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人和自然协调发展的理论思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协调发展论文,理论论文,自然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人和自然协调发展的问题,在人类的早年就已存在,在近现代尤其在当代进一步凸现出来,成为哲学社会科学不可回避的重大课题,十分重要人们花大功夫、下大力气进行探讨和研究。这一问题曾成为我国学术界讨论的热点之一,然而在近几年似乎有“降温”的趋势。针对这一现象,本文拟就人和自然协调发展的必要性、迫切性、可能性、现实性及其前景略述管见,以便重新引起学术界的关注,推动对这一课题研究的深入。
一、人和自然协调发展的必要性
人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而人出现的同时也产生了人与自然的关系。这一关系既影响着人及其所构成的社会的发展,也影响着除人类社会之外的自然界的演化。这在客观上要求人和自然的协调发展。
人作为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一刻也不能离开自然界而生产、生活的,他的物质生产、生活和精神生产、生活都和自然界密切联系着。马克思说:“整个自然界——首先作为人的直接的生活资料,其次作为人的生命活动的材料、对象和工具——变成了人的无机的身体。”而且“一方面作为自然科学的对象,一方面作为艺术的对象,都是人的意识的一部分,是人的精神的无机自然界,是人必须事先进行加工以便享用和消化的精神食粮。”(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第95页。)因此,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自然界,并且是以自然界尤其是以人类生态环境向着有利于人类及其社会的方向演化发展为前提的,否则将危及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讲,人和自然的协调发展是必要的。
然而,作为社会性存在的人类,既不同于无机物,也不同于一般的动物,它的突出特征是自觉能动性。这种能动性的基本标志就是社会实践。列宁说:“世界不会满足人,人决心以自己的行动来改变世界。”(注:《列宁全集》第38卷,第229页。)马克思也说:“正是在改造对象世界中,人才真正地证明自己是类存在物。”(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第97页。)而且人类在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中逐步获得对自然规律的认识,这如恩格斯所说:“人的思维的最本质和最切近的基础,正是人所引起的自然界的变化,而不单独是自然界本身;人的智力是按照人如何学会改变自然界而发展的。”(注:恩格斯:《自然辩证法》,人民出版社1971年版,第209页。)这样,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自然界一方面成为人的认识对象,另一方面成为人的改造对象,从而使人和自然界处于对立之中。这种对立要求人们正确地认识自然界、合理地改造自然界。而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事实是:人类一方面由于正确地认识了自然界及其规律并以此来指导人们的实践,取得了改造自然的胜利,消解了人和自然的对立;另一方面,由于人们没有正确地认识自然界及其规律或由于其他方面的原因没有按照自然规律进行实践,造成了自然环境的破坏,使自然环境向着不利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方向演进,从而激化了人和自然的对立,加剧了人和自然的矛盾冲突。为了防止人和自然之间的对立和矛盾的激化、加剧,必须协调人和自然的关系,使二者协调发展。
二、人和自然协调发展的迫切性
对于人和自然协调发展的迫切性,恩格斯早在1876年就提出来了,他在分析人类改造自然界的胜利时尖锐地指出:“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每一次的胜利,在第一步都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在第二步和第三步却有了完全不同的、出乎预料的影响,常常把第一个结果又取消了。”(注:恩格斯:《自然辩证法》,人民出版社1971年版,第158页。)并且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用大量的事例加以说明,且告诫人们说:“我们必须时时记住:我们统治自然界,决不象征服统治异民族一样,决不象站在自然界以外的人一样,——相反地,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存在于自然界的;我们对自然界的整个统治,是在于我们比其他一切动物强,能够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注:恩格斯:《自然辩证法》,人民出版社1971年版,第159页。)
