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血管性高血压的介入治疗护理论文_高枫,李江林

肾血管性高血压的介入治疗护理论文_高枫,李江林

黑龙江省大庆油田总医院 163001

摘要:目的:探讨肾血管性高血压介入治疗的临床护理规范。方法:对20例肾性高血压患者进行了介入治疗术前护理、术中配合、术后并发症预防及出院健康指导。结果:20例患者介入治疗后头晕,头疼等症状完全改善,患者可不服用降压药或减量,血压能控制在正常范围。患者术后无一例并发症,随访效果良好。结论:做好术前护理、术中配合、术后并发症预防等相关护理,可提高手术成功率,提高肾血管性高血压患者生活质量。

关键词:肾血管性高血压;介入;护理

肾血管性高血压系继发性高血压的常见原因之一,占高血压患者5%~10%,其病变特征为肾动脉主干或分支严重狭窄或闭塞。PTRA+支架置入术创伤小,痛苦少,是治疗肾动脉狭窄所致肾血管性高血压较理想的方法。现将从2012年3月至2014年2月在我院介入行肾动脉介入治疗20例患者进行手术期相关护理,取得满意效果,情况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20例行肾动脉狭窄介入治疗术的患者中,男15例,女5例;年龄28~64岁,平均46岁;高血压病史3-7年,收缩压170—240 mml-Ig,平均205.0 mmHg,舒张压100—150 mmHg,平均125 mmHg。患者均表现血压高且以舒张压增高明显、药物控制不理想,发病较急、反复头痛、头晕等临床症状。临床联合应用抗高血压药物3种以上,血压控制不理想。术前行尿常规、肾功能、电解质、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等化验检查,双肾彩色超声及选择性肾动脉造影(DSA)确诊,20例全部符合肾血管性高血压诊断标准。其中单侧肾动脉狭窄12例,双侧7例,狭窄共13段,狭窄程度70%~85%。大动脉炎引起肾动脉狭窄5例,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的11例。

1.2手术方法 选择腹股沟动脉为入口,经股动脉穿刺插管先进行腹主动脉-肾动脉造影,再行选择性肾动脉造影,了解肾动脉狭窄的部位、程度(或闭塞),以及患肾的形态是否有萎缩及萎缩程度。通过导管或导引导管在患肾动脉开口处向其内注入肝素、硝酸甘油,以防止急性血栓形成和血管痉挛。随后用导丝通过病变处,再用直径5~6 mm,长度2—4 mill的球囊,压力8~lO个大气压,短时间预扩张1~2次,使狭窄尽可能扩开后置入支架。推送指引导管跨过扩开的狭窄处,撤出指引导管鞘至主动脉,暴露支架于狭窄处。造影确定支架置人位置合适,证实支架释放后位置、形态和肾动脉血流通畅情况,用扩张球囊置支架于狭窄处。直至获得满意的血管造影结果后撤除导管,保留动脉鞘管,术后静脉肝素化24 h。停用肝素后再拔掉动脉鞘管。所有患者术后服用抗血小板药物。

2.结果

肾动脉狭窄或闭塞的20例患者均成功放置支架位置准确,。单侧肾动脉狭窄或闭塞的12例患者均成功放置1枚支架,术后2—4 d血压恢复正常,停用降压药。7例双侧闭塞患者,一侧放置支架后7 d血压明显下降,减量服用降压药后血压正常。15例患头痛、头晕等症状完全改善,无一例血栓性闭塞、异位栓塞、出血。术后3—24个月多普勒超声复查,有1例支架轻度狭窄,但血压无明显升高。

3护理措施

3.1术前护理

3.1.1 心理护理 由于此手术于近几年开展,患者了解很少,顾虑血管内放“金属架”对以后工作、生活有没有影响;会不会穿破血管;时间久了会不会阻塞血管;对肾脏有没有影响。为此我们针对不同患者,分析制定计划,因人施教。先看图片、宣传栏,再讲专业性知识。同时与手术成功的的患者交谈。消除紧张情绪,为手术创造了良好的心理条件。

3.1.2 术前准备(1)术前常规双侧腹股沟区备皮、碘过敏试验,做好记录并协助患者做好全身清洁及手术区的皮肤清洁准备。(2)告知患者练习在床上解大小便的意义,并指导训练患者床上排便。通知患者前晚及术晨排便,术前30 min排尿以免术后排便摒气用力引起穿刺部位出血。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术前晚给予流质或半流质饮食,保证充足睡眠,必要时给予地西泮等辅助睡眠。手术当日晨禁食、水6 h(不包括服药),停止皮下注射抗凝剂、降糖药,监测体温、脉搏、呼吸、血压、血糖,预防发热、过高过低血压、血糖发生。术前发热者或月经来潮者应暂停手术。(3)患者自入院后测血压,1次/4 h,并记录。观察每日尿量、尿常规、肌酐、尿素氮的结果,以了解肾功能情况。

