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前,市政基础设施建设越发的发达,在施工中能够保证质量和安全的前提下,人们也逐渐开始追求外观的美观性,而清水混凝土是混凝土材料中最高级的表达形式,它显示的是一种本质的美感,体现的是“素面朝天”的品位。清水混凝土具有朴实无华、自然沉稳的外观韵味,与生俱来的厚重与清雅是一些现代建筑材料无法效仿和媲美的。本文对清水混凝土在市政道路桥梁工程中的应用进行具体的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清水混凝土;市政;道路桥梁
引言
清水混凝土又称装饰混凝土;因其极具装饰效果而得名。它属于一次浇注成型,不做任何外装饰,直接采用现浇混凝土的自然表面效果作为饰面,因此不同于普通混凝土,表面平整光滑、色泽均匀、棱角分明、无碰损和污染,只是在表面涂一层或两层透明的保护剂,显得十分天然,庄重。材料本身所拥有的柔软感、刚硬感、温暖感、冷漠感不仅对人的感官及精神产生影响,而且可以表达出建筑情感。因此建筑师们认为,这是一种高贵的朴素,看似简单,其实比金碧辉煌更具艺术效果[1]。
1 清水混凝土国内外的发展历程
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建筑师采用清水混凝土工艺,如世界级建筑大师贝聿铭、安藤忠雄等都在他们的设计中大量地采用了清水混凝土。悉尼歌剧院、日本国家大剧院、巴黎史前博物馆等世界知名的艺术类公建,均采用这一建筑艺术。
清水混凝土产生于20世纪20年代,随着混凝土广泛应用于建筑施工领域,建筑师们逐渐把目光从混凝土作为一种结构材料转移到材料本身所拥有的质感上,开始用混凝土与生俱来的装饰性特征来表达建筑传递出的情感。到20世纪60年代,越来越多的清水混凝土出现在欧洲,北美洲等发达国家。到了80年代,一批新起的建筑师延续了国际主义风格。
在我国,清水混凝土是随着混凝土结构的发展不断发展的。20世纪70年代,在内浇外挂体系的施工中,清水混凝土主要应用在预制混凝土外墙板反打施工中,取得了进展。后来,由于人们将外装饰的目光都投诸于面砖和玻璃幕墙中,清水混凝土的应用和实践几乎处于停滞状态。直至1997年,北京市设立了“结构长城杯工程”奖,推广清水混凝土施工,使清水混凝土重获发展。近些年来,少量高档建筑工程如海南三亚机场,首都机场,上海浦东国际机场航站楼、东方明珠的大型斜筒体等都采用了清水混凝土[2]。
2 清水混凝土浇筑与普通混凝土浇筑工艺及工序对比说明
水混凝土与普通混凝土并无本质区别,只是清水混凝土对模板、混凝土的浇筑要求更高,但清水混凝土可以达到“清水墙”的效果,只需要简单粉饰甚至无粉饰。在清水混凝土施工中,由于省掉了传统的抹灰、镶贴等粉饰工序,加上混凝土施工工艺要求,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在原有普通混凝土要求的基础上增加1cm,对混凝土的配合比、和易性进行了规定;模板要满足浇筑出来的混凝土表面平整光滑,线条顺直。
清水混凝土因为具有很强的装饰效果而闻名,因此其也可以称为装饰混凝土。清水混凝土属于一次浇注成型,不需做其它外在装饰,其现浇的混凝土表面可以直接作为装饰表面,因此与普通的混凝土有着很大的区别。通常情况下,清水混凝土具有以下两个特征:
第一,拆模后的混凝土表面光滑、色泽分布均匀且棱角分明,只需要在其表面涂抹一层透明的保护膜则可以将其自然装饰特性充分的体现;
第二,拆模后的混凝土表面不需要再进行抹灰、刮腻子等施工工序,可以直接进行涂料的粉刷,避免了抹灰过程带来的质量通病。
2.1 清水混凝土与普通混凝土在施工工艺方面的区别
第一,清水混凝土在每次浇筑混凝土之前需要对水泥极其添加料与上次的色彩进行对比,通过检验后才能够继续进行;
第二,清水混凝土施工中,对于施工的温度也有着较为苛刻的要求,一般将每年的4-10月份视为最佳的施工期[3]。
2.2 材料要求对比
2.3 操作工艺对比
3 市政道路桥梁工程中清水混凝土施工技术
3.1在模板工程中的施工技术
