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德育工作中的几个问题_道德教育论文

论德育工作中的几个问题_道德教育论文

试论道德教育中的几个问题,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道德教育论文,几个问题论文,试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内容摘要:道德教育既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围绕一个中心,纠正两种偏向,抓住三个特点,发挥四个职能,坚持五条原则,掌握六种方法等六个方面就道德教育中的几个问题,提出了探讨性意见。

道德教育既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从事的群众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特别是青年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就在进行着社会主义的道德教育。所以,摆在我们广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任务,是怎样把社会主义的道德理论、原则和规范灌输到人们的头脑中去,转化为人们内心的信念、品质和情操,形成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本文拟从围绕一个中心,纠正两种偏向,抓住三个特点,发挥四个职能,坚持五条原则,掌握六种方法等六个方面就道德教育中的几个问题,提出探讨性意见。

一、道德教育要围绕一个中心

道德教育要围绕一个中心开展,这就是党的中心工作。这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真正优势。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的中心工作是武装夺取政权,是战争解决问题。所以,这个时期的共产主义道德教育,是围绕这个中心工作开展的,并在实践中取得了伟大成就,培养出了一批共产主义战士,张思德、董存瑞、刘胡兰等是他们中的典型代表。正是这一大批共产主义战士的模范言行教育和带动了广大人民群众,使党受到拥护和爱戴,保证了革命战争的最后胜利,夺取了革命政权,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党的中心工作是集中力量完成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经济建设起决定作用。所以,这个时期的道德教育要围绕这个中心开展。在这个时期,同样涌现出了一大批象雷锋式共产主义战士。这些人的模范言行同样教育和带动着广大人民群众,使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变成广大人民群众的自觉行动。这是我们的事业必定取得胜利的基本保证。党的历史反复证明,只要共产主义道德教育紧紧围绕党的中心工作开展,就能培养出一大批共产主义战士,就能教育、提高和带动广大人民群众的革命觉悟,就能把党的事业引向胜利。

二、道德教育要纠正两种偏向

长期以来,在我国道德教育中存在着两种偏向。

第一种偏向是忽视物质基础的道德教育。这种偏向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1.认为只有清贫的生活才能培养和保持高尚的道德,物质的富有必然导致精神生活的堕落。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尤其在“文化大革命”期间,这种价值观被很多人所认同。因此,人们用“忆苦”来得到“甜”的享受,用禁欲来促进道德上的完善。在这种经济贫穷中道德纯洁的基础上,可以建设起金碧辉煌的共产主义大厦。

2.认为思想政治工作和共产主义道德教育是一切工作的动力,讲物质利益会引导人们走向个人主义。在这种价值观的引导下,人们习惯地认为物质利益虽然也能刺激人的积极性,但它更能诱发和助长人的私心杂念,对国家和社会产生严重威胁,所以应该坚决、干净地抛弃它,认为“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无产阶级政治,崇高的共产主义觉悟,可以产生最纯正、最强大、最持久的动力,可以建立起无私无欲、纯洁高尚的理想社会。

总之,这种价值选择注重人们的精神生活和道德生活,希望用物质生活上的贫乏来保持精神上的丰富和纯洁。然而,这种价值观选择却不知道高尚、丰富的精神生活和道德生活,必须以一定的物质条件为基础,不知道离开物质利益的道德是虚幻的。这种价值选择的结果,虽然一度曾使整个社会风气淳厚,充满理想主义色彩和献身精神,但是终因缺乏物质基础而被人们所抛弃。

第二种偏向是忽视道德教育的经济建设。这种偏向主要发生在改革开放以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果断地将党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后,党曾及时地向全党指示,在抓好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必须抓好精神文明建设,并相应地做出了许多决定,制定了政策,采取了许多措施。但是,重视物质文明,轻视精神文明的偏向一直比较严重。对党风、社会风气的现状,广大人民群众意见很大。党也发现不彻底改变党风、社会风气的现状,势必影响经济建设大局,势必影响改革开放大局,势必影响社会稳定的大局,并下决心通过综合治理彻底扭转这种局面。为什么会出现忽视道德教育的经济建设,其原因很多,但主要有以下三种:

1.认识方面的原因。在认识方面有三种错误观点:一是认为“只要经济建设搞上去,道德建设和其它精神文明建设也就自然上去了”。二是认为“改革开放在经济上的进步,必然会引起道德上的堕落。这种道德上堕落的代价,是以经济的进步作为补偿的”。三是认为“生产力是衡量一切的最终标准,要发展生产力就必须集中精力抓经济建设,其它一切无所为”。

