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物史观的时空观,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时空观论文,唯物史观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哲学教科书的辩证唯物论部分在论及世界的物质性时,指出“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基本属性”,宣称“任何物质的运动都必定以一定的时间和空间的方式、特性表现出来。”[①a]按照物质运动的最高形式是社会运动的命题,可以推出:社会这种物质的运动也有其时间和空间的方式、特性。但是教科书的历史唯物论部分根本没有关于社会时空的论述。教科书所提供的时空观只不过是作为抽象物质的运动方式和特性的时间与空间。对于这种时空观,有人主张彻底否定[②a]。我们感兴趣的,是唯物史观固有的、已为马克思本人论述过的社会时空。因为当代科学技术和社会的发展越来越要求哲学工作者对社会时空问题给予关注。
时间与空间——人的实践活动的存在方式
在社会历史领域,对时空的理解要以承认社会本体论为前提。唯物史观把物质的实践活动看作社会的本体。毫无疑问,这种社会本体论是以承认外部自然界的优先地位为前提的。就是说,它承认人类社会以前的自然。但自从人类社会出现后,自然就成为被社会中介过的自然了。不仅如此,构成任何一种社会事实的本质的东西,都不是自然物质实体,而是社会实体——马克思时常把社会本体称为社会实体[③a]。诚然,任何社会事实上都有其自然物质基础。比如说,生产商品要有自然物质要素。这些要素还在进入商品生产过程之前就已经被劳动加工过,是人化自然物。它们因有人类生产劳动对象化其中而发生形态变化,为人提供某种使用价值。但商品生产的本质不是它的使用价值,而是它的价值。价值是一种社会关系,是商品的社会存在。构成商品的自然存在的东西,是劳动滤过的自然物质实体,构成商品社会存在的东西是马克思称之为社会实体的劳动。在《资本论》中,马克思指出,“价值的实体,这就是劳动”。又说,“社会实体的结晶,就是价值——商品价值。”[④a]所谓社会时间与社会空间,就是这种社会实体(物质的实践活动)的存在方式。例如商品作为一种社会存在(价值)是劳动这种社会实体的对象化。它的时间结构表现在:“作为价值,一切商品都只是一定量的凝固的劳动时间。”[⑤a]它的空间结构表现在:一种商品的价值通过任何别一种商品来表现。而表现这种物与物的关系,无非是人与人的(劳动交换)关系。价值作为一种社会关系本身就是一种空间结构。
时空关系与分工规律
人类历史是人们的活动所创造的,而历史规律无非是人的活动的规律。因此历史规律与人的活动的存在方式——时间与空间,就有了不可分割的联系。下面,我首先从时空关系的视角考察旧式分工这个历史规律。
人区别于动物,从根本上说,在于动物只能消极地适应环境,而人则通过生产劳动积极地改变自然物的形态以满足自己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劳动是以时间为尺度的。时间既是人的生命尺度,又是人的积极存在的确证。不仅如此,人首先要有生命的延续(时间)然后才能拓展自己的活动空间。他的时间越多,能拓展的空间就越广阔。在这个意义上,时间比空间对人有更为重要的意义。时间是空间的本质。时、空之间这种关系被马克思概括为:“时间是人的发展空间”。
这个命题在人类早期自发地体现在物质劳动与精神劳动的分工(旧式分工)这一历史规律上。我把这一历史规律的实现称为:人类对“时间是人的发展空间”的不自觉运用。
当人类社会的生产力十分低下时,就单个人类来说,他的生命活动时间是很有限的。生产能力越低,在个人全部生命活动时间中必须用来满足生存需要的那一部分所占的比重就越大,以至于他简直不可能有足够时间去开拓发展自己才能和个性的新的活动领域(空间)。原始社会早期不存在专门的精神生产领域和专门的精神生产者的原因,就在于此。