恩格斯在一百多年前就提出了上述的警告,然而人类并未因此而警觉,人类由于加剧激化人和自然的对立——表现在对自然生态环境的破坏而遭到自然界惩罚的程度不仅没有降低,反而随着社会生产发展和科学技术进步表现出来的改造自然能力的提高而更加严重了。自20世纪以来,随着高度工业化而出现的烟雾、酸雨、温室效应、臭氧层解体、肆虐的尘暴、污染的空气、超常的噪声、严重的水荒、恶化的水源、枯竭的资源、短缺的能源以及恶性膨胀的城市和不断扩大的沙漠等等,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威胁越来越严重,自然界在不断地向它的“征服者”们敲响警钟,人和自然之间的这种对立和矛盾的激化程度迫切地要求人们要重视人和自然的协调发展。
在这样严峻的现实面前,如果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企业和个人在人和自然协调发展的问题上还麻木不仁、缺乏紧迫感,甚至还有恃无恐地破坏生态环境、掠夺性地开采和利用自然资源而不顾及子孙后代的利益,从长远的观点看,其势必危害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最终势必危及他(们)自己。
三、人和自然协调发展的可能性
当自然界报复、惩罚人类的时候,既不能象悲观论者那样消极无为,甚至想使现代文明倒退回原始蒙昧状态,也不能象乐观论者那样麻木不仁、任其发展。正确的态度首先应是充分肯定人和自然协调发展的可能性,积极地发展人的自觉能动性对这种可能性作出科学合理的分析。
人和自然协调发展的可能性可以从以下两个角度来分析说明:
从人的角度看,人的能动性有待于进一步发挥,这为人和自然协调发展在主观上提供了可能性。全球性的生态环境危机的出现,并不意味着人的能动性发挥到了顶点,而是说明人类在发挥其能动性时没有处理好它与受动性的关系,即没有相应地推进对于人自身无法摆脱的受动性的认识,没有充分地认识到真正的自觉能动性的发挥是以对受动性的认识为前提条件的,从而导致人们不合理地片面地发挥人的能动性。从能动性本身来讲,它包括两个方面:在认识自然中表现的能动性和在改造自然中表现的能动性,二者互为前提,不可分割。如果后者不以前者为基础,能动性就可能超越受动性而变成一种带有盲目性的意向和活动,在急功近利的价值取向引导下,能动性就会脱离人的受动性而盲目膨胀,表现为对自然资源的掠夺式开发和无节制的耗费,最终会造成生态环境危机而祸及自身。因此,充分发挥人的能动性的前提就是处理好它与受动性的关系。除此之处,还应积极调整自然生态平衡,如广泛地植树造林,设立自然保护区,重建人工生态平衡并通过法律等手段约束对自然破坏的行为等,使自然界的发展向着有利于人类的方向演进,这样,人和自然的协调发展便指日可待。
从自然界的角度看,自然界所具有的潜力是无限的、无穷无尽的,这为人和自然的协调发展在客观上提供了可能性。全球性生态环境危机的出现,并不意味着自然界潜力的穷尽,而是说明在当今社会历史条件下人们不合理地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而导致对自然的总需求超过了自然界本身的承受能力,以及人们对自然界的滥用和毁坏超出了自然界的自我恢复能力。只要人们合理地发挥人的能动性并积极调整生态环境平衡,自然界会无穷无尽地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提供各种条件和环境。拿资源来讲,“资源短缺”论只是说明人类对其利用具有历史局限性,说明在当今历史条件下科技水平和人们利用资源的水平较低。从历史发展角度看,随着科技的发展,自然界为人类不断地提供新的资源,如能源从柴薪→煤炭→石油→核能→……,以及材料从石块和木材→青铜→钢铁→合成材料→……的依次出现便是例证。并且随着开采和加工工艺水平的提高,其利用率也会大大提高,今天的“废物”可能就是明天的“无价之宝”。正是从这些意义上讲,自然界所具有的潜力是无限的、不能穷尽的,这为人和自然协调发展在客观上提供了可能性。
四、人和自然协调发展由可能性向现实性的转化
从理论上讲,可能性不等于现实性,而且可能性向现实性的转化是有条件的。同理,人和自然协调发展所具有的可能性也不等于其现实性,只有在一定条件下它才能转化为现实性。为此,人们在充分肯定并分析探讨人和自然协调发展的可能性的同时,积极创造条件使这种可能性转化为现实性,实现人和自然的协调发展。
条件之一:在认识方面建立起人和自然和谐共处、共同演进的观念,这是人和自然协调发展的思想前提。基于此,人们必须正确地认识、分析造成人和自然不协调的原因,并有针对性地及时地制定纠正措施和方案且付诸实施。
条件之二:在实践方面充分发挥人的自觉能动性且以尊重、遵循客观规律为前提,正确处理人的能动性和受动性的关系,并“以自身的活动来引起、调整和控制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的过程”(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201-202页。)。为此,人们必须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加速发展人工自然,充分挖掘自然界的潜力并重建新的自然生态平衡之环境;加速提高利用自然的工艺水平,变“废”为“宝”。这是人和自然协调发展的物质保障。
