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物史观的历史进程与当代创新&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会2005年年会综述_历史唯物主义论文

唯物史观的历史进程与当代创新&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会2005年年会综述_历史唯物主义论文

唯物史观的历史进程与当代创新——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会2005年年会综述,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唯物史观论文,哲学史论文,马克思主义论文,中国论文,历史进程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2005年8月17日至22日,以“唯物史观的历史进程与当代创新”为主题的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会2005年年会在西南交通大学隆重举行。本次会议由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会和教育部社会科学研究与思想政治工作司主办,由西南交通大学和乐山师范学院承办。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会会长庄福龄教授、中共中央党校副校长王伟光教授、教育部社政司副司长徐维凡同志出席会议并作了重要讲话。来自全国各级党校、高等院校、社会科学院和人民日报、人民出版社等单位的70余名专家学者出席会议并提交了论文。会议期间,与会学者围绕“唯物史观的历史进程与当代创新”这一主题,展开了广泛而深入的交流和讨论。现将会议主要内容综述如下:

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会会长庄福龄教授首先做了“坚持历史观的客观性、整体性和必然性”的主题报告。他在报告中提出:第一,伟大发现来之不易。马克思在长达14年的时间里研究了历史科学、社会革命理论和政治经济学等诸多学科,通过梳理人类历史进程,把人类活动的历史与工业发展的历史相联系,提出市民社会是历史真正的发源地,进而把这一伟大发现提升到了新的理论高度,使其成为极其严谨、极其完备、经受住了实践验证的科学历史观。第二,把历史的内容还给历史。坚持唯物史观就要用唯物论来解释全部历史,这也是坚持唯物论彻底性的需要。唯物史观对唯心史观的突破就在于破天荒地把经济事实作为决定性的力量,把它们视为阶级对立的基础、政治历史的基础。我党的光荣历史也充分说明,认真贯彻科学历史观的要求,客观地唯物地看待历史,把历史的内容还给历史,就一定能澄清历史的迷雾与混乱,使唯物主义真正成为推动历史进步、促进人类解放的理论武器。第三,唯物史观的整体性不可分割。对历史的考察和理解,不能脱离世界整体和历史整体,坚持唯物史观的整体性与坚持历史观的科学性是完全一致的。第四,历史的必然性重在行动。唯物史观是社会科学领域的最大成果,它揭示了历史发展的总趋势和历史的必然性。无理想、无未来的历史不是真正的历史,只有提出未来的明确纲领,为实现未来理想而奋斗,才能成为历史的真正创造者。

一、唯物史观的历史进程

关于唯物史观的历史进程这一议题,主要围绕以下两个方面。

(一)重新理解马克思本人阐述的唯物史观

学者们认为,讨论唯物史观的历史进程,首要问题是回到马克思创立科学历史观的背景和出发点,厘清马克思在何种情况下创立唯物史观,他的基本出发点是什么。有学者提出,对这一问题的研究须分几个层次进行:第一,什么是哲学?第二,什么是历史哲学?第三,什么是马克思历史哲学的出发点?第四,什么是历史哲学的基本问题?第五,什么是自由?第六,什么是哲学意义上的实践?第七,什么是历史哲学的核心价值?只有厘清了以上七个层次的问题,才能真正理解马克思在历史观和世界观上所实现的革命性变革。

学者们认为,为解决上述问题,首先,应该根据《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和《德意志意识形态》等著作中对唯物史观的阐述,从历史哲学的高度来理解历史唯物主义。历史哲学不是对历史的简单记录和整理。在欧洲历史上,黑格尔之前几乎所有的思想家都在实证科学的意义上来研究历史,只有在黑格尔那里,历史哲学才得以成为可能。但黑格尔的历史哲学是从精神理念出发的,历史在他那里是被倒置着的。只有马克思才真正实现了对黑格尔历史哲学的超越,把历史的内容还给历史。其次,必须依托《德意志意识形态》来研究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强调历史唯物主义是一门科学,他并非指历史唯物主义是与自然科学一样的实证科学,而只是相对于思辨唯心主义而言,强调对历史的研究应该从现实生活出发,而不是从绝对观念出发,正是在此意义上,马克思才说:“我们仅仅知道唯一的一门科学,即历史科学”(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p.20)。而对历史唯物主义的坚持就是对共产主义的信仰,因为历史唯物主义对现实的超越与变革就是共产主义。

