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孩子与《背影》的共鸣点是什么?——兼谈教材的生本化处理,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共鸣论文,背影论文,初中论文,教材论文,孩子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朱自清的《背影》是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一篇文章。对于初二的孩子,他们与文章的共鸣点在哪里?
毋庸置疑,文中表现的父爱是打动初中孩子的重要因素。
但,似乎不仅仅如此。
父亲的背影在文中是一个“特写”,它在文中是一个强势符号,所以自然会遮蔽一些东西。当我们从对父亲的感动中走出来,再走进文章的时候,我们会发现“我”在这过程中也发生了微妙的变化。我们可以比较一下“我”的前后行为。
一、前后流泪的比较
文章中,“我”两次流泪。
祖母离世,父亲离职,又目睹父亲居所狼藉之状,“我”“簌簌地流下眼泪”。这是“我”第一次落泪。
“簌簌”,纷纷落下的样子,眼泪流得既多又快。因为年轻,喜怒由己,情起泪下。“我”没有强忍悲伤, 没有考虑到此时的父亲或许需要已经长大的儿子的安慰,情起于中即形之于外,一己情绪得到快意宣泄,自然免了内郁之苦,却不知儿子的悲苦在父亲那儿是要翻倍的,自己的眼泪很有可能使父亲更伤怀。
第二次落泪是在车站送行时。
丧事完毕,父亲要去谋事,“我”北去念书,父子同行至南京。“我”在南京勾留一日后北上,父亲去车站送“我”,临行为“我”买橘。“我”在车厢内,望着父亲布帽黑衣,体胖,衣厚,如许年纪,跳下又攀爬,很艰难。“我”的心跟着父亲走了一个来回,这一个来回里,“我”顿悟了父亲的爱子情愫,“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这是“我”第二次流泪。
“我”的这次流泪不再纵情任性,眼泪涌出,就赶紧拭去,“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因为处身公共场合,难为情,更担心父亲看见,又生伤悲。此时,“我”的心态已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心思变得细腻,已会体人心,察人情。因为父亲呈现给自己一个朴素的背影,“我”理解了父亲二十年的爱子深情。因为理解,所以不想给这样的父亲哪怕是一滴眼泪的伤感。朱自清作为一个儿子就这样长大了,由一个懵懂青涩的儿子长成为知情知性的儿子。
二、两处动作的比较
文中“我”前后两处极细小的动作形成了微妙的对照,耐人寻味。
对“我”,父亲待如小孩。送去车站的路上,做尽了行程中的细碎小事:照看行李,与脚夫讲价钱,行小费,拣定靠车门的椅子,仔细又仔细的临行嘱咐,对茶房的再三嘱托,很悉心,很周全。但“我”不理解父亲如此用心,也理解不了老父此境此情,在父亲嘱托茶房时甚至“暗笑他的迂”,“暗笑”两字写尽朱自清的内心:不以为然,有点儿不屑。在朱自清看来,茶房只认钱,嘱托无用;而自己已长大,无需照顾。父亲不晓世故,所为又全属徒劳,似乎如此年纪的父亲,对世态的了解竟不如自己清醒,对事理的认识竟不如自己透彻,既啰唆又迂腐,所以心中大有轻视之意。这是之前对“我”的一处细节刻画。“暗笑”两字尽显一个孩子的“鲁莽”。他不知道珍贵之处就在于这种细小、琐碎的情感表达,明知也许无用也心存万一之念仍然要去做,似乎唯有这样去做了,才能放下一个老父送儿千里远行的悬搁着的心。
值得我们注意的还有一个细小的动作。
当“我”目送父亲穿过铁道去买橘子,看着他提着橘子返回时,“我”的情感已经发生了微妙的变化。父亲失去母亲,丢了工作,年纪大了,力量小了,步态蹒跚,心境黯淡,这些在“我”目睹父亲买橘的过程中被“我”的目光一一捕捉并了解。几个橘子,不过家常水果,止于解饥止渴,但这样平常的几个橘子,背后却有父亲艰难的穿越:穿过了难走的铁道,穿越了黯淡的心境。即便亡母失业,即便身处苦境,他依然不忘挤出周身的余力,给了儿子最细心的照料。作为一个传统的中国父亲,他把自己的爱子浓情揉碎了,捻细了。生活中也许有父亲无数次如此细微的给予,每次给予背后也许都要走长长的路,要迈不平的沟坎。“我”因此理解了父爱。所以当“我”看到父亲抱着朱红的橘子往回走时,“我赶紧去搀他”。一个“搀”字里有“我”的真情流露,此时的“我”与先前暗笑的“我”形成了鲜明的对照。“我”对父亲理解了,对父爱体悟了,有了体恤之情。“我”知道某些时候父亲也需要去扶一扶。或许是怕父亲摔倒,或许是怕父亲不胜年迈,或许是怕走在风雨人生中的父亲不能承受肩头重荷,也或许仅仅是向父亲传达一种爱意,借此给父亲一点力量与支持。这时的“我”肯定也了解父亲买回橘子后的“轻松”,叮嘱来信中的牵挂,走后又回头里的不舍。人伦情感有“出口”,有“入口”,有给予,有接纳,也有回馈,无阻抑,无拥堵,最后构成了亲情的循环与圆满。
