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曦
贵阳市乌当区人民医院, 贵州 贵阳 550018
vixo怎么拔出手机卡摘要:目的:探讨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诊断冠心病患者心律失常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冠心病患者7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心电图检测,观察组采用动态心电图检测,观察比较2 组患者诊断结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心律失常阳性检出率为86.1%,对照组患者心律失常阳性检出率为61.1%,2 组患者心律失常阳性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室性早搏二、三联律阳性检出率(55.6%)、房性早搏二、三联律阳性检出率(44.4%)、室性早搏成对阳性检出率(50.0%)、房性早搏成对阳性检出率(41.7%)和短阵室上速阳性检出率(36.1%)等均高于对照组(25.0%、16.7%、22.2%、11.1%、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中通过动态心电图诊断冠心病患者心律失常效果高于常规心电图,应该给予大力的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冠心病;心律失常;动态心电图
vixo怎么拔出手机卡冠心病属于临床中非常多见的一类心血管疾病,关于冠心病的发病率以及病死率不断升高,已经严重威胁到人们的生命健康。心律失常是心血管病的常见症状,冠心病心律失常包括窦性心律失常、异位性心律失常或传导障碍等[1],该症状一旦出现将持续存在,较多见的有过早搏动、心房颤动、病态窦房结综合征以及房室传导阻滞和束支传导阻滞等[2],严重影响患者预后;为进一步研究冠心病心律失常的诊断方法,本研究对冠心病患者分别采用不同检测方法进行临床研究,对比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诊断冠心病患者心律失常的诊断价值,现报道如下。
一、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选取该医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72 例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均符合临床中关于冠心病的诊断标准[1];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6 例。对照组中男22 例,女14 例;年龄36~74 岁,平均(47.6±5.8)岁;病程2 个月~30 年,平均(12.4±4.3)年;合并高血压14 例,合并高脂血症9 例,合并2 型糖尿病5 例。观察组中男23 例,女13 例;年龄35~76 岁,平均(47.3±6.2)岁;病程2 个月~31 年,平均(12.6±4.7)年;合并高血压15 例,合并高脂血症8 例,合并2 型糖尿病6 例;排除患有严重性心、肝、肾疾病、其他脏器功能障碍和精神疾病患者。2 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等基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2、检测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心电图检测:安静状态下,全身放松,取平卧位,采用铃谦kenz cardico 1211 型12 导联心电图机检测,保证图像清晰、基线平稳。观察组采用动态心电图检测:安静状态下,全身放松,取坐位或平卧位,采用DMS 300-4型12 导联动态心电图机分析系统对患者心律失常进行检测,连续24 h,准确记录患者胸闷、胸痛等临床症状发生的时间和持续时间以及患者生活起居。
3、判定标准 常规心电图心肌缺血判定标准:T波<同导联R 波的1/10,ST 段水平下降≥0.05 mV;动态心电图心肌缺血判定标准:ST 段水平型/下斜型压低≥0.1 mV,ST 段水平下降持续时间≥1 min,且再次发作时间与前次ST 段压低恢复至基线时间间隔≥1 min;患者心律失常的诊断需根据患者发作时的频率、节律、临床症状、发生时间和持续时间等多种因素来判定。
4、统计学方法 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 13.0 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组间采用χ2 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二、结果
观察组患者中心律失常检出31 例,阳性检出率为86.1%,对照组患者心律失常检出22 例,阳性检出率为61.1%;观察组患者阳性心律失常检出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观察组患者的室性早搏二、三联律、房性早搏二、三联律、室性早搏成对、房性早搏成对以及短阵室上速等阳性检出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三、讨论
冠心病为临床中常见的一种疾病,一般多发于于老年中.严重的影响老年患者的身体健康。因此,临床中如何有效的诊断该病成为医师们关注的重点。临床中常常采取冠状动脉造影术进行诊断,这种诊断方法属于有创检查,且多数的患者耐受力降低,重复性差[1]。因此,如何有效的选取有效的诊断方法诊断该
病成为医师们关注的重点。
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发展,心电图检查逐渐的应用到临床诊断中,这种诊断方法属于无创检查,且重复性强,诊断效果明显。临床中常常分为动态心电图和常规心电图两种 。因此,临床中对于这两种诊断效果一直存在疑问。常规心电图是临床中最早的一种诊断方法,诊断费用低,经常应该临床中,能够有效的反应患者心脏兴奋的电波活动情况,在心脏疾病的诊断中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同时,这种对各种心律失常也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而动态心电图是一种长时间纪录患者心脏的活动电波.在临床中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冠心病主要是由于脂质代谢不正常,血液中的脂质沉着在原本光滑的动脉内膜上,在动脉内膜一些类似粥样的脂类物质堆积而成白色斑块,这些斑块渐渐增多引起动脉腔狭窄,使血流受阻,引起心脏缺血,产生心绞痛;心律失常是冠心病的常见症状,但是有了心律失常并不意味着同样患有器质性心脏病,患者多不伴有其他心脏病,所以不能认为心律失常就是冠心病;临床诊断冠心病心律失常多采用心电图检测,是现阶段诊断心律失常最重要的唯一标准,由于一次心电图难以扑捉到有效的诊断依据,但患者又有明显自觉症状,所以当前环境下临床中广泛应用的心电图检测系统多为动态心电图[1];动态心电图又称为Holter心电图,可连续记录患者24 小时心电活动的全过程,包括患者的休息、日常活动、正常进餐、平时工作、学习和睡眠等不同情况下的心电图资料,能够发现常规心电图不易发现的心律失常和心肌缺血,是临床分析病情、确立诊断、判断疗效的重要客观依据。采用动态心电图监测冠心病患者的心律失常,可通过检出隐匿性心律失常、检测快速性心律失常以及观察缓慢性心律失常来协助临床病症确诊,对选择正确治疗方针和提高治疗效果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选取冠心病患者72 例作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不同心电图检测方法进行临床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心律失常阳性检出率高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患者中室性早搏二、三联律、房性早搏二、三联律、室性早搏成对、房性早搏成对以及短阵室上速等阳性检出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总之,临床中对于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诊断中采取动态心电图检查是可行的,其诊断效果优于常规心电图的诊断效果。动态心电图的检查属于一种持续性和动态性的检查方法,能够全面的反应出冠心病患者心肌缺血的基本情况,且对于心律失常也具有较好的诊断效果。这种检查方法属于无创检查,重复性高,值得临床中应用,在冠心病的临床诊断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彭云波,覃永旗. 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诊断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心脏病的临床效果[J] . 医疗装备,2017,19(16):65-66.
[2] 卢利红,吴其明,韩晓涛,陈永福. 心肌梗死患者不同冠状动脉病变的动态心电图研究[J] .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2017,23(8):60.
[3] 王静,李元元,孟凡香. 心电图和动态心电图应用于病毒性心肌炎急性期诊断价值[J] .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7,23(18):6.
[4] 雷莉. 同步动态心电图、动态血压监测分析在老年冠心病及高血压的临床应用价值[J] .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4,31(21):28.
[5] 郑易,岑镇波,胡海雷. 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诊断冠心病患者心肌缺血及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比较[J]. 现代实用医学,2014,31(6):6-7.
[6] 李媛霞,杨春林.两种心电图筛查与诊断冠心病心律失常的结果比较分析[J].内蒙古医学院学报,2012,21(6):32.
论文作者:熊曦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2018年第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6/28
标签:心电图论文; 心律失常论文; 患者论文; 冠心病论文; 检出论文; 阳性论文; 动态论文; 《中国医学人文》2018年第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