模板是桥梁工程施工中不可或缺的周转性材料,通常选择面积较大,厚度也较厚的定型钢模板,为避免出现错台或较大缝隙,预先将模板编号并用螺栓固定,确保模板连接处控制严密并且保证没有变形发生,如果是柱式墩,亦或是薄壁墩没有设置拉杆的情况,需要添加辅助加劲肋,通常为槽钢,以增强模板的刚度和稳定性,确保安全。如果是高大模板的安装,可能需要安装对拉螺栓,因此在模板安装结束之后需要对其进行除锈操作,同时清洗模板,保持清洁,控制模板表面显现光泽。如果模板呈现干燥状态,需要及时将表面浮尘清除,随后在模板表面涂刷脱模剂。
3.2在钢筋工程中的施工技术
清水混凝土的施工中也不可避免的会涉及到钢筋工程,那么钢筋工程需要重点注意的是钢筋的焊接及绑扎。清水混凝土施工中采用的钢筋需要保证洁净并且无锈迹,为了确保竖向钢筋的垂直度满足要求,绑扎或焊接完成后必须校正。当桥梁高度大于4米时需要布设剪刀撑,用以保证各结构钢筋的垂直度。为了确保保护层的厚度达到设计要求以及均匀一致的效果,需要在钢筋与模板之间设置一定尺寸的垫块。垫块布置成梅花形,错落有致,为了避免其颜色对外观有所影响,所以垫块的颜色需要同清水混凝土保持一致。如果是钢筋的半成品,一定要在干燥的环境中存放,避免其遭受腐蚀而影响清水混凝土的观感。
3.3在很变混凝土工程中的施工技术
3.3.1清水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
清水混凝土的配合比的设计对于其性能有着很大的影响,为了达到良好的效果,首先应注意选择小水胶质量比,同时砂率较大的组合方案,并应选用质量稳定的外掺剂,粗骨料使用连续级配,并且是反击破碎石,碎石木材的压碎值需要在12以下,同时强度要超过混凝土强度,至少是1.5倍。另外,把握控制好外观的思想看,细骨料也要认真筛选,严格把握细度模数。清水混凝土中掺加的减水剂不能存在有害物质,如果是掺加的粉煤灰,必须保证细度稳定,并且没有杂质,保证各项指标均符合要求。
3.3.2清水混凝土的浇筑施工
清水混凝土的浇筑施工工艺的重点在于需要保证其施工的连续性,同时也需要控制好清水混凝土的和易性,到场的每个车辆都需要检测其内混凝土的坍落度,使其基本保持在160毫米左右,为了避免骨料分散,严禁混凝土的下落高度过大。
一旦施工条件以及现场环境决定高差过大的话,必须采取一定措施使清水混凝土缓慢流入,规避因高差过大产生的清水混凝土的离析现象。清水混凝土同样要保证施工的连续性,一次浇筑完成是需要遵守的方针,避免因施工缝引起的外观差异现象。
3.3.3清水混凝土的振捣
清水混凝土的振捣工艺的好坏能够直接在外观上体现出来,因此,振捣施工这一工序也是十分重要的。振捣的施工工艺应是快插慢拔,值得注意的是上层混凝土振捣时要将振捣棒插入至少10厘米左右,对于钢筋较多的地方要特别注意,避免因振捣造成钢筋以为,影响整体。振捣施工工艺要把握好振捣时间,避免漏振或过振现象,最终振捣效果应以表面无气泡并无下沉为止,并最好表面平坦有浮浆出现。
4 结语
清水混凝土的发展,将混凝土施工工艺带上了更高的层次,大大提高了市政路桥工程的美观性,同事仍然能够保证质量,是城市建设发展的重要体现,相信在未来会有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赵文胜.清水混凝土施工工艺在市政桥梁工程中的应用[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9,(30).
[2]舒圣虎.浅谈在市政道路桥梁工程中清水混凝土的施工工艺田.商品与质量,2012,(S5).
[3]李云法,高海英.浅析清水混凝土施工技术在城市桥梁工程中的应用[J].科技创新导报,2011,(28).
论文作者:莫穗玲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0/11
标签:混凝土论文; 钢筋论文; 表面论文; 模板论文; 的是论文; 施工工艺论文; 效果论文; 《基层建设》2017年第1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