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生态省建设的几点思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几点思考论文,生态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 深入认识生态省建设的实质
生态省建设是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以区域为单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模式与过程的总体概括,其内容远远超出了环保和林业部门进行的生态建设或环境保护和治理工程。生态省建设不同于单项的建设工程,其突出特点表现在整体性、系统性、协调性和高效性,一般包括生态产业、生态环境、生态文明和生态人居等多个方面内容。生态省建设涉及到自然—社会—经济复合系统的方方面面,因素之间的联系复杂,协调难度很大。生态省建设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是一项具有长期性、变动性的系统工程。生态省建设是一种新的发展模式,不同地区由于自然和社会条件的差异,在发展过程中有不同的起点和不同的目标。无论是贫穷地区还是发达地区,无论自然条件优越还是恶劣的地区都可以根据其自身的社会、经济和自然条件制订符合其实际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差别只是发展的具体模式、预期的目标和达到的期限不同。判断一个地区发展的可持续性关键在于其发展的方向是否正确,资源的利用是否高效,人与自然是否和谐,人居环境是否不断改善。目前通过的生态省/市建设试点中,绝大多数都是位于东部发达或是生态条件良好的地区。这很容易使人产生错觉,认为只有沿海或经济发达的地区才能开展生态省建设,经济落后或自然条件恶劣的地区则无缘参与这一行动。我们很高兴看到近来四川、广西两省先后被批准进行生态省建设试点工作,其他的一些西部省份也在积极地进行规划的准备工作。我们期望能在不久的将来有更多经济条件相对滞后,自然条件相对困难的西部地区也参与到生态省建设行动中来,探索不同条件下进行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模式与道路。此外,近年来我们高兴地看到,在生态省建设的总体框架下,生态市、生态县以及生态村建设蓬勃发展,不仅夯实了生态省建设的基础,同时探索了不同尺度区域的可持续发展道路,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2 关于生态省建设的指标体系问题
为了使生态省建设的标准有所依据,2003年5月23日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印发了《生态县、生态市、生态省建设指标(试行)》,考虑到我国社会经济与自然条件的区域差异性,生态市和生态县的经济指标分为发达区域和欠发达区域,生态省的经济指标则以中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分别给出。环境保护类指标中森林覆盖率分别按山区、丘陵区和平原地区给出不同的要求,城市空气质量分别针对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提出要求。这为评价我国的生态省、生态市和生态县建设提出了奋斗的目标和考核的依据,对推进生态省、生态市建设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在对这些方法的作用肯定的同时,我们认为在这方面还有一些要探索和改进的地方。
(1)缺乏对指标之间关联性的考虑,不能充分反映可持续发展的内在本质。
现行的指标体系的指标值多由现状预测得来,为单要素式的指标体系系统性较为欠缺。而社会经济的发展作为一个复杂大系统,每一个子系统的最优化并不能保障整个系统的最优化,系统中单要素的简单加和并不能保证系统协调。生态省建设也是这样。指标体系虽然力图体现可持续发展的思想,从经济发展、环境保护和社会进步3个方面构建指标体系的框架,并分别提出了单要素指标,但是该指标体系没有进一步考虑各要素之间的耦合联系,没有反映出人类复合生态系统中社会系统、经济系统和自然系统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错综复杂的关系。
(2)“一刀切”的刚性指标不能体现我国自然社会经济条件的巨大差异。
生态省、生态市和生态县是一种发展目标,更是一种发展模式。正如无论是贫穷地区还是发达地区都要发展社会经济、都可以采取可持续发展的模式一样,无论是发达地区还是贫穷地区都可以建设生态省,差别只是生态省建设的阶段不同。指标体系所设定的指标值无论是对基础好的区域还是基础相对较弱的区域而言都应是“切实可行,适度提高”的,与当地目前的社会、经济、环境发展的状况相适应,能为当地的环境、财力所接受,在现有科技水平、人力、物力等条件下,通过努力能够实现,使原本基础较好的地区更加努力,更上一层楼,促进基础较弱的地区能够进一步发展。否则,对生态省、生态市和生态县的实践不利,原本基础厚、条件好的区域可以不通过努力或只是简单的努力就可以实现,则不能真正推动这些区域向可持续发展的更高层次迈进,而原本基础较弱、条件较差的区域无论怎么努力在一定时间内也不可能实现指标的要求,那么这些区域就有可能失去生态省建设的信心。但是对于我国这样一个不同区域间社会经济与自然环境差异均十分巨大的国家来说,现行的指标体系在实践过程中有刚性有余而柔性不足之感。
社会发展是一个永不停顿的动态过程,判断生态省发展的指标应根据其发展的高效性、和谐性和可持续性。其发展的过程和趋势似乎比某几个单项指标的绝对值更为重要。建议今后不同地区应参照国家的标准,根据自身的特点,制订符合本地区的具体指标。国家在这方面应给予地方更大的灵活性。同时使现有的指标体系应在实践中不断完善,为我国甚至世界的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和实践做出贡献。
3 关于循环经济的建设问题
