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机械工程;自动化;智能化技术
1.智能型机械自动化的发展概述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智能型机械自动化技术是在机械自动化技术之上发展起来的。在20世纪20年代,机械自动化技术研发之后,其最初的应用范畴在工业的生产和加工方面,目的也是为了减少企业生产人员的工作量,缩短生产周期,提高产品的生产效率和企业的经济效益。
直到20世纪40年代,机械自动化技术才逐渐在工业生产方面得到了人们的重点关注,继而快速发展。到21世纪的今天,机械自动化技术在工业生产中依然占据着重要的地位。然而,就我国当前的机械自动化技术而言,与国外相比仍然存在着一定的差距,且这种差距并不仅仅是在技术上,在对其技术的应用和管理上也有着许多的缺陷。现阶段,我国机械自动化技术的主导者和执行者还是计算机,但从科学技术的发展趋势来看,利用智能型机器人代替计算机来主导机械自动化技术,实现智能型机械自动化技术必将成为未来一段时间内的主流趋势。
2.机械工程自动化与机械工程智能化的关系
在整个机械生产行业,机械工程自动化与智能化是重要的发展内容,二者关系密切,不可分割,代表了现代化发展水平。对于机械工程自动化,主要是指生产依赖的主要条件为自动化设备,产品自动化程度较高。机械工程自动化的应用,极大地提升了工作效率,预示着人类文明的前进。到那时,对于自动化生产线而言,其仍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同时,设备也需要在人的控制下完成操作,需要借助人力进行产品的销售,生产计划需要人的制定等。而智能化技术的出现,对这一状况进行了改变,机械生产不再全部依赖人工,更加关注机械工程智能化应用效果,借助完善的智能化系统,实现对数据的自动化收集、分析和处理,达到对自动化流水线的有效控制,强化指导,机械生产效率得到大幅提升,也就是说,机械智能化逐渐取代了机械自动化,是机械工程现代化发展的标志。
3.智能化技术在机械工程自动化中的应用
3.1机械制造设计
绘图是设计中贯穿全过程的重要环节,绘图的质量直接影响到设计图的质量,甚至影响到设计系统是否成功。而目前,机械自动化中体现的最为突出的环节就是机械设计自动化,采用计算机技术能有效简化绘图环节和内容,将其形成一个系统化的程序,使得在今后的设计过程中,采用计算机中的设计程序能有效降低整个设计工作的任务量,提高其正确率和设计效果。此外,通过计算机技术将设计成果多维化展示,不仅方便工程师设计的工作,简化设计操作,同时还能直观地展示设计师所想要表达的设计理念和设计目的。与此同时,这种三维的设计模型图直观地将设计成果展示出来,还能有助于工程师快速的发现设计中存在的问题,进而能够有效提高机械设计工作效率。
3.2机械工程生产设备智能化
机械工程在生产的过程中比较依赖于自动化技术,以往的机械生产都由流水线操作来完成,流水线操作工艺与纯人工生产工艺相比,减少了人工成本的投入,也大大提高了机械生产的效率,同时减少了产品生产过程出现问题的几率,有效的提高产品的质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而随着工业智能化的普及,一些机械生产厂家通过引入智能化操作系统,将整个机械生产流水线交由智能化管理系统进行管理,管理系统能够自动收集各个流水线上的信息,并对整个生产过程进行调度,可以提高流水线的生产效率,并提高容错率,有效的提高了产品的生产效率。而且,使用智能化的机械生产设备能够减少流水线上的工人数量,一些智能生产系统比较完善的企业,其流水线完全由机械设备自行调度、生产,仅需要数个技术工人进行技术调整,从而极大的减少了人工的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如机器人冲压自动化生产线中包含机器人、电控系统、拆垛装置、过渡皮带、板料清洗机、板料涂油机、对中台、线尾码垛系统、安全防护系统及机器人端拾器。其具体布置方式可以根据生产车间的面积进行调整,如拆垛车的开出方式既可以与冲压线平行也可以与冲压线垂直。其中机器人冲压自动化系统需要集成压力机、机器人、拆垛机、清洗机、涂油机、对中台、双料检测装置、视觉识别系统、各种皮带、同步控制系统、安全防护系统及大屏幕显示,并具有无缝集成进工厂MES系统的能力。因此,一般采用以太网与工业现场总线二级网络系统将诸多智能控制系统进行有效集成。
3.3机械工程生产管理智能化
自动化技术的产生给工业生产带来了巨大的便利,但是却给企业的管理阶层带来了更大的负担。每一个行业都依赖于管理,良好的管理系统可以大大提高整个企业的生产效率,传统的管理模式都依赖于人工操作,机械工程的设计、生产、销售都要靠企业的决策人员进行直接操作,管理人员要负责前期调研、市场调查、模型设计、产品推销、售后管理等多个环节,这给管理人员很大的负担。同时,由于人工处理的滞后性,机械生产与销售的第一手数据难以及时得到利用,企业的管理人员也难以第一时间调整生产计划,影响了机械工程的生产与销售。而智能化的管理系统可高效、准确的收集市场数据,并根据企业生产的实际情况对下一阶段的生产作出调整,即从机械工程中的生产到销售再到应用反馈都能够采用计算机网络式的阶梯管理模式进行智能化的管理,通过计算机网络的共享功能使得这种管理更为透明,更为高效,也避免了出现错误的可能性,从而大大提高了机械生产的效率。
3.4机械产品智能化
智能化的发展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的便利,一些自动化机械设备可以通过配备智能化管理平台来有效的提高产品的使用效果。机械生产单位可根据产品的特点及客户的需求为产品配备智能化系统。机械产品的智能化不仅能够提高产品的各方面性能,而且能够给用户更多的自主发挥的空间,让机械产品不再是冷冰冰的机器,而是成为一款能够根据用户特点进行个性化定制的高端服务设备,完善用户的使用体验。机械工程的智能化中最难以实现、风险最高的就是机械产品智能化,但是风险与机遇并存,如果能够充分的发展机械产品的自动化,将会给机械产品带来质的飞跃。
结束语: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对机械制造业的依赖越来越高,同时对其要求也越来越高,这意味着,在将来的机械自动化制造发展过程中,必将朝着一个更加安全、可靠、经济以及高效的智能化的方向发展。因此,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还需要不断加大对智能化相关技术的研究,才能有效促进智能化技术与机械化的融合,从而促进其更加快速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岩.智能化技术在机械工程自动化中的应用分析[J].装饰装修天地.2017.
[2]董石林.智能化技术在机械工程自动化中的应用[J].电脑迷.2017.
[3]朱剑英.机械工程智能化的发展趋势研究[J].航空制造技术.2014.
论文作者:吴嘉驹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14
标签:机械工程论文; 机械论文; 技术论文; 产品论文; 系统论文; 机器人论文; 管理系统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