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地理——提高地理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地理论文,乡土论文,教学质量论文,有效途径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乡土地理教学作为地理学科的有机组成部分,受长期应试教育的影响,一直未得到大部分教师的重视,其结果是学生掌握了丰富的地理知识,却不会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随着深入落实素质教育以及新课程改革的实施,过去那种以“学科为本,传授知识”为主的教育观念正被逐步淘汰,新的理念要求改变地理学习方式,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形成可持续发展观念。地理教学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而在地理教学中渗透乡土地理内容,就往往能为地理教学注入新的活力,无疑是适应新课改下地理教学的有效途径。
一、乡土地理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树立学生正确的人生观
家乡是学生自幼生活成长的地方,因而也是学生最熟悉、最有感情的地方,通过乡土地理学习,结合学生自身的观察、调查,能使学生亲身感受到家乡的变化,因而也就更有助于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同时,家乡的故土情结可以激励学生树立改造家乡、建设家乡的雄心壮志,从而将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付诸实践。例如,我在讲授中国区域地理《北方地区》时,结合我们邹平县这几年的发展变化。粮食产量稳步增长,工业以纺织为龙头蓬勃兴起,企业利税持续增长,我县已跨入山东省经济30强,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经济的发展必将带来对人才的强烈渴求,从而激励学生好好学习,学好知识,毕业后建设邹平,实现邹平县经济的大发展、快发展。学生们群情激昂,纷纷表示要发奋学习,将来建设家乡、报效祖国。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爱国情感,又帮助学生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二、乡土地理教学有利于形成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观念
中国目前的国情是生态环境比较脆弱,水土流失,土地沙化,草场退化,森林面积锐减,自然灾害频繁,环境问题日益加剧,这固然存在管理落后、法制不健全等原因,但可持续发展观念的缺乏却是不可否认的事实。可持续发展观念是人们在反思人类改造利用自然的实践中形成的,对于初中学生来说,是一个较抽象的概念。因此,只是从书本到书本,从理论到理论,学生是难以理解的。而在地理教学中渗透乡土地理知识,可使学生结合走访、调查等实践分析自然条件对家乡的经济、环境、生态等诸方面的影响,以及当地人民生产、生活等事件对家乡自然环境的影响,在理论联系实际中逐步理解什么是可持续发展,怎样实现可持续发展。例如,在讲中国的农业时,我开设了《梁邹纵横》栏目,让学生通过课下搜集邹平的地形、气候等资料,结合我国的农业国情,论述邹平农业的发展方向,学生们通过讨论提出,邹平地形南高北低,土壤肥沃,夏季高温多雨,适宜农作物的生长。以市场为导向,南部山区发展张高水杏,北部平原发展长山山药等远近驰名的土特产将会有广阔的前景;邹平水资源缺乏,应加大引黄灌溉力度,改变灌溉办法,由漫灌改为喷灌,发展节水农业;邹平在大力招商引资的同时,应该珍惜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保护邹平的耕地资源;同时还要尽量减少或避免企业的污染,最大限度地保护邹平县的环境等很多好的建议。课下,同学们还把这些好的建议整理成了地理小报告。这样的教学树立了学生们的环保意识,形成了可持续发展观念,效果远好于抽象的解释概念。
三、渗透乡土地理教学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需要
新课程标准的一个基本理念就是让学生改变传统的地理学习方式,使地理知识学以致用,由于“乡土地理”就在学生身边,更加贴近学生生活,因而更便于学生利用学过的地理知识进行以环境与发展为中心的探究性实践活动,从而在活动中达到巩固地理知识,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目的。例如,我在讲授《中国的气候灾害》“寒潮”时,设计了这样一个题:寒潮发生的三个季节,秋季、冬季、初春,哪个季节的危害最大?大部分学生认为是冬季,因为冬季最冷。教师提示,冬季我们这里的小麦怕冷吗?而初春正是桃花、杏花等盛开的季节;秋末正是黄瓜、芸豆等蔬菜成熟的季节,如果寒潮到来,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呢?让学生结合学习的植物知识,展开讨论,得出结论:秋季、初春的危害要大于冬季。教师进一步提示秋末、初春若寒潮到来可采取什么防范措施?让学生再展开讨论并争相发言,提出了用塑料薄膜罩起来、燃烧玉米秸秆、打防冻药等办法。最后教师建议把这些好的想法回家告诉父母并继续搜寻其他好的方法。在讨论中,既实现了生物、地理两科之间的学科渗透,又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培养了学生密切联系实际将所学知识活学活用,学以致用的良好习惯,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地理学是一门兼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性质的学科,综合性很强,所以长期以来一直是大多数学生认为比较难学的一门学科。而由于大部分学生所能直接观察到的地理事物只是自己生活的家乡,因此,乡土地理知识就成为学生建立真切、正确的地理表象的基础,教学中联系相关的乡土地理知识,会使学生感到容易学,有兴趣,这就为进一步学习地理知识提供了重要的准备。也正因为如此,新课程标准对以往被忽视的乡土地理提出了明确要求,“把乡土地理作为综合性学习的载体,让学生通过搜集身边的资料,运用掌握的地理知识和技能。围绕环境与发展问题,进行实践活动。”应该说,渗透乡土地理内容是提高地理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