2.措施方面的原因。主要有三条:一是措施不力,对人们的言行约束力不强,表现为“软”。二是措施缺乏感召力,在群众中难以形成凝聚力,表现为“散”。三是监督不力,有措施没监督,干部不能很好地勤政,表现为“懒”。

3.组织方面的原因。主要有三条:一是在干部配备上,把有能力、有开拓进取精神的人安排在经济建设岗位上,而把那些老实人安排在道德建设岗位上,重物质轻精神的态势明显。二是考核干部政绩时,物质成绩是硬指标,精神成绩是软指标,硬指标“异样化”,软指标“一样化”。三是上级对下级督促检查工作时,谈经济多,表现为“浓”;谈道德少,表现为“淡”。

总之,不纠正以上两种偏向,抓好道德教育是不可能的。

三、道德教育要抓三个特点

道德教育作为社会教育的一种,与其他各种教育相比,具有三个明显的特点。

第一,道德教育特别强调“知行合一”。它有两层含义。第一层含义是指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一致性,也就是说任何人都以特定方式接受一定的道德教育,所以都是受教育者;同时任何人又以特定方式对别人进行一定的道德教育,所以也都是教育者。一句话,任何人几乎都在扮演两种角色: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只不过因时因地而其内容、形式各异罢了。例如,一个职工在单位是受教育者,而在家里则对子女是教育者等。第二层含义是指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必须言行一致。道德教育不仅要向人们讲解有关的道德理论、原则和规范,更重要的是教导人们如何实行这些原则和规范,使人们自觉地去恶从善。因此,教育者不但要在道理上讲清楚为什么应该这样做,为什么不应该那样做,更重要的是身体力行,率先垂范,只有这样才能有说服力,才能说服受教育者。从受教育者来说,不但理解和掌握道德理论、原则和规范,更要实践这些理论、原则和规范,理论联系实际,否则失去接受道德教育的意义。

第二,道德教育是一种全社会的教育。与道德教育相比,其他各种教育,其教育面总是有限的。道德教育涉及社会生活的一切领域。例如,政治生活、经济生活、文化生活离不开道德教育;家庭生活、公共生活、职业生活离不开道德教育;过去生活、现在生活、将来生活都离不开道德教育等等。

第三,道德教育是一种塑造或改造人的道德面貌的教育。如果说其他诸种教育是以培养和提高人的科学文化素质为目的的话,那么道德教育则主要解决人的世界观、人生观、道德观方面的问题,解决人的信念问题,解决人的内心行为准则问题。具体说来,道德教育就是为了帮助人们培养共产主义道德品质和情操,确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一句话,为了改造人的灵魂。

四、道德教育要发挥四个职能

道德教育与其他诸种教育相比,其职能也有所不同。概括地说,道德教育有认识、转变、调节和激励等四个职能。

1.认识职能。道德教育的认识职能,是指通过道德教育,使人们能够认识自己与他人与社会集体之间的利益关系,认识自己应尽的责任和义务,认识社会生活和道德生活的规律和原则,树立正确的道德标准和理想,从而选择正确的生活道路,指导自己的道德行为。

2.转变职能。道德教育的转变职能,是指通过道德教育,转变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在现实生活中,就总体而言,人们总处在先进、中间、后进三种状态;就个体而言,总是存在这样或那样不正确的思想和行为,通过道德教育,可以有意识地促使人们开展积极的思想斗争,使正确思想战胜错误思想,纠正错误行为,使后进变先进,先进更先进。

3.调节职能。道德教育的调节职能,是指通过道德教育来调节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协调和完善人们的关系。它包括调节社会环境、调节人际关系、调节人自身的心理状态三种。所谓调节社会环境,主要是指导和调整个人与集体、集体与集体之间关系,以实现人与社会环境之间的协调。所谓调节人际关系,主要是指调整个人与个人之间关系,使人们消除误会、隔阂,促进和解与团结。所谓调节人自身的心理状态,是指调整人们自身不正常的心情,以恢复心理状态的平衡。

4.激励职能。道德教育的激励职能,是指激发人们的积极性、能动性、创造性,表扬先进,鞭策后进,鼓励人们努力学习、工作和劳动,对他们所取得的成绩给予肯定和鼓励,促进人们不断进步。

总之,以上这四种职能是其他教育所不能代替的。综合这四种职能,对人们的思想和行为从两个方面进行干预:一方面指明哪些行为是恶的,应当抛弃;另一方面指明哪些行为是善的,应当发扬,使人们自觉做到“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

