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岗人和医院 154101
【摘 要】目的 分析中西医结合方法应用于脑梗死后偏瘫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取符合研究要求的脑梗死后偏瘫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甲组和乙组,分别实施的是常规内科治疗和中西医结合方式治疗,治疗后对结果分析。结果 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分析,乙组和甲组的有效人数分别是45例和35例,总有效率分别是90%和70%,乙组的优势明显。对两组患者的NIHSS评分、Barthel量表评分对比,乙组的NIHSS评分评分低,Barthel量表评分高,对比后差异明显。乙组中2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甲组中6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结论 对于脑梗死后偏瘫实施中西医结合方式进行治疗,整体效果明显,不存在明显的异常反应,值得实施和推广。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脑梗死后偏瘫;效果分析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effect of integrated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on hemiplegia after cerebral infarction. Methods One hundred patients with hemiplegia after cerebral infarction who met the research requirements were selected as the study subjects. They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group A and group B. The patients were treated with conventional medical treatment and integrated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The results were analyzed after treatment. Results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treatment was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The effective number of patients in group B and group A was 45 and 35,respectively.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was 90% and 70% respectively. The advantage of group B was obvious. The NIHSS score and the Barthel scale score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The NIHSS score of the B group was low,and the Barthel scale was high. The difference was significant after the comparison. Adverse reactions occurred in 2 patients in group B,and 6 patients in group A had adverse reactions. Conclusion For the treatment of hemiplegia after cerebral infarction with integrated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the overall effect is obvious,there is no obvious abnormal reaction,and it is worthy of implementation and promotion.
[Keywords] integrated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hemiplegia after cerebral infarction;effect analysis
脑梗死是当前临床研究中常见的病症,对患者自身有一定的不良影响,针对具体情况,要求从现状入手,做好脑血管疾病病理分析工作,人局部脑血管出现狭窄或者阻塞等,势必引起神经功能缺损或者其他不良影响,在临床研究中表现为面部肌肉障碍、舌肌下部运动障碍等,直接对日常生活产生不良影响,给患者带来严重的负担。针对具体情况,在当前临床研究中需要从实际情况入手,结合瘫痪程度及时进行治疗。轻瘫痪患者可以进行自主运动,走路阶段可能存在下肢划圈的情况,全瘫患者则需要常年卧床休息,患者基本能力丧失。脑梗死患者一般情况下是急性发病,出现病症后,病残率达到80%以上。针对实际病情概况,在临床研究中需要提前进行病理分析工作,为了避免出现偏瘫或者其他异常反应等,采用中西医结合方式进行治疗,符合实际要求。为了分析中西医结合方法应用于脑梗死后偏瘫治疗的效果,选择100例脑梗死后偏瘫患者作为案例,随机分为甲组和乙组,分别实施的是常规内科治疗和中西医结合方式治疗,治疗后对结果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符合研究要求的脑梗死后偏瘫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甲组和乙组,各50例,分别实施的是常规内科治疗和中西医结合方式治疗,治疗后对结果分析。其中,甲组男26例,女24例,年齡30~65岁,平均年龄(45.5±0.5)岁;乙组男30例,女20例,年龄31~66岁,平均年龄(46.6±0.5)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均符合研究指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在本次研究中甲组患者进行的是常规性西药治疗,包括:抗血小板聚集、神经细胞营养以及改善脑循环和适当的康复训练。乙组则进行的是中医方式治疗,以益气活血胶囊为主(益气活血胶囊是我院院内制剂,由黄芪,当归,川芎,白芍,熟地,伸筋草,寄生,杜仲,牛膝,红花,地龙,蝉蜕等组成),口服,一次3粒,一日3次,连续治疗两周后观察效果。
中医针灸:选择合适的针,经过三里穴、合谷穴、曲池穴、环跳穴、绝骨穴、足三里穴等入针进行针灸治疗,整个过程中进行无菌操作。选择好穴位后进行实施。中药熏洗治疗也是重点,配方是:鸡血藤、忍冬藤、桑枝各30 g,川乌、草乌、红花各10 g,汤剂煮开后选择患者的患侧局部位置,进行热敷。此外可以在温度适宜的前提下将患者手足进行浸泡,每次持续时间30 min左右,早晚各一次。