发展循环经济,建立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是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实现形式。循环经济在我国分为3个层面开展了试点示范工作,分别为企业层面、工业园区层面和生态省市建设层面。各地在试点过程中,已经在循环经济方面做了一些理论和实践探索,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还存在较大欠缺,包括缺乏与循环经济相配套的政策法规体系,缺乏有效的激励体制,缺乏支撑循环经济发展的理论研究和关键技术支撑,尚未形成政府推动、市场驱动、公众行动的运行机制等。
循环经济建设一方面要建立起一个科学、完善的评价指标体系,确立支持循环经济发展的基础理论体系和研究分析方法。通过科学的理论研究,建立和完善统计、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绿色GDP核算和生态补偿机制,综合反映经济发展、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的指标体系,满足对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评价的需要,包括重点行业的能耗指标、资源生产率指标、废旧物资回收和循环利用率指标、单位产值的废弃物排放指标等,并纳入对干部的考核,以扭转一些地方和行业不惜以牺牲资源和环境为代价换取GDP增长的错误做法,使经济发展走上健康的、良性循环的轨道。
另一方面,要争取设计、建设适合我国国情的、技术和经济上可行的循环经济模式。现有的研究和规划还多处于理念的层次上,很难真正起到指导实际工作的作用。因此,要深入进行科学技术研究,细化到产品生命周期的各个环节。在产品的层次上,要全盘考虑原料、生产、运输、消费以及废弃物的处理等过程;在产业的层次上,要打破部门间的界限,研究不同企业、不同产品之间的链接技术以及生态产业园区的优化设计技术,建立企业共生网络和生态工业集成系统的技术,链接工业、农业和社区的物流和能流,确保获得最合适的资源、能源利用率的技术等。
4 重视自然资源损耗问题
目前,生态省建设过程中资源短缺已成为社会发展的瓶颈。21世纪国际的竞争突出的表现在资源的竞争。美国科学院2002年发表的一份《重新界定进步》文件中指出,人类对大自然的总体需求,在1980年前后第一次超过了地球的再生能力。在1999年时,上述需求已超过了地球这一能力的20%。我们正在消耗地球的自然资本,以满足自己过度的需要。特别是许多发达国家的发展是建立在消耗世界资源的基础上。这种情况也反映在国内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的关系上。部分地区经济的高速增长建立在对另外一些地区资源占用的基础上。城市占用乡村资源、经济发达地区占用经济不发达地区资源,这样的做法不但没有摆脱高增长、高消耗经济发展模式,而且还将消耗资源环境的代价转嫁给资源被占用地区,和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是相违背的。目前,水资源、能源和土地资源的紧缺已经开始令人们感到问题的严重性。但是对于其他资源的消耗和环境承载力仍旧极其忽视。据研究,我国的生态赤字区不断扩大,1980年,我国有19个省处于生态赤字区,12个省处于生态盈余区或持平区;2000年生态赤字区扩大到了26个省。这说明我国已长时间处于大范围生态透支状态。因此,在进行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研究中,务必要理清研究区与周边区域的能流、物流交换关系,以系统的、动态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区域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间的关系和承载能力。1997年,卡诺勒斯(Carnoules)宣言指出“在一代人的时间内,把资源、能源和其他物质的效率提高十倍”才能保证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我国中长期科学规划根据我国人口资源和环境影响的相关分析提出:根据人口和GDP的增长情况预测,到2020年时我们如果想维持在2000年的环境水平,资源的利用效率至少要提高4倍才有可能。
我国现有发展模式多是在牺牲环境和资源的基础上获取经济利益,要想可持续发展就必须扭转发展的模式,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现在生态省规划中,不少地方已经应用了生态足迹等方法来反映这方面的问题。但是,缺乏对问题的针对性。事实证明,要可持续发展,就必须扭转经济增长的方式,走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协调之路。可持续发展应该是区域与其周边区域整体的协调发展,以牺牲周边区域的资源环境为代价换取某个区域经济的高速增长是不可取的,带来的后果只会是恶性循环。对区域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关系的研究应该从系统的角度出发,从系统物流、能流的输入、输出研究开始,理清不同区域间的相互吐纳关系。从而为正确评价区域经济发展的特点和协调区域内、区域间的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关系提供科学依据。
5 生态补偿问题——以公平促发展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资源环境和生态问题已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瓶颈。解放以来我国在环境污染和排放收费方面已经制定了一系列的法规,但在自然生态保护方面存在政策结构性缺位,特别是相关的生态经济政策严重短缺,造成生态保护与经济利益关系的扭曲,使得保护者得不到应有的经济回报,破坏者未能承担破坏环境的责任和成本;受害者得不到应有的经济赔偿。