因为生产力落后,不能开拓出新的活动空间——精神生产领域。而没有这新的活动领域,人类才能得不到提高,生产就始终陷于低水平的重复。这种恶性循环必须打破。人类是聪明的。个体做不到的事情,人类总体难道就不能做到?为什么不可以把个体的一点点剩余时间集中起来,使之转化为人类整体多方面发展自己的空间呢?实现这种转化的时机终于在原始氏族社会的末期到来了。那时候,人类的社会生产力处于有所发展而又发展不足的状况。“有所发展”,是说个体除了维持自己生存还略有一点点剩余;“发展不足”,是说这点剩余对个体来说,还根本不足以保证他在新的领域——精神生产领域发展自己。但个人做不到的,类却可以做到。办法就是在人类内部实行自发的社会分工(又称旧式分工):大部分社会成员(劳动阶级)专门从事物质劳动,生产社会所需要的物质生活资料,从而使极少数社会成员(通常是剥削阶级中的知识分子)得以摆脱物质劳动,专门从事精神劳动。这样做的前提当然是靠阶级强制和阶级剥削。这时候,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使劳动力有了价值,从而有可能实现人对人的剥削。
物质劳动和精神劳动的分工,从阶级关系上看,是少数剥削阶级把自己在精神领域的发展建筑在对大多数劳动者的剩余劳动剥削上。从个体与类的关系上看,这是人这个族类牺牲多数个体以获得自身才能的加速度发展。从时间与空间的关系上看,这又是人类以多数个体的全部生命活动时间耗费于生产直接物质生活资料为代价,换取族类的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就是说,对于个体,不论是物质生产者(劳动阶级)还是精神生产者(剥削阶级的知识分子),都还处于片面发展自己的时候,人类整体却已经获得在物质生产领域和精神生产领域同时发展自己了。这表现在:进入阶级社会之后生产力的提高,交换的扩大,国家和法律的发展,艺术、道德、劳动管理和科学的创立。由于这一切,人类社会由野蛮进入了文明。人类社会的这一跃迁,应当归功于对于整个族类来说的“时间是人的发展空间”。
时空关系与人的自由
无数个体的时间转变为族类发展的空间是通过阶级划分为基础的脑体分工实现的。就是说,“时间是人的发展空间”只是对于族类,而不是对劳动者阶级来说的。对于劳动者,历史赋予他们的,仅是牺牲。马克思在《工资、价值和利润》一文中指出,“时间是人类发展的空间。一个人如果没有一分钟自由的时间,他的一生如果除睡眠饮食等纯生理上的需要所引起的间断以外,都是替资本家服务,那末,他就连一个载重的牲口还不如。他身体疲惫,精神麻木,不过是一架为别人生产财富的机器。”[①b]马克思这段话告诉我们,“时间是人类发展的空间”这个命题在人类社会的史前时期体现着一种残酷的历史必然性。在这段时期内,人类的科学、艺术和其他公共生活的发展需要向社会(即人类整体)提供自由时间。但这时候“社会的自由时间是以通过强制劳动吸收工人的时间为基础的,这样,工人就丧失了精神发展所必需的空间,因为时间就是这种空间。”[②b]
如果说,在社会生产力发展不足时,以多数个体的时间来换取社会的自由时间即族类的发展空间,尚有其暂时的历史必然性和必要性的话,那么当生产力有了很大发展的时候,这种时空变换方式就显得极不合理了。马克思认为,在未来的合理社会(共产主义)下,时空变换不应当只为族类而牺牲个体。它应当既为族类,也为每一个体提供自由发展的机遇。因为阶级社会时那种个体与类的对抗关系已经随着私有制、阶级和旧式分工的消灭而一去不复返了。“时间是人类发展空间”的命题将以最合理、最人道的方式展现出来。马克思自觉运用“时间是人类发展空间”的原理于他的未来共产主义学说,集中体现在《资本论》第3卷关于必然王国与自由王国的关系的论述上。
新的时空变换必须以生产力的极高度发展为前提。马克思所设想的这种生产力,其物质技术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是:人力基本上退出生产过程,不再从事那种可以让物来替人从事的劳动。马克思说,“劳动表现为不再像以前那样被包括在生产过程中,相反地,表现为人以生产过程的监督者和调节者的身份同生产过程本身发生关系。……工人不再是生产过程的主要当事者,而是站在生产过程的旁边。”[③b]标志这一物质技术水平的生产力就是人工智能机器生产力。它在西方工业发达国家的科技革命成果中,已显露其端倪。