3..2.术中护理 患者进入导管室,由于环境陌生、气氛严肃、其家属又不能陪伴身边等因素,患者往往存在心理紧张。要主动与之友好交谈,让患者感到亲切、轻松,得到心理安慰。告诉患者术中配合要点,可能会出现腰腹痛,要及时告诉医护人员,医护人员应警惕,预防动脉损伤。取舒适体位,充分暴露穿刺部位,松开衣领、腰带。室内温度适宜,避免患者着凉。给予心电、血压及血氧饱和度监测,备好急救药品、物品,仪器设备均处于应急状态。根据医嘱严格无菌操作,准确无误给药配合术中治疗,术中护士应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变化,积极配合医师顺利完成手术。

3.3 术后护理

3.3.1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因为肾动脉扩张成功后,由于血运重建使肾素分泌减少,血压明显下降易引起低血压甚至休克,嘱病人绝对卧床休息24~48 小时。患者返回病房后进行连续心电监护和血压监测,每30min测量血压、脉搏1次,根据血压、脉搏变化,及时调整输液。如血压下降至正常值以下,或原有高血压患者血压下降原水平的20%.需考虑低血压或血容量不足.应加快补液速度或静脉滴注升压药。

3.3.2预防支架内的血栓形成:,急性肾动脉闭塞及血栓形成是支架置人术最严重的并发症,术后必须严格抗凝治疗。凡是高凝状态、置人多个支架者,需严密监测PT,有效抗凝指标是:术后24 h,PT要达到并维持在24 s。我们根据PT检测结果,术后即将12 500 u肝素钠加入500 ml的5%葡萄糖中静脉滴注24 h后改用低分子肝素腹壁皮下注射5 000 U,,每12 h一次持续1周。术后指导患者坚持遵医嘱服阿司匹林,盐酸氯吡格雷等抗凝剂1~3个月1—3个月,每周查PT,调整剂量。注意牙龈及皮肤黏膜有无出血点。

3.3.3术后心理护理:术后患者情绪紧张易导致血管痉挛,持续剧烈的血管痉挛易导致支架内血小板聚集,血栓形成或血管闭塞。因此要注意术后的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多与患者及其家属沟通,解除患者的恐惧心理。

3.3.4饮食护理:低盐、低脂、清淡、少量多餐,避免过饱和刺激性食物。多食富含钾盐的蔬菜和水果,适量的钾、钙摄入可降低心血管系统对钠盐的敏感性,从而降低血压。造影剂会加重肾脏的负担,需大量输液以尽快排出体外,同时鼓励患者多饮水,以促进注人体内的造影剂通过肾脏排泄.减少造影剂的不良影响。

3.3.5穿刺部位出血的预防及护理:术中所用的都是8~9F鞘管,穿刺点为股动脉,对血管壁的损伤较大,术后应注意观察有无出血、血肿等并发症。拔管后穿刺部位加压包扎,沙袋压迫6~8 小时,穿刺侧下肢伸直制动12 小时绝对,绝对卧床24 小时,避免剧烈咳嗽及增加腹压活动.防止胶布过紧致下肢血液循环障碍,密切观察穿刺部位有无出血、渗血及穿刺侧下肢足背动脉搏动情况、皮温、色泽等。48 h内卧床休息,48 h后可在床边活动,72 h后再下床,有效地降低了出血的发生率。

3.3.6排尿情况的观察:每天收集尿标本送检,连续3 天,常规询问有无腰痛,观察尿液颜色。术后4 h尿量<800 ml,即刻报告医生,以防造影剂对肾脏的损害。因为当狭窄的肾动脉扩张时易引起急性肾缺血,使肾小球滤膜发生功能障碍,引起血尿,这种血尿往往是一过性的,不会引起肾小球坏死或肾功能衰竭,向病人做好耐心细致的解释工作,取得病人的理解和配合。

3.3.7出院指导:嘱患者出院后注意劳逸结合,预防感染.坚持按时服药,定期复查出凝血时间,戒烟酒,低胆固醇饮食。指导所有患者治疗后均要对血压、血肌酐及用药情况定期随访,定期复查。

4讨论

肾血管高血压的发病是由于肾动脉的狭窄或闭塞,使全身血管收缩、血压升高。高血压又可引起肾细小动脉病变,加重肾缺血,使血压持续升高,尤以舒张压增高更明显,用一般降压药物治疗很难控制。近年来随着介入放射学的发展,PTRA介入治疗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其优点是不开刀、创伤小、恢复快、疗效显著,目前,内支架植入技术已成为治疗肾血管性高血压的首选治疗方法。正确、全面、细致的护理是手术成功和预防并发症的关键。

参考文献:

[1]刘新峰.脑血管病介入治疗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06.01.

[2]吴江.神经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08.

论文作者:高枫,李江林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5/10/26

标签:;  ;  ;  ;  ;  ;  ;  ;  

肾血管性高血压的介入治疗护理论文_高枫,李江林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