生态补偿是以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生态系统服务为目的,以经济手段为主调节相关者利益关系的制度安排。对生态补偿的理解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理解包括对生态系统服务的补偿和对环境污染的处罚。从我国目前的实际工作来看,排污收费已经有一套比较完善的法规,因此我们把生态补偿的重点放在对生态系统服务的补偿方面。就这个意义来讲,我国的生态补偿(Eco-compensation)和国际上的生态服务补偿(Payment for ecological services简称PES)是十分类似的。从理论上来说,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价值是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反映生态系统市场价值的重要基础。根据联合国千年生态系统评估计划(MA)对生态补偿的定义,所谓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是指“人类从生态系统获得的效益”,包括供给功能、调节功能、文化功能以及支持功能。
国外在生态系统服务的补偿方面已经积累了不少经验,尤其是在利用市场手段方面是值得我们借鉴的。然而,即使在发达国家,生态补偿仍然处于探索阶段。特别是由于国内外在文化、历史、社会、经济以及观念等方面的差异,使得我们必须在吸收国际经验的基础上探索适合我国特点的生态补偿。
我国的生态补偿从地理尺度和问题性质上可以分为国内和国际两个部分。国内生态补偿包括流域补偿、生态系统服务补偿、重要生态功能区补偿以及矿产资源开发补偿等。其中除了森林生态补偿起步较早,并结合林业六大生态工程的实施取得一定成绩之外,其他几个方面的补偿实践都尚处于初步的探索之中。同时我国刚刚开始参与国际生态补偿的市场交易,如碳汇等。我国目前的生态补偿基本上都是通过政府的财政支付进行的,今后应加强市场手段的应用,积极拓展融资渠道,并加强对生态补偿的理论、标准、方式以及管理模式的研究。
针对我国生态补偿实践中的实际问题,建议尽快出台有关生态补偿政策的指导性文件;处理好生态补偿工作中的中央与地方、政府与市场、补偿与扶贫、造血与输血、新账与旧账以及综合平台与部门平台之间的关系;加大生态补偿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开展多渠道融资;进一步完善生态补偿的管理体制;加强宣传教育,增强利益相关者对生态补偿的认知与参与;并加强生态补偿的科学研究。
6 关于生态省建设中的组织管理问题
建设生态省,是一项跨地区、跨部门、跨行业的系统工程,而不仅仅是环境保护的问题。在已有的生态省建设实践中,我们发现生态省建设是由各地环保局负责起草规划、上报审核、实施管理的。事实上,环保局没有这样的行政职能,这样做是一种“小牛拉大车”的现象。生态省建设需要切实加强领导,协调行动。把生态省建设任务纳入行政首长负责制,党政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做到责任、措施和投入“三到位”。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应成立相应的领导协调结构,在省委、省政府的统一领导下,按照生态省建设规划,结合本地实际,因地制宜制订具体规划和实施方案,形成省、市、县分级管理,各部门相互协调,上下联动,有序推进的工作局面。同时,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把生态省建设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把生态省建设成效作为重要考核内容,将生态省建设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年度目标,纳入各部门、各级政府及主要领导干部的任期责任制,实行年度考核。在企业评优、资格认证和有关创建活动中,实行生态环境保护一票否决制。
7 展望与建议
生态省建设对于我国这样一个处于工业化和城市化加速阶段、人均资源占有不足、环境恶化趋势未得到根本性扭转的发展中国家来说,是一项带有全局性、紧迫性、长期性的战略任务;也是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目标,保证国民经济全面协调持续发展,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以生态省建设为切入点落实可持续发展是我国对履行国际公约的庄严承诺的具体表现,它的开展不仅将为我国的长治久安起到促进作用,也必将对世界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与实践做出重要贡献。我们的任务应该是在经济增长时不破坏环境和生态系统,既要提高生产率,又要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我们思想上应该有这样一次飞跃:将从地球索取更多东西的期望,转变为利用地球上的物质作更多的事。不需要限制增长,没有理由整天想着世界的末日。问题在于要承认人类远没有在科技和管理方面达到优化。生态省建设为许多学科提出了新的问题,而在探索过程中又会推动学科的发展。我们期望生态省的建设会进一步推动科学技术的创新,并为还在襁褓中的可持续发展科学做出贡献。
在今后的研究和实际工作中,应当注意加强环境容量和生态承载力的研究,加强生态补偿的研究,加强循环经济中科技支撑的力度,加强生态省内组分和部门之间发展的协调,在指标体系方面处理好刚性与柔性、近期与长远的关系,正确评估生态服务功能,同时把自然资产消耗纳入经济核算,在西部欠发达地区选择生态省建设试点,还应加强思想、观念的调整和体制的改革。
生态省建设是一个体现出时代主旋律的新生事物,它既充满朝气和勃勃生机,又面临着诸多问题和困难。我们要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不失胆识而又十分审慎地进行探索,创造美好的未来。
标签:可持续发展论文; 生态补偿论文; 生态环境论文; 循环经济与可持续发展论文; 环境经济论文; 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论文; 经济建设论文; 环境保护论文; 经济论文; 经济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