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华[1]2003年在《春季格陵兰海冰对华北夏季降水的影响及其可能影响途径》文中认为本文首先分析了华北夏季降水和北极海冰面积的时空变化特征,并通过SVD方法分析了春季北极海冰面积与中国夏季降水的相关分布型,确定出北极海冰的关键区格陵兰海,然后分析了春季格陵兰海冰变化的气候特征,最后讨论了春季格陵兰海冰对华北夏季降水的影响及其可能影响途径。经初步分析,主要得出以下结论: (1)周期分析表明华北夏季降水存在2年左右、3年左右、6年、8年和18年左右的变化周期。1951-2000年华北夏季降水有明显的减少趋势,且在1979年发生突变,1951-1979年华北夏季多雨,偏涝,1979-2000年华北夏季少雨,偏旱。近50年里华北夏季严重涝年有7年,其中1956年和1963年为异常涝年;严重旱年有8年,其中1997年为异常旱年。夏季华北地区五十年代到六十年代中期气候偏湿,以雨涝多见;八十年代到九十年代初期气候偏干,以干旱多见。 (2)北极海冰在3月面积最大,2、4月次之;9月海冰面积最小,8、10月次之。其中2-4月以及8-10月海冰面积变化幅度不大,而4-8月和10月-次年1月海冰面积变化幅度则相当大。据此,本文提出如下分季方法:冬季为2、3和4月;春季为5、6和7月;夏季为8、9和10月;秋季为11、12和次年的1月。北极海冰面积过去42年(1953-1994年)来经历了一种趋势性的减少,春季(5-7月)北极海冰异常变化对此做出了主要贡献。 (3)采用奇异值分解方法,由第二对空间分布型可以看出,春季格陵兰海冰与华北夏季降水存在明显的正相关关系,即春季格陵兰海冰面积偏大(小),则后期华北夏季降水偏多(少)。 (4)周期分析表明春季格陵兰海冰存在2-3年、4年、5年和11年的变化周期。自二十世纪70年代以来,春季格陵兰海海冰面积有一明显的减少趋势,其中80年代至90年代这种减少趋势是十分显着的,由Mann-Kendall方法确定出春季格陵兰海冰面积在1972年发生突变。 (5)春季格陵兰海冰面积偏大(小):后期夏季日本海高压偏强(弱),而大陆上低压也偏强(弱),易(不易)形成西低东阻的形势;华北地区的上升运动增强(减弱);东亚夏季风偏强(弱),向华北地区输送的西南暖湿气流偏强(弱),而对应高空华北地区上空冷空气活动偏强(弱),利于(不利于)华北上空冷暖空气的交汇;夏季赤道东太平洋海温偏低(高),西风漂流区海温偏高(低)。在以上的环流背景下,华北夏季降水偏多(少),易涝(旱)。
白豆豆, 李清华, 李津, 李文娟, 孟洁[2]2014年在《格陵兰海冰与中国夏季降水的关系》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使用ECMWF海冰覆盖率(sea-ice cover)资料,中国气候中心160站月降水资料和NCEP/NCAR再分析资料,分析冬季一月份格陵兰海冰的分布特点和时空变化特征,并分析格陵兰海冰与中国夏季降水的关系。结果表明格陵兰一月海冰变化存在总体一致模和东西偶极模。近30年来,海冰主要呈现总体减少趋势。相关分析发现一月格陵兰海冰的一致模与黄河中上游六月份降水有显着的负相关关系,而格陵兰海冰东西偶极模和中国夏季降水在东北地区呈现显着的负相关关系,第叁模态中格陵兰海冰在变化大值区的异常会对中国北方八月的降水产生影响。最后,通过分析一月份格陵兰海水异常时期对应着北半球大气环流的变化,表明海冰变化与我国夏季降水异常之间的联系建立在特定的环流形势下。
李丽[3]2014年在《极赤温差年际变化及其与东亚气候异常的联系》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利用美国国家环境预报中心/大气研究中心(NCEP/NCAR)再分析资料,定义了极赤温差(TDPE, Temperatur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Polar and Equatorial Regions)指数,分析了地面以上2m处极赤温差指数(ITDPE-S)的年际变化及其与同期东亚降水、气温的关系。结果表明:(1)冬季ITDPE-S可反映出全球变暖过程中北半球高纬地区冬季地面温度显着升高,且在年际时间尺度上存在4-8a的周期变化。ITDPE-S与东亚冬季降水和气温间存在很好的相关。当ITDPE-S偏高(偏低)时,中国东北、新疆、河西走廊、日本海以及南中国海到菲律宾岛地区冬季降水增加(减少),对应着中国华北到东北地区冬季平均气温降低(升高)。进一步研究发现,ITDPE-S高值年,东亚中纬度地区异常水汽主要来自西北太平洋,低纬度地区降水异常时的水汽主要来自热带海洋上空。水平温度平流引起的异常降温可部分解释东亚中纬度地区冬季平均气温异常偏低。(2)夏季ITDPE-S在20世纪末期开始出现明显的上升趋势,且其存在准4a的周期。与同期夏季降水的显着正相关主要位于中国的青藏高原地区,异常降水的水汽主要来自赤道印度洋和太平洋南中国海。夏季的指数与长江流域特别是长江中下游的地表气温存在显着地正相关,即夏季极赤温差指数偏大时,长江中下游地区易形成高温。非绝热加热正异常可部分解释长江中下游地区夏季高温的形成和维持。(3)春秋过渡季节ITDPE-S亦具有4-8a的周期,春季极赤温差指数是在20世纪70-90年代存在4-8a的周期,而在秋季则是在20世纪80年代存在准4a的周期。春季指数与同期东亚降水相关系数的显着区域较其余3个季节明显偏少,这与春季东亚地区对流层高低层均为反气旋式环流控制有关。秋季存在于低纬度地区的ITDPE-S与降水相关系数显着区与冬季相类似。春季ITDPE-S与同期东亚地表气温相关系数的显着区域位于中国的华南到南中国海一带,而秋季ITDPE-S与东亚中纬度特别是中国大陆中东部地区存在显着的负相关。大气对流层整层加热可对春秋过渡季节地表气温异常作出部分解释。这些结果对深刻认识大气环流异常的形成机理及其对东亚气候变动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春季格陵兰海冰对华北夏季降水的影响及其可能影响途径[D]. 宋华. 南京气象学院. 2003
[2]. 格陵兰海冰与中国夏季降水的关系[C]. 白豆豆, 李清华, 李津, 李文娟, 孟洁. 第31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S6 大气成分与天气、气候变化. 2014
[3]. 极赤温差年际变化及其与东亚气候异常的联系[D]. 李丽.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