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安陆市普爱医院儿科 湖北省 432600
摘要:近几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孩子的重视程度持续升高,在儿童患病的过程中,家长对于护理人员的工作要求日益精进,因此,护患关系成为了当下家长与护理人员之间重要的关系之一.患者在接受治疗时不仅仅要求帮其解除病痛,越来越多的患者还要求医院为其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为此,卫生部不仅颁布了《卫生部关于加强医院临床护理的通知条例》还全面开展了“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的活动,要求临床护理工作者要以患者为核心,以爱护、尊重患者为原则,全面落实颁布政策顺应时代潮流,从而有效的为患者提供优质高效的护理服务,减少或避免医疗纠纷,全面推动整体医疗服务水平的进步。本文主要在儿科护理中应用优质护理服务的重要性,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关键词:医护一体分层;优质服务;儿科护理
引言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和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儿科疾病的发病率也在逐年上升,再加上儿科患者受疾病的影响往往容易出现不安、紧张、焦虑及恐惧等不良情绪,从而对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造成非常严重的影响。该院自2013年8月—2014年8月全面实行优质护理服务以来,从加强患者家属健康宣导、优化护理服务基本流程、提高团队内部建设、完善护理绩效考核、完善后勤部门的保障系统,确保全面落实基础护理工作等方面进行改革尝试,其效果显著,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在该院儿科接受住院治疗的患者108例,其中男71例,女37例,年龄8 个月~7 岁,平均年龄为(3.9±3.3)岁。病程为:5 d~1 个月。将所有患者平均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4例,其中观察组男31 例,女23 例,年龄8 个月~6.5 岁,平均年龄为(3.8±3.1)岁;对照组男29 例,女25 例,年龄9 个月~7 岁,平均年龄为(3.9±3.4)岁;所有患者均需在儿科住院治疗,排除其他重大脏器及基础性疾病。所有患者平均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症等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优质护理服务实施方法
1.2.1 合理配置护理人员
选取为患儿进行治疗以及护理的医务人员和护理人员组成相对固定的专业性治疗及护理团队,根据以往常规护理措施存在的相应弊端,进一步对医护一体化优质护理服务进行改进与处理,确定优质护理服务流程;科学合理的配置护理人员,是提高护理服务质量的关键。护理人员冗余则可能会造成人力资源的浪费,因此应根据护理工作要求,对每个护理人员分配合理的护理任务。护理人员要对所负责的患者,实施全程管理,严格遵照护理流程进行操作,保障护理服务的实施质量。
1.2.2实施层级管理
根据科室的实际情况,建立并实施护理层级管理制度,即综合考虑护理人员的职务、职称及资历情况,将护理人员划分为三个级别,明确不同级别护理人员的工作职责,要求护理人员必须认真履行职责要求,严格落实本职护理工作,对于主管护士而言,不但要为患者提供全程护理管理,做好换班工作,还要对低年资、低级别护士进行指导,以保障护理服务效果。
1.2.3规范护理行为
小组中的医务人员及护理人员相互协助,轮流进行相应工作,准确完成自己分内的任务,监测病情变化包括密切注意患儿的表情改变情况,对患儿进行关心爱护,直至患儿出院为止护理人员在日常工作中,要注意规范自身的护理行为,如针对儿科患者的特殊性,服务质量与患者的治疗效果有着密切的关系,此外,护理人员要在日常护理过程中,注意自己的言行及形象,在解答患者疑虑时,应耐心细致,态度和蔼,语气平和。
1.2.4加强专业培训
对为患儿进行治疗及护理的医务人员及护理人员提供优化的教育指导,做到人力资源充分优化,根据不同的岗位要求,确定相应人员的配置,尽量依据医务人员的自身特点为其安排适合的工作,对患儿进行双层的管理,以免出现失误事件。在科室内定期组织护理人员进行专业培训,对提升护理人员专业技能和护理服务水平具有重要作用。护理服务的培训内容应避免单一,应注重护理人员素质的全面提升,如专业知识、操作技能、护理规范、法律常识和护理礼仪等均要涉及。
1.3 观察指标
经过一段时间的护理干预后,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的焦虑评分情况和护理满意度,其中护理满意度采用我院自制的护理满意度调查表进行调查,分为非常满意、满意、一般及差等4 个等级。
1.4 统计学方法
将数据纳入SPSS19.0 统计软件中进行分析,采用x2 比较对计数资料进行比较,以率(%)表示,采用t 检验对计量资料进行比较,并以(±s)表示,若(P<0.05)则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儿及家属满意度对比发现:观察组的平均满意率为(87.0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6.67%),两组患者满意率比较,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图1。
3 讨论
采用医护一体分层优质护理模式对儿科病房患儿进行护理后,对于护患关系及医患关系的改善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促进了护患关系及医患关系的良好发展。医护一体分层优质护理模式是近年来新兴的应用于对儿科病房患儿进行护理的方法,该方法充分的对患儿进行了全方面的医疗和护理服务,使护理人员对患儿的治疗及护理过程更为详细周密,因此一定程度的提高了患儿的生命生活质量。临床上应用医护一体分层优质护理模式措施对儿科患儿进行护理后,医务人员及护理人员更贴近于患儿,使患儿及其家属能够充分了解患儿的病情,较大程度的改善了医患及护患关系,作用效果极其显著,提高了患儿的依从性。本研究中显示,采用医护一体分层优质护理模式对患儿分别进行护理前后,护理后医生的医护沟通团队合作评分与护士的专业技能评分、沟通技能评分及患儿的护患关系评分、专业照护评分明显优于护理前,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医护一体分层优质护理模式在实施的过程中,能够全面而周到的为患儿进行了深层次的护理,提高了治疗及护理过程的安全性,为患儿治疗后的康复提供了可靠的保证,增加了医务人员及护理工作人员对患儿的关注程度,提高了护理人员的责任心,满足了患儿及其家属对医疗及护理工作人员的要求,医务人员在实施医护一体分层优质护理模式的过程中,能够及时的发现患儿的不同问题,并准确提出解决的方案以及措施,为患儿治疗后身心健康的恢复提高了可靠的保证,使患儿能够尽早的恢复,对患儿的影响意义非常重大。综上所述,临床上采用医护一体分层优质护理模式对儿科病房的患儿进行护理过程中,其应用十分效果显著,较大程度改善了患儿的临床症状,较大程度的提高了患儿及其家属的满意,较为安全可靠,可以在临床上广泛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张亚琴,郝义彬,王美英,刘婧童,张刘敏.医护一体工作模式对护士执业认可度和护士离职率的影响[J].护理研究,2014,16:2011-2012.
[2]谷宏.优质护理服务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4,14:246-247.
[3]卢静.亲情快乐护理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与作用[J].中国实用医药,2014,33:178-179.
[4]石伟兰,吕爱萍.优质护理服务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J].基层医学论坛,2014,33:4564-4565.
论文作者:巫红梅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19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2/18
标签:患儿论文; 儿科论文; 患者论文; 护理人员论文; 医护论文; 医务人员论文; 模式论文; 《健康世界》2015年19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