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舒城县水利局 231300
摘要:信息技术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为人们的生活与工作提供越来越多的便利。为了最大限度的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水利工程建设不仅加快了信息技术引入的步伐,同时经过长期的实践应用后已经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成效。文章主要是就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中信息技术的整合应用进行了简单的阐述和分析。
关键词:信息技术;水利工程;管理;应用
引言
我国信息技术水平的大幅度提升,为通讯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而信息技术在水利工程建设中的推广和应用,不仅为水利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同时也为水利工程信息化管理目标的实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中应用信息技术的重要作用
1.1提高水利工程建设管理的效率
就水利工程建设本身而言,其不仅涉及到工程信息的调取、传输、存储等,同时还事关社会经济的长期可持续发展,所以水利工程建设施工过程中,各个部门之间必须加强相互之间的协调与配合,才能确保水利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而在这其中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尤为重要,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不仅实现了水利工程建设信息的全面贡献,同时对于水利工程建设管理有效性的提升也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
1.2实现现代化水利工程管理模式的完善
信息技术作为现阶段水利工程管理中最重要的工具之一,其在社会经济产业融合发展趋势的影响下,所发挥的作用也日益提高。水利工程施工企业在开展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工作时,工程管理者必须对工程施工现场的各个方面进行统一集中的管理,才能确保水利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
2、信息技术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分析
2.1通信技术的应用
传统的水利工程建设采取的人工管理模式,不仅缺点较多,且无法保证工程建设管理的质量和效率。而随着通信技术在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中的推广和应用,通信技术所具有的存储、传输等优势,不仅彻底解决了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工作力度不足的问题,同时也促进了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工作质量的全面提升。此外,通信技术在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中的应用,也有效的降低了水利工程建设人力、物力等资源的投入,促进了施工人员工作效率的大幅度提升。
2.2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应用
计算机信息技术在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中的应用,为现代化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体系的建立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以计算机信息技术为基础建立的水利工程数据库、局域网等各种网络平台,不仅促进了数据信息存储、查询、发布效率的全面提升,同时利用计算机信息技术对工程水利工程的各个环节进行全方位的跟踪管理,对于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工作效率的提升同样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3、信息技术在水利工程中运用效果
3.1助于数据的采集及智能化管理
计算机信息技术在水利工程建设中的应用,为水利工程建设向智能化方向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比如,信息技术在河道处理、闸门控制中的应用,为水利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而先进的计算机信息技术在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中的推广和应用,则促进了水利工程建设数据数据、处理等各方面工作效率的提升。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智能化网络系统在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中应用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1)在水库系统中应用分散式采集方式的基础上,利用集中化管理的方式,对河道处理、水文测量等系统采取分散化管理的方式,促进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工作效率的有效提升。(2)在网络组织的过程中,为所有网络子系统配备独立的计算机,确保各个子系统的网络数据可以顺利的录入管理系统中。(3)将各个子系统采集的数据信息上传至系统服务器中,确保水利工程管理数据信息的集中处理和管理。
3.2助于数据资源的分析
由于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与数据库之间存在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而数据结构作为软件开发的核心内容之一,其在水利工程建设管理数据分析的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信息技术在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中的应用,不仅实现了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信息资源的全面共享,同时也确保了相关数据分类的精确性,为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工作的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3助于工程绘图的全面性
计算机信息技术在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中的应用,不仅促进了水利工程图纸绘制效率和质量的有效提升,同时也为水利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提供了科学合理的依据。图纸绘制不仅是水利工程建设的重要环节之一,而且其对于水利工程建设施工质量的高低也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如果图纸绘制出现了不符合工程施工实际情况的现象,那么必须及时的进行施工图纸的修改,而这不仅导致工作效率的西江,同时也增加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而随着CAD绘图软件的应用,不仅促进了图纸绘制工作效率的大幅度提升,确保了图纸绘制的准确性,为水利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3.4精确性大大提升
信息技术具有的精确度高的特点为水利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比如,GPS全球定位技术在水利工程建设中的应用,对于水利工程两点之间距离的精确测量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正是因为水利工程施工的范围相对较大,所以导致精确测量两点之间距离的难度也随之增大,而随之GPS技术的应用不仅促进了测量精确度的有效提升,同时GPS技术自身所具有的动态观测结果功能,较之传统人工测量方式也有着巨大的优势。
3.5抗干扰性大大提升
传统的水利工程建设管理最大的缺点就在于其对于工作人员的依赖性较强,再加上工作人员个体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所以对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工作的开展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影响。一旦工作人员在某一个环节出现误差的话,那么必然会对整个工程建设的精度与效率产生严重的影响。随着信息化技术的推广和应用,不仅有效的避免了人为因素对水利工程建设产生的不利影响,同时信息技术规范、完整的系统对于水利工程建设效率的提升也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
3.6实现数据信息的共享
信息技术在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中的应用,实现了数据信息的远程共享,为水利工程施工质量的远程控制与监督提供了全面的技术支持。此外,随着信息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工作人员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及时的发现水利工程施工中存在的问题,确保了水利工程建设的施工质量。
结束语
总之,我国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为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中推广和应用信息技术提供了新的契机。由于水利工程建设具有施工难度大且建设周期长的特点,所以信息技术在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中的应用,对于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工作效率和工程整体施工质量的提升都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张志勇.信息技术手段在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中的应用[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8,16:133-134.
[2]晏得勋.信息技术手段在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中的应用分析[J].农业与技术,2018,3808:85.
[3]张敏捷.浅谈信息技术手段在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中的应用[J].现代物业(中旬刊),2018,04:129.
论文作者:马开祥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2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18
标签:工程建设论文; 水利论文; 信息技术论文; 水利工程论文; 数据论文; 技术论文; 工作效率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2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