任何时代的人为了满足自己起码的生存需要,为了维持和再生产自己的生命,就必须向自然索取。为此而付出的劳动是谋生劳动,是一种“必需的和外在目的规定要做的劳动”。只有在完成谋生劳动之后尚有剩余,才谈得上发展。技术的应用可以把必要劳动时间所占的比重缩小,扩大剩余劳动部分。在存在着剥削的阶级社会里,必要劳动时间之外的几乎一切剩余劳动时间都被剥削阶级攫取去了。没有给劳动者个人留下发展自己的时间。如果共产主义生产关系加上人工智能生产力普遍化,那么以前人们用于谋生的“必要劳动时间”就可以极大缩短,而用于每个个体自由发展的时间就能极大增加。后者的增加意味着个体为多方面发展自己才能和个性而参与的活动领域变得宽广了。这样,由高技术带来的闲暇时间(即由必要劳动节省下来的时间)转化为人的活动(发展)空间的事实,意味着人类的自由度显著提高。
如果说,人类社会早期通过旧式分工实现的时空变换是以大量个体(甚至整个劳动阶级)自由的牺牲为代价,换取到族类发展空间;类的发展空间的拓展带来文化进步,而文化的每一进步意味着迈向自由的一步,那么,在马克思的共产主义学说中,通过共产主义生产关系建立和人工智能机器、生产力普遍化所实现的时空变换,则是在族类与个体对抗消失基础上,真正自由王国的到来。对于今天的人类来说,有两个“必然王国”摆在面前。第一个“必然王国”与商品经济相联系。当社会的生产力发展不足时,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必然要采取旧式分工、商品货币关系的形式,而人们为进行这种物质变换而必须有的社会结合(社会关系)则不可避免地成为盲目的力量反过来统治人们自己。这个意义上的“必然王国”可以因资本主义私有制的消灭、旧式分工和商品货币关系的废除,人成为自己的社会结合的主人,而告终结。这时候,“社会化的人,联合起来的生产者,将合理化地调节他们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把它置于他们的共同控制之下,而不让它作为盲目的力量来统治自己;靠消耗最小的力量,在最无愧于和最适合于他们的人类本性的条件下来进行这种物质变换。”[①c]
但是即使人成为了自己社会结合的主人,他也无法消除另一个必然王国——人为了生存(谋生)而从事必要劳动是必然的,无法废除的。这是一个“自然必然性王国”。它是不能废除的。人们只能超越它。也就是说,人们的自由发展只有在完成了这种必要劳动之后才能开始。“在这个必然王国的彼岸,作为目的本身的人类能力的发展,真正的自由王国,就开始了。”[②c]在这里,人超越“自然必然性王国”的途径是借助于科学技术以最大限度地缩短谋生之需的必要劳动时间。他越是缩短了必要劳动时间,就越能把更多的节省下来的时间转化为自由发展自身个性的空间。这样,“时间是人类发展空间”便同人的自由联系起来了。为了扩展人的自由,“工作日的缩短是根本条件”。
时空观与人的实践活动
时、空既然是人的实践活动的存在形式,那么活动的内容、性质和机制的不同必然使时、空对人产生不同的意义,形成不同的人的时空观。
不同的社会形态下的人的实践活动制约着人们的时空观的变异。人创造环境,环境也创造人。社会形态是人的活动的产物。但特定社会形态下的人的活动也打上了该社会形态的烙印,进而影响人的时空观。以马克思的三大社会形态为例。在第一大形态下,人作为自然经济下的生产者,他的时间节奏是极其缓慢的,他的交往范围是狭小的。这一切根源于自然经济的生产发展速度缓慢,交换的不发达。这种状况反映在人们的时间观念上,是无须争分夺秒地紧张活动以争得速度。一天是人们最起码的计时单位(“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事物发展速度的迟缓使古代东方人的时间观念像一个巨大的圆环:印度教的一“劫”是40亿年,中国的“甲子”是60年一个周期。在空间观念上,至多是地方性的。真正的世界历史观念只是在后来才出现的。