就此,有学者还说,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既不是实证主义,也不是历史主义,马克思自己就曾批评米海洛夫斯基,说他将历史唯物主义变成某种科学,这是过高地抬举了他,但也更高地侮辱了他。事实上,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是对实证主义和历史主义的超越,也是对历史科学的超越,它实现了哲学意义上的最高变革,只有回到哲学,才能真正理解历史唯物主义所达到的创新。然而,长期以来我们一直在历史科学的意义上理解历史唯物主义,也是在这个意义上要求历史唯物主义,但这却不是哲学意义上的要求。

(二)西方马克思主义对马克思唯物史观的研究

有学者认为,卢卡奇作为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在唯物史观上提出了两个值得注意的观点:第一,面对自然科学的强劲发展和对人文社会科学的全面渗透,卢卡奇认为不能简单运用自然科学的方法来研究社会。第二,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主要差别在于,社会科学中存在着价值判断,因而对社会科学的研究,必定存在一个价值维度。

自卢卡奇始,西方开创了研究唯物史观的新路向,一条不同于正统马克思主义的研究路向,并推进了唯物史观的历史进程。哈贝马斯就是其中之一,他的早期思想值得注意,他区分了劳动与相互作用,因为他发现了马克思劳动概念的缺陷:一是忽视了人与人的伦理关系;二是由此只能达到对自由资本主义的论证,而不能达到对晚期资本主义的论证。在这个意义上,哈贝马斯重建历史唯物主义,应该说有其合理性,但他矫枉过正,以交往行动理论来代替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否定了生产关系,从而也彻底否定了科学的唯物史观。

二、唯物史观的当代创新

本次会议对唯物史观在当代中国的若干创新都进行了深入研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社会形态理论

有专家提出,社会形态,作为马克思唯物史观的核心概念,不应该只狭义地限制在经济社会形态和技术社会形态的范围内,在新的历史时期,应该拓展其内容。在当今全球化时代,应有一个世界社会形态的概念。世界社会形态反映的是人类的交往由民族、国家内的交往发展为跨越民族、国家界限的普遍交往事实。世界社会形态是人类历史由于普遍交往的发展而进入世界历史以来的社会发展史。马克思唯物史观的创立给我们提供了一种分析社会形态的方法。如果从生产关系的视角观察历史和划分社会发展阶段,我们坚持的是历史分析的经济社会形态理论;以技术和生产力的发展为视角,又可以把历史理解为技术社会形态发展的过程;从政治演变角度,历史可以表现为政治社会形态发展过程;从狭义文化发展的角度,又可以把统一的历史过程划分为若干文化社会形态,建构科学的“文化形态史观”或“文化形态学”。

而从世界历史普遍交往的视角看,历史则表现为一定的具体的世界社会形态序列,一定的具体的世界社会形态的一次更替过程。世界社会形态是一种交往关系的形态,它与经济社会形态、技术社会形态、政治社会形态和文化社会形态是同等层次的概念。既然世界社会形态是一个表现在先进生产方式发展基础上交往关系普遍发展的概念,那么,判断世界社会形态的标准就应该直接是民族、国家、地区之间交往关系发展的程度和性质。而从普遍交往发展的内容或要素上看,其内涵则可能是多维的,如从普遍交往的性质和水平的技术标准看,发展到先进的世界社会形态似乎可以划分为航海时代、电力时代、电子时代和网络时代。如果按照经济发展(作为一种交往关系理解)的进程,世界社会形态似乎可以划分为世界市场形成时期、跨国公司大量涌现时期、经济全球化完成时期、政治和文化的全球化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凸现和形成的时期。对马克思的社会形态理论作如此的研究,应该说是本次会议的一大亮点。

(二)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关于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问题,有学者分析道:第一,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本身固有的要求,因为马克思的两大发现是一个完整的体系,是一般规律和特殊规律的辩证统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其特殊规律的要求。第二,中国共产党接受马克思主义的切入点是什么呢?毫无疑问是唯物史观,因为中国共产党人一开始就不是在书斋中,而是在行动中接受马克思主义并使之成为行动的纲领。中国共产党人从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出发,强调了广大人民群众推动历史的积极作用,因而强调了阶级斗争和无产阶级专政,并在社会变革中取得了积极的成效。第三,以毛泽东、邓小平和江泽民为首的党的三代领导集体所取得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智慧成果,恰恰是唯物史观中国化的逻辑进程。

