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论文_李丛林

浅谈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论文_李丛林

河北国建高速公路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安子岭服务区 河北承德 067000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其在我国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在此发展背景下图书馆管理工作,也将面临着新的发展局势。图书信息化建设是提高图书馆各项服务水平的必要手段和主要技术,在信息化的管理下,读者就能更加快捷的获取图书信息,同时信息化管理还可以对管理内容进行优化,对图书资源进行整合。本文主要分析了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与优化对策。

关键词: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问题;对策

图书馆是国家信息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们充实自己、丰富自己精神世界的一个重要场所。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成为了当下一个重要的课题。图书信息化管理就是把图书管理工作利用多媒体通信技术,结合实际图书管理需求,并配合科学有序的软件编程,形成一整套优化、快捷、安全的图书管理模式,能极大方便读者及时获取图书信息,使图书管理工作更加高效、快捷。图书信息化建设能合理分配图书资源,同时也提高了图书资源的使用率。然而现阶段,我国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一些问题逐渐暴露出来,如难以实现资源共享,缺乏管理人才,信息化水平较低,管理的方式缺乏创新等,笔者针对以上存在问题,对如何加强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提出了几点思考。

1信息化对图书管理带来的挑战

1.1信息化对管理方式的挑战

传统的图书管理与信息的加工检索受到新兴互联网技术的冲击,改变了图书信息加工与处理的方式。多数的图书管理单位都对馆藏图书采用信息化处理的管理模式。由于受到传统图书管理模式思想的限制,多数的图书管理机构的信息化资源建设与利用率明显的低于预期效果。现在多数的图书馆没能对储存的数字化图书进行相应的通用化处理,多数的图书管理资源不能实现资源与技术性的共享。这种在管理规划、资源管理建设速度受到制约,使图书管理单位的发展受到了极大的束缚。

1.2信息化对管理技术的挑战

传统的图书管理采用手工操作为基本作业方式进行日常管理与工作,这种传统方式下的管理只是限于传统的纸质档案管理的方式对图书进行管理,开放性与灵活性不能适应当前图书使用者对于信息化的要求。各个图书管理单位对于技术性资源没有做到相应的共享也是制约图书信息化管理技术发展的关键。由于受到了信息资源与技术的共享性限制,各数字图书馆设计的数据存在着不兼容、检索界面与使用存在着非常大的差异,信息化建设的集约化优势没有发挥出来。

1.3信息化对管理人员的挑战

当下,图书管理人员由于受到传统图书管理工作性质与时间的影响,很难适应目前这种数字化信息管理技术要求。图书信息的整理与处理是图书馆运行的基本工作标准,在信息化技术的冲击下,图书信息的整理与处理已成为图书管理部门主要的工作任务。目前,多数图书管理人员的年龄结构与计算机操作技术水平已无法适应当前图书信息整理工作的需求,信息化系统出现系统故障更是没有专业的技术人员进行维护。

2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的现状

2.1难以实现资源共享

从我国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情况来看,其在较多方面还存在着问题,最为突出的问题就是,图书馆的数据资源难以实现资源共享,以及获取用户信息的能力较低,同时图书馆相关管理人员,对于信息化建设的意识较差。这些问题,都是影响图书馆信息化建设的主要原因。不能进行资源共享,读者就无法及时的获取图书资源。同时,也不利用图书数据资源的检索工作。

2.2缺乏管理人才

在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需要一定的资金投入和对管理人员的培训。信息化的发展,就意味着会对管理人员提出较高的要求,换句话说专业化的团队是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前提,管理人员需要具有多方面的能力,才可以提高图书管理的信息化水平。但是目前,图书馆管理人员的综合素养普遍偏低,不能满足信息化的建设要求,同时由于资金投入较少,也无法对管理人员进行培训,使管理人员的素质得不到提升。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信息化水平较低

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背景下,我国图书管理的水平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但是与一些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水平还是相对较低,还要非常大的发展空间。再加上,在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有些图书馆自身的经济条件有限,没有更多的资金来支持信息化建设,造成信息化水平提高困难,这是图书馆信息化建设过程中,最为严峻的问题。

2.4管理的方式缺乏创新

虽然在新的社会背景下,我国的图书资源得到了一定的开发,管理的水平有所提升,但是系统的来看,图书管理还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很多图书馆在管理的过程中,并未认识到信息化管理的重要性,仍采用传统的方式进行图书资源的管理,造成很多资源的不必要浪费,这着传统的管理方式,不仅减低了管理的效率,还会增加管理的难度,很难保证图书资源的检索质量。

3推动现代图书信息化管理的措施

3.1提高图书管理参与者的信息化意识

思想决定高度,要想达到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的理想高度,单位、学校必须强化图书管理参与者的信息化意识,让他们充分认识到信息化建设在图书管理工作中的重要性。单位、学校要定期培训图书管理者的业务管理技巧,只有提高管理人员的思想高度,才能使他们重视图书信息化管理工作。

3.2不断提高图书管理信息化水平

图书信息化管理系统是利用互联网介入和计算机数据传输的一种管理手段,传递的信息数据资源不仅数量大,而且在种类上也是千变万化。因此,在信息化管理工作中,难免会产生一些垃圾信息,为了优化网络资源配置,工作人员就需要定期过滤和整理传递的信息。单位、学校要提高信息化管理的规范性和时效性,使图书管理工作利用信息化网络传递技术为读者提供更具人性化的服务。

3.3重视图书管理员人员的业务培训

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具有一定的动态性,要不断升级、优化信息化系统,管理人员业务水平的优劣决定着信息化建设的效率,因此定期培训管理人员的业务管理水平尤为重要。单位、学校要有针对性地培训图书管理人员对信息系统计算机的维修、计算机系统的应用能力等,同时,管理者要培养工作人员的团队协作能力。此外,管理人员之间要注重交流,并将交流经验记录下来,能够拓宽管理者的知识面,同时及时发现自身在图书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改正,便于实现图书管理信息化的规范化、科学化。

3.4提高图书信息化管理系统的资源共享

图书管理人员要重视图书阅读资源信息的共享,为读者提供全方位、多角度的阅读服务。在开放式的管理模式中,读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在系统中检索自己所需的信息,同时管理人员要对网上信息进行整理,满足读者的多种阅读需求。另外,图书管理工作人员要不断完善网络建设,在图书信息化管理工作中,要明确图书资源管理的规范、标准,并根据图书的专业性进行划分与管理,提高网络资源管理的科学性。

3.5对管理方式进行创新

管理人员要紧跟时代发展的潮流,不断的创新图书管理方式。根据信息化的建设需求,制定合理的发展计划。要彻底打破传统的管理模式,为信息化建设提供有利条件。同时,要大力发展数字化水平,应用电子书,让读者在网络上便可进行阅读。同时要建立完善的图书数据库,以促进管理人员对图书信息处理能力的提升,从各方面满足读者的需求。

参考文献:

[1]高校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王钊.才智.2017(09)

[2]浅析信息时代高校图书管理的现状与对策[J].冷梅.科技创新导报.2011(11)

[3]探析高校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杨德英.科技资讯.2016(31)

[4]当前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郭先敏.人才资源开发.2016(22)

[5]职业院校图书管理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林长虎.普洱学院学报.2017(05)

论文作者:李丛林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3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12

标签:;  ;  ;  ;  ;  ;  ;  ;  

浅谈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论文_李丛林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