在第二大形态下,两种社会因素导致时空观的大变革。首先是商品经济的价值决定机制、竞争机制迫使人拼命提高活动的效率,时间的节奏越来越加快。其次是工业生产和现代技术要求人们有精确的时间观念。在许多场合,如果人们的行动比技术设备要求的精确时间提早或推迟几分或几秒,都会酿成一场大灾难。这时候,人们计时单位越来越小,往往以小时、分、秒、微秒……计。也是由于上述两方面的因素,空间被大大拓展了。世界变得越来越小,日益一体化了。时空关系的变化体现在人的素质上,便是时代要求一种时间观念严格、高度重视效率、作为世界历史性存在的个人。除此之外,由于商品经济的本质是人的关系通过商品货币关系表现出来。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了衡量一切“社会的物”的价值的标准。于是,时间与金钱(货币)的紧密联系是以往社会形态所不曾有过的。“时间就是金钱”成了一切商品生产者的座右铭。
在未来的第三大形态里,时间节奏的加快与空间的拓宽,将因未来科技的最新发展而达到我们今天难以想象的地步。在时空观上,这时候与第二大形态根本不同之点将是:由于商品货币关系的废除,“时间的节约,以及劳动时间在不同的生产部门之间有计划的分配,在共同生产基础上仍然是首要的经济规律。这甚至在更加高得多的程度上成为规律。”[①d]“那时,财富的尺度决不再是劳动时间,而是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②d]
社会形态下的时空观属纵向考察。下面还要做横向考察,即不同活动领域有自己的特定时空观。就经济领域而言,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是价值决定规律,即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的价值。这个规律平等地迫使参加市场竞争的所有商品生产者拼命改进生产技术,提高单位时间内的劳动生产率,使产品的个别劳动时间达到或少于社会平均必要劳动时间。这样,商品生产者才能获得一定的利润。商品经济的运行机制迫使人把时间同价值(金钱)直接联系起来。这一特点不仅表现于生产,而且表现在流通。流通中需要货币数量的多寡,与资金的周转速度有关。人们只要加快资金周转速度,就可以用较少量的现金完成原先由较多货币来承担的职能。速度能代替一定数量的货币,意味着时间带来金钱。这样,在商品经济下,人们形成一种自然经济下不曾有的时间观:“时间就是金钱”。
但是在存在社会分工的条件下,特定领域的时间观只有在其自身范围内才有合理性。比如说,在科学研究领域,一个真正科学家不会处处以“时间就是金钱”为其时间观。因为科学领域的精神生产需要另一种时间价值观。科学活动所追求的是真理的把握。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而对真理的追求是无穷尽的。科学家的职责是在有限的生命活动时间内追求到最大限度的真理性知识。他的座右铭应是:“时间就是真理的探求”。科学真理带来社会效率,但不一定经常直接带来经济效益。所以科学研究必须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市场经济不应迫使科学家接受“时间就是金钱”。当然,在商品经济条件下,科学技术成果若应用于生产而进入技术市场,成为商品时,“时间就是金钱”就会起作用。但这已经超出科学研究领域的范围了。
电脑与时空观
在论述“时间是人类发展空间”时,我已经多少涉及高科技与时、空的关系了。但如果我们把视野推向21世纪,思考高科技将给人类的时空观带来什么变化时,就不能不专门论述一下电脑与时空观了。
人的实践活动规定着时空观的变化,一场以电子计算机技术的成果为积累,以信息高速公路为契机,以2000年文化为背景的人类时空观变革必将到来!计算机爱好者都懂得:“网络就是计算机”。这里所说的“网络”意味着什么呢?在时间上是极快的速度和空间上极其广阔的联系。当代的最新信息通信技术借助相互联系的高速度使人们之间的联系交往范围达到空前的程度,以至人们几乎“想干什么就能干什么”。当今世界最大的计算机互联网络可以说为我们打开了一扇通向世界未来的窗口。现实时空因互联网络的出现而产生激烈的变革。这一变革的神奇功能和深远意义,从下面这个小故事就很清楚表现出来。清华大学一位名叫朱玲的女同学突然得了一种怪病,头发脱落,全身痉挛,送往医院5个小时后出现昏迷,因其病因全无先例,大夫对这种症状可谓束手无策。朱玲的一位北京大学同学情急之下,利用自己联在网上的电脑在Internet的通道中打出了求助信息。不久,在联网的计算机屏幕上就出现一条接一条的救助信息。三个小时后,数以百计的诊断信息从世界各个角落飞到了北大的电脑屏幕上,其中有一条信息通过对朱玲症状描述的分析,诊断为铊中毒。这一准确的诊断给医院最后的治疗提供了极大帮助。她的生命因互联网络的神奇功能而被保住了。按照世界各国目前联入Internet网计算机月增15%的速率推算,在2002年的某个时间,世界上的每一个人都将联在一起;也就是说,全世界的任意两个人到那时都可以随便进行交流。
