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葛洲坝集团第三工程有限公司 陕西西安 710077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建筑行业实现施工信息化管理已经成为一种必然趋势,这不仅能有效提高建筑企业施工管理的工作效率,同时还能提高建筑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力,迎接经济全球化的挑战。由此可见,在建筑施工管理中应用信息技术是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本文主要对建筑施工管理对于信息技术的运用进行分析研究。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信息技术
1信息技术在建筑施工管理中的重要性
信息技术是做好施工管理工作的重要方式。在将信息技术引入项目施工管理过程中时,既要了解该环节有没有与计算机技术产生联系,还要顺利解决在日常管理中可能面临的难题。例如,如果企业的每个部门都采用了计算机,但是在部门之间相互交流的过程中并没有以计算机为载体,而是仍然以传统的纸作为交流载体,那么这种情况就不能说完全发挥出了信息技术的作用,更不能说已经实现了信息化。以计算机为重要载体的现代化施工管理能够及时、准确地存储、修改以及使用海量的施工管理信息,同时还可以不受外界因素,如天气、人为失误等的影响,保证施工能够按预期完成,同时保证施工质量也不会受到影响。实际上从某一角度来讲,信息技术的应用水平取决于计算机技术的应用情况,而信息技术的引入则有效地提高了施工管理水平。
2信息技术在施工管理中的应用现状
信息技术在建设工程领域的应用,能够有效提高施工管理效率。不仅如此,信息技术的引入在成本管理上也能发挥出巨大作用。以计算机信息技术为载体的建筑工程施工现代化管理,能够对现场施工的各种数据信息进行存储和使用,便于在各环节施工的跟踪和管理,可以看出信息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领域具有很大的应用价值,但不可忽视的是,信息技术在项目施工管理应用的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及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局限性
信息技术在建筑企业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但是多数建筑企业未对其产生更多的认识和理解,只是将其应用在日常工作之中,在工程项目施工管理中的应用则较少。这种情况导致信息技术无法发挥其价值和作用,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管理无法实现动态管理,实际管理过程中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对施工进度和施工质量均会产生一定负面影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孤立性
多数建筑企业均达到了信息化管理的目的,但是信息技术仅允许在内部环境下进行使用,同其他单位或者组织无法进行及时有效的沟通。这种情况使信息化管理失去了原有的意义,并且对建筑企业未来发展有一定的阻碍。
2.3使用范围较小
当前,我国对信息技术在建筑施工管理中应用方面的研究较少,并且研究深度不够,导致无法更好的将信息技术应用至实际管理工作中,使用范围明显缩小,无法实现预期使用目标。
3建筑施工管理对于信息技术的运用分析
现如今,传统的建筑施工管控模式已经无法适应当今社会发展的趋势,不能很好的达成相关建筑企业的需求。施工单位以往的管制模式主要是通过直接交流和书面表达这两种形式来进行,但是由于建筑工程各个项目的实施困难程度正在不断地增加,各个部门之间的沟通愈加频繁,企业对工程也抱着极大的期望,这一系列原因使得施工单位的管理工作更加繁杂。这时传统的管理模式将无法确保各部门之间的信息交流能够有效完成,各部门间的协作将会变得非常紊乱。而运用信息技术来进行相关管理工作则可以很好的处理交流难等问题,信息技术有利于相关管理人员开展工作,其可以提高工作人员们的工作效率,促进各部门之间的协调沟通。因此,建筑企业非常有必要运用信息技术来辅助其施工管理工作,它能够完美处理那些传统管理模式所无法处理的问题。
3.1施工进度管理
信息技术在施工进度管理中的运用主要体现在如下两方面:一方面,制定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进度计划,主要指使用总系统、子网络和项目分解等方法制定阶段性的进度计划,根据工程项目具体分解形式对人力、材料以及设备等资源进行合理分配,同时将分配结果录入系统中,使用系统对每阶段的工作内容进行具体划分。并且将实际施工进度录入总系统中,在使用总系统对施工进度进行计算时需要将实际施工情况同进度计划表进行充分比较,如果发现任何问题时需要寻找根源所在,并对其进行详细分析制定合理有效的措施进行解决,从而使施工进度得到保证;另一方面,使用信息技术可以将施工进度管理、材料设备采购管理、质量管理以及合同管理等进行有机结合,构建一个大的网络管理平台,从而对建筑工程项目进行系统管理,实现动态管理的目的。
3.2施工材料及机械设备管理
信息技术可以对施工材料网络计划进行合理编制,将其作为主要依据对采买计划、资金分配以及相关管理内容等进行明确,对工程项目实际施工进度以及材料使用情况进行管控。并且对相关信息和数据进行收集和存放,为后期核算过程提供可靠的依据信息技术可以对机械设备采买计划进行合理制定,可以对施工过程中设备的使用情况进行管控。并且可以对其每次检修结果进行记录,为机械设备后期维修和养护过程提供参考,减少机械设备出现质量或者老化一类的问题。
3.3施工质量管理
信息技术使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质量管理工作向信息化的方向发展。为了保证工程施工质量达到相关规定的要求,管理人员可以使用信息技术按照规定要求对各个环节的施工质量进行监管。并且对每个环节的施工质量进行详细分析研究,对于施工质量存在问题部分可尽快找出原因及时采取措施进行修整,减少对整体质量的影响。信息技术使奖惩制度也向信息化的方向发展,根据实际施工情况对施工人员进行适当的奖励和惩罚,让施工人员意识到自己工作的重要性,在日后施工中会投入更多的精力,从而使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质量得到保证。
3.4建筑工程项目安全管理
主要内容:(1)对当前建筑工程项目中经常出现的安全问题进行查询,同时可以根据施工环境对可能出现的安全问题进行预测,针对相关问题制定科学、合理的解决措施;(2)根据建筑工程相关资料和施工现场勘查结果对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工作内容和标准进行编制,在编制完成后将每项具体管理内容落实到人头上,定期对施工现场进行安全检查,从源头上杜绝安全问题;(3)在安全管理内容制定完成后,将其作为主要依据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培训和教育,进入施工场所必须佩戴安全防护设备,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减少安全问题发生的几率,进而使建筑工程项目保质保量的完成。
4结束语
在建筑施工技术管理中,信息技术的作用和价值日益显现,引起了业内人士的普遍重视。然而,在部分建筑施工企业中,相关管理人员并未认识到信息技术的优越性及价值,且相关技术管理人员的水平也有限。凡此种种,致使信息技术于部分建筑施工企业的应用受到限制。为有效改善这一局面,建筑施工企业一定要改变旧有观念,充分认识到信息技术的重要性,并加强相关人员的培训以及施工技术信息化管理软件的开发。通过种种行之有效的措施可以使信息技术在建筑施工企业中更好地发挥作用,并切实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于建海,王锦.计算机信息技术在建筑行业中的应用及发展趋势[J].信息与电脑,2013(10):26~29.
[2]聂凤玲.信息技术与高职建筑专业课程整合的教育方法初探[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4(04):33~37.
[3]李忠欣.浅谈建筑施工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01):17~28.
[4]徐彤昕,周古友.信息技术在建筑施工管理中的应用分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3(26):88.
论文作者:杨鹏飞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3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14
标签:信息技术论文; 建筑论文; 施工管理论文; 工程项目论文; 施工质量论文; 施工进度论文; 企业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3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