从上述几处变化中,我们看到了一个儿子的成长。曾看过这样一篇文章,题目叫《我眼中的爸爸》,原文如下:
4岁:我爸无所不能。
5岁:我爸无所不知。
6岁:我爸比你爸聪明。
8岁:我爸并不是无所不知。
10岁:我爸成长的年代跟现在非常不同。
12岁:我爸对这件事毫无所知,他太老了。
14岁:我爸是个老古板。
21岁:我爸陈腐得无可救药。
25岁:我爸对我是了解的。
30岁:也许应该问问我爸,他经验丰富。
40岁:老爸如此有智慧,拥有整个世界的经验。
50岁:能跟老爸讨论这事,我愿付出一切代价。我不能欣赏他的聪明真是再糟糕不过的事。
这是一个儿子对父亲的认识过程,也是一个儿子长大成熟的过程:年幼时,父亲就是天地,慢慢长大,我们的视界逐步打开,认识渐渐丰富,观点慢慢形成,忽然有一天,发现父亲也有不懂的地方,也有无措的时候,也会颓唐,我们的父亲不再完美。在幼时的父亲形象轰然倒塌的同时,儿子们似乎一夜之间惊觉自己长大了。这时的父亲们总是显得又古板又悖时,儿子们对父亲们的否定也总是不遗余力,似乎只有在这种批判父辈的态度里才能找到自己成长的明证,这就是我们的年少叛逆。年龄渐长,才知道父亲这个身份里还有许多我们未解的要义,回首来路,才发现年少时的轻狂无知、自以为是,才知父亲的一生是我们享用不尽的财富。
《背影》中的“我”二十岁,正是自认顶天立地、目空一切、容易轻视父亲的年龄。所以觉得父亲执意要送自己是啰唆,与脚夫讲价时说话不漂亮,嘱托茶房照应“我”时显得迂腐。在“我”眼里,父亲是个细心过头,说话有点儿土,不时髦,也不精明的老头。二十岁,也是对父亲容易发生新认识的年龄。终于在看到一个买橘背影后,二十岁的“我”,突然理解了一个父亲的心情。
《背影》这篇文章之所以感人,是因为把父爱放在一个儿子情感成长的背景下去表达,儿子对父亲,由不屑到感动,由忽视到珍惜,由粗蛮到细腻,由嗤笑到怜惜。因为有不理解,父亲的爱才显得更深沉,“我”的“醒悟”也才显得更可贵。儿子与父亲的这种关系,正是现在的初中孩子们经历着的。十四五岁的年龄,叛逆初起,老嫌父母啰唆、唠叨,但或许有些孩子也正如朱自清,在某一回眸中体会过父爱的深沉。在这一点上,朱自清的《背影》应该能引起初中孩子的共鸣,缘于父爱,更缘于一个成长中的孩子对父爱的认识与理解。
文本是立体的,不同的人,不同的年纪去读,会有不同的感受与体悟。对于初二的孩子,从一个成长中的孩子对父爱的认识与理解角度解读这篇文章,也许会是一个比较恰当的切入点,因为它能最大程度地引起孩子的感情回应,从而使孩子更深刻地理解文中传达的父爱。
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在解读文本时既要避免盲目因袭权威,又要避免草率与偏执;既要有低于学生的起点阅读,又要有高于学生的审美判断;既要有多角度、多层次解读文本的能力,又要有审慎判断、大胆合理选择教学内容的胆气;既要有胸中有丘壑,一丘一壑随我点化的从容,又要有在丛林美景中“大斧”取舍的气度。
对文本几个角度、几种层次的解读,是向学生全盘托出,还是选取一点?选取这一点还是选取那一点?是注重浅层次的理解还是深层次的剖析?
这些都应基于生本。
从学情出发确定我们的教学内容,考虑学生的可接受程度,考虑学生与文本的共鸣点,这样选择的教学方向可能才是有效的。
当下非常强调文本的个性化解读,很多教师在文本解读上下足了功夫,课堂教学中对文本的处理一味求新,求深,却很少虑及学情。这样的课往往是秀给专家和同行的。现在,或许是该更多思考教材处理的生本化问题的时候了,把课上给学生,把课上成学生的,尽量寻找文本与学生情感的共鸣点,并将其作为我们教学的着力点。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我们要一味迁就学生的趣味,而是应在尊重学情的基础上,适当拓展文本的宽度和深度。
标签:背影朱自清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