进入互联网络的计算机的种种神奇功能必然使多种高科技对时空观带来深刻变革。而这种变革会从两个方面给唯物史观带来重大影响。一是对人的发展的影响。唯物史观认为,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就是说,人的本质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的社会关系的丰富性。片面发展的个人,就是只有狭小社会活动空间的个人;全面发展的个人,意味着具有最广阔的社会交往空间的个人。人类社会从自然经济到商品经济,给人的发展带来了一次飞跃,原因之一就是商品经济社会使人的社会交往(社会关系)空前发达起来。现在的计算机互联网络所带来的社会交往的丰富性是以往任何时代所无法比拟的。这将对人的发展带来深刻的影响。
二是对社会发展的影响。“知识就是力量”这句至理名言正是在互联网络的时代才真正产生了巨大作用。网络给信息的获取、信息的沟通、信息的分享、信息的运用带来前所未有的变化。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是中国第一家进入Internet网的单位,该所的研究人员说,“如果没有互联网络,就没有高能物理研究。”互联网络对信息和知识所产生的作用将间接地深刻影响到未来人类社会的发展。例如对于目前人类社会发展来说,地球的丰富资源很快就会耗尽。地球只能够维持不超过100亿人过合理健康的生活。而在70年之后,地球上的人口就将达到这一生存的临界点。往后,人类就不能不向宇宙空间开发,以那里的空间资源来补充陆地资源和海洋资源的不足。为此,人类就要有新的时空观。高科技给人类提供第一、二、三宇宙速度,使人类能进入宇宙空间,发展航天事业。借助航天事业,人类撩开宇宙空间面纱,不仅看到那里星球上的丰富物质资源(氧气、氨气、光能、风能等),还能利用空间广度资源与空间布局资源。什么是空间广度资源?人们发射人造卫星可以进行通信、侦察、测绘、电视教学、气象研究和资源勘探。但要使这些活动产生效果,必须使人造卫星处在一定的高度并通过一定的角度进行工作。这一空间就是资源。所谓空间布局资源,是指各生产要素和生产单位在空间分布状态和它们的各自的位置变换及其相互关系。在开发空间方面,人类还可以利用空间微重力资源(即对一定高度的空间所形成的微重力环境之利用)从事新材料的研制生产、合成新的药物、改善传统的农作物栽培以及搭载试验等,均能取得巨大的空间经济效益。可以预言,包括互联网络、航天技术在内的高科技将迫使我们形成新的时空观。而研究新的时空观必定有助于唯物史观的丰富和发展。
注释:
①a 萧前等:《辩证唯物主义原理》,人民出版社1991年修订本,第88页。
②a 见俞吾金的文章(《哲学研究》1996.3)。对于俞文否定所谓“自然时空”,本文暂不拟讨论。
③a 见《资本论》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54、51页。
④a⑤a 《资本论》第一卷,第54、51页和第53页。
①b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第300页。
②b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7卷,第344页。
③b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第218页。
①c②c 《资本论》第3卷,第927页。
①d②d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第120页;第46卷下,第2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