中医按摩治疗方式也是重点,患者选择仰卧位姿势,从上到下进行按摩,每日2~3次。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3 疗效判定标准
本次研究中结合具体情况将治疗结果分为显效、有效、无效三项。显效:治疗后临床症状完全消失,各项检查恢复正常;有效:治疗后临床症状有所改善;无效:治疗后临床症状无任何变化或加重,生活质量没有提升。总有效率指的是显效人数比例+有效人数比例。此外对NIHSS评分、Barthel量表评分对比。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分析
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分析,乙组和甲组的有效人数分别是45例和35例,总有效率分别是90%和70%,乙组的优势明显。
2.2 两组患者的NIHSS评分、Barthel量表评分
对两组患者的NIHSS评分、Barthel量表评分对比,乙组的NIHSS评分评分低,Barthel量表评分高,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对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情况分析
乙组中2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发生几率是4%,甲组中6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发生几率是12%,乙组的发生几率低于甲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脑梗死的发生几率比较高,对自身有一定的不良影响,结合脑供血情况和实际情况等,需要做好病症分析工作。结合缺血的影响范围以及局限性缺血以及弥漫性脑缺血等可知,大脑中动脉栓塞、颅外动脉可能存在狭窄的现象。针对当前实际病理特征可知,如何进行干预治疗很重要,表现为短暂性的神经功能障碍,持续时间不超过24 h,患者自身症状能自行缓解,不存在间歇发作的现象。结合当前实际报道可知,患者容易出现突发性病变,颈动脉和椎动脉异常等可能产生不良影响。根据可逆性病症以及临床实际表现等,需要做好功能性分析工作。神经功能可能存在不同程度的障碍现象,呈现阶梯样加重,对于完全性的卒中患者,在临床研究中要求提前进行神经功能评估和治疗,避免出现意识障碍和其他感觉障碍等。
检查和分析也是重点,在发病初期,进行头颅CT检查后,脑梗死CT不存在异常反应,在发病后可能存在低密度改变的现象,不存在占位效应。脑血管疾病诊断是当前研究关键,一般情况下采用脑血管检查方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CT或MR血管成像可显示脑内大动脉的病变部位和性质。显示脑动脉狭窄、闭塞或扭曲部位和程度。在临床分析过程中在,可能存在不同程度的偏袒情况,发病后由于神经功能可能存在重组特性以及可塑性等,进行适当的康复治疗后,能让患者大脑机能尽快恢复,提高生活质量[1]。
中西医结合方式在治疗脑梗死后偏袒中有明显的作用,结合当前报道要求和注意事项等,要求发挥现有治疗方式的最大化作用,掌握治疗注意事项。根据现有的临床报道,脑梗死患者以老年患者为主,由于动脉粥样硬化或者脑血管痉挛等容易出现异常反应,患者的肢体障碍和言语障碍等都可能产生异常反应。根据实际病理特点和损伤情况等,通过病情分析后及时治疗[2]。活血胶囊本身有重要的作用,在治疗过程中尤其是发挥补气养血,活血化瘀,理气安神的优势。直接应用在用于中老年人气血虚弱,瘀血阻滞所致的神疲乏力,少气懒言,心慌,失眠多梦,肢体麻木,头痛,健忘中。结合当前具体治疗现状和要求等,医护人员需要做好病例分析工作,对患者进行用药分析指导,了解具体注意事项,发挥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最大化作用,提升优势,满足需求。
药物成分比较复杂,相互作用明显,采用合适的药物进行干预和治疗后,能避免恶化,提升优势。在当前具体治疗阶段提前进行报道,只有明确中西医结合治疗注意事项,合理治疗,才能提升优势,让患者尽快恢复。很多患者认知度差,在患者清醒的前提下要求给予适当的健康指导和帮助,增加对自身疾病的了解,积极配合接受治疗,让其尽快恢复,避免产生其他不良反应[4]。
于昉[4]等报道中两组患者的痊愈率差异在统计上无意义。观察组患者的显效率、好转率、总的有效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在统计学上均有意义。本次研究中乙组的整体效果明显,干预治疗后,能让患者尽快恢复,避免恶化[5]。
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分析,乙组和甲组的有效人数分别是45例和35例,总有效率分别是90%和70%,乙组的优势明显。对两组患者的NIHSS评分、Barthel量表評分对比,乙组的NIHSS评分评分低,Barthel量表评分高,对比后差异明显。乙组中2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甲组中6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说明在临床研究中对于脑梗死后偏瘫进行中西医结合方式实施治疗,整体效果明显,不存在其他异常反应。
综上所述,中西医结合方式在治疗脑梗死后偏瘫中有重要的作用,可行性高,值得实施推广。
参考文献:
[1] 纪翠霞.中西医结合方法应用于脑梗死后偏瘫治疗的临床效果研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85):140+142.
[2] 田 甜.分析早期中西医康复疗法治疗脑梗死患者偏瘫肢体功能效果[J].基层医学论坛,2018,22(22):3151-3152.
[3] 李建伟,聂容荣,李荣宗.中西医结合整体康复治疗脑梗死偏瘫50例临床观察[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7,27(20):29-30.
[4] 于 昉.中西医结合联合早期康复治疗急性脑梗死偏瘫的疗效观察[J].中医临床研究,2015,7(17):87+89.
[5] 王 兵.中西医结合干预模式的建立对高血压脑梗死的应用价值[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5,2(06):1057.
论文作者:张龙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9年3月下第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14
标签:患者论文; 中西医结合论文; 乙组论文; 评分论文; 脑梗死论文; 两组论文; 有效率论文; 《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9年3月下第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