五、道德教育要坚持五条原则

关于道德教育的原则,无产阶级革命导师有许多精辟的论述,归纳为五条原则。

1.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坚持这条原则,一方面要吃透理论,做到真懂;另一方面要努力实践,做到真做,并使懂和做有机地结合起来。如果只懂而不做,那是“空”;如果只做而不懂,那是“盲”,其效果都不好。

2.普遍教育与因人施教相结合的原则。坚持这条原则,一方面要提出一般性共同要求,使人人遵守,做到一“统”;另一方面要据不同个体提出不同要求,使不同个体遵守,做到各“异”,并使统和异有机地结合起来。如果只统而无异,那容易“离”;如果只异而不统,那容易“偏”,其效果都不好。

3.正面教育与批评指正相结合的原则。坚持这条原则,一方面要提高人们的认识和理论水平,做到自觉;另一方面要指明缺点错误,做到醒悟,并使二者即觉和悟有机地结合起来。如果只觉而不悟,那还“嫩”;如果只悟而不觉,那还“浅”,其效果都不好。

4.循序渐进与集中提高相结合的原则。坚持这条原则,一方面要注意人们的接受能力,耐心做好深入细致的工作,做到逐渐;另一方面要抓住时机,不失时机地做好转化工作,做到飞跃,并使渐和跃有机地结合起来。如果只渐而不跃,那就无“质”;如果只跃而不渐,那就无“量”,其效果都不好。

5.严格要求与尊重信任相结合的原则。坚持这条原则,一方面按照共产主义道德理论、原则、规范,向人们提出严格要求,做到严;另一方面要充分信任、尊重和爱护教育对象,做到信,并使严和信有机地结合起来。如果只严而不信,那就无“力”;如果只信而无严,那就无“规”,其效果都不好。

六、道德教育要掌握六种方法

1.分类教育方法和分支教育方法。分类教育方法,是指对不同类型的社会成员进行道德教育,要有不同要求,要有不同方法。例如,对共产党员要进行共产主义道德教育;对工农商学兵不同职业的人们要进行不同职业道德教育;对青少年的道德教育显然不同于中老年人的道德教育等等。如果不分类教育,千篇一律,那就会流于空乏。分层教育方法,是指在同一类型的社会成员中,对不同层次的人用不同方法进行不同内容、不同要求的道德教育。一般来说,在每种类型的社会成员中,人们的觉悟可分成“损人利己”“利己不损人”“先公后私”等几个层次。对他们的教育,不能一刀切,只能根据不同层次的需要,用不同方法开展不同内容、不同形式的教育。例如,对“损人利己”的人,要进行严肃批评,对危害社会和他人的行为坚决制止,对违法的要给予惩治;对“利己不损人”的人,要进行必要的引导和帮助,提高他们的觉悟;对“先公后私”的人,要给予肯定和表扬,鼓励他们再接再励,更上一层楼,不断进步。

2.把先进性和广泛性结合起来的方法。我们在进行道德教育的时候,一方面要宣传、鼓励和提倡共产主义道德,培养一批雷锋式的共产主义战士;另一方面要从我国现实国情出发,承认差别,提出切合实际的要求和目标,并在实践中使二者紧密结合起来,引导不同层次的人们都能奋发向上。

3.把传授知识和实际锻炼结合起来的方法。我们进行道德教育时,一方面要传授共产主义道德知识,让人们真正理解和掌握;另一方面,要帮助和引导人们付诸实践,自觉地用共产主义道德指导自己的行为规范。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深刻理解道德理论,真正把共产主义道德规范和原则转化为自己内心信念和品质。

4.典型示范方法。这里有两层意思。第一层是教育者的示范作用。身教重于言教,教育者必须言行一致,以身作则。第二层是英雄模范人物的示范作用。不论是革命领袖、战斗英雄,还是我们身边的无数模范人物的言行,对人们的教育作用很大。所以,应当很好地利用这些典型,发挥他们的教育作用。

5.集体影响方法。人们都在一定的集体中生活、工作和学习。在集体中,每个人都面临如何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个人与他人之间关系的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必须逐渐暴露自己各种优缺点,而集体也必然对每个人的道德行为进行评价,或赞扬,或批评。集体的舆论是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能促使人们摒弃不良品质,培养优良品质,调节人们之间的关系。因此,要善于组织集体,依靠集体,通过集体力量来进行道德教育。

我们只要坚持既有统一要求,又尊重个人的个性特点,让每个人都能互相学习、互相鼓励、互相信任、互相帮助、互相促进。那么,道德教育就会卓有成效。

标签:;  ;  ;  ;  

论德育工作中的几个问题_道德教育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