条件之三:在社会方面建立合理的社会组织、制度,在国家规模甚至在全球规模上合理地开发、改造和利用自然界,这是人和自然协调发展的社会保障。恩格斯曾讲:“当西班牙的种植场主在古巴焚烧山坡上的森林,认为木灰作为能获得最高利润的咖啡树的肥料足够能用一个世代时,他们怎么会关心到,以后热带的大雨会冲掉毫无掩护的沃土而只留下赤裸裸的岩石呢?”(注:恩格斯:《自然辩证法》,人民出版社1971年版,第161页。)这说明资本主义的生产目的和资本家唯利是图的本性决定了在资本主义社会中是难以或无法完全实现人和自然的协调发展。为此,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认为,只有消灭资本主义私有制、建立合理的共产主义社会制度,才能真正实现人和自然的协调发展,只有在共产主义社会才能达到“人和自然之间、人和人之间的矛盾的真正解决。”(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第120页。)这与恩格斯“两次提升”原理完全吻合,恩格斯认为:“只有一种能够有计划地生产和分配的自觉的社会生产组织,才能在社会关系方面把人从其余的动物中提升出来,正象一般生产曾经在物种关系方面把人从其余动物中提升出来一样。”(注:恩格斯:《自然辩证法》,人民出版社1971年版,第20页。)即只有到了共产主义社会,人们才能成为社会的主人,而只有成了社会的主人,才能成为“自然界的自觉的和真正的主人”(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第308页。),也只有这时才能真正实现人和自然的协调发展。
五、人和自然协调发展的方向和前景
马克思指出:“社会化的人,联合起来的生产者,将合理地调节他们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把它置于他们的共同控制之下,而不让它作为盲目的力量来统治自己;靠消耗最小的力量,在最无愧于和适合于他们的人类本性的条件下来进行这种物质变换。”(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第926页。)在此,马克思为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指明了方向,提出了人和自然协调发展的前提是社会合理地调节,其途径是调节人与自然的物质交换,其原则是“合乎人的本性”和“最小力量的消耗”。
在现实世界中,人和自然协调发展的前景是美好的,人和自然一定能够协调发展。这是因为:
第一,在观念上人们已经开始重视甚至是从全球战略发展的高度重视人和自然协调发展的问题,这无疑是人类在人和自然关系方面观念上的巨大进步,是协调人和自然关系的良好开端。1972年6月5日联合国在瑞典的斯德哥尔摩召开的人类环境会议便是最好的证明。这次大会提出了“只有一个地球”的口号,并在通过的《人类环境宣言》中向全世界呼吁:“人类业已到了必须在全世界一致行动共同对环境问题采取更审慎处理的历史转折点。”“人类必须与大自然协同一致,运用知识建造一个更美好的环境,为了现在以及未来千秋万代,维护并改善人类的环境,业已成为人类必须遵循的崇高目标。”
第二,在实践方面科学技术正在突飞猛进地发展着,并不断地为人和自然的协调发展提供越来越多的精神途径和物质手段。20世纪以来,科学技术发展到现代水平,出现了大量的现代科学理论。20世纪中叶前后,爆发了现代科技革命,涌现出核能科学技术、电子计算机科学技术、半导体科学技术、激光科学技术、光导纤维科学技术、空间科学技术、环境科学技术、材料科学技术以及建立在分子生物学基础上的现代生物高新技术等。这些高新技术在以其自身价值和功能影响人类及其社会的同时,对人和自然的协调发展产生了巨大的积极作用,尤其是环境科学技术的诞生和迅速发展,是人类文明的一大进步,它标志着人和自然的协调发展开始或已经迈向了一个新台阶,为人和自然协调发展开辟着新的途径、提供着卓有成效的方法和手段,使人们看到了人和自然协调发展的希望。
第三,从社会方面来看,尽管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提出的人类社会发展的远大目标——共产主义社会制度的实现还需要一个较长的时期,但我们坚信它一定能够实现,而且人类社会发展的总趋势是不会改变的,人类社会的组织、制度正在向更加合理的方向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讲,人和自然协调发展有其社会保障。就目前来看,世界各国——不论是什么制度的国家,都在不同程度上重视环境问题,重视人和自然协调发展的问题,这无疑在社会制度方面在一定程度上为人和自然协调发展提供了社会保障。
标签:能动性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