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北碚区红十字医院 重庆 400701)
【摘要】中药药剂学是中药学必修的专业课,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运用现代技术,研究中药药剂的配置理论、生产技术、质量控制与合理应用的综合性应用技术科学。中药药剂与工业化生产和医疗用药密切相关,是连接中医与中药的纽带。近年来各高等院校对中药药剂学不断地进行改革,但是随着中药学专业招生人数的增多,学生就业范围越来越广,现在中药药剂学课程设计已不能满足培养服务社会、适应社会的多层次、具有综合素质人才的需求。因此本论文进行中药药剂学教学改革的探讨。
【关键词】中药药剂学;综合型;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R19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6)35-0285-02
1.中药药剂学面临的问题
1.1 中药药剂学开设的时间需要调整
中药药剂学课程的开设时间为大四第一学期,而很多学生从大四第一学期开始考研复习。由于专业课的开设与学生的考研复习时间相冲突,所以很多学生放弃了专业课的学习。结果导致学生上课出勤率只有50%,教师讲课课堂互动效果差,很多学生上课在看考研书本,影响教师讲课积极性。学生为了应付考试,只在考试前一周时间进行突击复习,考试成绩勉强及格。由于学生没有学好中药药剂学,很多人毕业进入工作岗位后,基本理论知识欠缺,工作无法顺利开展。
1.2 中药药剂学理论学时需要调整
中药药剂学理论课程学时为60h,其中关于传统剂型如汤剂、丸剂、浸膏剂、煎膏剂的讲述所占学时为33h,而关于中药新剂型的学时仅为10h。因此传统剂型所占学时需要缩减,中药新剂型的学时应当增加,使学生多进行中药新技术、新剂型的学习,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3 中药药剂学教材需要更新
学校一直使用的教材为2006年中国医药出版社出版教材,到现在已经过十年时间,而且该教材没有关于中药药剂新剂型的内容如中药脉冲制剂、中药脂质体、新型抗肿瘤天然药制剂的内容。原教材已不能适应现代学生创新、综合能力的培养。
2.中药药剂学理论教学改革
2.1 授课时间改革
学院将中药药剂学授课时间调整为大三第一学期开设该课程。授课时间提前后,学生出勤率升为90%以上,学生上课认真听讲,积极回答问题,和老师互动良好,课堂气氛好。学生掌握的中药药剂理论知识扎实,考试成绩80分以上人数占总人数80%,教学效果和教学评价良好。
2.2 教材改革
学院于2016年将中药药剂学教材改为2012年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李范珠主编的教材。与旧教材相比,新教材增加了许多新内容,如中药制剂的配伍与设计、酶法的新型浸提方法。并在靶向制剂中加入新处方,如喜树碱PCEC微球、氧化苦参碱聚氰基丙烯酸正丁酯纳米粒、石菖蒲挥发油复乳、丹皮酚复乳的制备等。在新版书中附带了光盘,里面是粉碎机、压片机、湿法制粒的运作视频,使学生在上课过程中能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更加形象化地学习知识,加深该部分知识的理解。
2.3 授课模式改革
原先的授课模式为老师一人讲述,学生被动接受,属于填鸭式教学。旧模式已不能满足学生创新能力与综合应用能力培养的需求。现在尝试授课模式的转换,例如在一节课50min内容布置中,老师讲述30min,剩余20min由学生分成小组进行讨论,内容为与课程内容相关的主题,最后由各组代表进行发言。例如在讲述浸出制剂章节时,老师设定题目:比较各种浸出方法的优点与缺点;讲述粉碎、筛析、混合、制粒章节时,设定题目讲述各种粉碎器械的适用范围等。老师对学生的讲述进行评分,作为平时成绩。一方面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一方面锻炼了学生对知识凝练与把握的能力。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获取知识,在给他人讲授知识过程中,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2.4 重视实践教学环节
我院将省内的三级甲等医院、大型制药企业列为教学基地,每年派学生去药厂、医院进行实习。在药厂实习中,学生将书本知识与实践相结合,了解了药厂车间布局、空气的净化处理和工业用水的净化处理;各种制剂的制备工艺流程,如片剂的生产、注射剂的生产、气雾剂的生产、丸剂的生产过程;熟悉了各种制剂的质量评价,如中药注射剂的澄明度的检查、检漏环节、热源检查;了解了产品的包装与贮藏。在医院实习中,让学生学习药品的配伍禁忌、处方的调剂过程,以及制备医院制剂的方法。经过在临床药学的实习,使学生了解临床用药的特点及药品不良反应,学会用HPLC方法进行血药浓度监测,从而为学生将来走向工作岗位奠定基础。
2.5 建立中药药剂实训中心
我校于2014年搬迁到新校区后,学校出资建立了药剂实训中心,模拟药厂车间进行布局,有洁净区和一般生产区,建立了气雾剂的生产车间。通过本校药厂馈赠和学校购买,配备了药厂制剂生产所用仪器,如槽型混合机、压片机、搅拌机、冷冻干燥机、喷雾造粒机、包衣机等,使得学生在理论课学习之余,可以到实训中心参观实习,从而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学生了解机械设备的构造和使用,为学生将来在药品生产企业工作奠定基础。同时实训中心也可以作为药品实验基地,学生熟悉各剂型药物制备工艺后,在实训中心扩大生产。通过模拟药厂车间各个环节,使学生掌握中药提取工艺、药液浓缩工艺、药粉干燥工艺、中间体粉碎工艺、原料混合工艺,并对制剂产品进行质量评价、稳定性考察。
3.结论
在高等教育从规模发展向内涵发展转变的关键时期,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积极推进教学改革和教育创新,以培养学生创新素质和综合能力为主线,精心打造产业结合、虚实互补、开放式、内容丰富多彩、形式多种多样的实践教学体系,努力培养和造就既具备较强职业素质又具有一定科学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应用创新型人才,是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需要,也是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根本价值取向,更是高校谋求特色发展、提升办学实力和综合竞争力的必然选择。
【参考文献】
[1]何群,夏新华,雷志钧,严建业,颜红.围绕“3+X”人才培养模式实施中药药剂学课程体系改革[J].药学教育,2010,01:33-35.
[2]王英姿,杜守颖,张胜海.《中药药剂学》教学模式探讨[J].全国商情(理论研究),2013,09:73-74.
[3]王英姿,杜守颖,骆声秀.体验式教学法在中药药剂学教学中的应用[J].学园,2016,02:51-53.
论文作者:张义珍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6年3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3/9
标签:中药论文; 药剂学论文; 学生论文; 药剂论文; 制剂论文; 药厂论文; 学时论文; 《心理医生》2016年35期论文;