从唯物史观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我们可以肯定:第一,唯物史观既是完整的理论体系,又是简单朴素的道理;第二,唯物史观既是时代的产物,但它的发展又必须密切地联系实际;第三,唯物史观的创立及其发展要求科学性、价值性和创新性三者有机统一。

也有学者细致地区分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和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第一,前者是指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的历史进程相结合的历史过程,后者则是指结合的一个结果;第二,前者是正在变化着的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形态,后者则是完成了的马克思主义的形态;第三,两者是马克思主义在质和量上的两种状态,前者是在保持总的质变的前提下发生的量变过程,后者则是量变过程中的部分质变;第四,前者具有连续性,后者则侧重于马克思主义发展的阶段性;第五,前者体现为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历史性,后者则体现为当代性。

(三)构建和谐社会

在构建和谐社会问题上,中央党校的王伟光副校长首先作了主题发言,他指出:第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现阶段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当前,我国已基本实现了“三步走”战略目标中的前两步,改革开放已进入了关键的战略发展机遇期,这一背景凸显出了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意义。社会部分成员的贫富差距日益扩大;人与社会、自然的发展不平衡,存在着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现象,经济发展较快,但社会保障、教育、卫生等方面却相对滞后;社会失业率上升,就业压力大。这些问题的存在和突出决定了现阶段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十分必要。第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正确处理新时期的众多矛盾,其中最主要的是人民内部的各种矛盾,协调好利益关系。当前的重点是要在坚持效率优先的前提下解决公平问题。要注意借鉴资本主义国家处理公平和效率关系的经验教训,认识到效率和公平之间的矛盾是辩证的、历史的、相对的和对立统一的。第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明确几个理论问题:一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社会主义基本特征的认识;二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社会主义理论的重大发展;三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共产党执政任务的拓展;四是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需要通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来解决。

又有学者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们过于依赖市场经济,把市场经济作为社会发展的法宝,而没有充分发挥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导致了社会的不和谐,因此构建和谐社会最根本的途径是把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制度相结合,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克服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建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还应从历史和现实双重维度上进行:历史维度有助于我们认识现时代的社会主义处在怎样一个历史阶段;现实维度则标示我们正在构建和谐社会。只有认识到了现实社会中的不和谐因素,并坚信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才能真正建成和谐社会。

(四)唯物史观的基本规律

在唯物史观的基本规律问题上,有学者提出,把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的经典表述理解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单一的决定作用和反作用,理解为社会形态的单一演变历程,这未免过于简单和狭窄,应该从四个层面来把握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一是社会结构论层面,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四个要素构成了社会基本的经济结构、政治结构和文化结构;二是社会发展动力论层面,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四个要素、两对范畴构成了社会发展的两对基本矛盾,形成了社会发展的最基本动力;三是社会认识方法论层面,《序言》中表述的“两个必然”和“两个绝不会”的思想,既体现出了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也是我们认识社会历史发展的一般方法论,最后才是社会经济形态演进的一般过程: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主义)社会。这四个层次都应该被理解为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主要内容。

除了对唯物史观的历史进程和理论创新进行了深入探讨,大会还就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改革进行了研讨。徐维凡副司长指出:第一,应加强新形势下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重要地位和作用的认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在树立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我们要统一到中央对于高校政治理论课重要性的认识上来,统一到中央对于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总体部署上来。第二,应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十六号、中宣部和教育部五号文件精神,在教材建设、教学试点和学科建设三方面积极开展卓有成效的工作。与会代表也指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材建设,应注意与中学教材的区别,体现出层次性,编写教材应注意可读性和可理解性;在教学方法上,还要区分讲坛哲学和论坛哲学,注意学生的心理倾向,构建理想的教育模式等问题。

标签:;  ;  ;  ;  ;  ;  ;  ;  

唯物史观的历史进程与当代创新&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会2005年年会综述_历史唯物主义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