信息资源的组织和导引,开发专门的应用服务,使其对用户服务范围得到最广泛最深入的延伸,为参与竞争情报服务提供别的部门都不具备的设备优势。

②人员优势、技术优势、经验优势。图书馆有大批图书情报学、信息管理专业毕业的工作人员,这些人员在校研修情报与图书馆活动、情报组织、情报检索、情报查询、情报传送、情报服务等课程,走上工作岗位之后,从事信息服务,具有丰富的信息服务知识。图书馆工作人员不但提供传统的咨询服务,根据读者提出的问题,利用书目、索引、文摘、手册等各种手工检索工具,向他们提供具体事实或有关的文献资料,而且能够深层开发网络信息资源,利用浏览器查检方式,与Internet实行自动连接,下载万维网服务器的主页和利用率高的文献,以丰富自己的电子文献库;同时做好网上信息资源的筛选、科学配置和组织工作;建立包括传统文献、电子出版物和网络资源在内的文献管理集成系统,开展文献光盘、网络一体化的服务。其实,不少的图书馆已不知不觉地参与了竞争情报,如成都中医药大学图书馆早就走出馆门开拓信息市场,对用户的信息需求进行深入的市场调查研究,了解用户当前在研究什么,需要什么样的信息,根据不同信息用户的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信息服务,针对市场要求,开展专题代检、定题跟踪等信息有偿服务,与医院、药厂、科研机构建立“企图合作”、“医图合作”、“科图合作”关系,为医院、药厂、科研机构参与竞争提供了优质情报服务。由此可见,图书馆具备得天独厚的人员优势、技术优势、经验优势,也证明其参与竞争情报的切实可行。

3 图书馆参与竞争情报的步骤、方法

(1)过硬的竞争情报队伍。竞争情报是情报的新成员,与以往的情报相比,既有共性,又有特殊性。从事竞争情报服务的工作人员不仅要具备情报专业知识和技能、较高的外语水平、最新的计算机知识,还需要有经济、管理、法律等方面的知识。因此,图书馆要对原有的图书情报人员进行竞争情报培训。

目前,我国不少大学的信息管理学院开设了竞争情报课程,也有一些大学和情报研究机构为培训企业竞争情报人员开设了竞争情报培训班。上海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早在五年前就举办过企业竞争情报与竞争战略培训班。2001年,以上海交通大学管理学院为主,举办了企业竞争情报与竞争战略高级研修班,这为培养高素质图书情报人员提供了极为有利的免件。图书馆应该选送具有敏锐的发现和获取情报能力、系统分析和综合处理情报能力、社交和有效的通讯联络能力、适应环境和继续学习能力、人机对话和情报检索能力、书写和外语交流情报能力的图书情报人才参加竞争情报培训,练就过硬的情报队伍。

(2)加强自我形象宣传。社会进入了网络时代,图书馆已是传统的信息资源和电子资源并存。然而一些人对图书馆的认识还停留在上个世纪60年代,在人们心目中,图书馆只有纸质的书刊、文化水平低下的工作人员,图书馆的服务只是在出借书刊,压根就不知道图书馆能够对有高度价值的图像、文本、语音、音响、影像、影视、软件和科学数据等多媒体信息进行收集,组织规范性的加工,进行高质量保存和管理,实施知识增值,并提供在广域网上高速横向跨库连接的电子并存服务;压根不知道图书馆拥有一批来自不同专业的情报专业人员,这些人员经过多年的信息咨询服务,具有了较高的情报收集、整理、分析能力,特别是利用数据库和利用因特网的信息资源方面具有较高的水平,具有化信息为知识的能力;压根不知道图书馆能针对用户的特定信息需求开展定题服务、课题跟踪服务等高层次的服务。因此,图书馆必须积极宣传和推销自己,将自身拥有的信息资源、服务设备和专业人员当作一笔丰富的财富来开发和利用,充分利用报刊、电视、广播、网络等各种媒介进行资源、人才、服务诸方面的宣传,让人们对图书馆有一个全新的认识,加强图书馆与用户之间的沟通,加深用户对图书馆的了解,在图书馆与用户之间架起一座信息供应的桥梁,将信息资源源源不断地送到社会各界用户手中。

(3)主动为企业提供竞争情报服务。在确立自身形象时,图书馆还可通过各种方式,加强与社会各界的沟通联系,与企业挂钩,根据企业的实际需求,提供不同形式的竞争情报服务,既确证自己的独特价值所在,也以此谋求自身的发展之路。目前可行的情报服务工作大体上有以下几种。①在企业进行扩大生产规模、技术革新、开发新产品、寻找合资合作伙伴等重大决策前,根据预约,适时提供企业需求的竞争情报;②帮助企业开展竞争情报培训工作;③帮助企业建立竞争情报系统。

图书馆参与竞争情报有利于图书馆持续发展,有利于国民经济发展,是图书馆信息咨询服务的新课题。

标签:;  ;  ;  ;  ;  ;  ;  

论图书馆参与竞争情报的问题_图书馆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